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学者认为魏忠贤的死是导致外族入侵与明亡的关键?

吴优一家


崇祯17年3月14日(1644年),崇祯皇帝密令太监收拾魏忠贤的尸骨厚葬了他。3月19日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自缢身亡。到最后时刻,明朝的大臣们连上朝都不来了,崇祯皇帝临到最后才认识到,杀魏忠贤杀错了。(魏忠贤剧照)

最后时刻,崇祯皇帝厚葬魏忠贤令人非常不解,到底怎么回事呐?

魏忠贤其人。

魏忠贤不认识字,是一个市井无赖,一次赌博输了太多,自宫入了宫。魏忠贤巴结上了朱由检的乳母客氏,两个人的关系非同一般。1620年明神宗和明光宗在一个月内相继去世,这下魏忠贤飞黄腾达了,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本来不识字是不能做秉笔太监的,因为客氏的原因,不识字照样做了宫内太监一把手——司礼监秉笔太监。(秉笔太监一般都提督东厂)(东厂的腰牌图)

魏忠贤开挂的人生从此开始,广收党羽,排斥异己,对东林党痛下杀手,在很多人的描写来看是“罄竹难书”了,魏忠贤是要多坏有多坏,真是这样吗?

魏忠贤和东林党谁的格局大?

魏忠贤虽然没文化,但是对大明朝很忠心,尤其是关系到明朝的大局上,他的表现可圈可点。

东北边防前线后金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闹腾的欢,前线缺马匹,缺钱怎么办?大臣们束手无策。魏忠贤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没几个钱,养活一家人都不容易了,还在他们身上刮油,征收时间又长,也不一定凑齐。他另有办法,马匹是从官员手中半卖半抢筹集齐了(得罪了很多官员),钱主要是从各地商业征税,和海税(经营海外生意),他自己也在其中大捞特捞,不过换个其他官员也会这样干,很快筹集齐了军费,而且还有剩余。

河南当时受了灾,国家还能拨款赈灾,长达几十年没有治理的黄河也开始治理了,魏忠贤明白一件事,老百姓没饭吃逼急了会造反的,镇压起义这个成本太高了。

朱由校(明熹宗)临终之时曾经对朱由检(明思宗)说过这样的话:

“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这是明熹宗评价魏忠贤,都知道朱由校是个木匠不理朝政,那是不了解明熹宗的治国的权术而已,暗中操控大局。崇祯帝听了吗?没有,将魏忠贤肢解了,头悬挂在河间府,其他部分不知所踪。问题是魏忠贤那些数不清的党羽在哪里?怎么没造反杀了崇祯帝?都是一些政治投机之徒,魏忠贤和皇帝是一体的,一损俱损,自己做不了皇帝的。

东林党的“君子”上台了,大明朝有了这么多“君子”应该到了“中兴”的时候了。想必大家都清楚,崇祯时期内忧外患齐至,重点在明朝内部的起义上,如果没有这么多起义,清军想打进来是不太现实的。(崇祯皇帝剧照)

东林党人干了一件毁掉大明朝的小事情,海禁了,不做海外贸易了,其实还在走私贸易,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就是有名的海盗兼海上贸易,这些人挣的钱全部落入当地商人和官员的腰包,以前魏忠贤征税太多了,大部分的工商业都不再征税了。大明朝的税赋怎么办?简单,分摊到农民身上,以前免除的补上,还可以征税到几十年后。东林党人代表的是江南地区商人的利益,他们有的收商人的钱,有的家族直接做商业,自己的腰包要鼓鼓的。就拿投降清朝的钱谦益来说吧,他家族的财富让清朝统治者目瞪口呆,非常之多,这也是东林党的“藏富于民”了!

东林党等执政直接导致中原西北的很多老百姓没饭吃,什么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组织数不胜数,这是东林党人执政富了一方毁了大明朝了,只有自己的小圈子,小地方,有时还把责任推给崇祯皇帝啊,毁掉大明朝,东林党应该记首功!

