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那麼多學者認為魏忠賢的死是導致外族入侵與明亡的關鍵?

吳優一家


崇禎17年3月14日(1644年),崇禎皇帝密令太監收拾魏忠賢的屍骨厚葬了他。3月19日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在自縊身亡。到最後時刻,明朝的大臣們連上朝都不來了,崇禎皇帝臨到最後才認識到,殺魏忠賢殺錯了。(魏忠賢劇照)

最後時刻,崇禎皇帝厚葬魏忠賢令人非常不解,到底怎麼回事吶?

魏忠賢其人。

魏忠賢不認識字,是一個市井無賴,一次賭博輸了太多,自宮入了宮。魏忠賢巴結上了朱由檢的乳母客氏,兩個人的關係非同一般。1620年明神宗和明光宗在一個月內相繼去世,這下魏忠賢飛黃騰達了,成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本來不識字是不能做秉筆太監的,因為客氏的原因,不識字照樣做了宮內太監一把手——司禮監秉筆太監。(秉筆太監一般都提督東廠)(東廠的腰牌圖)

魏忠賢開掛的人生從此開始,廣收黨羽,排斥異己,對東林黨痛下殺手,在很多人的描寫來看是“罄竹難書”了,魏忠賢是要多壞有多壞,真是這樣嗎?

魏忠賢和東林黨誰的格局大?

魏忠賢雖然沒文化,但是對大明朝很忠心,尤其是關係到明朝的大局上,他的表現可圈可點。

東北邊防前線後金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鬧騰的歡,前線缺馬匹,缺錢怎麼辦?大臣們束手無策。魏忠賢是農民出身,知道農民沒幾個錢,養活一家人都不容易了,還在他們身上刮油,徵收時間又長,也不一定湊齊。他另有辦法,馬匹是從官員手中半賣半搶籌集齊了(得罪了很多官員),錢主要是從各地商業徵稅,和海稅(經營海外生意),他自己也在其中大撈特撈,不過換個其他官員也會這樣幹,很快籌集齊了軍費,而且還有剩餘。

河南當時受了災,國家還能撥款賑災,長達幾十年沒有治理的黃河也開始治理了,魏忠賢明白一件事,老百姓沒飯吃逼急了會造反的,鎮壓起義這個成本太高了。

朱由校(明熹宗)臨終之時曾經對朱由檢(明思宗)說過這樣的話:

“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這是明熹宗評價魏忠賢,都知道朱由校是個木匠不理朝政,那是不瞭解明熹宗的治國的權術而已,暗中操控大局。崇禎帝聽了嗎?沒有,將魏忠賢肢解了,頭懸掛在河間府,其他部分不知所蹤。問題是魏忠賢那些數不清的黨羽在哪裡?怎麼沒造反殺了崇禎帝?都是一些政治投機之徒,魏忠賢和皇帝是一體的,一損俱損,自己做不了皇帝的。

東林黨的“君子”上臺了,大明朝有了這麼多“君子”應該到了“中興”的時候了。想必大家都清楚,崇禎時期內憂外患齊至,重點在明朝內部的起義上,如果沒有這麼多起義,清軍想打進來是不太現實的。(崇禎皇帝劇照)

東林黨人幹了一件毀掉大明朝的小事情,海禁了,不做海外貿易了,其實還在走私貿易,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就是有名的海盜兼海上貿易,這些人掙的錢全部落入當地商人和官員的腰包,以前魏忠賢徵稅太多了,大部分的工商業都不再徵稅了。大明朝的稅賦怎麼辦?簡單,分攤到農民身上,以前免除的補上,還可以徵稅到幾十年後。東林黨人代表的是江南地區商人的利益,他們有的收商人的錢,有的家族直接做商業,自己的腰包要鼓鼓的。就拿投降清朝的錢謙益來說吧,他家族的財富讓清朝統治者目瞪口呆,非常之多,這也是東林黨的“藏富於民”了!

東林黨等執政直接導致中原西北的很多老百姓沒飯吃,什麼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組織數不勝數,這是東林黨人執政富了一方毀了大明朝了,只有自己的小圈子,小地方,有時還把責任推給崇禎皇帝啊,毀掉大明朝,東林黨應該記首功!

