今天4月1日,我們只把頭條留給信陽!

1949年4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部隊挺近信陽,時任國民黨第五綏靖區副司令朱其平見大勢已去,便慌忙帶著殘餘部隊逃走,信陽城於當天宣告解放。由於解放軍在信陽北門舉行了入城式,為了紀念這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1966年將當時入城時的大同路改稱為四一路,並一直延續至今。

始建於清末的四一路(大馬路)開始只是北關通往城外的一條土路,這條道路在信陽古代屬於北關,原信陽城,城形如船。在東、西、南、北四個“關”之外,都有所謂的“小街”。據信陽的老人回憶,四個“關”外的“小街”,都有相當熱鬧的“鬧市”。

當時的北關外雖然遠離城內繁華,但是隨著火車站的建成已經初步繁榮,從當時街道名稱命名來看就知道當時已經有戲院、廟宇、集市之類的事物了。“北關則有北小街,由城門口至車站則有大馬路、橫馬路、戲院街、火神廟街、老洋街、羅山街、共和裡,其小衚衕尤不可勝數。”( 《重修信陽縣誌 卷六 建設志二》)。

至今的四一路隨著老城改造和萬家燈火的高層建築,也日益煥發出曾經的光輝,並逐漸成為信陽新的商業中心。


今天4月1日,我們只把頭條留給信陽!



今天4月1日,我們只把頭條留給信陽!


▲1949年第227期

《聯合畫報》中的解放前夕信陽城北門照片

1949年4月5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以《打開武漢北面大門 中原我軍解放信陽》為題報道了信陽解放的情況,這篇文章寫道:“中原人民解放軍於一日解放豫南重鎮信陽縣城,並於上月三十、三十一兩日連續攻佔駐馬店、確山及明港等城鎮。與解放信陽同時,另部解放軍於平漢路南段花園市西周家廟地區,殲滅白崇禧部主力第七軍一七一師五一二團全部,俘敵一千三百餘名,斃傷其七百餘名。信陽解放後,河南全境除豫北安陽、新鄉敵少數孤立據點外已全告解放。信陽位於河南南部,是武漢北面的大門、鄂豫皖三省的要衝,南有武勝關,東南有九里關,西側有平靖關,素稱三關之險。全市人口七萬餘,交通便利,經平漢路北達鄭州,南抵漢口,有信南(陽)、信潢(川)、信應(山)等公路。全市中等學校共十座。”


今天4月1日,我們只把頭條留給信陽!


▲1949年4月5日《人民日報》信陽解放的報道

從後來一些的回憶資料來看,解放信陽的過程其實並不容易。這是因為早在1948年9月,國民黨河南省政府就已經遷至信陽,河南省主席由一直駐守在信陽的國民黨華中剿總司令、第五綏靖區司令長官張軫兼任。為了固守信陽,張軫數次加固信陽城牆和城防工事,先後拆毀民房500餘間,把城牆外50餘米以內夷為平地,並在城北門修築了一座鋼筋水泥暗堡,暗堡地道貫通城牆直達關外護河橋頭。


今天4月1日,我們只把頭條留給信陽!


▲1948年10月22日

《大公報》省會遷移信陽的報道

面對這些現狀,解放軍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4月1日,第四野戰軍四十軍分四路從正陽出發向信陽挺進。下午1時許,先頭十九支隊兵臨信陽城下,兵分三路攻打信陽城。第一路用大炮炸翻了信陽東北的羊山山頭上的炮樓,幾分鐘後,攻上山頂。緊接著,又佔領了火車站。第二路,一個營從信陽火車站南趙家橋附近穿過鐵路,直插敵機場。另外兩個營涉過溮河,直撲龜山、賢山等敵炮樓,並迅速佔領了這幾個山頭。從平西進攻的第三路也向信陽城迂迴包抄過來。

4月1日下午,在解放軍強大攻勢震懾下,國民黨守城士兵大多逃走,戰鬥迅速結束,地下工作人員王佩玉帶人打開城門,分別帶領解放軍接管了國民黨信陽縣政府、參議會、五綏區司令部、大同醫院、田糧處及各行政機關。信陽宣佈解放。


今天4月1日,我們只把頭條留給信陽!


▲1949年第227期《聯合畫報》

中解放前夕戒備森嚴的信陽城

與解放工作同時展開的還有接收工作。4月1日晚,解放軍一九支隊政治部主任在縣參議會召開各界人士座談會。在會上,首長傳達了黨的城市政策,並強調了解放軍保護人民,人民應協助解放軍維護社會秩序的申明。其結果是,第二天全市商店正常開業,鐵路工人照常上班,郵電局職工68人恢復了工作,社會秩序井然。


今天4月1日,我們只把頭條留給信陽!


▲現在的信陽

70年前的今天,1949年4月1日,不畏犧牲的解放軍戰士,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代價,換取了這座城市的新生——信陽宣告解放!今天,當我們再次迎來這個日子,每個信陽人不應忘卻,那些為之付出生命的人們,是他們的奉獻,換來了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