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清朝,有人说中国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开拓?

龙拳舞秀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不够准确。

关于明清两朝的讨论,在网络上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关于两朝领土的扩张问题,更是让很多人争得面红耳赤。

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清朝前期的疯狂扩张,今天我国的领土面积只会局限在明末时期的350万平方公里,即长城以内的两京一十三省。

这种说法当然是不对的,无论明朝之后的王朝是不是少数民族王朝,其前期必然有一个开疆拓土的过程,开疆的面积可能不及清朝,但这样的行动一定会有。

所谓开得少是能力问题,开不开则是态度问题。

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清朝确实奠定了我国今日版图的框架,如果没有清朝,96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面积将无从谈起。

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开疆没有继承性

这一情况适应于清朝之前的所有古典王朝。

古典王朝时代,前期统治者一般都雄才大略,为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特别是消灭周边势力的威胁,会进行猛烈的开疆拓土。

除长城以内的农耕区进行直接统治外,对于不适合发展农业的边疆区域,则实行羁縻统治。

而进入王朝中期后,随着国力的衰落,对于边疆羁縻统治区的控制力不从心,不得不陆续放弃羁縻统治区域,这使得王朝的版图出现剧烈缩水。

而当改朝换代的时刻到来,新王朝建立,又会再次重复领土的猛烈扩张和剧烈收缩的过程。

而因为每个王朝的重点经营方向不同,这使得他们的扩张方向也大相径庭。

因为古典王朝时代没有形成现代国家的主权体系,就意味着国土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国力的兴衰。国土的形状,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个人意志。

很多人说清朝扩张的领土,例如西域,青藏高原等,是前朝开疆拓土的结果,清朝只是例行收复,这是一种很不准确的说法。

虽然前朝曾占领过西域和青藏高原地区,但这些地区游离于中原王朝之外的时间更多,用自古以来是一种很不准确和无耻的说法。

而领土何时可以继承呢?当然是1646年之后。这一年欧洲出台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奠定了现代国家的主权体系,从此各国扩张的领土有了法律依据,其领土不会随着历届政府的轮换而失去正当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是清朝中后期,其本身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中原王朝,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届政府。

从清朝到民国,再到建国后,是历届政府的走马轮换,所以领土当然就有了继承性,今天的我们,可以以清朝和外国签订的领土边界条约作为我们主权声索的重要依据,就是这个道理。

2、国际局势不等人

在先前的文章中,静夜史对于清朝的开疆拓土进行过详细分析。

在明亡清兴的历史大变局中,没有任何一个力量可以达到清朝开疆拓土的高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17世纪的国际形势根本不等人。

很多人将清朝看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普通的王朝,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看法。且不说清朝的后半期已经迈入我国近代,清朝全程处于世界近代史中,单说清朝面对的内外形势,就不是其他古典王朝可以相比的。

李自成的失败,深刻表明了明朝末期的农民阶级,不可能建立一个崭新的汉人王朝;南明各政权的激烈内讧,说明长城之内的地主和士绅阶层,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而郑芝龙这样的大海盗的猖獗,吴三桂这样的大军阀的观望,说明我国社会各阶层处于深深的迷茫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李自成、张献忠,还是吴三桂、左良玉,都没有重整江山的能力。在他们无法结束四分五裂局面的背景下,只能依靠外力实现中原的重新大一统。

而这个外力主要来自三个方向,一是西北方向死灰复燃的蒙古各部,二是正北方向咄咄逼人的沙俄,三是东南方向纷至沓来的西方殖民者。

在这三股势力中,西方势力由于距离最远,且尚未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所以他们不具备改变中原态势的能力,1633年的料罗湾海战就是证明。

而蒙古各部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分裂和内讧后,正在一步步恢复实力,特别是林丹汗带领的察哈尔部。但此时的蒙古势力已经延伸到整个蒙古高原、西域、中亚以及青藏高原等地,特别是漠西蒙古的土尔扈特部,已经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在蒙古内部完成整合之前,是不可能左右中原局势的,而蒙古的重新统一又需要太长时间。

所以能够影响明朝之后局势的,只有沙俄。这个从1582年就开始向乌拉尔山以东扩张的国家,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迅速鲸吞西伯利亚大片土地。1600年他们到达贝加尔湖,1643年他们侵入黑龙江流域,<strong>而此时正是明朝灭亡前夕。

