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允許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由5個國家變成15個國家嗎?

杜達特洛夫斯基


誠邀,如題。聯合國是現如今世界最為權威的國家,與曾經的國聯不同,聯合國對於會員國是有很大的限制權力的,其中聯合國五常又是聯合國主要權力機構安理會的實際掌舵者,自二戰至今,五常的國號雖有變化,但是實際的國家主體卻從未變動。近些年隨著國力的不斷增強,日本,巴西,印度等國也對常任理事國垂涎三尺,那麼美國會允許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增加嗎?

允許與否實際上不太好說,因為國際政治是很複雜的,而且美國也不是當年的一家獨大,同為五常的中國和俄羅斯就一直在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在當今的聯合國理事會,事實上美英法三國為一集團,中俄則出於戰略需求常常抱團,雙方基本勢均力敵,美國雖稍占上風,但是也沒有什麼壓倒性的優勢,所以如果說美國為了尋找一些自己的盟友而把日本印度推進常任理事國也是有可能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絕不會同意新入圍的常任理事國擁有現在五常同等的地位

現在的五常都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是在二戰中為了解放全人類,對抗法西斯勢力做出巨大貢獻的國家,比如美英法蘇打垮了德國,中國拖垮了日本。可以說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是對他們浴血奮戰的褒獎,其他的國家就算入圍,也絕對不會擁有一票否決等權利,美國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五常也不會允許。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美國肯定允許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由5個國家變為15國家甚至更多,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現在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這五個國家在聯合國可謂是舉足輕重,聯合國許多決策都要經過這五個常理國投票通過才能執行,並且這五個國家在國際地位也是非常高的,無論經濟,軍事方面都可以說是走在世界前沿的,可以說這五個國家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也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可以看一下五常結構,其中美國,法國,英國是盟友,中國,俄羅斯是盟友。但是美國的敵人也是俄羅斯和中國,在許多方面美國都不斷的排擠中國和俄羅斯,可以說是作惡多端。可是呢,法國和英國現在雖然還是發達國家,但是它們加起來也競爭不過俄羅斯或者中國,可以說美國在聯合國裡面和中俄兩國競爭是有壓力的,所以它希望讓它更多的盟友能夠成為常任理事國裡面的一員,以剋制中俄聯盟。

日本在1955年簽完舊金山和約後,加入聯合國。1989年隨著冷戰結束,日本大打經濟牌,企圖重新劃分聯合國的勢力範圍。從那時開始日本一直要求聯合國改革,要充分反映出各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但是中國的實力打了日本的臉,從2001年起日本就又要求擴大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數目,以達到進入自己夢想。日本入常是受到美國支持的,可是呢中國和亞洲多國不同意它的申請入常提議。美國為什麼會支持日本入常?還不是因為日本是美國的忠實盟友。


據印媒報道,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利將於近期向聯合國提交議案,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印度入常提議最終無法實現,至於為什麼大家都懂。美國為什麼要提議印度入常?還不是因為印度也是美國的盟友之一嗎?德國申請入常,美國是非常支持的,但是中國,俄羅斯一致反對,最終否決,德國和美國也是忠實的盟友,可是因為德國在二戰犯下的滔天大罪,使得其他的國家堅決不同意它成為常任理事國。

美國盟友眾多,如果它的盟友們都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那美國是最開心不過的事了,不過其他的國家申請入常要經過現在的五常投票決定。另一方面,如果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五常的話,中國和俄羅斯在聯合國的決策比重肯定降低了,反而美國的決策權將大大提高,雖然現在美國做很多事情都繞過聯合國,但是如果他的盟友都進來了,他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就更有理由了。


所以呢,美國是非常願意其他國家加入常,特別是它的盟友,反正它現在也是無人能敵,多幾個入常對它絲毫沒有影響,反而能降低它的對手在聯合國的決策權,何樂而不為呢?但是,如果美國敵對的國家想入常那可能它就堅決不同意了。


談笑觀察室


美國當然不會允許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由5個國家變成15個國家,別說美國不允許了,就是另外四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也都不會同意的。聯合國改組、改變原有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國家數的制度這個事情太大了,不是某個不入流的國家總統(埃爾多安)在聯合國大會上吼兩嗓子就可以實現的,想的倒很美,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有那個資格沒有?天天白日做夢,淨想到處揩油。



具體解析:

(一)聯合國是目前世界秩序代表。

回溯聯合國建立歷史就知道,聯合國是二戰勝利後,由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戰勝國)所建立國際組織,是戰後國際新秩序的代表,以目前的眼光來看,聯合國為代表國際秩序是最適合現代世界運行的制度。而擁有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國家自然是在二戰中貢獻和犧牲最大的國家,這是毋庸置疑的。