东林党当政不但毫无建树,而且出现了致命的施政错误,格局太小了,看似饱读诗书的“君子”对大明朝来说是地地道道的“小人”,大局观还不如一个不识字的太监“魏忠贤”的格局大。

崇祯皇帝的问题。

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是干什么的?说白了一点就是皇帝的家奴,为皇帝看家护院的,同时为了制衡内阁和外朝的臣子,算是大明皇帝的帝王之术——权利制衡。魏忠贤一死,制衡失去控制,外朝独大,后期崇祯皇帝意识到了这一点,加强了宦官的权利,但为时已晚。

最后明白过来的崇祯皇帝,厚葬了魏忠贤。

魏忠贤的死是不是导致外族入侵与明亡的关键?

魏忠贤早就死了,我们不能假设,他也不是明朝灭亡的关键。明朝灭亡的主因是农民起义,如果没有农民起义,单单凭后金的10万人马是不太可能攻进山海关的,更不要说统一全国了。关键是魏忠贤后来的执政者,包括崇祯皇帝和大臣,崇祯皇帝看似忙得很,有点瞎忙,没有在大局上把控住朝政,朝臣们结党营私,都是为了小集团利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给处于饥饿状态下的大批农民加税,一点大局观也没有,这些东林党和其他一些小党派是明朝灭亡的关键,政策由他们定,由他们执行,引起这么多农民起义,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整个明朝官僚体系众人的事情,尤其是以东林党为首。

崇祯皇帝要了面子,丢了大名江山。乾隆皇帝时期专门修了一本书是《贰臣传》(又称《钦定国史贰臣表传》),专门记载大明朝的投降官吏,分甲乙编,甲等的是为大清做过杰出贡献的,乙等就是投降也没多大贡献的,大家可以看看,那些东林党的“君子”们很多都投降了。(《贰臣传》图)

附注:

给大家看一看一位著名历史作家刀尔登对东林党的评论:

“东林党终于到了得势之时,一旦得势,援朋引类,满朝忠义,正气滚滚,威风凛凛,然而所主张者,不过是尊经重道,要将老调子念完,与人斗时精神百倍,做起事来丝毫不见特殊之处,遇到边事这样的麻烦,更是只有束手长叹,所以徐光启曾说:‘党与二字,耗尽士大夫精神财力,而于国计民生,毫无干涉。’”  

魏忠贤不死的话,明朝或许能续命几十年吧!


穿越再现彼岸


魏公公如果得知在他被处死四百年后,世间居然还有这么多人不遗余力地帮他洗白,应该可以含笑九泉了。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愈发多样,获得的信息种类也日益增多,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同时,由于信息实在太多,所以变得真假难辨,只要文笔好,很多假的信息都能被变成真的。魏忠贤魏公公在“网络明史学家”眼中,笔下的地位,便足以体现这个信息爆炸时代颠倒黑白的巨大能耐。



明朝后期的外族入侵,是从万历年间就开始的,当时的魏公公,还不过是河间府的一个小地痞流氓,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能耐,来左右外族的行为?莫非魏公公是某些小说中的“时空领主”,可以操控某个宇宙中任何个体和群体的意识和行动?

至于说魏公公和明朝灭亡之间,的确存在很大关系,那就是:魏公公的执政,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网络明史学家”认为,魏忠贤掌权时期,明朝的财政收入已经由亏损转向盈余,原因是魏忠贤下令征收商业税,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明朝在天启年间,财政收入有所增加,那么,这个增加是怎么实现的?当然不是所谓的“征收商业税”,而是通过加重田赋。魏公公免去了自己家乡直隶,以及青州等地的田赋,但是,天启六年,却预征收了来年的三成田赋,天启七年则又预征收了来年的三成。这下清楚了吧,魏公公通过透支农民的劳动,以及疯狂压榨农民的剩余价值来实现短期内财政收入的增加,这样做的后果有两个:

