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为什么不与德国竞争成为欧盟的领导者?

杜达特洛夫斯基


法国原本就是欧盟的领导者,为何要去和德国竞争?事实上,欧盟的领导者,原本是三个国家,即德国,法国和英国,近几年英国退了群,所以领导者群体就剩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德国,另一个是法国。很多人误以为欧盟的领导者只有德国,这其实是很片面的。

法国和德国,他们都是欧盟的领导者,但各自的优势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属于分工合作的关系。德国在经济上是长板,欧元也是以西德马克为基础,德国被称为“欧洲经济火车头”,是欧洲的发动机。但是,这不意味着法国的经济不行,其实法国也是发达国家,只是与德国存在一定的差距。

法国的优势也很明显,它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此前也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很早就跻身世界大国行列,其国际影响力要高于德国,话语权要重于德国。法国也建成了欧盟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具有独立性,不受美国的控制。

在欧洲大陆,俄罗斯是的军事是第一强的,其次就是法国。因此,也有人将法国比作欧盟的保护人,即使将来欧盟建立联合军队,在大概率上也是以法国为核心。在军事方面,德国确实是落后了,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压制,作为战败国,德国的军事被严格限制,不能发展核武器,也不能大规模发展尖端武器。在过去几十年间,德国军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给美国充当辅助,偶尔可以靠卖坦克赚点钱,但一直没有摆脱辅助的地位。

在欧盟,原本有两个核大国,其一是法国,另一个是英国。这也就是说,欧盟巅峰时期,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世界大国,两个核大国,两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是,英国和法国,在经济上都不如德国,德国在战后十几年内,就实现了高速增长,英法两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经济上落伍了。

刚开始,法国和德国都希望搞联合,这两国实现了和解,也是建立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法国有优势,德国也有优势。后来,英国要入伙,法国起初是反对的,但最终出于共同的利益,还是允许英国的加入,毕竟加进来一个大国,总比少一个要好。

现如今,法国的日子不好过,经济不怎么景气,社会矛盾很尖锐,即使法国人希望压德国一头,但也有心无力。隔壁的英国,现在退了群,跑了路,这让法德两国的压力增大,而且欧盟内部还有一大笔糊涂账,目前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大洋彼岸的美国,一直在给欧洲找茬,尤其是特朗普,此前想着法子要收所谓的保护费,后来又在核武器上做文章。欧盟要面对美国的压力,还要面对中东的乱局,现在处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之中。法国和德国,在此时如果不选择合作,而选择内讧,那这无疑是美国最希望看到的。

文 / 图维坦


图维坦


欧盟三大主导力量就是英国、法国与德国,这三个国家之间对主导权的争夺从没停止,英国退出欧盟就是因此,法国从来都是在跟德国争权,德国虽然是欧盟第一大经济体,但是并非绝对主导力量。

欧盟28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其中的主导力量就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德意志联邦。德国的经济总量占据整个欧盟的21%以上,虽然法国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规模也并不逊色于德国,但是经济整体实力与德国其实还有一定差距。


和平时代,尤其经济力量的悬殊,欧盟的主导权一直被德国所摄取,法国虽然说不会听德国的话,但是也盖不过德国的风头。然而法国一直都在想办法争夺欧盟的主导权。

千百年来,欧洲大陆对于主导权的争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代法国与德国之间。两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元气大伤,使得美国能够趁机夺取了主导大权。


虽然说争来争去,但毕竟还是一家人,尤其是欧共体、欧盟建立以后,德国法国之间的恩怨也得到了释怀。然而作为没落的世界大国的英国,却不能够与欧洲大家庭齐心协力,与美国眉来眼去,至今也没有加入欧元区。

所谓的“高卢雄鸡”,又怎么肯轻易低头?法国虽然经济实力不如德国,但是一直在寻找机会夺取欧盟主导权。因为历史原因的拖累,德国无法承担对欧盟的安全保护,这就让法国占了先机,所以法国才会那么积极列入叙利亚、利比亚等问题。


澹奕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

法国与德国一直是欧盟的核心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一直是世界的中心。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去了苦难与死亡,世界中心转移到了美国。为了实现欧洲复兴、避免再次发生战争,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决定法国与德国放下仇恨,实现和解,开启了建立欧盟的进程。

在法国与德国的努力之下:1951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联邦德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西欧六国又签订了《罗马条约》,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西欧六国再次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是欧盟的前身。