看二戰歷史也知道,美國出力出錢最多、蘇聯和中國付出是犧牲最多、英國也付出慘重的代價,法國太幸運了,完全是在大國之間的矛盾中便宜,這五個國家獲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各有各的原由,整體結構來看是非常合理的。倘若有國家打破這個格局,必須有國家有能力挑戰“五常國家”,或者擁有五常國家廣泛的影響力,不過這樣國家沒有出現,所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格局不應該被改變。



(二)有很多國家都想入常,但都沒有如願。

進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國家不止有土耳其,早在10多年前,印度、德國、巴西、日本就打算聯合組團入常,到世界各國去遊說,尋求支持,但最後都被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否決。時過境遷,德國、巴西、日本對於“入常”沒有那麼上心了,都因為自己國家的事所羈絆,只有對大國地位擁有持之以恆的野心的印度鬧騰的最歡。

所以印度被俄羅斯經常忽悠買價格昂貴、質量很差的武器,其中俄羅斯就拿“支持印度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為條件,可狠勁坑了印度不少錢,可見印度真是矢志不渝,不過印度先解決自己國內重重矛盾和貧窮問題再說吧!



(三)五常格局改變,也就意味著聯合國作用失效。

如果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真由5國變成15國,也就意味著原來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已經不具備支配世界格局,猛然崛起另外10個強國,聯合國作用失效,世界進入混亂的戰國時代,世界格局又要從新劃分,因為這個地球太小了,容不下那麼多強國,這些強國中必須有的國家隕落,有的強國在競爭中定格,展開一場爭霸賽,也是人類世界的大災難的降臨。

以上就是“大正”多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轉發!


大正看世界


聯合國建立之初為何設立五常機制

聯合國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提議下,在國際聯盟組織的基礎上建立,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傷害,為了避免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最初羅斯福對聯合國的構想是“四個警察”管世界,也就是美國、英國 、蘇聯和中國,也是隻有這四個國家可以擁有武力,其餘國家必須解除武裝。

這種解除它國武裝的構想當人會被國際社會眾多國家反對,後多方平衡,演變成聯合國四國常任理事國席位,並且認為只有在解決國際問題時,大國一致才能有效避免爆發世界大戰,當然也有創始國為了維護自己本身利益的私心在裡面,最後決定設立常任理事國否決權機制。

1945年在修訂聯合國憲章時,中國常任理事國身份被英國和蘇聯質疑,認為當時中國家實力不足以擔任常任理事國,而美國總統羅斯福則堅持認為,未來解決國際問題是必然少不了4億人口的中國,未來避免將來面對大麻煩,還不如把中國拉入常任理事國陣營。

由於羅斯福強硬堅持,蘇聯認為中英和美國關係親密,在聯合國決議是3對1不利於自己,同時蘇聯想在歐洲找一個國家制衡英國,最後把當時和美國關係一般的法國拉入到了常任理事國席位中,最終形成了如今的聯合國五常(中、英、美、法、俄)制度。

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因各方利益訴求不同難以進行

從最初的51各成員國發張到193個成員國,聯合國已經成立了73年,但五常機制一直沒變,73年前的聯合國機制已經不能代表當今社會格局,聯合國到了改革的時刻。但改革的具體方案上各方利益訴求不同,很難取得一個平衡各方利益的方案。

其中以日本、德國、巴西和印度組成的四國集團,積極謀求加入常任理事國,而以意大利、韓國和巴基斯坦等組成的“咖啡俱樂部”組織,則認為增加常任理事國並不是真正的改革,謀求增加10個能夠反映國際格局變化的非常任理事國。而大多數弱小國際則希望去除五常制度,追求主權上真正的平等等,各方的利益訴求處在著本質的衝突。

總結:聯合國就像一個只能做一道菜的食堂,193個人在裡面吃飯,所謂眾口難調,不論怎麼換菜單,都有一部分人不喜歡。


旁觀者專區


目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簡稱安理會)共有15個理事國,每個國家擁有1個投票權。其中常任理事國5個,非常任理事國10個,對於實質問題,常任理事國可以否決,或稱之為大國一致原則,而非常任理事國則沒有否決權。

5個常任理事國固定不變,而10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2年,經選舉每年改選一次,更換5個國家,不能連任。10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按地區分配:其中非洲地區3個;亞太地區、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西歐和其他地區各2個;東歐地區1個。

安理會是聯合國所有機構當中,在和平安全受到威脅時,唯一有權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採取行動的機構。它有權對國際爭端進行調查和調停,可以採取武器禁運、經濟制裁等強制性措施,還可以派遣聯合國維和部隊,以協助緩和某一地區的緊張局勢。

聯合國安理會為什麼要設置成5個常任理事國+10個非常任理事國這種權力結構呢?