  1. 给后来的崇祯皇帝留下了一个烂摊子,透支了农民的税收能力

  2. 增加了社会矛盾,令天启六年以后,一直到明朝灭亡为止,农民起义频发

除此之外,魏公公为了应对关外后金的局势,不停地向民间摊派辽饷,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魏公公敛财的手段不止如此,他通过收受官员的贿赂,向商人强征银两来“理财”,当然,收来的钱不是进了国库,而是进入了魏公公的私囊之中。另外,魏公公利用国库中的钱,为天启皇帝办了不少实事,比如修三大殿。在军饷如此紧缺的情况下,魏公公尚能挤出五百万两银子修缮三大殿,一修就是三年,不可谓不“忠心”,所以,王世德在《崇祯遗录》中对魏公公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熹宗在位七年,神宗四十余年蓄积扫地无余。兵兴以来,帑藏悬磬。如此看来,魏公公真是“理财高手,大明栋梁”

至于辽东的局势,靠着袁崇焕取得了宁锦大捷,魏公公可有对袁崇焕做出任何奖励?虽然魏公公没有直接指挥,但毕竟是掌权者,所以自然是首功,相比之下,袁崇焕可就惨多了,到他手中的奖励,不过白银数十两,袁大人直接直接辞职不干了。的确,自此之后,后金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入侵活动。


纵观魏公公掌权的三四年,对内一方面横征暴敛,一边又挥霍无度;对外,不体恤功臣,因为后金将精力放在蒙古诸部落而逃过一劫,却被后世某些人吹捧成为“大明救星”,可以说,魏公公真正是无尺寸之功。实在看不出,魏公公值得吹捧的点究竟在何处。

而东林党就惨多了。明明从杨涟等人死后,东林党就一蹶不振,再也没有能够真正掌握过权力,但却被很多“网络明史学家”强行拉出来鞭尸,但事实是,这些“网络明史学家”连东林党具体有哪些,都说不清楚。

最后,关于魏公公被崇祯厚葬一事,明实录和明史,以及国榷,明季北略这些权威史书中均无记载,其仅仅出现在冯梦龙的一本类似于小说的作品《燕都日记》中出现,但就是这本并不权威的随笔,被当做了铁证,这是可笑呢?还是应当感到可悲?


庭州行者


士绅无耻,颠倒黑白。《明通鉴》熹宗天启六年:“初,起元(人名)抚吴,公廉爱民,丝粟无所取。实(宦官李实)在苏杭贪横,妄增定额,恣诛求……“。千言万语,彰显东林,然而一句话露馅了。公廉爱民,与不收工商税混为一谈?而且,文官不收工商税,就真的清正廉洁?太监收点税,就是贪横?!颠倒黑白的功力很强。明朝中后期工商业是非常发达的,明朝税制从朱元璋开始就非常坑。大约从万历开始,向各地派遣矿监、税使。然后士绅集团,各位所谓道德君子,历经几任皇帝,一直就死命抗争。在明朝,工商业抗税,居然带着大义凛然的色彩。注意,话语权在谁手里。太监阉宦及其党人,征收税款,国营矿产,都被污蔑为贪腐。道德君子们的奢侈生活就没人过问。一个清倌儿妓女、扬州瘦马多少钱?西北饥民又要负担多少田赋?明朝自始至终做过多少财政改革?成功了吗?万历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真的对工商业动手了吗?后来被废除了,也没见那些所谓仁人志士出来改革财政税制。明朝工商业的发达程度与财政贡献严重不符。某些人辩解明朝就是那样的税制,可是道德君子们怎么不作为?!清朝后期,大量设立关卡和厘金局,从工商和货物运输上收来大量资金,为什么明朝不做呢?另外,士绅是有特权的,不纳税不服役,大量兼并土地,乡里人同样“投献”土地于其名下,合谋逃税。士绅经商同样不想纳税。他们与其他工商业这有种不自觉的天然亲近感,自然反对财政税制改革了。某些自认为砖业的文史砖家,总说别人没读史书,是地摊文学。别老以为别人都没文化。还有人举一些东林与阉党里的个别人来洗白东林党。

