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1日,我们只把头条留给信阳!

1949年4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部队挺近信阳,时任国民党第五绥靖区副司令朱其平见大势已去,便慌忙带着残余部队逃走,信阳城于当天宣告解放。由于解放军在信阳北门举行了入城式,为了纪念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1966年将当时入城时的大同路改称为四一路,并一直延续至今。

始建于清末的四一路(大马路)开始只是北关通往城外的一条土路,这条道路在信阳古代属于北关,原信阳城,城形如船。在东、西、南、北四个“关”之外,都有所谓的“小街”。据信阳的老人回忆,四个“关”外的“小街”,都有相当热闹的“闹市”。

当时的北关外虽然远离城内繁华,但是随着火车站的建成已经初步繁荣,从当时街道名称命名来看就知道当时已经有戏院、庙宇、集市之类的事物了。“北关则有北小街,由城门口至车站则有大马路、横马路、戏院街、火神庙街、老洋街、罗山街、共和里,其小胡同尤不可胜数。”( 《重修信阳县志 卷六 建设志二》)。

至今的四一路随着老城改造和万家灯火的高层建筑,也日益焕发出曾经的光辉,并逐渐成为信阳新的商业中心。


今天4月1日,我们只把头条留给信阳!



今天4月1日,我们只把头条留给信阳!


▲1949年第227期

《联合画报》中的解放前夕信阳城北门照片

1949年4月5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打开武汉北面大门 中原我军解放信阳》为题报道了信阳解放的情况,这篇文章写道:“中原人民解放军于一日解放豫南重镇信阳县城,并于上月三十、三十一两日连续攻占驻马店、确山及明港等城镇。与解放信阳同时,另部解放军于平汉路南段花园市西周家庙地区,歼灭白崇禧部主力第七军一七一师五一二团全部,俘敌一千三百余名,毙伤其七百余名。信阳解放后,河南全境除豫北安阳、新乡敌少数孤立据点外已全告解放。信阳位于河南南部,是武汉北面的大门、鄂豫皖三省的要冲,南有武胜关,东南有九里关,西侧有平靖关,素称三关之险。全市人口七万余,交通便利,经平汉路北达郑州,南抵汉口,有信南(阳)、信潢(川)、信应(山)等公路。全市中等学校共十座。”


今天4月1日,我们只把头条留给信阳!


▲1949年4月5日《人民日报》信阳解放的报道

从后来一些的回忆资料来看,解放信阳的过程其实并不容易。这是因为早在1948年9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就已经迁至信阳,河南省主席由一直驻守在信阳的国民党华中剿总司令、第五绥靖区司令长官张轸兼任。为了固守信阳,张轸数次加固信阳城墙和城防工事,先后拆毁民房500余间,把城墙外50余米以内夷为平地,并在城北门修筑了一座钢筋水泥暗堡,暗堡地道贯通城墙直达关外护河桥头。


今天4月1日,我们只把头条留给信阳!


▲1948年10月22日

《大公报》省会迁移信阳的报道

面对这些现状,解放军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4月1日,第四野战军四十军分四路从正阳出发向信阳挺进。下午1时许,先头十九支队兵临信阳城下,兵分三路攻打信阳城。第一路用大炮炸翻了信阳东北的羊山山头上的炮楼,几分钟后,攻上山顶。紧接着,又占领了火车站。第二路,一个营从信阳火车站南赵家桥附近穿过铁路,直插敌机场。另外两个营涉过浉河,直扑龟山、贤山等敌炮楼,并迅速占领了这几个山头。从平西进攻的第三路也向信阳城迂回包抄过来。

4月1日下午,在解放军强大攻势震慑下,国民党守城士兵大多逃走,战斗迅速结束,地下工作人员王佩玉带人打开城门,分别带领解放军接管了国民党信阳县政府、参议会、五绥区司令部、大同医院、田粮处及各行政机关。信阳宣布解放。


今天4月1日,我们只把头条留给信阳!


▲1949年第227期《联合画报》

中解放前夕戒备森严的信阳城

与解放工作同时展开的还有接收工作。4月1日晚,解放军一九支队政治部主任在县参议会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在会上,首长传达了党的城市政策,并强调了解放军保护人民,人民应协助解放军维护社会秩序的申明。其结果是,第二天全市商店正常开业,铁路工人照常上班,邮电局职工68人恢复了工作,社会秩序井然。


今天4月1日,我们只把头条留给信阳!


▲现在的信阳

70年前的今天,1949年4月1日,不畏牺牲的解放军战士,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了这座城市的新生——信阳宣告解放!今天,当我们再次迎来这个日子,每个信阳人不应忘却,那些为之付出生命的人们,是他们的奉献,换来了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