毫无疑问,明朝之后的中原王朝,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都会有一个开疆拓土的过程,但他们能够大面积开疆域的前提是他们必须能够跑赢沙俄,也就是在沙俄吞并蒙古之前,完成对蒙古各部的征服,进而整合关内各方势力,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即使没有清朝,明朝之后的王朝也会进行开拓,但开拓的难度更大,因为他们面对的不再是落后的游牧民族,而是技术更为先进的沙俄军队。这注定了他们不可能达到清朝时期的面积,也就不会有960万平方公里的今天。

所以开疆拓土绝对是需要时机的,没有清朝,我们今天的疆域不会局限在350万平方公里,但也不可能比现在更辽阔。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种说法形同胡扯蛋。

首先,满清倒台时,台湾已经丢了,外蒙古也丢了,西藏几乎独立除去,新疆的政权也失去了大半。

全国到处都是列强的租界、铁路、矿山等特殊利益。

客观来说,此时的满清实际控制地区,并不比大明大多说。

之所以后来台湾、西藏、新疆等等地区仍然归属中国,是民国和新中国的功劳,为此也付出了鲜血的代价。

而且,大明时期,其中已经有大量移民进入东北的辽宁和吉林,也实际性控制了东北至少一半地区,至万历年间卫所增加至384个。只是因为后期明朝灭亡,才被鞑子杀伐俘虏,导致东北汉人力量消失。

另外,任何疆土的争夺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明代从形式上控制新疆、西藏等地,到满清时期大体吃下,这就是一个过程。

不存在明代没有为满清打下基础,满清就能自己搞定的情况。

其实,即便大明后面不是满清,而是任意汉人的朝廷。

随着海外粮食作物的引进,中原人口还会大增,更增加了面对少数民族的优势。

同时,随着火器的大发展,中原汉族的军事实力会越来越强,而游牧民族骑兵则越来越弱,最终不构成威胁。

那么,即便后面是汉人的任意朝廷,一定也会和满清一样向外扩张,会有很大甚至更大的版图。

所以满清的版图较大,这是事实,但没必要歌功颂德。说白了,他们丢掉的不比得到的多。

其实,以满清的腐败无能,值得称赞的地方极少,也就唯一版图上能够吹牛逼几句了。


萨沙


如果没有清朝,明朝能剩下300万平方公里的汉地十八省,已经是祖上烧高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一,汉人没有在汉地十八省以外开疆拓土的欲望,中原王朝的发展大部分是恢复秦汉版图为目标,汉唐虽然多次封狼居胥,但是对那里没有占领据为己有的欲望,不然汉朝就可以把疆域画到西伯利亚南部,唐朝虽然把疆域一度扩展到西伯利亚里海一带,但也是平叛保国为主,并没有对这些地区进行教化建设加以巩固,中原王朝帝王心里都是想“我是老大,旁边的都必须听我的,那些藩王逢年过节到中原 京城进个贡磕个头就行了,其余的统统不管”旁边那些小民族政权大多数时候就是墙头草,谁强大跟谁混 ,像契丹,吐鲁浑,一开始归附突厥,后来归附大唐,再后来归附吐蕃,他们哪来的中原王朝概念?

如果这种形势维持到十八世纪~二十世纪,正是世界大发现大争夺的疯狂时代,你确定那些现在中国境内的小势力不找西方列强当靠山?明朝是彻底没救了,李自成张献忠和南明哪个势力有能力一统天下开疆拓土?谁会想到去青藏高原天山漠北打江山?这三个势力连八旗都打不过还能指望他们打葛尔丹?还能指望他们去黑龙江以北打俄匪?恐怕这三股势力打下去,别说让西方殖民者来打他,他们自己都能把自己打残了,就是西方殖民者过来也是收废品的吧!



馨怜


您好!我是鸡汤,我来答!

这样的问题,不值得查资料。因为,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不是靠查资料查出来的,是靠生命和献血捍卫的。

一个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与否,主要依靠的不是历史上如何如何,而是自己此时此刻是否强大?

今天中国的领土完整,主要依靠的是今天中国的强大。

由于我们近年来国力的强大,使得我们产生了”现代国际法“已经确立,领土已经形成稳固局面的错觉。

在”现代国际规则“确立以后,难道国际上的领土就再没有大幅度变化了吗?