其实没人真的喜欢魏忠贤。仅仅是因为当下某些砖家让人反感。所以,故意抬高魏忠贤。当然,东林党整体上,真不是东西。

再说点题外话。编造天启是文盲,这么龌龊的事,是哪个“道德君子”做得?平民百姓家,有点余钱还知道让孩子读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事不是没有。富家更要送子女读书,混上功名,就有特权了。堂堂蝗室子孙,就算没有正式的帝师,也该有人教读书吧?难道天启身边的人都是傻逼文盲?不知道教育蝗孙?偏偏,当时人就信了,后世也有人信。孙承宗真的是零基础授课?!多没脑子才会信?





伤心渊


首先,魏忠贤的死主要是因为天启皇帝朱由校死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完全并未搞懂太监的价值。所以,魏忠贤必死。

其次,魏忠贤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崇祯皇帝得懂得太监的价值,才不会那么的被动。也就是说,我除了反对那些忽略魏忠贤价值的人,也否定肯定魏忠贤价值的人。魏忠贤其实没有太大价值,崇祯能不能明白,明朝的哪些体制和哪些潜规则对明朝的稳定有用才有价值。可惜,崇祯不懂。

北宋以来,武将集团勋戚集团的完全失势,导致了文官集团的一家独大。朱元璋的思路是皇子掌兵,这样文官集团虽然一家独大,但文官集团撼动不了皇族。这样文治武功依然可以,甚至依然可以继续开疆拓土。这就是朱元璋定下的潜规则,因为这个是不能直接写入“宪法”的。但正是因为这仅仅是潜规则,只要下一代皇帝没有好好体会明白这个潜规则。那么这个规则将无法持续。而事实正是如此。朱允炆的消藩正体现了这一点。而朱棣靖难的旗号,也并非完全空谈。而朱棣靖难成功之后,也无法再恢复朱元璋定下的潜规则了,只能继续消藩。虽然朱棣厚待他的兄弟们,但兵权还是消除了的。这就导致了明朝自朱棣开始,文官集团完全意义的一家独大。只有在朱元璋朱棣这样的强权皇帝面前,文官集团才有所收敛。而此后,文官集团要做的,只有完全意义的控制皇帝。而,朱棣之后,他儿子朱高炽只做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但明宣德皇帝也就是朱棣之孙,朱瞻基开始。也搞懂了这个政治格局,只不过朱瞻基没有朱元璋和朱棣那样事事亲为的能力,所以,才有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批红之权。以绝对服从皇帝的家奴——太监,来参与这场皇权和文官集团的争斗。而此后的整个明朝,一直到天启皇帝,都是如此。

比如,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游龙戏凤的朱厚照确实是一个不服文官集团约束的主。而他在位期间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的权倾朝野,也绝对是朱厚照的默许。而,哪怕刘瑾权倾朝野,朱厚照要杀刘瑾也仅仅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命令。也就是说,作为皇帝的家奴,皇帝想杀太监,非常简单。所以,太监能做什么,基本都是皇帝要做的。而文官集团,则并无这个约束,文官可以顶撞皇帝,而皇帝则并不能随意杀掉任何一个文官。杀文官,只靠皇帝的中旨是不行的,最少要经过内阁形成圣旨才有可能。而基本上,也是需要走司法程序的。所以,这就是明朝皇权的尴尬之处,皇帝要做什么,文官集团会百般反对,皇帝只能做符合文官集团整体意识的事情。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之中,唯一可以帮皇帝的,就只有太监。

所以,切回正题。天启皇帝,也就是木匠皇帝朱由校,并非不理朝政。魏忠贤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权力,完全是魏忠贤做的事儿,符合了朱由校的执政理念。而实际上,魏忠贤的得势和失势,也完全在天启皇帝这里。也就是说,魏忠贤仅仅是天启的代言人。