東林黨當政不但毫無建樹,而且出現了致命的施政錯誤,格局太小了,看似飽讀詩書的“君子”對大明朝來說是地地道道的“小人”,大局觀還不如一個不識字的太監“魏忠賢”的格局大。

崇禎皇帝的問題。

東廠、西廠和錦衣衛是幹什麼的?說白了一點就是皇帝的家奴,為皇帝看家護院的,同時為了制衡內閣和外朝的臣子,算是大明皇帝的帝王之術——權利制衡。魏忠賢一死,制衡失去控制,外朝獨大,後期崇禎皇帝意識到了這一點,加強了宦官的權利,但為時已晚。

最後明白過來的崇禎皇帝,厚葬了魏忠賢。

魏忠賢的死是不是導致外族入侵與明亡的關鍵?

魏忠賢早就死了,我們不能假設,他也不是明朝滅亡的關鍵。明朝滅亡的主因是農民起義,如果沒有農民起義,單單憑後金的10萬人馬是不太可能攻進山海關的,更不要說統一全國了。關鍵是魏忠賢后來的執政者,包括崇禎皇帝和大臣,崇禎皇帝看似忙得很,有點瞎忙,沒有在大局上把控住朝政,朝臣們結黨營私,都是為了小集團利益,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給處於飢餓狀態下的大批農民加稅,一點大局觀也沒有,這些東林黨和其他一些小黨派是明朝滅亡的關鍵,政策由他們定,由他們執行,引起這麼多農民起義,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整個明朝官僚體系眾人的事情,尤其是以東林黨為首。

崇禎皇帝要了面子,丟了大名江山。乾隆皇帝時期專門修了一本書是《貳臣傳》(又稱《欽定國史貳臣表傳》),專門記載大明朝的投降官吏,分甲乙編,甲等的是為大清做過傑出貢獻的,乙等就是投降也沒多大貢獻的,大家可以看看,那些東林黨的“君子”們很多都投降了。(《貳臣傳》圖)

附註:

給大家看一看一位著名歷史作家刀爾登對東林黨的評論:

“東林黨終於到了得勢之時,一旦得勢,援朋引類,滿朝忠義,正氣滾滾,威風凜凜,然而所主張者,不過是尊經重道,要將老調子唸完,與人鬥時精神百倍,做起事來絲毫不見特殊之處,遇到邊事這樣的麻煩,更是隻有束手長嘆,所以徐光啟曾說:‘黨與二字,耗盡士大夫精神財力,而於國計民生,毫無干涉。’”  

魏忠賢不死的話,明朝或許能續命幾十年吧!


穿越再現彼岸


魏公公如果得知在他被處死四百年後,世間居然還有這麼多人不遺餘力地幫他洗白,應該可以含笑九泉了。近年來,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愈發多樣,獲得的信息種類也日益增多,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但同時,由於信息實在太多,所以變得真假難辨,只要文筆好,很多假的信息都能被變成真的。魏忠賢魏公公在“網絡明史學家”眼中,筆下的地位,便足以體現這個信息爆炸時代顛倒黑白的巨大能耐。



明朝後期的外族入侵,是從萬曆年間就開始的,當時的魏公公,還不過是河間府的一個小地痞流氓,怎麼可能有如此大的能耐,來左右外族的行為?莫非魏公公是某些小說中的“時空領主”,可以操控某個宇宙中任何個體和群體的意識和行動?

至於說魏公公和明朝滅亡之間,的確存在很大關係,那就是:魏公公的執政,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網絡明史學家”認為,魏忠賢掌權時期,明朝的財政收入已經由虧損轉向盈餘,原因是魏忠賢下令徵收商業稅,事實真的如此嗎?實際上,明朝在天啟年間,財政收入有所增加,那麼,這個增加是怎麼實現的?當然不是所謂的“徵收商業稅”,而是通過加重田賦。魏公公免去了自己家鄉直隸,以及青州等地的田賦,但是,天啟六年,卻預徵收了來年的三成田賦,天啟七年則又預徵收了來年的三成。這下清楚了吧,魏公公通過透支農民的勞動,以及瘋狂壓榨農民的剩餘價值來實現短期內財政收入的增加,這樣做的後果有兩個:

  1. 給後來的崇禎皇帝留下了一個爛攤子,透支了農民的稅收能力

  2. 增加了社會矛盾,令天啟六年以後,一直到明朝滅亡為止,農民起義頻發

除此之外,魏公公為了應對關外後金的局勢,不停地向民間攤派遼餉,進一步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激化了社會矛盾。


魏公公斂財的手段不止如此,他通過收受官員的賄賂,向商人強徵銀兩來“理財”,當然,收來的錢不是進了國庫,而是進入了魏公公的私囊之中。另外,魏公公利用國庫中的錢,為天啟皇帝辦了不少實事,比如修三大殿。在軍餉如此緊缺的情況下,魏公公尚能擠出五百萬兩銀子修繕三大殿,一修就是三年,不可謂不“忠心”,所以,王世德在《崇禎遺錄》中對魏公公做出了這樣的評價:熹宗在位七年,神宗四十餘年蓄積掃地無餘。兵興以來,帑藏懸磬。如此看來,魏公公真是“理財高手,大明棟樑”

至於遼東的局勢,靠著袁崇煥取得了寧錦大捷,魏公公可有對袁崇煥做出任何獎勵?雖然魏公公沒有直接指揮,但畢竟是掌權者,所以自然是首功,相比之下,袁崇煥可就慘多了,到他手中的獎勵,不過白銀數十兩,袁大人直接直接辭職不幹了。的確,自此之後,後金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入侵活動。


縱觀魏公公掌權的三四年,對內一方面橫徵暴斂,一邊又揮霍無度;對外,不體恤功臣,因為後金將精力放在蒙古諸部落而逃過一劫,卻被後世某些人吹捧成為“大明救星”,可以說,魏公公真正是無尺寸之功。實在看不出,魏公公值得吹捧的點究竟在何處。

而東林黨就慘多了。明明從楊漣等人死後,東林黨就一蹶不振,再也沒有能夠真正掌握過權力,但卻被很多“網絡明史學家”強行拉出來鞭屍,但事實是,這些“網絡明史學家”連東林黨具體有哪些,都說不清楚。

最後,關於魏公公被崇禎厚葬一事,明實錄和明史,以及國榷,明季北略這些權威史書中均無記載,其僅僅出現在馮夢龍的一本類似於小說的作品《燕都日記》中出現,但就是這本並不權威的隨筆,被當做了鐵證,這是可笑呢?還是應當感到可悲?


庭州行者


士紳無恥,顛倒黑白。《明通鑑》熹宗天啟六年:“初,起元(人名)撫吳,公廉愛民,絲粟無所取。實(宦官李實)在蘇杭貪橫,妄增定額,恣誅求……“。千言萬語,彰顯東林,然而一句話露餡了。公廉愛民,與不收工商稅混為一談?而且,文官不收工商稅,就真的清正廉潔?太監收點稅,就是貪橫?!顛倒黑白的功力很強。明朝中後期工商業是非常發達的,明朝稅制從朱元璋開始就非常坑。大約從萬曆開始,向各地派遣礦監、稅使。然後士紳集團,各位所謂道德君子,歷經幾任皇帝,一直就死命抗爭。在明朝,工商業抗稅,居然帶著大義凜然的色彩。注意,話語權在誰手裡。太監閹宦及其黨人,徵收稅款,國營礦產,都被汙衊為貪腐。道德君子們的奢侈生活就沒人過問。一個清倌兒妓女、揚州瘦馬多少錢?西北饑民又要負擔多少田賦?明朝自始至終做過多少財政改革?成功了嗎?萬曆初張居正的“一條鞭法”真的對工商業動手了嗎?後來被廢除了,也沒見那些所謂仁人志士出來改革財政稅制。明朝工商業的發達程度與財政貢獻嚴重不符。某些人辯解明朝就是那樣的稅制,可是道德君子們怎麼不作為?!清朝後期,大量設立關卡和厘金局,從工商和貨物運輸上收來大量資金,為什麼明朝不做呢?另外,士紳是有特權的,不納稅不服役,大量兼併土地,鄉里人同樣“投獻”土地於其名下,合謀逃稅。士紳經商同樣不想納稅。他們與其他工商業這有種不自覺的天然親近感,自然反對財政稅制改革了。某些自認為磚業的文史磚家,總說別人沒讀史書,是地攤文學。別老以為別人都沒文化。還有人舉一些東林與閹黨裡的個別人來洗白東林黨。