锡金这样的国家我们暂且不说。大英帝国的领土缩水了多少?苏联分成了多少个国家呢?南斯拉夫分裂了吗?德国分裂过吗?

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现在呢?


当德国被分裂成两块的时候,斯大林和丘吉尔去查了腓特烈大帝时期的地图了吗?


当苏联变成独联体的时候,国际社会有没有拿彼得大帝、斯大林出来说事?不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没有强大的实力,祖宗留下的东西照样保不住!

明朝国力强盛时,”远迈汉唐“,国力衰微以后,明末控制的区域缩水。

清朝呢?还记得”时局图“吗?1900年,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即将四分五裂!

还记得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条件吗?”恢复到九一八,承认伪满洲国。

若非中国军民拼力抗战,怎么会有东北呢?怎么会有台湾回归呢?

由于五代十国的丧乱,国力衰落,宋太祖拿着斧头在地图上对着大渡河画了一下”此河以西,非我所有“,那一刻,宋太祖去查看唐朝的地图了吗?即使如宋太祖一般的神武,在国力不济时,也只能忍痛画地为界!

没有八年抗战,没有强大的军力,我们就算继承的是元朝的领土又如何?阿根廷天天引经据典说马岛是阿根廷的,有用吗?

香港是谁丢的?没有新中国强大的国力建设,刚刚在马岛耀武扬威的撒切尔夫人会那么好对付?“我们已经上岗,你们可以下岗”的豪情,难道来自于大清朝雍正爷?

台湾是谁割让的?租借是谁出让的?没有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又怎么会一举收回呢?当中国代表签字收回这些地方时,这样的自豪,难道来自于施琅大将军的船队吗?

今天,国际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不是因为我们托大秦的福!而是我们祖辈八年抗战流的血!

今天的中国,需要依靠的是今天的我们!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我们翻开中国的历史书籍,仔细的看,每一个朝代的疆土,发现元朝的疆土和清朝的疆土最大,而明朝和宋朝的疆土就没有那么辽阔了。

还有五代十国时期,东晋十六国时期,我们的民族属于分裂状态。再看看元朝时期和清朝时期,我们会发现这是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有人说这个时期中国亡国了。

这就是对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了。

中国这个称呼,是在晚清之后出现的,清朝时期叫大清帝国,而当时中国和外部所定的条约都是署名大清帝国,而不是中华民国。

在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北京叫北平,而不是叫北京。

中国民国时期,中国实际上属于分裂状态,有许多的割据政权,比如两广地区,云南地区,四川地区,东北地区,西藏地区,新疆地区,蒙古地区,都有自己的割据政府。

而中国历史出现这种情况,是偶然的吗?是必然吗?

为什么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时期,中国的疆土就会扩大,而到了其它的朝代就会分裂出许多割据政权呢?

我们今天看见网上有人说清朝时期,和元朝时期中国亡国,这就是不承认少数民族与汉族是一个民族大家庭,而把少数民族割裂出去。

晚清灭亡,中国没有了强有力的政府,各地割据,到处成立政权,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许多人认为这样好,这样就不算亡国。这时候八国联军进来了,台湾,和香港都离开了中国,这就是爱国吗?

当然不排除许多坏人巴不得中国分裂,把中国变成外国的领土,首先把中国的少数民族割开,然后把中国一块一块的肢解掉,像苏联一样解体。

中国的领土许多的朝代版图面积不一样,而历史勘定的领土法律条文,都是每一个朝代政府勘定的。

比如晚清时期中国内乱,而出现少数民族分离的局面,这是中国内乱造成的,但是晚清政府还是继最大的努力保持谈判的最大效果,这些少数民族的领土,随着少数民族的独立而离开了大清帝国版图,包括内乱出现的外蒙古人和南方革命党分道扬镳的独立结果。

而大清帝国的灭亡出现的分裂局面,许多人这边要驱除鞑虏,那边又要少数民族的领土,来迷惑许多的无知的弱智者,企图分裂中华民族。

许多人别有用心的蛊惑弱智人群,唯恐天下不乱,而达到分裂中国的企图,为某些霸权主义鸣锣开道。


宝树白石34222787


这话当然是错的!今天的中国疆域是几千年来共同形成的,不是哪一个王朝的贡献能决定的。一分为二的看历史,于中国而言,清朝虽然有领土方面的贡献,必须承认,但其入主中原时的血腥屠杀、剃发易服、文化摧残和近代屈辱史的长远影响也不轻,其功过都有,都需要正视,然总的来看,仍然是弊大于利。