只不过,朱由校的才能和眼界也有限。根本不如他爷爷万历皇帝。万历皇帝的用人还是很准的。要不然也没有万历三大征的胜利了。万历皇帝理财方面,也是有办法的,征收的海运税,还是能够维持明朝的运转的。只不过,崇祯皇帝朱由检,不仅仅没有他爷爷万历皇帝有才能,甚至远远不如他的哥哥天启皇帝。

所以,明朝的灭亡虽然有累加的200多年明帝国的固疾,但如果崇祯皇帝哪怕不如洪武永乐,哪怕不如嘉靖万历,要能有他哥哥天启那样的普通才能,即使废了魏忠贤,但并不废除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力,再换一个人,都不会让明朝灭亡的这样快。

来列数一下崇祯朝改变的一些东西,是如何加速明朝灭亡的。

1,废除了最根本的祖制。朱元璋时代就告诫子孙的——永不加赋(农税),重税之下,李自成最落魄时仅剩18人,都可以咸鱼翻身。没做好安民,李自成的部队才攻入了北京城。

2,废除了万历朝增加的海运税以及相关多个工商业税。一个本身小冰河时期农业减产严重的时期,不依靠其他税收,仅依靠农税能行吗?完全不行的。放到当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只收农税,加倍征收农税,这样的税收政策,放到哪个朝代,放到哪个国家,哪怕当今,也必定被推翻政权。

3,为节约开支,让某些小公务员失业了。而李自成正是一个原本的小公务员,一个驿足。

4,太相信自己,也太容易相信某些文官的嘴。比如,本以被天启皇帝免职袁崇焕。袁崇焕的祸国殃民就不多列举了。就袁崇焕嘴里的五年平辽。稍有见地的人,就不该去相信他。袁崇焕没有拿来一点战绩,就直接让他当蓟辽督师。那就太儿戏了。结果,仅一年,就让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即使刮了袁崇焕。也无法收回辽东将士的军心了。此后,本和满清有血海深仇的辽东武将集团,纷纷叛逃满清。而且,带给满清海军和炮兵。这样才造成了满清正式入关后,仅3年就打到岭南。南宋依靠长江天险还对抗蒙元50年呢。铁铉带领一帮残兵败将,在一代枭雄朱棣的面前都能死守济南城,朱棣破了南京,才回头收的济南。而崇祯任用袁崇焕失了军心之后,送给了满清海军和红衣大炮。这导致了明朝修筑的大型城池,再无用处。长江天堑,也毫无意义。所以,崇祯只有一死。死有余辜。

5,最重要的,也是扣题的,崇祯并不懂朱瞻基之后明朝200年的潜规则,也就是皇权和文官集团的权力游戏中,太监是帮皇帝的。崇祯废除了太监的各种监督文官的权力。文官集团不受皇帝约束,文官集团又为了捞取利益来哄骗皇帝。而文官集团要的是明朝的长治久安吗?呵呵,明朝亡了之后,文天祥那样的人是真没看到。到是清朝编写的贰臣传,有厚厚一本。这些文官先投靠了李自成,又投靠了满清。一点脸都不要,这些士大夫,在这点上到真不如一个皇帝的家奴,魏忠贤。最少太监这个职业是没有反叛的可能的。而那些自恃有才的文官,却可以毫不要脸!