其實沒人真的喜歡魏忠賢。僅僅是因為當下某些磚家讓人反感。所以,故意抬高魏忠賢。當然,東林黨整體上,真不是東西。

再說點題外話。編造天啟是文盲,這麼齷齪的事,是哪個“道德君子”做得?平民百姓家,有點餘錢還知道讓孩子讀書,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事不是沒有。富家更要送子女讀書,混上功名,就有特權了。堂堂蝗室子孫,就算沒有正式的帝師,也該有人教讀書吧?難道天啟身邊的人都是傻逼文盲?不知道教育蝗孫?偏偏,當時人就信了,後世也有人信。孫承宗真的是零基礎授課?!多沒腦子才會信?





傷心淵


首先,魏忠賢的死主要是因為天啟皇帝朱由校死了。崇禎皇帝朱由檢完全並未搞懂太監的價值。所以,魏忠賢必死。

其次,魏忠賢不管是活著還是死,崇禎皇帝得懂得太監的價值,才不會那麼的被動。也就是說,我除了反對那些忽略魏忠賢價值的人,也否定肯定魏忠賢價值的人。魏忠賢其實沒有太大價值,崇禎能不能明白,明朝的哪些體制和哪些潛規則對明朝的穩定有用才有價值。可惜,崇禎不懂。

北宋以來,武將集團勳戚集團的完全失勢,導致了文官集團的一家獨大。朱元璋的思路是皇子掌兵,這樣文官集團雖然一家獨大,但文官集團撼動不了皇族。這樣文治武功依然可以,甚至依然可以繼續開疆拓土。這就是朱元璋定下的潛規則,因為這個是不能直接寫入“憲法”的。但正是因為這僅僅是潛規則,只要下一代皇帝沒有好好體會明白這個潛規則。那麼這個規則將無法持續。而事實正是如此。朱允炆的消藩正體現了這一點。而朱棣靖難的旗號,也並非完全空談。而朱棣靖難成功之後,也無法再恢復朱元璋定下的潛規則了,只能繼續消藩。雖然朱棣厚待他的兄弟們,但兵權還是消除了的。這就導致了明朝自朱棣開始,文官集團完全意義的一家獨大。只有在朱元璋朱棣這樣的強權皇帝面前,文官集團才有所收斂。而此後,文官集團要做的,只有完全意義的控制皇帝。而,朱棣之後,他兒子朱高熾只做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但明宣德皇帝也就是朱棣之孫,朱瞻基開始。也搞懂了這個政治格局,只不過朱瞻基沒有朱元璋和朱棣那樣事事親為的能力,所以,才有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批紅之權。以絕對服從皇帝的家奴——太監,來參與這場皇權和文官集團的爭鬥。而此後的整個明朝,一直到天啟皇帝,都是如此。

比如,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游龍戲鳳的朱厚照確實是一個不服文官集團約束的主。而他在位期間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的權傾朝野,也絕對是朱厚照的默許。而,哪怕劉瑾權傾朝野,朱厚照要殺劉瑾也僅僅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命令。也就是說,作為皇帝的家奴,皇帝想殺太監,非常簡單。所以,太監能做什麼,基本都是皇帝要做的。而文官集團,則並無這個約束,文官可以頂撞皇帝,而皇帝則並不能隨意殺掉任何一個文官。殺文官,只靠皇帝的中旨是不行的,最少要經過內閣形成聖旨才有可能。而基本上,也是需要走司法程序的。所以,這就是明朝皇權的尷尬之處,皇帝要做什麼,文官集團會百般反對,皇帝只能做符合文官集團整體意識的事情。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之中,唯一可以幫皇帝的,就只有太監。

所以,切回正題。天啟皇帝,也就是木匠皇帝朱由校,並非不理朝政。魏忠賢之所以有那麼大的權力,完全是魏忠賢做的事兒,符合了朱由校的執政理念。而實際上,魏忠賢的得勢和失勢,也完全在天啟皇帝這裡。也就是說,魏忠賢僅僅是天啟的代言人。