清朝疆域鼎盛时达到1300万以上,确实很可观,但明朝鼎盛时也不算小,约1000万。有些人总是说明末多小多小,清盛时多大多大,这种对比是荒唐可笑的,王朝总有兴衰强弱之时,明末虽然只剩下350万领土大小,但东北与西藏也才脱离控制没多久,无非是少数民族自立几十年,这点时间还不足以让他们跟明朝撇清从属关系,更不足以让他们脱离“中国”历史!就好比外蒙古,1913年初步独立,1924年再次独立,民国完全失去控制,但直到1946年民国正式承认,蒙古才算真正独立,在此之前,他还是中国领土。况且,
一个国家的领土大小,虽然非常重要,却不是首要,首要的从来都是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不要本末倒置。而且就算是明末的传统汉地也不算小,放今天也能进世界前七的大国,面积在印度之上,按现今中国人口分布看依然会是一个10亿人口级别的大国,潜力依然不会小。


再者,相对于明初而言,明末回缩了许多,终是故土,尤其辽东被占,中国人故土情节向来很重,有人说汉人开拓疆土的积极性不如游牧民族,我不否认,但汉人即使开疆拓土再怎么不积极,但收复故土、统一天下之心却是一直都不含糊的,收复辽东之机难保不会再度降服后金,西藏等地亦同。新王朝之初,恢复旧土、重聚宗藩秩序甚至开疆拓土都是理所当然,所以没有清朝,那下一个王朝有多大没有人知道。有些人想用清朝疆域的贡献来抵其之过是抵不了的,而且这也是两回事!

当然,如今各族共和平等,也没必要揪着不放。清朝的疆域贡献也确实是史实,必须肯定,但历史功过对错也不容敷衍,终需人们正视、知事实。
同时也指出一点,清朝对中国疆域的贡献严格来说不能叫“开疆拓土”或“收复失地”,而是统一、统合,以及巩固。自汉唐以后,名义上这些地区和族群都已是“中原天子”的王土范围、臣民,或羁靡或藩属或册封,虽屡有反叛、战争或互相争霸,却都早已被视为“中国”的历史与疆域范围。


龙拳舞秀


这根本就是扯淡了。

中国的王朝成立后会在至少前两代都去开疆拓土来彰显自己的功绩,像唐代更是前六代帝王都忙于争霸世界。就是文人治天下的大宋和大明,在刚刚建国的时候也是大有拓土之志。比如宋太祖和宋太宗在统一战争上的努力(前期战败纯属太宗军事指挥能力瓜皮),明太祖、明成祖远征漠北,兵至安南,征讨西南等。


事实上就是没有清朝,而中原又能崛起一个新的稳定王朝,那中国依然可以开拓出广阔的领土。

首先要说明,大明王朝是一定会灭亡的,所以不用寄希望于这个腐朽的王朝。此前之所以说清军的入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是因为明末各路关内派系是在看不到哪一方有实力短期统一中国,但是不否认最后会角逐出一个新的华夏王朝。假如,只是假如,关内迅速崛起了一个新的王朝,并且已经统一了华夏大地,稳定了整个关内世界,那么他会怎么扩张呢?


第一站必定是东北,经过了大清两代帝王的整治,以及清军六次入关对中原人口的劫掠,给整个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带来了不小的生产力。即使后来清军不入关,而是继续开发东北,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富裕的地域性帝国。最终清帝国很可能成为像东北张作霖一样的存在。既然东北变得如此富饶,那么势必会成为中原王朝的眼中钉,凭借中原的王朝的资产和实力,只要皇帝不像宋太宗一样瓜皮操作,那么东北的帝国一定会被中原王朝吃掉。

吃掉东北后,按照规律就是兵陈西南,一方面是打击西南土司的势力,一方面是稳住缅甸越南等藩国,使其臣服。在明朝赶跑了大元之后,西藏方面也曾派遣使者来南京表示臣服,愿意归附,然后明朝也设置了一个象征性的乌斯藏都司。清朝也是在清军兵犯川西后,西藏表示愿意臣服,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个新的中原王朝也一样可以得到西藏的臣服,就是如何统治,就要另说了。

