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不造常規動力潛艇?

白虎堂


美國潛艇部隊全部為核潛艇,聯合國“五常”中除了美國外,英國和法國的潛艇部隊也全部為核潛艇,而中、俄兩國則為核、常兼備。相對於常規潛艇,核潛艇擁有絕對優勢,只是由於技術難度和造價很高,“全核潛艇”並不是一般國家可以承受的。


海上高速航行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

建造完成等待下水的美國“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
由2艘核潛艇領銜的美國核動力航母戰鬥群

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唯一需要執行全球部署的海軍強國!自上世紀80年代最後一級常規潛艇“長頜須魚”級退役以來,美國的潛艇部隊進入到“全核”時代,美國現役核潛艇共有4型70餘艘,包括1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4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3艘“海浪級”核潛艇、16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以及30多艘“洛杉磯級”核潛艇,不論是規模還是技術水平,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美國海軍之所以選擇“全核潛艇”,“威吶”認為主要原因包括以下3個方面:


全球威力最大的戰略核潛艇—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1)核潛艇戰鬥力更強大:核動力裝置功率大、不需要空氣,因此,核潛艇的噸位一般要遠遠超出常規潛艇,大平臺意味著可以搭載更多武器和更先進的儀器;而核動力裝置可以長期高功率運行而不需要定期浮出海面,機動性和隱蔽性要遠高於常規潛艇。基於上述原因,核潛艇的戰鬥力遠超常規潛艇,對於“財大氣粗”且技術水平領先的美國來說,核潛艇是最優選擇。
美國核潛艇在接受艦艇補給艦海上補給


俄羅斯“阿穆爾級”常規潛艇(前)和“亞森級”核潛艇(後),戰鬥力上的差距比體型上的差距更大

2)只有核潛艇才能滿足美軍全球部署要求: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有300多個軍事基地,而美國海軍需要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機動部署、且還時不時要發動局部戰爭,常規潛艇無法滿足全球部署和跟隨航母編隊的能力,核潛艇也是美國全球戰略的最佳選擇。
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和利益遍佈全球


只有核潛艇才能滿足全球部署和打擊需求(“洛杉磯級”核潛艇)

3)大力發展核動力技術: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民用核能開發的發展速度大大減緩,為了保持和發展核能開發技術,美國選擇全面採用核潛艇的戰略,可以將資金和人才保留和發展下去,與之相關的工業、製造業企業、人員以及研究院所等也可以完好的保存下來。經過長期的投入和發展,美國軍用核動力技術一直處於世界最前列,而軍用核動力的部分技術也反饋到了民用核能領域,軍、民相互支持,使得美國在核能開發方面始終處於全球“領頭羊”的地位!


美國核潛艇及核動力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其地位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搭載的“戰斧”巡航導彈垂髮裝置

核動力是潛艇的最優配置,在核動力系統的加持下,能夠把潛艇“隱蔽殺手”的特徵完整的發揮出來。雖然核潛艇的價格要比常規潛艇高出幾倍,但是其戰鬥力和影響力值得其“身價”!不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大國,當國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只要技術不是問題,在核潛艇和常規潛艇的選擇中,核潛艇肯定是首選!
國產下一代戰略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效果圖


威吶解析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作為潛艇,首先要避免被敵人發現,其次才是高效率的攻擊敵人。

隨著科技的發展,潛艇最容易被發現的時刻,就是上浮以後。

以現代的技術,即便潛艇將潛望鏡伸出水面,都會被敵人的反潛網絡偵查發現,更別說全艇上浮。

而常規潛艇,必須定期上浮打開柴油機為電池充電,不然就是艇毀人亡的下場。

同時,常規潛艇的自持力有限。因為柴油機還是要使用柴油的,柴油儲備則是有限的。即便拋去其他補給不談,普通常規潛艇油料最多堅持2到3個月,之後就必須回港了。

但是,核潛艇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核潛艇採用核反應堆,都是內循環結構,根本不需要補充燃料,就不存在因為燃料不足回港。理論上說,只要食物足夠(再生空氣一般不成問題),核潛艇就可以永遠巡邏下去,不需要回港。