只不過,朱由校的才能和眼界也有限。根本不如他爺爺萬曆皇帝。萬曆皇帝的用人還是很準的。要不然也沒有萬曆三大徵的勝利了。萬曆皇帝理財方面,也是有辦法的,徵收的海運稅,還是能夠維持明朝的運轉的。只不過,崇禎皇帝朱由檢,不僅僅沒有他爺爺萬曆皇帝有才能,甚至遠遠不如他的哥哥天啟皇帝。

所以,明朝的滅亡雖然有累加的200多年明帝國的固疾,但如果崇禎皇帝哪怕不如洪武永樂,哪怕不如嘉靖萬曆,要能有他哥哥天啟那樣的普通才能,即使廢了魏忠賢,但並不廢除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權力,再換一個人,都不會讓明朝滅亡的這樣快。

來列數一下崇禎朝改變的一些東西,是如何加速明朝滅亡的。

1,廢除了最根本的祖制。朱元璋時代就告誡子孫的——永不加賦(農稅),重稅之下,李自成最落魄時僅剩18人,都可以鹹魚翻身。沒做好安民,李自成的部隊才攻入了北京城。

2,廢除了萬曆朝增加的海運稅以及相關多個工商業稅。一個本身小冰河時期農業減產嚴重的時期,不依靠其他稅收,僅依靠農稅能行嗎?完全不行的。放到當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只收農稅,加倍徵收農稅,這樣的稅收政策,放到哪個朝代,放到哪個國家,哪怕當今,也必定被推翻政權。

3,為節約開支,讓某些小公務員失業了。而李自成正是一個原本的小公務員,一個驛足。

4,太相信自己,也太容易相信某些文官的嘴。比如,本以被天啟皇帝免職袁崇煥。袁崇煥的禍國殃民就不多列舉了。就袁崇煥嘴裡的五年平遼。稍有見地的人,就不該去相信他。袁崇煥沒有拿來一點戰績,就直接讓他當薊遼督師。那就太兒戲了。結果,僅一年,就讓皇太極打到北京城下。即使颳了袁崇煥。也無法收回遼東將士的軍心了。此後,本和滿清有血海深仇的遼東武將集團,紛紛叛逃滿清。而且,帶給滿清海軍和炮兵。這樣才造成了滿清正式入關後,僅3年就打到嶺南。南宋依靠長江天險還對抗蒙元50年呢。鐵鉉帶領一幫殘兵敗將,在一代梟雄朱棣的面前都能死守濟南城,朱棣破了南京,才回頭收的濟南。而崇禎任用袁崇煥失了軍心之後,送給了滿清海軍和紅衣大炮。這導致了明朝修築的大型城池,再無用處。長江天塹,也毫無意義。所以,崇禎只有一死。死有餘辜。

5,最重要的,也是扣題的,崇禎並不懂朱瞻基之後明朝200年的潛規則,也就是皇權和文官集團的權力遊戲中,太監是幫皇帝的。崇禎廢除了太監的各種監督文官的權力。文官集團不受皇帝約束,文官集團又為了撈取利益來哄騙皇帝。而文官集團要的是明朝的長治久安嗎?呵呵,明朝亡了之後,文天祥那樣的人是真沒看到。到是清朝編寫的貳臣傳,有厚厚一本。這些文官先投靠了李自成,又投靠了滿清。一點臉都不要,這些士大夫,在這點上到真不如一個皇帝的家奴,魏忠賢。最少太監這個職業是沒有反叛的可能的。而那些自恃有才的文官,卻可以毫不要臉!