到了1990年,又是法国总统密特朗与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的共同努力之下,将欧洲共同体从经济领域扩展到了政治和军事领域,建立欧洲联盟,实现欧洲各国外交、防务、货币一体化。1991年,欧洲共同体12个成员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该条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

了解了欧盟诞生的进程,大家也就能明白了,欧盟成立的基础就是法德和解,法国与德国都是欧盟的核心。如果法国与德国在欧盟重大问题上发生分歧,甚至争夺领导权,欧盟很可能四分五裂。

<strong>法国在欧盟的作用略强于德国

法国人口近7000万,领土面积67万平方公里;德国人口8000万,领土面积35万平方公里。两国在人口和领土方面各有千秋,且都缺乏自然资源。不过,尽管德国GDP总量达到3.65万亿美元,超过法国的2.57万亿美元,在欧盟中的地位,法国一直略高于德国。首先,法国是第二次大战的战胜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德国是战败国,两国政治地位相差悬殊;其次,法国是西欧各国中唯一一个防务独立、不依靠美国的国家,甚至还拥有300枚核武器,军事实力仅次于美俄中,而德国国土上还有34000名美军驻扎!因此,法国在欧盟中的所起到的作用略强于德国,堪称欧盟的保护伞。

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所以,法国在欧盟中的作用略强于德国,法德一致又是欧盟团结的基础,法国不会也没有必要与德国争当欧盟领导者。


美国观察室


因为法国本就是欧盟的领导者——至少法国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就是在法国的牵头下成立的。

战后,为了防止德国死灰复燃,由于发动战争需要用钢铁和煤炭,法国倡导成立“煤钢共同体”,即把德国、意大利等国的煤炭、钢铁生产,全都纳入统一的机构进行监督管理,避免用来生产武器。

在共同体内,法国是战胜国,扮演“警察”的角色,德国和意大利是战败国,扮演“囚犯”的角色,正是这种“警察看押囚犯”的结构,构成了“煤钢共同”(其他那几个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基本就是陪衬),后来发展为“欧共体”,乃至欧盟。

在这个结构中,法国毫无疑问处于核心地位。

英国?

在欧盟内的地位从来就没高过。

由于英国在历史上一直扮演分裂、离间欧洲的作用,在欧共体成立之初,就一直排斥英国,戴高乐说过,“只要我还活着,英国就别想加入欧共体”。

果真,直到戴高乐死后的第二年,英国才最终加入欧共体。

(不过,从最近英国退欧来看,再次证明了英国“欧洲搅屎棍”的本质,和戴高乐的眼光。)

后来,随着德国经济的崛起,和法国的相对衰落(最高时,德国的GDP相当于法国的两倍),德国成为欧盟的经济火车头,但政治火车头依然是法国,欧盟逐步形成“法德”双核心的结构。

冷战后,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欧洲东部新出现了许多新国家和权利真空,是欧盟理想的扩张方向。

德国比法国距离中东欧更近,导致法国逐渐边缘化。

到了今天,法德两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经济雄厚更有发言权。

所以,现在的欧盟,德国比法国更加耀眼,也更像“领导”!但这是实力释然,而不是德国争取的结果。同样,法国地位的下降,也并不是他主动放弃,而是实力不济。


雁去无痕ty


政治上讲,法德目前“婚姻”比较稳定的原因,是因为合作的收益依然大于分歧,且目前欧盟还没有必要需要明确领导者,欧盟的成立就在于不需要领导者。


外部环境促使欧盟团结 法德婚姻稳定

从最近的局势大家可以看到,外部环境是促进欧盟内部更加团结的。有几个方面七师弟一说大家都清晰了。

1、特朗普与欧洲的分手。如果说在伊核协议上,特朗普是不顾欧洲利益,独宠以色列一人,那么在此后的关税问题上,特朗普是摆出了赤裸裸地要和欧洲分手分家的态势,七师弟总结过,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躲在美国背后以一定的忍气吞声换取国防和军事利益的欧洲政策时代已经过去了,无论是世界格局的发展,还是欧洲自己的崛起的需要,现在都需要一个自己做主自己发声的欧洲,而只有法德绑定,欧盟的腰板儿才能更硬。


2、欧洲对于伊朗的依赖。美国有沙特,欧洲需要伊朗。这是崛起的势力需要油库作为能源安全保障的基本策略,失去伊朗这个油库,对于整个欧盟没有任何好处,既不愿意对特朗普卑躬屈膝,也不愿意对普京忍气吞声的欧盟,需要团结一致维护自己的利益。