同時,因為沒有柴油機,也不存在上浮充電一說,是很難被發現的。

因核動力充足,核潛艇往往可以設計的較大,裝備更多武器彈藥,更多補給,具有更強的戰鬥力。

所以,原則上核潛艇比常規潛艇強大太大多。能夠建造核潛艇,誰還造常規潛艇。

自然,核潛艇也有自己的問題,就是門檻高、造價高、危險大。

核潛艇的門檻非常高,專用核反應堆可不是隨便能夠搞定了。

能夠造大型核動力船隻,不代表你能早核潛艇。

今天能夠建造核潛艇的國家,也屈指可數,只有美、俄、中、英、法。

至於造價,自然也高的太多。

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是法國海基核力量的支柱,一艘艇的造價高達40億歐元。

“俄亥俄”級核潛艇是美國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它的造價在2005年的時候就高達20多億美元,後期改裝工程還需花費近10億美元。

中國的新型戰略核潛艇095的造價恐怕是最便宜的了,095型戰略導彈核潛艇最終造價可達200億元人民幣一艘。

而常規潛艇中赫赫有名的德國209/1400型,國際報價才2.9億美元。

價格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至於危險大,也就是安全性。

眾所周知,核潛艇是比較危險的,一旦洩露後果不堪設想。

也不知道算不算洩密,我國早期的核攻擊潛艇其實存在洩露的問題,經過多年改進才徹底消除隱瞞。

而且,漢級潛艇的核反應堆問題是很多的,經常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對於需要常年潛航的核潛艇來說,這簡直就是災難。任何一個問題解決不了,就可能導致全艇毀滅的可怕後果。

不過,目前美國的核潛艇非常先進,加上這個國家不差錢,當然就不需要造常規潛艇了。


薩沙


常規潛艇和核潛艇在實戰運用中區別很大,同樣的任務,核潛艇可以輕鬆完成,而常規潛艇盡最大努力也無法辦到。兩種潛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美國海軍結合自身的實用經驗和需求,覺得核潛艇更符合美軍的需要。

美國的船舶製造技術是可以打造出高品質的AIP常規動力潛艇的,技術能勝過德國,俄羅斯和日本。但美國不需要這麼做,即使造出來,這些常規潛艇還是要定期上浮,發出比核潛艇大很多分貝的噪音。實戰中也要承擔暴露目標和戰損的風險,這些在美國看來,都不值得。

常規潛艇的好處是造價更低,使用成本和事故風險可控,可以批量建造,快速增加海軍實力。俄羅斯的基洛級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不僅造價低,而且噪音也低,被北約稱為“大洋黑洞”。俄羅斯至今還有20多艘基洛級服役,這對核潛艇部隊是很好的補充。常規潛艇在近海防禦作戰中的價值很高,獲取後勤補給也很方便。如果去遠海大洋就要承擔一些風險,常規潛艇的噸位普遍偏小,長期自給自足的能力也弱一些。

核潛艇就沒這個擔心。美國和俄羅斯的先進核潛艇在水下連續潛航60-90天沒有任何問題,而且核動力是無限續航,連續行駛3-4萬海里根本不算事。核潛艇的靜音性能也更好,這關係到了潛艇的身家性命。這一對比,核潛艇的優勢就太明顯了。

美國海軍執行的全球戰略,美國的水手都要隨時做好準備去遙遠的地球另一端。如果使用常規潛艇,走一截,浮起來一會,潛艇就暴露在陽光下,無法隱藏蹤跡了。如果行程很長的話,還要提前安排好補給,需要協調的人員也會更多。在實戰的時候,不利於潛艇行動的絕對保密。

美國把海軍當成自己的看家法寶,海軍的軍費也是三軍裡最多的。雖然核潛艇貴了些,但為了戰術的有效執行,這些錢還是會花的。

總結下來就是,只有核潛艇可以滿足美國的需求,美國也懶得製造常規潛艇來外銷。充足的軍費外加全球部署戰略,讓美國打造了一支純粹的核潛艇部隊。


兵說


這個問題呢,為美國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種思想認識結果,當時正則潛艇核動力技術興起之時,美軍發現的核潛艇實際上比常規潛艇更具優勢,尤其是無限級別的續航能力,大航程的特點讓核潛艇具備了進行全球部署的能力。在當時情況下,常規潛艇最主要的難題就在於無法進行全球部署,主要是巡航航速太低了,即便有了各種支援之下,實際也無法進行全球部署,這對於美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經過仔細計算後,美軍認為使用核動力更利於實際全球作戰的要求,在大量建造前核潛艇的前提下,成本也會達到效低的水平。不要說美國有足夠的財力支持軍方的行動,在當時冷戰的背景下,美軍很快就決定放棄了常規動力潛艇,優先發展核動力潛艇,後來常規潛艇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美國早叫停了相關的研發工作等,實際想再重啟常規潛艇開發也不可能了。


麥田軍事觀察


首先要對比一下常規潛艇與核潛艇都有哪些優劣!