淡藍色榮譽02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 。

但明朝滅亡的關鍵並不是魏忠賢的死亡 。

明朝的滅亡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文官制度和天災人禍,魏宗賢只是恰逢其事罷了 。

明朝末年的天災是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

天災導致了農業減產,災民遍地。

然而此時文官政治成了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眾所周知的是,明朝的文官制度是最為奇特的,牛氣哄哄的文官上可罵皇帝,管皇帝的私生活,下可隨意毆打甚至殺死大將,至於中麼,他們自己在朝堂上斗的一塌糊塗。

這就是明朝的文官政治。

明太祖立國以後,對文人士子採取了相當優厚的政策,比如免稅,基於免稅的政策,明朝的文人們一旦魚躍龍門之後就會有大把的人為了不交稅而把土地投效給他們, 文人們得了土地和實惠,財富大多數集中到了文官們和大商人的手中。而經營商業的大商業主們和文官們更多的是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可以說形成了文官地主商業集團

沒有稅收的政府是無法延續的,而皇帝一旦想要對商業和大地主徵稅,就會引起文官的連鎖反應,因為這破壞了他們的根本利益,就算是他們允許徵稅,也被文官集團將稅加到了那些本來就一貧如洗的貧民身上, 天災人禍,東奴造反,這就是明朝滅亡的原因。

魏宗賢可以收來稅只是因為他代表皇帝的意志

而之所以有魏忠賢的說法,則是因為魏忠賢的存在他是皇帝的家奴,是站在皇帝的一邊的,他的作為就是皇帝的意志,文官們對徵稅陽奉陰違,太監卻是賣力幹活的,無他,討皇帝歡心而已,太監用特務組織或多或少的收到了稅 ,但同時也激起了文官們的集體反對,這就是所謂的人人為自己,根本沒有為國家著想了。

國家收不上來稅,就沒錢打仗,沒錢打仗就只有國內混亂,東奴造反,最後走向了滅亡。


關河南望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這是史學界的主流觀點。

歷史學家黃仁宇指出,萬曆十五年是大明帝國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大明帝國的滅亡已經開始了倒計時。

看一組數據:漢朝憑藉東西兩漢,勉強的維持了407年,唐朝289年、北宋南宋一共31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

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壽命平均300年左右。

就像人平均壽命70歲一樣,封建王朝的壽命就是300年左右。越接近這個年限,封建王朝的內部矛盾就會越明顯,這是由封建制度造成的。也可以說這就是命數。人有壽命極限,封建王朝也是,非人力所能扭轉。

明朝末年天災不斷。我國曆史記載最冷的冬天就發生在明末。而連續三年全國範圍的大旱也是史無前例的。

大明朝的滅亡乃命數使然,與任何人無關。





夏鼎神諭


沒有發生的事只能人為主觀推演,只是片面的猜想,已發生的事,才是歷史事實。歷史沒有如果,假設歷史的人肯定是以歷史為賣點的媒體專家,也就是吃媒體飯的人!如今這也是個時尚職業,有人以軍事為賣點,有人以情感為賣點……。這其實就是大眾娛樂,也沒什麼不好,反而能給了國人一個從多角度看待某一事件的機會。

個人認為明朝後期,已無想象空間,其發展已經進了一個死衚衕。天下利益集團已經分裂了,各利益集團非但沒有將大明天子作為共主,反而圖謀瓜分大明天子的國權。東林黨與魏忠賢集團的爭鬥就是奪權大戰,而且雙方已失去了底線,但是卻出現了相對的力量平衡。也就是說雙方各掌控了一部分利益集團。

如果魏忠賢不死,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團憑手中掌控的資源,大體還能壓住陣腳,明朝可能會延些壽,但也僅僅是可能而已。

魏忠賢一死,其利益集團群龍無首,內鬥嚴重,從而導致闖王做大,而原魏忠賢所代表的各利益集團,也害怕東林黨報復,紛紛開始找後臺,這就給了闖王攻打北京的機會,也使得一些利益集團去勾搭清朝,尋找新的靠山。

闖王集團不成熟所以很快失敗了,清朝因此進一步收編了中原各利益集團,成為天下各利益集團的總協調人。有鑑於清朝基本統一了長城以北,而且已進入中原,這就讓天下各利益集團,看到了利益擴大的希望。於是清朝成了天下的共主,短時間內就一統中原。當然南明小朝廷也就被徹底拋棄了。

如果魏忠賢不死,明朝可能還會多活一陣子,但是滅亡是肯定的,至於清朝能不能一統江山,個人看來這也是個大概率事件!