實際上,安理會的這種權力結構是維護大國利益的體現。這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為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這五個國家都是世界性大國,綜合實力都位居世界前列。在二戰時,這些國家為世界反法西斯勝利做出過重大貢獻,又是世界大國,所以在當時就確定這五個國家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但是,聯合國是一個大家庭,安理會作為聯合國的重要機構,只有五個國家代表性不夠,於是增設10個非常任理事國。但是,這10個非常任理事國不能影響五個常任理事國的決定,也就是不能賦予他們否決權;同時,通過按地區每年選舉替換5個,這樣就可以讓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有機會進入安理會,參與安理會相關事務,解決了代表性不夠的問題。

目前,雖然只有五個國家擁有否決權,但是英、法、美三國是盟友關係,在很多國際問題上往往站在同一戰壕,由於美國和俄羅斯的長期對抗博弈,導致很多安理會決議不能通過,大大影響力安理會存在的作用和應發揮的效率。一票否決權固然是權力的象徵,動用一票否決權可以維護自己及其盟友的利益,但是一票否決權也是安理會效率的殺手。

那麼,目前只有5個國家會出現這種問題,如果經過擴容,將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從5個增加到15個,這樣的話涉及到的國家和利益會更廣泛,那麼各個國家為了自身及其盟友利益會頻頻動用否決權,這樣的話,安理會也會陷入癱瘓狀態。因此,從安理會運行的效率角度來講,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不能增加的過多,否則大家都有否決權,等於都沒有否決權,什麼事情都幹不了。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擴容除了影響安理會運行效率以外,也涉及到對現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權力的稀釋。我想不管是美國,還是另外的四大常任理事國都不願意看到其他國家擁有自己的特權,況且這一特權當初還是使用無數人的鮮血和生命才換來的,怎麼能夠輕易的賦予其他國家呢?

雖然五常國家對於一些熱門的入常國家表示支持,比如入常四大金剛:印度、巴西、德國、日本。按照常理來說,這些國家經過多年的發展,不管是經濟實力,還是綜合國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對參與國際事務有很高的熱情,對於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也很渴望。但是在現有的聯合國框架下,如果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不擴容,他們根本沒有希望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最多也就擔任2年的非常任理事國過把癮。

過去十多年,國際社會對於安理會改革提出多種方案,比如將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增加到15-20個,但是對於新進入的常任理事國不享有否決權,同時增加10個非常任理事國,以增加地區代表性等,方案有多種,但是由於牽扯到利益過多,各方爭論不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美國在安理會改革方面持開放態度,秉持效能原則,在此前的公開表態中,美國支持德國、日本、印度入常,這樣對增強自己在聯合國的作用比較有利。但近期,美國表示,不同意改變目前安理會的現狀,因此安理會改革也是漫漫征途,近期難有結果。

基於對安理會運行效率和安理會現有常任理事國對權力的支配慾望來分析,不管是美國,還是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都不會同意將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從5個增加到15個。


銘蘇先生


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聯合國是一個怎樣的存在,無論從國際關係還是國際政治的角度,我們認定聯合國都是一個國際組織和國際制度的實體化存在。雖然這一制度和組織是在美國的主導和倡導下建立的,美國也一直在聯合國之中發揮巨大影響力,但是畢竟聯合國等制度和組織,也遵從的是一般民主制,也就是純按照投票解決問題,這就是為什麼耶路撒冷事件之中,美國並沒有在聯合國拿到好處,或者任意而為。

安理會實際上是阻斷機制

許多看官認為常任理事國是決策機制,雖然名義和規則是決策機制,但是在實際的國際事務運行之中,安理會已經成為了阻斷機制,自911以來,美國開始頻繁繞開安理會和聯合國進行單邊和自己陣營的軍事行動。真正安理會授權的軍事行動已經寥寥無幾,就比如敘利亞問題,由於俄羅斯一直均是反對票,中國一直是棄權和反對票,故而美國一直無法在安理會推動任何符合自己意願的行動。


安理會的投票原則使得常任理事國以少為宜

安理會的投票原則,是五常國家一票否決制,也就是說雖然可能大多數國家都投了贊成票,但是隻要一個五常國家投了反對票,該決議就不能通過,設定這個原則的根本,是因為五常均是有核國家,且都是世界軍事強國和大國,均有繞過安理會行動的能力,故而為避免有大規模衝突,只要五常之中有反對票,就作罷。所以擴增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本來就是降低了協商之中的通過率,如果要擴容,就必須重新修改安理會機制,而除美國之外的國家,都不會同意目前修改安理會機制,因為這是稀釋大國在聯合國的影響力。