常規潛艇相較於核潛艇,有兩大缺點!

第一,常規潛艇無法長時間潛伏在水下,因為其在水下只能靠電池供電驅動,而電池儲能有限,所以每隔一兩天就得浮到水面,用柴油機給電池充電,而在水面上非常容易被敵方雷達發現,所以戰場生存力較低!

有了不依賴空氣推進的常規潛艇後,情況稍好一些,因為在水下可以通過燃料電池類的能源提供動力,在水下的潛伏時長可以提高到一兩個周,但是核潛艇幾乎可以一直潛伏下去,所以在這方面,核潛艇優勢明顯!

常規潛艇的另一個缺點是水下速度慢,大約十幾節左右,而它的對手都是最高速度近30節的水面艦艇,這就意味著常規潛艇在攻擊目標時只能等目標上門,錯過了就錯過了!如此低的航速也自然無法跟隨艦隊作戰了。

常規潛艇的優勢在於技術簡單,在戰場上發動機可以停機,以減少噪音,還有就是價格便宜。

所以說常規潛艇更多的是一種防守武器。

美國海軍是遠洋海軍,需要潛艇能夠跟得上航母編隊作戰,並且速度足夠獵殺對方的水面艦艇,所以必須使用核潛艇,至於價格,美國人有錢,技術?美國世界領先!噪音?美國技術可以使核潛艇比其他國家的常規潛艇還安靜,所以,沒有不用核潛艇的道理。

常規潛艇主要用於近海防禦,美國近海沒人敢造次,安全得很!

總而言之,核潛艇比常規潛艇戰力強很多,美國人有錢,不屑於用常規潛艇!


博士講軍事


這個問題還有很多類似的版本,比如美國為什麼不造高鐵、美國為什麼不造中程彈道導彈、美國為什麼不造超大型運輸機、美國……我可以籠統地一併給題主回答了,三個字:不需要。

我們知道任何武器都是服務於整體的軍事戰略的,美國海軍的發展在冷戰結束後經過一次重大調整,也就是由“海上作戰”到“從海到陸”的轉變,在這個戰略思想的指導下,美國海軍的武器裝備無一不是“全球部署、隨時到達”,考慮到美國和全球熱點地區之間的距離,常規潛艇顯然無法滿足“全球部署”的使用需求,因此在戰略層面,美國海軍是不需要常規潛艇的。

在技術層面,美國的造船工業相當發達,製造先進的AIP潛艇沒有任何技術難度,但即使是最先進的AIP潛艇,其動力性能、續航能力、載彈量、靜音性能和核潛艇仍然有著巨大差距,用於近海防禦和護衛行動沒有什麼問題,但在全球部署行動中,上述各方面都會極大限制常規潛艇的發揮。

而核潛艇則完全不同,核潛艇由於使用的是核燃料,其巡航力理論上能達到無限遠,數十年才更換一次核燃料,這是續航力方面的優勢。然後是隱蔽性,核潛艇依靠核燃料驅動,而常規潛艇依靠柴油發動機驅動,二者工作時的分貝不在一個水平上,AIP潛艇也無法與核潛艇相提並論。總而言之,核潛艇相比常規潛艇有巨大的技術優勢,美國海軍不發展常規潛艇很正常。


軍機圖


你好,我是迷彩派軍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事實上,美國海軍自上個世紀 5 0 年代後期就關閉了常規潛艇生產線,8 0 年代末期隨著最後一級常規潛艇“長頜須魚”級的退役,其潛艇就全部實現了核動力化。美國海軍不裝備常規潛艇既有戰略方面的原因,也有出於技術和戰術方面的考慮。

美國海軍毅然放棄常規潛艇而選擇單一核潛艇,源於核潛艇無與倫比的技術優勢以及美國的海軍戰略和戰術指導思想。從理論上講,核潛艇能以最大航速在水下連續航行50天、航程3萬海里而無需添加任何燃料。