淡蓝色荣誉02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 。

但明朝灭亡的关键并不是魏忠贤的死亡 。

明朝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文官制度和天灾人祸,魏宗贤只是恰逢其事罢了 。

明朝末年的天灾是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

天灾导致了农业减产,灾民遍地。

然而此时文官政治成了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众所周知的是,明朝的文官制度是最为奇特的,牛气哄哄的文官上可骂皇帝,管皇帝的私生活,下可随意殴打甚至杀死大将,至于中么,他们自己在朝堂上斗的一塌糊涂。

这就是明朝的文官政治。

明太祖立国以后,对文人士子采取了相当优厚的政策,比如免税,基于免税的政策,明朝的文人们一旦鱼跃龙门之后就会有大把的人为了不交税而把土地投效给他们, 文人们得了土地和实惠,财富大多数集中到了文官们和大商人的手中。而经营商业的大商业主们和文官们更多的是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可以说形成了文官地主商业集团

没有税收的政府是无法延续的,而皇帝一旦想要对商业和大地主征税,就会引起文官的连锁反应,因为这破坏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就算是他们允许征税,也被文官集团将税加到了那些本来就一贫如洗的贫民身上, 天灾人祸,东奴造反,这就是明朝灭亡的原因。

魏宗贤可以收来税只是因为他代表皇帝的意志

而之所以有魏忠贤的说法,则是因为魏忠贤的存在他是皇帝的家奴,是站在皇帝的一边的,他的作为就是皇帝的意志,文官们对征税阳奉阴违,太监却是卖力干活的,无他,讨皇帝欢心而已,太监用特务组织或多或少的收到了税 ,但同时也激起了文官们的集体反对,这就是所谓的人人为自己,根本没有为国家着想了。

国家收不上来税,就没钱打仗,没钱打仗就只有国内混乱,东奴造反,最后走向了灭亡。


关河南望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这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

历史学家黄仁宇指出,万历十五年是大明帝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大明帝国的灭亡已经开始了倒计时。

看一组数据:汉朝凭借东西两汉,勉强的维持了407年,唐朝289年、北宋南宋一共31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

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寿命平均300年左右。

就像人平均寿命70岁一样,封建王朝的寿命就是300年左右。越接近这个年限,封建王朝的内部矛盾就会越明显,这是由封建制度造成的。也可以说这就是命数。人有寿命极限,封建王朝也是,非人力所能扭转。

明朝末年天灾不断。我国历史记载最冷的冬天就发生在明末。而连续三年全国范围的大旱也是史无前例的。

大明朝的灭亡乃命数使然,与任何人无关。





夏鼎神谕


没有发生的事只能人为主观推演,只是片面的猜想,已发生的事,才是历史事实。历史没有如果,假设历史的人肯定是以历史为卖点的媒体专家,也就是吃媒体饭的人!如今这也是个时尚职业,有人以军事为卖点,有人以情感为卖点……。这其实就是大众娱乐,也没什么不好,反而能给了国人一个从多角度看待某一事件的机会。

个人认为明朝后期,已无想象空间,其发展已经进了一个死胡同。天下利益集团已经分裂了,各利益集团非但没有将大明天子作为共主,反而图谋瓜分大明天子的国权。东林党与魏忠贤集团的争斗就是夺权大战,而且双方已失去了底线,但是却出现了相对的力量平衡。也就是说双方各掌控了一部分利益集团。

如果魏忠贤不死,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凭手中掌控的资源,大体还能压住阵脚,明朝可能会延些寿,但也仅仅是可能而已。

魏忠贤一死,其利益集团群龙无首,内斗严重,从而导致闯王做大,而原魏忠贤所代表的各利益集团,也害怕东林党报复,纷纷开始找后台,这就给了闯王攻打北京的机会,也使得一些利益集团去勾搭清朝,寻找新的靠山。

闯王集团不成熟所以很快失败了,清朝因此进一步收编了中原各利益集团,成为天下各利益集团的总协调人。有鉴于清朝基本统一了长城以北,而且已进入中原,这就让天下各利益集团,看到了利益扩大的希望。于是清朝成了天下的共主,短时间内就一统中原。当然南明小朝廷也就被彻底抛弃了。

如果魏忠贤不死,明朝可能还会多活一阵子,但是灭亡是肯定的,至于清朝能不能一统江山,个人看来这也是个大概率事件!