然后就是中原王朝的一个必然进军路线——漠北,这也是中原王朝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太平环境所必须的路线。不过此时的蒙古已经很松散了,所以估计让华夏王朝揍一顿就开始站队了,要么选择投靠华夏,要么选择投靠西北新崛起的帝国——准格尔汗国。


既然清准战争无法避免,那么新的华夏王朝和准格尔的战争同样也一定会展开,至于过程怎样,我们就不好说了,总之华夏王朝胜利是一定的,因为这是一个正在蒸蒸日上的王朝,而且华夏的物资实力要远高于中亚。那最后就是可能百年之后,准格尔汗国就覆灭了,兴许是被沙俄和华夏联合瓜分,或许是被华夏自己吃掉,这都说不准。

因为没有民族矛盾,也没有对主体民族文化思想的压迫,这个新王朝十有八九会比大清发展的更好,或许会重新走向宋朝的政治模式,或者更有进步,让中国彻底成为一个近代国家,这都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和工业革命之后的欧洲相比,我们还是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点是由于地缘较偏造成的,使得西方的技术传入中国总是较为滞后,不能在第一时间被中国人所采纳。而自从宋朝灭亡之后,我国便失去了科技领先欧洲的优势,开始一点一点的落后于西方。所以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中国会成为一个像沙皇俄国那种等级的东方帝国,被胖揍是一定的,但是自强也是一定的。


最后要说明一点,今天的领土,是数十万解放军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固然有一定的清王朝的历史成分在里面,但是如果不是党中央上下一心,单靠一句所谓的自古以来可成不了大事。


火器工坊


这个问题经常引起争论,我试着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就这个命题来说,必须先假设或者明确两点。第一,在明灭亡后,后续的王朝是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继承了满清入关前的大明的大部分疆域。第二,满清仍然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仍然会诞生康熙那样的明主,整个满清的兴盛起码维持二百年到1840年。即继明之后的王朝要面临明末同样的地缘政治。上述两点假设成立后,我们就可开始讨论。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大明王朝灭亡。

这个时候的中国形成了北方的李自成,东南长江流域的南明朝廷以及四川的张献忠为代表的新三国格局。其他还有类似山海关吴三桂、武昌左良玉那样的林林总总的大小军阀形成割据。别给我说那些将领对大明有多么的感情深厚,崇祯帝还活着的时候拥重兵左良玉就曾见死不救。

这个时候的形势是李自成势力最强,有点类似一千多年前的曹操。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定最后是李自成统一了全国。

唯一的假设是中国再次陷入了分裂。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再经过若干年的分裂后,中国重新统一。这个是可以确定的。而且这个统一的王朝是由汉族人建立的。而满清会籍此机会争取它的利益最大化(不是指入关,要是那样也就没必要再讨论下去了)。在此把满清的利益最大化界定为夺取了乌鞘岭,以北武威以西直至新疆青海西藏。甚至西出葱岭占领中亚广大地区,对新生的王朝构成环形包围。

在此再设定一下中国重新统一的时间。

参照三国60年,隋末至唐12年左右,五代十国六十余年,因此我们把中国再次统一设定为近60年。那么在1700年前中国重新统一。

此时的政权相比于明末,丢失的比较大的地域就是宁夏、河西及青海少部分(本来大明就没有效的控制过青海)。在东南收复了台湾(郑成功的实力本就不大,到时候他不去收台湾自然有其他割据政权去收)

那么此时中国的疆域有多大呢,用减法,东北152万,内蒙118万,新疆166万,青海72万,西藏122万,河西23万,6.6万。最后得出三百万。

外国视野下的大清

淡黄色那块就是我们汉民族的基本盘

那么,这之后就真的只有三百万平方公里国土吗?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上这么点面积的统一的中原王朝,大概只有弱宋具备条件。

每一个新生王朝在建立之初,人民安定后都会对外开疆拓土。而且这个新生王朝在面临北方强邻那么大的压力,国防态势那么不利的情况下,必定会发起反击。而且在北方局势稳定后必定会像以前的王朝那样再次南征交趾。这时候,装备了火炮、火绳枪的王师定会高奏凯歌。