圖:美國海軍海神號核潛艇,編號SSRN-586

1960年 2月16日 14時20 分,“海神”號核潛艇從大西洋上距赤道只有幾海里的聖彼得和聖保羅礁出發,向西駛去,從而揭開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水下環球航行的序幕。“海神”號在水下航行了83天零10小時,總航程達36420海里,終於完成了水下環球航行的壯舉。這些創紀錄的航行是常規潛艇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核潛艇卻輕鬆完成了,核潛艇在技術和戰術層面上的優勢不言而喻。

核潛艇剛面試,就取得一連串轟動性的成功,把其技術和戰術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二戰後,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膨脹,不僅推行全球軍事戰略,還要把軍事力量前沿部署,以便對全球範圍內的潛在敵人實施威懾,對任何地區的危機迅速做出反應。為此,美國海軍集中力量建設大洋海軍艦隊,把其戰略進攻線從本土沿海推進到深海大洋,甚至是別國近海。

基於這一戰略的需要,美國海軍在戰後艦艇發展方面,什麼艦艇都往大了建,如研製“弗萊斯特”級超級航空母艦、超萬噸的巡洋艦、接近萬噸的驅逐艦等等。作為海軍重要組成部分的水下力量,排水量小、航速低、續航力差的常規潛艇顯然不能滿足美國海軍建立大洋海軍的要求,加上核動力潛艇在 50年代後期就已經表現卓越,因此美國海軍決定放棄常規潛艇的研製。

從戰術角度上講,美國海軍使用核潛艇已達半個世紀,已形成了系統的關於核潛艇的作戰理論、原則及戰術方法等。雖然現在的美國海軍需要近海作戰力量,但在水下力量方面,美國海軍已開始建造面向 21 世紀的、適合近海作戰的“弗吉里亞”級核潛艇。因此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時間內,常規潛艇將難以擠進美國海軍的潛艇部隊。


迷彩派軍事


首先要確定一點,美國海軍的戰略戰術,是否需要常規動力潛艇。因為從美國的潛艇製造技術來講,製造常規動力潛艇沒有什麼技術性問題。

美國海軍2015年版“21世紀海上力量聯合戰略”,確定了幾個重要點:

1.“前沿存在”(forward presence),即在遠離美國海岸的海洋部署海軍兵力。這不是一條新的原理。它在二戰結束後很快就得到了實際應用,當時美國最終徹底拋棄了上世紀30年代十分盛行的“孤立主義”思想。美國海軍“全球性角色”的第二個基本組成部分是“遏制”(deterrence),但該詞也可以翻譯為“威懾”,這是美國在冷戰年代的廣泛做法。“遏制”與“威懾”仍然是美國海軍的任務。

2.“海上控制”(sea control),這一術語19世紀末由美國海軍理論家阿爾弗雷德•馬漢提出。而在實踐中,古代就有過海上控制的實例。例如,公元前67年,古羅馬軍事家格涅烏斯•龐培獲得了打擊海盜的特別權力和500艘戰船的艦隊。

3.“投射力量”,可以將其理解為高度的海軍機動性、人員的海上和技術本領。目前美國在該領域無疑獨領風騷。世界上其他任何一支海軍都不具備如此廣泛的向全球各地調遣艦艇集團和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的能力。但是今天不應過高估計“投射力量”的能力。

4.“海上安全(maritime security),這一概念是指打擊恐怖主義、海盜、軍火和毒品走私、販賣奴隸、非法移民等。在這裡,美國海岸警衛隊以及與他國海軍和海岸警衛隊的密切合作與美國海軍同樣發揮重要作用。

5.“全領域進入”(all domain access),這一術語要求美國“海上部隊”能夠自由出入所有海洋、地區和空天領域、網絡空間及電磁領域。“全領域進入”是對今年1月9日五角大樓所宣佈的“全球公域進入與機動聯合概念”的作戰響應。後者要求美軍在全球任何地方和太空行動自由。這一切顯得有點肆無忌憚。

從上面幾個重點可以看出,美國海軍保持全球存在,由海向陸等大方針沒有變化。那麼常規動力潛艇是否適合這種需求呢?很明顯是不適合的。首先是前沿存在及海上控制,常規動力潛艇在海戰中根本無法正面與水面艦艇交戰,只能伏擊,而且下潛時間有限,航程也有限。

投射力量與全領域進入方面,常規動力潛艇的支援對陸攻擊能力又遠遠趕不上核潛艇,因為其排水量小,裝載彈藥數量較少,無法有效支援陸地戰鬥。而且航速原因,無法跟隨水面艦隊戰鬥,也是其重要的一個劣勢。

綜上,個人認為美國從戰略戰術來看並不需要常規動力潛艇。


列昂尼德圖波列夫


這個問題讓橋本來回答.