鬼影147951010


魏忠贤救不了明朝,说他的死是明亡的关键,的确是夸大了。

但如果崇祯听了他哥的遗言,继续任用魏忠贤,明朝应该还可以续命一会。虽然魏忠贤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打击异己,但他还是能做事的,他掌政期间,国家还是比较稳定的,经济和军事都维持的不错。天启朝就没怎么发生过民变,军队也挺平稳,国库还收到了不少新税。

可崇祯一上台,杀了魏忠贤,废了所有政策,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红黑圣西罗


不管那些学者有此言论,我都不认为魏忠贤能保大明江山不被外族所侵。

一个混混,混世界,在明朝后宫谋到差事,取得了皇上喜爱,掌握了国政大权,以党同伐异的方式拉帮结派,形成自己势力,解决了一些如东林党这帮爱斗嘴皮、争一言一词谁正确的书生空谈而未解决的问题,就以为真能救国救民于危难了,实在是没有根据,只能是对东林党等的反动。

明当天启之时,水早蝗灾比崇祯年间要少,农民暴动也少的多,最大威胁来自辽东,而明朝也有些力量能够应付。当崇祯之时,则内外交困,天灾频仍,国力运用捉襟见肘。假如魏忠贤处此时机,能扭转乾坤?魏能征?魏能战?魏有谋?魏有略?如果真有也不会混到壮年净身进宫了。


二曲人


并非如此。虽然魏忠贤是明朝后期历史的关键人物,但不管是外部的入侵还是明朝的灭亡,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与魏忠贤这个人的关系并不算太大。

外部入侵方面——关外后金政权对大明王朝的进攻

大明王朝外部的入侵,最初是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清朝的前身)对大明王朝的进攻,而且在努尔哈赤对明朝进行攻打时,当时的明朝皇帝还是万历皇帝,那个时候,魏忠贤还没有发迹,当时的魏忠贤还不是后来的“九千九百岁”呢,所以,这个时候的外部入侵跟魏忠贤这个人没有什么关系。


而后来努尔哈赤逝世,皇太极继位后对明朝的征伐,原因也很明显:其一是为父报仇,并完成父亲的遗志;其二就是当时的明朝已经是“日落西山”的状态了,而皇太极的政权大本营属于是在关外,资源有限,需要发展,所以皇太极要做的就是征伐明朝,进入中原。

总之,这两个政权,或者说两个国家的战争,并不是说是因为魏忠贤,就算魏忠贤不死,难道皇太极就不会再打明朝了吗?还是会打的

明朝灭亡的原因

大明王朝之所以灭亡,也不能说是因为魏忠贤的死,一个王朝的灭亡,并非是因为一个人,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就比如说明朝的灭亡原因:

  • 明朝的灭亡原因之一其实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出现,就是皇子皇孙的待遇,朱元璋曾经为了稳固“朱家天下”,分封自己的孩子在国家各地,这无可厚非,而养这些皇室自然是由国家出钱,但到了最后,明朝后期,皇室繁衍众多,开销就比较大,以至于最后形成了“郡王以上,生活还行,地位稍微低点儿的,就比较困难了”,试想皇室的子孙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普通百姓是什么样的生活。
  • 朝中大臣,就相当于国家的“中流砥柱”,而明朝后期,吏治腐败,贪官不少,再加上宦官得势,专擅朝政,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怎么能不走下坡路呢。
  • 崇祯帝时期,外部有皇太极的入侵,内部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内忧外患交加,由此也可以看出,明朝已经到了末路。


  • 而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被推翻时是崇祯帝在位,其实,在崇祯帝继位时,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岌岌可危了,如果说明朝是“日落西山”的话,那么崇祯帝继位时的明朝就已经连“落日”都看不到了,只剩一些余光。虽然崇祯帝是个亲政的皇帝,一心想要振兴大明,但是他的性格多疑,刚愎自用,使得这位有远大抱负的皇帝最后也没有力挽狂澜。

由这些可以看出,明朝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说一个魏忠贤就能改变的,就算魏忠贤不死,明朝还是会灭亡,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