而这时的满清,假设它也是用了六十年时间夺取了上述地域并进而取得中亚广大疆土,也就在1700这个时间点前后,它不得不停止了扩张的步伐,原因无他,因为它一头撞上了东进的沙俄。世界史上,一个新兴帝国的扩张的停止,除了它自身内部原因外,就是遇到了另一个强大的帝国的阻挡。比如阿拉伯帝国东扩,虽然在恒罗斯战胜了唐军,但是他们也就此停止了继续东扩的步伐。

因此,满清这时候的战略态势是受到了两面夹击,面对这种情况它不得不收缩。不得不对新生的中原王朝做出妥协以改善自己的战略态势。那么,保守的估计是中国重新取得宁夏,河西以及辽东。更有甚者可能获取内蒙河套地区,毕竟那也适宜农业耕作。至于青海也有可能取得。毕竟青海湖是很美的,存个私心,就算成获取了。这样的态势基本也能保障新生王朝的战略安全。

这个时候,新王朝的版图算上北越的16万,大概增加了120万平方公里共计420万平方公里的样子。朝鲜恢复了朝贡体系(当然是两面朝贡)。此时的疆域基本就恢复了汉人王朝的基本盘。

那么,新王朝就此满足42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吗?

答案是否定的。

前面说到征交趾用到了红衣大炮和火绳枪,为什么就这么肯定就有这种武器呢?

明代红衣大炮

其关键就是这个王朝是汉人建立的王朝。

汉族人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这一点从咱们中学生高考就能看出来,哈哈。其实,几千年来汉族的文明程度就远高于周边其他民族,我乃堂堂中华上国周边都是未开化的蛮夷这个观念根深于上至公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之中。这给了我们这个民族以强烈的文化自信,几千年未曾泯灭过,直到满清1840后的一百年我们这种自信几乎被消弥殆尽,幸亏我们有了太祖这位千年一遇圣君,我们才重新站了起来。由于有这种自信,所以在接受先进文明时候显得更从容不迫。相比于满清,我们更容易接受西洋的先进技术。比如大明曾经威风八面的神机营,关外宁远城的红衣大炮,在接触到这些的时候明王朝君臣并没有像乾隆那般。再者,新王朝的边患重点就在如何对付满蒙八旗的铁骑,中原的步兵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武器就是火器,皇太极就是被一炮轰死的。既有现实边防的需要又有君臣一心大展伟业的雄心,汉民族一定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大航海时代。


在十七十八世纪,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在那个时候,中国的科技水平刚刚被领先了几千年的欧洲赶上来,如果是汉族人建立的王朝,一定会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会错失工业革命的机遇。整个朝廷的目光会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奔向那星辰大海。

那样的话,我们会将整个中南半岛收入囊中,进而收服泰国缅甸,在印度洋与英吉利会师;并且会赶走荷兰、西班牙殖民者,将马来群岛纳入帝国版图;这个时候从缅甸起船循着郑和前辈的航道一路向前,在广袤的非洲大地留下一大块殖民地;我们的小跟班日本亦会跟随大哥一起进步,协力攻击满清,让朝鲜王国重新归于大汉的荫庇之下,作为奖励,西太平洋上零零散散的岛屿由日本自行占领,毕竟大哥那会正忙着派舰队去欧罗巴帮英吉利去对抗波拿巴。这样一个跨越两洋的帝国就是汉族新王朝的疆域。以当时的汉人对世界的认知,满清所占的苦寒之地不要也罢,毕竟汉民族是喜欢种地的农民。


可惜,这只能是假设,因为历史已经无可改变。大清王朝虽然开疆拓土的功劳很大,把新疆牢牢的控制在手,整个中原地区两千年来所受的北部边患也因蒙古高原的归顺而彻底消除,同时又控制了青藏高原,保证了我们的水源安全,再带着肥沃的黑土地来入伙,怎么看清朝都不应被谴责。但是,由于满清是从一个落后的渔猎民族入主中原,面对比他更先进的汉文化时,他选择的是主动融入,之后只是想着如何保有亚洲大陆最好的一块土地,面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无动于衷,不敢于(或不屑于)接受外来更先进的科技,不是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反而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 、思想禁锢、科技停滞。它使我们错失了跟随世界潮流进入工业革命的机会,屡战屡败割地赔款,进而差点让我们丧失了民族文化上的自信从而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陷入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中。