美國不造常規潛艇,原因是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戰群。一般的航空母艦戰群中要配備一艘戰略核潛艇。而不是普通潛艇,因為航母需要持續航程長的潛艇。所以美國軍隊造潛艇時優先建造核潛艇。現在美國國內已經停止建造常規潛艇。


美國不建造常規潛艇不是說美國的常規潛艇技術不行。美國的潛艇技術還是非常先進,可以說如果美國真的要建造潛艇,美國常規潛艇不比俄羅斯,日本,德國的差。美國建造的最後常規潛艇是“白魚‘級潛艇,美國雖然現在不建造,但是後起的潛艇強國日本很多潛艇技術都是借鑑美國“白魚’級潛艇的很多經驗。如潛艇外殼的滴水型設計,將控制艙,攻擊中心,指揮中心完全容納在一個艙內。(日本也是這樣)美國在建造常規潛艇時,借鑑了很多核潛艇的經驗,這樣的做法也是其它潛艇製造國所借鑑。


美國因為是世界最強的海軍強國,需要快速把軍艦佈置到世界各地,這樣需要持續的快速航行,而常規潛艇不能具有這樣的持續高速。當時沒有AIP技術,這樣持續能量提供只有核動力,所以美國為了自己海軍戰略目標,就決定停止建造常規潛艇。美國很多盟國都希望美國繼續建造常規潛艇出口。但是美國還是拒絕,希望他們另尋其它國家,根本原因,核動力的優點更明確,戰鬥能力更強,而常規潛艇是微縮版,不符合美國海軍大國的需要。


雖然核潛艇造價高,很多國家因為建造費用,放棄核潛艇,去建造常規潛艇。現在具有自主建造核潛艇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等少數國家,除了美國,其它幾個國家都是核潛艇與常規潛艇混編。他們也想用核潛艇,但資金上不允許,才放棄了。美國核潛艇已經完全接近常規潛艇的作戰能力,接近近海攻擊,所以美國已經決定不再繼續發展常規潛艇技術,工廠不再保持常規潛艇的生產線。這就意味著,如果美國沒有重大的戰略改變,美國今後也不會建造常規潛艇,就算可以出口,也不再建造。



橋本看日本


美國海軍的海上戰鬥力量是以核動力航空母艦為核心建立起來的,因此需要具備水下高航速、近乎無限續航能力等特點的核動力攻擊型核潛艇作為水下掩護。

常規動力潛艇主要是指傳統的柴電潛艇和新型的AIP潛艇,此類潛艇的特點是水下航速低(通常只有3-4節)難以跟上以18-25節航速進行航渡的現代化水面艦船編隊,而且水下續航能力有限,需要經常浮出水面利用柴油機進行充電。即使新型AIP潛艇,也受限於燃料電池或者液氧等攜帶量,只是比傳統柴電潛艇的續航力有所增加,但是水下航速還是較低,也無法跟隨以核動力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水面打擊群進行運動。

而缺乏比較高的水下戰術航速將給潛艇作戰帶來諸多的不便和困難,這才是常規動力潛艇的最大短板!

在魚雷攻擊中,由於常規動力潛艇的水下戰術航速較低, 不具備水下快速機動能力,對魚雷攻擊前的佔位非常不利,導致在常規動力潛艇在很多情況下不能主動尋找戰機,只能是被動的等待機會。而且由於潛射武器,特別是魚雷的實際射程都是比較有限的,即使常規動力潛艇攜帶了遠射程的重型線導魚雷也會處於尷尬的局面。

首先,因為常規動力潛艇的水下戰術航速較低,佔位不理想,勉強在重型線導魚雷的最大有效射程進行開火,魚雷出管後,因為距離較遠,必須以高航速接敵,敵潛艇或者水面艦船依靠被動偵聽完全可以察覺,那麼處於重型線導魚雷最大射距圓邊緣的敵潛艇或者水面艦船稍做機動,就可以輕鬆甩掉來襲的魚雷。

其次,假設常規動力潛艇的運氣極好,能以2-4節的水下戰術航速持續逼近低速狀態或者停泊狀態的敵潛艇或者水面艦船,建立佔位射擊航路,但是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在此期間,一旦敵潛艇或者水面艦船有所覺察或者加速,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費,只能放棄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