3、英国的影响。英国的脱欧抽取了欧盟的元气,如果法德不能团结维持住欧盟,那么意大利和葡萄牙新兴的疑欧势力和希腊等国死灰复燃的脱欧群体,将会再一次撕扯欧盟的团结性,而欧盟的解体,对于法德是百害无一利的。




法德的分歧是内部矛盾

法德的分歧来自于在欧债危机之时,对于欧元区的管理与运营的理念不同。

德国的“八字真言”:紧缩、减债、修约、放权

法国的“八字真言”:发债、干预、维权、增资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法国主张搞一个“欧洲经济政府”来统一调度管理和监督,因为许多欧洲国家政府,尤其是小国和弱国,拿了援助和救助之后,办不出实事,解决不了民生问题。


而德国主张进一步自由化欧元区市场,让市场来优胜劣汰,催生更有效的经济模式,而对于破产的政府只投入基本的救助,让市场倒逼国家改革。


从经济学上来看,这两口子都有道理。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致的意见解决办法,但是这只是欧盟家庭内部矛盾。


法爹德妈的欧盟内部态势相对稳定

默克尔已经牵手过萨科齐、奥朗德、马克龙三任法国总统了,七师弟敢说,在欧盟国家里,哪位新上任的国家领导人都没有默克尔这位大娘资历老,脸熟,而默克尔本人,也不是铁娘子性格爱出头爱风光,德国不仅仅是欧盟工业与制造业的发动机,也是德语系国家的领头羊,欧债危机之中,还是欧盟的钱袋子,这种情况注定了德国当妈的状态,情况也<strong>确实如此,在欧洲能源改革、社会优化等等方面,都是德国来挑大梁。


英国退出欧盟之后,作为欧盟之中唯一唯一唯一的安理会五常国家和北约之中的老二,自然是法国来更多地应对欧盟的外务和外事格局,诸君可以发现,去和伊朗暧昧的是法国,去和俄罗斯和解的是法国,怒怼特朗普的是法国,出兵叙利亚的、增兵也门的还是法国。作为未来欧盟的保安队长,法国将像老爹的身份,更多地出场为欧盟争取国际话语权。不然,能指望谁呢?



为了能让马克龙和普京好好谈谈,估计欧洲球队和因凡蒂诺,要把法国队送进决赛,才能赶上在普京和特朗普会晤之前,马克龙好好公关普京一番。


七师弟


1丶欧盟自其前身欧共体时起,德国与法国始终为欧盟的主导国家。历史上,法丶德2国曾为争夺欧洲霸权多次发生战争。2战后,吸取历史教训,2国冰释前嫌,共同为统一欧洲而努力,成为主导欧盟的双引擎。

2丶德国经济上更为强大,GDP总量占欧盟的21%。法国在政治、军事上更具影响力,为联合国安理会5常之1,核武器拥有国。德法2国的协调与团结,支撑维持着欧盟的正常运转。

3丶欧洲另一强国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对欧洲若即若离,后加入的欧盟,但没有加入欧元区,保持着英镑的独立货币地位。最近又决定脱欧。无论从历史上和现实中看,其对欧盟的影响力都不及法德2国。


赵凡丁201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不专业,至少是不了解欧盟的历史与现状。


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欧共体的前身是三个共同体: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与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国家之所以要联合,初衷就是要避免连年的战争。所以它们在最容易引发争夺的煤钢领域成立共同体。而各国之间的合作又以法德两国和解为基础。所以,从欧洲合作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欧盟,德国与法国的合作一直是欧洲合作的基石。英国虽然强大,但它一直以来就没有完全融入欧洲大陆,这也是它脱欧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当前的欧盟当中,德国与法国的主导作用同样重要,如果有一方不配合,欧盟就很难正常运转下去。具体来看,德国的经济实力是欧盟最强大的,它在欧盟当中经济方面的发言权大一些;法国则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实力要大一些,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核武器与航空母舰,而德国在这方面要弱一点。

欧盟的成立到未来的发展都要靠德法两国的团结合作,尤其是在英国脱欧之后。如果两国在欧盟内部争权夺利、纷争不已的话,欧盟离解体就不远了!


姜运仓


法国是欧盟的天然领导者,因为欧盟就是最先由法国提议建立的,又是五常之一。只是德国这些年经济好过法国,权力被德国分去一些而己,但不能说有绝对权力,只是趋于权力平衡而已


杠精总有话说


法德都是欧盟的领导者。侧重点不同,德国是经济强,法国是军事和政治影响力强。如果非要形容的话,德国是宰相,法国是镇国大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