制度競爭的時代 安理會只剩阻斷功能

在各國以及美國都爭相想要在國際秩序變革之中尋求自己利益穩定的情況下,聯合國的影響力已經大大削弱,在東南亞國家,有新興凸起的東盟,在中亞和東亞,有俄羅斯和中國領銜的上合,獨聯體,帶路體系,共同防禦等等,中東內部有阿盟,遜尼派天然陣營,歐洲有歐盟,北約,非洲有非盟,除此之外,還有金磚體系,拉美聯盟,G8,G20,等等等等。地域聯盟的多樣化和吃重,各國發展中合縱連橫的多元化需求,逐漸稀釋了聯合國這個大家庭的一致決策。


美國無非是想讓印度和日本代替中國

誠然聯合國的地位在下降,但是美國每次繞過安理會單邊行動總是會受到譴責,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想修改安理會機制和擴充自己在安理會之中的盟友,這一意圖是十分明顯的,此前,日本,印度,沙特,韓國,等國,都不同程度地表達過進入常任理事國的意願,而如果擴容為15國之後,一票否決制度就可能不會存在,而屆時如果是多數通過制度,那麼美國肯定就能夠為所欲為,不過,屆時如果如此,那麼聯合國也就名存實亡了。


七師弟


美國無權改變安理會構成,安理會即使要改革,也是要通過聯合國會議來共同決定。聯合國也不是五常的聯合國,不是五常說怎麼樣就怎麼樣。
聯合國大會

再說了,美國為什麼要允許改革?現在的安理會構成不是一兩天形成的,幾十年的運作早已經在五常中形成很多默契,這是世界總體局勢保持穩定的內在因素之一。如果貿然進行改革,一旦改革出現失誤,極易破壞原先的穩定秩序,造成世界政治格局的分裂和動盪。這個鍋,哪個國家願意背?


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召開會議

另外,安理會由5改15?這可並非多麼明智的改革。先不說安理會擴大究竟能不能真正為世界帶來和平和穩定,即使對美國來說,安理會擴充也不符合它的利益。現在的安理會構成,五常都擁有一票否決權,在國際局勢中有很大影響力,這其中影響力最大的還是要數實力最強大的美國。如果廢5改15,一票否決權還有意義嗎?要是廢除一票否決權,安理會常任理國還有多大的意義?即使真的擴大席位,只怕到時候人多心更雜,要是家家心中都有把算盤,安理會該會有多亂?



土耳其總統曾主張“廢除五常一票否決制度”

(上),而後被俄羅斯一票否決

聯合國改革議題由來已久,爭議不斷。這幾天召開的聯合國會議上,馬來西亞新總理馬哈蒂爾又重提這個話題,更是主張廢除五常一票否決權,引起了世界熱議。如果保持五常席位不變,廢除一票否決權,短期內也許是可以避免政治綁架,減少強國將意志強加弱國身上的情況,但後果呢?五常誰還願意搭理聯合國?缺少五常參與的聯合國決議,有多大的意義?
近日馬蒂哈爾又在批評特朗普出爾反爾的同時主張廢除“一票否決權”

說白了,這個世界本質還是靠實力說話的,國家間利益糾紛的解決往往很難做到真正公正。這是事實,因為解決糾紛的機制是由大國拍板的,你想通過由大國制定的規則反對大國,不是笑話嗎?


兵者詭道也


怎麼可能呢?其實,對任何現有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言,維持或縮小常任理事國的數量才符合自己的利益。如果常任理事國數量增多,實際上意味著本國權重的下降約,也會導致安理會更加臃腫,喪失行動能力。

確實,對於德國,日本,甚至印度,美國領導人都曾做出表態,支持對方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表態是一回事,內心怎麼想就不好說了。



大家都知道,日本,德國,印度,巴西四國在入常問題上長期抱團取暖,圖謀一起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然而,不管是日本,還是德國,印度,他們的入常願望都面臨著巨大的反對聲,如韓國堅決反對日本入常,巴基斯坦堅決反對印度入常,意大利反對德國入常。90年代,意大利還組建了一個 “咖啡俱樂部”,主要成員包括意大利、巴基斯坦、韓國、西班牙、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加拿大和馬耳他,抵制前述四國聯合入常。