鬼影147951010


魏忠賢救不了明朝,說他的死是明亡的關鍵,的確是誇大了。

但如果崇禎聽了他哥的遺言,繼續任用魏忠賢,明朝應該還可以續命一會。雖然魏忠賢結黨營私、陷害忠良、打擊異己,但他還是能做事的,他掌政期間,國家還是比較穩定的,經濟和軍事都維持的不錯。天啟朝就沒怎麼發生過民變,軍隊也挺平穩,國庫還收到了不少新稅。

可崇禎一上臺,殺了魏忠賢,廢了所有政策,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紅黑聖西羅


不管那些學者有此言論,我都不認為魏忠賢能保大明江山不被外族所侵。

一個混混,混世界,在明朝後宮謀到差事,取得了皇上喜愛,掌握了國政大權,以黨同伐異的方式拉幫結派,形成自己勢力,解決了一些如東林黨這幫愛鬥嘴皮、爭一言一詞誰正確的書生空談而未解決的問題,就以為真能救國救民於危難了,實在是沒有根據,只能是對東林黨等的反動。

明當天啟之時,水早蝗災比崇禎年間要少,農民暴動也少的多,最大威脅來自遼東,而明朝也有些力量能夠應付。當崇禎之時,則內外交困,天災頻仍,國力運用捉襟見肘。假如魏忠賢處此時機,能扭轉乾坤?魏能徵?魏能戰?魏有謀?魏有略?如果真有也不會混到壯年淨身進宮了。


二曲人


並非如此。雖然魏忠賢是明朝後期歷史的關鍵人物,但不管是外部的入侵還是明朝的滅亡,都有著多方面的原因,與魏忠賢這個人的關係並不算太大。

外部入侵方面——關外後金政權對大明王朝的進攻

大明王朝外部的入侵,最初是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清朝的前身)對大明王朝的進攻,而且在努爾哈赤對明朝進行攻打時,當時的明朝皇帝還是萬曆皇帝,那個時候,魏忠賢還沒有發跡,當時的魏忠賢還不是後來的“九千九百歲”呢,所以,這個時候的外部入侵跟魏忠賢這個人沒有什麼關係。


而後來努爾哈赤逝世,皇太極繼位後對明朝的征伐,原因也很明顯:其一是為父報仇,並完成父親的遺志;其二就是當時的明朝已經是“日落西山”的狀態了,而皇太極的政權大本營屬於是在關外,資源有限,需要發展,所以皇太極要做的就是征伐明朝,進入中原。

總之,這兩個政權,或者說兩個國家的戰爭,並不是說是因為魏忠賢,就算魏忠賢不死,難道皇太極就不會再打明朝了嗎?還是會打的

明朝滅亡的原因

大明王朝之所以滅亡,也不能說是因為魏忠賢的死,一個王朝的滅亡,並非是因為一個人,而是有著多方面的原因的。就比如說明朝的滅亡原因:

  • 明朝的滅亡原因之一其實在朱元璋時期就已經出現,就是皇子皇孫的待遇,朱元璋曾經為了穩固“朱家天下”,分封自己的孩子在國家各地,這無可厚非,而養這些皇室自然是由國家出錢,但到了最後,明朝後期,皇室繁衍眾多,開銷就比較大,以至於最後形成了“郡王以上,生活還行,地位稍微低點兒的,就比較困難了”,試想皇室的子孫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那普通百姓是什麼樣的生活。
  • 朝中大臣,就相當於國家的“中流砥柱”,而明朝後期,吏治腐敗,貪官不少,再加上宦官得勢,專擅朝政,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怎麼能不走下坡路呢。
  • 崇禎帝時期,外部有皇太極的入侵,內部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內憂外患交加,由此也可以看出,明朝已經到了末路。


  • 而明朝作為大一統王朝被推翻時是崇禎帝在位,其實,在崇禎帝繼位時,明朝已經是千瘡百孔,岌岌可危了,如果說明朝是“日落西山”的話,那麼崇禎帝繼位時的明朝就已經連“落日”都看不到了,只剩一些餘光。雖然崇禎帝是個親政的皇帝,一心想要振興大明,但是他的性格多疑,剛愎自用,使得這位有遠大抱負的皇帝最後也沒有力挽狂瀾。

由這些可以看出,明朝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說一個魏忠賢就能改變的,就算魏忠賢不死,明朝還是會滅亡,因為這是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