<strong>
其实,应该被谴责的是李自成。天降大任于斯人,但是他没能扛起来历史交给他的担子。

<strong>

我是我淡如菊,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来谈古论今。


我淡如菊


首先上图,或许会更加利于这个问题的分析。

秦朝建立之初。

其疆域大概就是如今的华中地区,也就是俗话说的中原地区,此时南方其实大部分都没有建立有效统治。

像长沙郡就是赵佗的地盘,而赵佗一直到汉朝时期才归顺汉朝。赵佗又是秦国大将,所以这说明秦国时期,中国的基本版图奠定,这里是指对南北方的辐射影响。

而汉朝最大的贡献在于加强了同西域各国的联系,此时虽然西域各国不算归顺,但是也基本属于称臣的状态。

且汉武帝北击匈奴,并且夺取了著名的河西走廊,此时中国的版图这才真正拓展到了大西北,为后来的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到了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时期,这期间汉族的地盘被大量异族涌入,虽然过程血腥,但是好歹加强了民族融合。

隋朝,汉人真正掌控的区域,甚至还不如当年的汉朝。这也是没有办法,毕竟被异族袭扰将近一个多世纪。

而隋朝最大的功劳就是巩固了南方,发展了南方。一条大运河,真正使得南北融为一体,至此南方成为了汉人聚集的地方。

且在隋朝时期,隋炀帝也三击高句丽,虽然没能全胜,但是遏制了其崛起,逼迫其称臣,使其没有独立出去。

而唐朝则是民族融合空前的一个朝代,正是唐朝的存在,使得西域各个少数民族被同化,至此中国的民族概念和意识,开始拓展到了西域、西南和漠北。

可以说唐朝是民族融合的最大功臣朝代,没有唐朝的开放,就没有汉人文化巨大的同化力,也就没有今日的中华民族组成。

宋朝则在面对北方强大势力时,不得不向南发展,宋朝将南方彻底开放,此时也对云南、交趾等地加强了控制。

所以宋朝经济中心南移,使得南方地区成为了汉人版图最为基本的地区,也是中国版图之基本,也就是所谓的汉地十八省。

明朝则从蒙古人手中夺回了失去的故地,拿回了丢失几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并且将蒙古势力赶回了漠北。

此时后金女真乃是臣服于明朝,且还没有崛起。所以根本算不上一个域外国家。

而明朝最大的功勋在于巩固了西南,当年朱元璋迁移三十万汉人入云南,彻底将当地的原住民同化,没有这一切,想一想后来的越南就可以了。

且明朝对于西域的控制,也相当于唐朝时期。所以有定论就是明朝时期,西藏地区就是中国的,所以新中国才能顺理成章的行驶收回西藏的权力。

而清朝则是加强了对北方民族的同化和控制,将势力延续到了蒙古、漠北等地。

看了这么多朝代的疆域图,只能说历朝历代都在不断的拓展和稳固我们的疆域,这算不上是一朝之功。

任何朝代都只不过是在继承中发展,所以不要再说什么没有清朝,就只会剩下汉地十八省,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毕竟历史依据在,出兵收回就是符合法理!这在联合国也是承认的。


小司马迁论史


历史上中国的地理版图时大时小,都是由各个王朝由盛而衰造成的结果。盛时抢的地盘就多,衰时又不断地丟失。如果把曾经占领的领土都算成中国的,站在汉人的角度,丢失最残的当属宋朝,被元朝完败,丟失得一寸没剩。如果站在同是中华民族一员的角度,则是顶盛时期取代元朝的大明,没有把元朝占领的领土全部重新收回。而清朝又把曾经占有的领土又丟失了很多,而从民国到今日,又失去了整个外蒙。功过不便评说。

放眼世界,把曾经占领过的领土丟失残的还有波斯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帝国等等等,而最残的当属英国,把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丟的只剩下英伦三岛的24万平方公里。

世界目前保持领土最完整的国家当属俄罗斯、美利坚、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汤加、马尔代夫、斯威尔土等等等不一一列举。

最后,让我们缅怀一下曾经的大元版图,希望今后有志的后来者记在心里,等待恢复的时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