除此之外,美國也明白,日本,德國,印度早入常,還面臨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等現有常任理事國的分別反對,如中國鐵定不支持日本和印度入常,英法也不會支持德國,俄羅斯也不會支持日本和德國。在此背景下,不管美國支持不支持,四國都很難入常。美國表態支持他們入常,能夠在不改變安理會結構的前提下獲得他們的好感,但又不會損害美國的實際利益,可以說一舉兩得。


西域都護


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

1945年簽署的《聯合國憲章》規定,中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日本、德國、印度、巴西四個國家實力不斷增強,甚至超過了五大常任理事國中英國與法國的綜合國力。進入21世紀以後,呼籲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改革的聲音不斷。日本、德國、印度、巴西甚至組成了“四國同盟”,聯合起來要求安理會擴容,一以便四個國家能夠同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四國同盟”的目標當然沒有實現,至今安理會依舊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一個名額也沒有增加!

《聯合國憲章》

那麼,從美國的角度,是否允許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從5個增加到15個!美國人當然願意!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一強國,近航母就有11艘、俄亥俄級核動力潛艇18艘、戰機13000多架、GDP總量將要達到20萬億美元。蘇聯解體以後,美國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強國,其綜合國力遠遠在其他國家甩在後面。在常規軍事實力方面,美國一國甚至強於安理會其他四大常任理事國之和。不過,即使以美國如此強大的國力,也不能在聯合國“一手遮天”,主要就是因為安理會五大國都有“一票否決權”,也就是所謂的“大國一致原則”!

有了“一票否決權”的制約,理論上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政治地位相同,可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含金量有多高。但是,如果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由5個增加到15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含金量必然降低,甚至會取消“一票否決權”,變成了單純的“少數服從多數”。這樣一來,美國在安理會的操縱空間增大,更方便控制安理會。如此一來,美國當然會支持聯合國安理會擴容,即使由5個增加到50個,美國也會拍手稱快!

聯合國安理會

歡迎大家討論,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會不會由5個增加到15個?


美國觀察室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如果只是一個,效率會最高,因為一國說了算,若大世界一國說了算,恐怕沒人答應。假如有兩個國家,應該是美國和前蘇聯,這樣兩個國家意見一致的話,效率也會很高,一拍即合。可惜“兩頭叫驢拴不到一個槽頭”。假如三個國家,當然,二比一,決議就出來了。但一國棄權,很可能結果是一對一。四國別說了,二對二還是沒有結果。所以五國就出來了,這就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五國而不是其它數字的原因。

為什麼不是更多呢?比如說問題中的15國,請問,假如你發現一個寶庫,裡面全是金銀珠寶。你願意再召十四個人來與你共享嗎?顯然不是的。有人會說那些做慈善的人會與人共享,我說不會,做慈善的人可能把寶貝捐出去,但也會由他一個人來做。那為什麼當年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會是中美俄英法五國而不是其它國家呢?應該說,聯合國的沒計和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安理會這五個常任理事國的設計非常微妙。

聯合國的前身是國聯,國聯雖然是美國總統威爾遜主持倡導建立的,並且威爾遜還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由於美國參議院的阻撓,美國並未參加。後來德國又退出,因此,國聯並未阻止了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羅斯福總統在設計聯合國安理會時的出發點是“大國一致的原則”,也就是說有一國不同意,就不能算聯合國的行為。這就是“一票否決權”。

為什麼是這五國,首先美蘇不用說了。兩國力量最大,貢獻最多,犧牲最多。美國可以不要蘇聯參於,但沒蘇聯的參與美國很多事就行不通。這一點也為日後實際所證實。至於其它三國,中國在反法西斯鬥爭中時間最長,損失最大,抵抗著百分之七十的日本軍隊,對世界的貢獻是有目可睹的。英國雖然被打回了英倫三島,但在北非戰場和本島及後來反攻中也是立下汗馬功勞的。至於法國,雖然滅國,但戴高樂領導的抵抗力量也有一定貢獻。

從五個國家看,美國當時是有把握掌控除蘇聯以外的其餘三國的。斯大林所以能同意這個方案,關健在“一票否決”這一點上。假如是少數服從多數。沒準斯大林會提出白俄羅斯與烏克蘭也是常任理事國。因為這兩個國家當時己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卻以國家身份加入了只有國家主體才能加入的聯合國,就是因為斯大林提出兩國在二戰中犧牲巨大,貢獻突出才加入的。

所以現在來看,提出的安理會十五國或五十國,都是夢中囈語,沒貢獻,沒犧牲,希望天上掉餡餅怎麼可能。何況目前的世界格局仍是二戰後形成的格局,維護二戰成果是大國尤其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會的共識,假如誰提出安理會常任理事會的成員增加,五國中任何一國否決就會泡湯。提這樣的問題有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