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寿星:唐山市乐亭县汤家河镇后刘庄村侯兆丰

来源:乐亭县民政局、乐亭文化研究会主编《乐亭百岁寿星》(2016年辑印)/乐亭故乡人网站(www.guxiangren.com)

百岁寿星:唐山市乐亭县汤家河镇后刘庄村侯兆丰

侯兆丰老人生于1912年1月,今年103岁,与儿子居住在后刘庄村北头一个宽敞的农家大院。在家人的引领下,我等一行走进老人的房间。侯兆丰端坐在炕头,身材高大,虽然较瘦但腰板挺得特直,给人以军人特有的气质,有一种不怒自威的神情。尽管语言表达不清,老人却很热情地拍拍炕沿,示意我们坐下。当得知我们来访的意图后,老人显得很激动,并拿出了一枚金光闪闪的“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让儿子端庄地挂在了胸前,然后,微笑着目视前方,那神情仿佛在回忆过去经历的难忘的每一个瞬间。

在汤家河镇区,侯兆丰乐观向上是出了名的,这常挂脸上的微笑就是标志,无论是在年轻时,还是进入老年。老人少年时聪明伶俐,因家庭贫寒,没有念过一天书,可他却在玩耍时经常跑到村里的私塾,偷听先生讲课,那些整天听课的学生们没有学会的文字,他都学会了,而且还能写出文章来,因此得到私塾先生的赞许。

1944年春,他参加李运昌领导的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冀东抗日救国部队乐亭一区队,成为一名抗日救国的战士。在部队,他经常给战友们讲笑话,还发挥自身的文化特长,随口吟出鼓舞士气的打油诗,如:“小日本,莫猖狂,看我军民斗志强。扛起枪,打东洋,誓把鬼子消灭光”等,在艰苦环境下既增添许多欢乐,还让战友增强战胜敌人的信心。当年9月,他参加了在新寨镇大港村附近的围歼日军的战斗。在那场战斗中,他表现英勇,与战友们共击毙包括日军一个中队长的弟弟在内的日、伪军数人,严厉打击了日军在乐亭的嚣张气焰,给广大抗日军民极大鼓舞。

这次战斗后的当月,他随部队进入遵化、丰润山区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在部队,由于有文化,他担任了连文书,负责各类文件的收发等工作。在紧张的行军和战斗间隙,他教战士们认字,为驻地乡亲们传授文化知识,多次受到部队表彰。在这期间他所在的部队转战于冀东地区的群山峻岭中,参加大小战斗10余次,直到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解放战争初期,他被部队分配到丰润县第八区岭上小学任教,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战地教师。任教期间,他在教授学生文化课程的基础上,还结合当时的形势,编写一些宣传材料,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开展土改、支前等活动,被当地群众称为“文化高的先生”。

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家乡乐亭县汤家河镇后刘庄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当时的家乡和全国一样,百废待兴。在常人看来,他本可以吃国家饭,商品粮,过上体面舒适的生活,但当他回乡后,根本没把这些优越条件当回事,而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快乐耕耘自家分得的土地,带领全家艰苦创业。

由于他家人口多,住房吃饭都有很大困难,然而,他总是乐观面对每一天。住房不够用,他带领家人捡拾砖头瓦片,亲手建新房,他还因此编出打油诗:“没有房子不要紧,只要全家合起心。一砖一瓦咱捡拾,高高兴兴住新居。”两个月的时间,他带领全家真的把两间新房盖了起来,让全村乡亲赞叹不已。缺少粮食的日子里,他坚持少吃一些,给妻子、孩子们多留一口,家人担心他身体支撑不住,他却爽朗地说:“吃多了会发胖,爱得病的。”并以一首:“吃糠咽菜助健康,老来身体肯定棒”的打油诗自勉。也许是巧合,还是真的与当时他所谓的“科学”饮食有关,成为百岁寿星的他身体的确很硬朗。

“文革”中,一些别有用心的给他整理黑材料,说他历史不清,家人很不解,也很气愤,他却微笑面对这些人的“指责”。当这些人说完他的所谓问题后,他不慌不忙掏出“退伍证”,让他们看看,说这个能证明我的问题不!这些人一看便灰溜溜走了,以后每当提起这事,他总是笑着说,我才不在乎这些呢,心里没病不怕吃冷粥。

在生产队劳动的岁月里,他的乐观向上更是给当时物质匮乏和文娱活动缺失的乡亲们带来许多欢乐。劳动间歇,他会给社员们讲述战斗故事或古今人物传奇,让大家在轻松身心的同时,还了解过去的事和人。而在从事某项具体劳作中,大家会怂恿他来个打油诗,缓解紧张的劳动情绪,每当这时,他会当仁不让,即兴作诗。有一次,生产队砍伐一棵大树用来制作大车,在伐树时,由于这颗树生长年代已久,粗大无比,几位社员拉大锯拉了多半天,依然还没把树锯倒,累得实在没了力气,瘫坐在树下。这时,他们看到侯兆丰来看热闹,有一人便说,都知道你有文化,你能把我们几个拉大锯的人编个顺口溜吗?如果我们听着好,连夜也把这棵树锯倒。他想了想,随口吟道:“几个大汉拉大锯,干到一半没力气。百年大树有毅力,我看你们要放弃。”几位一听哈哈大笑,知道他在嘲讽他们,立马坐起身干了起来,并很快完成了伐树任务。

乐观向上的他一生习文弄墨,乐于助人。从在部队时战斗间隙开始,他就练习书法,临帖名人笔法,没有笔墨,他就用石块当笔;没有纸张,他就以地为纸。回乡后,他四处收集名人字帖,在家练习。家庭生活最困难的时期,也一直伴随着他。而他的书法技艺也在刻苦磨练中得到提升,隽秀大方,笔法有力是他的楷书书法的一大特点。几十年来,村里的红白喜事,只要有文字的东西或乡亲相求,他定欣然前往帮忙,并乐此不疲。他的书法作品还多次被县镇有关部门采用,目前的“汤家河汽车站”、“乐亭县供销社汤家河分社”等处牌匾均出自老人之手。如今,虽然老人手脚已不十分灵活,但说起书法,依然可以有双手用力模仿写字的姿态,一招一式很是认真。

而今,老人快乐地随儿子生活。“老人经常教育我们,对人对事都要开朗,对未来的生活乐观向上。这样,才会健康,才会有奔头。”老人的儿子侯俊岩说。

几次简短的采访,并不能了解老人人生的全部,然而,通过与老人家的直接交流,同家人以及乡亲的了解走访,可以直接勾勒出老人的性格和做人原则,这就是乐观开朗的性情,积极向上的做人态度,这或许就是百岁老人侯兆丰长寿的秘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