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小牛犊越来越少,很多养牛户还不养可繁育小牛犊的母牛,这是为什么?

高青艳芳家庭农场


这个确实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国内在开春之际,能繁母牛的价格和犊牛的价格都会上涨,但相比于母牛来说犊牛更好出售,而且一般也是在300-400斤的犊牛,这个是很多人都喜欢购买的,为什么他们宁愿要赚钱少一点的犊牛,也不愿意要能繁母牛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分析

1.投资时间长:能繁母牛一般投资的时间都非常长,母牛妊娠期需要285天而且前一段时间还需要配种,再加上育肥如果做的差一点,差不多三年才可以出栏,这样的投资周期特别长,并不是每一个养殖户都愿意做的,我们这个圈子里面也有自繁自育的,但是他整天都对我们说没钱赚,投资了三四年了,现在全都是饲料还有一圈的肉牛,可见肉牛的周期是多么的漫长。


2.风险大:首先我们不确定能繁母牛是否有一些繁殖性的疾病,再一个就是母牛在分娩的时候需要度过三关,大概有分娩关,初乳关,疾病预防关(腹泻,肺炎,胃肠炎),风险都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够保证成活率,那赔钱的可不是一点半点,真的有可能让你心疼大半夜。

犊牛投资

1.风险相对小:犊牛的投资风险相对比较小,首先是我们不担心他有繁殖性的疾病,再一个就是出生以后的三关基本上已经度过,而且在购买的时候抵抗力都比较强,管理相对也比较简单。

2.集中育肥方便:我们在进行后期集中育肥的时候非常的方便,可以大包大揽的进行全部管理,如果是一些能繁母牛,我们还要考虑到他的妊娠情况,饲料搭配情况等。而牛犊的投资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管理着更加简单。


3.效益最好:犊牛的投资相对来说效益是最好的,无论是考虑到他的风险还是回报率,这样养殖它的效益都非常高,一般我们投资都是300到400斤左右的,这个效益是最高的。

而且我们在买牛的时候一般也遵从以下几点,能买地上跑的,不买肚子有的,能买公的就不买母的等,这些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尤其是山东河南等地区,这些水分比较大的养殖场。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有人说现在小牛犊越来越少,很多养牛户还不养可繁育小牛犊的母牛,这是为什么?

现在小牛犊越来越少,很多养牛户还不养可繁育小牛犊的母牛,这是真实的,从2008年至2016年,能繁母牛的数量从1560万头下降为1400万头,繁殖母牛存栏量一年比一年少,牛犊自然就少,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


第一是从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环境保护税法》。该税法明确指出了“谁污染,谁收费”的原则,这就意味着农村养殖户要面临着缴纳环保税了。养殖牛数目在50头以上就要缴税,如果农户养了500头猪,综合算下来要缴纳税在1300左右。受环保税开征和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取消等多方面影响,能繁母牛存栏呈下降趋势。在环保压力的影响下,各地出现了规模养殖场关闭、停养的情况。


第二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不需要用牛来耕地,购置农机具政府予以补贴,农田不用或者少用农家肥不需要用牛来踩粪,造成农户不养耕地的牛,过去农村主要养殖母牛。


<strong>

第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多数年轻人没有在农村,只剩下老弱病残及小孩子,承包地没有能力经营,流转他人使用或者加入农业合作社,没有必要养殖牛,农业合作社都是使用机械耕地,所以不用牛。


现在农村仍然养母牛的农户是边远地区、山高坡陡、土地狭窄不便机械耕作的乡村,他们仍然需要用牛来踩粪,繁殖牛犊作为家庭的又一经济来源。


<strong>

<strong>

我是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


老周说三农


近年牛犊价格不断上涨,今年牛犊价格更是大幅上涨,以400斤左右的良种肉牛公犊为例,去年春季8000元/头便可以买到,而当前市场售价已经达到9500元/头,这种情况下很多养牛户都宁愿空栏也不敢贸然买牛,可即便如此大多数养牛户还是不愿意养繁殖母牛,小编感觉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繁殖母牛饲养周期太长。购买牛犊进行育肥当年便可以见到效益,例如春季购买400斤左右的牛犊育肥至年底便可以出栏了,而购买母牛进行繁殖牛犊至少要1.5年才能见到效益,自繁自育的情况下更是要2.5年以上才能见到效益。假若养牛户购买青年母牛,买回后至3~6个月进行配种,配种后10个月产犊,牛犊4~6个月断奶,前前后后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若不卖牛犊留着自繁自育还需要继续养差不多1年的时间,这样从开始养牛到见到效益至少需要2.5年的时间。即便后期牛场运行起来了限于母牛的繁殖周期也要至少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出栏一批牛犊,母牛产后发情快的情况下2个月便可以配种,但是发情慢或患有子宫炎症等情况下6个月都不一定能正常配种受孕,加上母牛妊娠期差不多要10个月的时间,这样一年多才能繁殖一批牛犊。

2、繁殖母牛投资相对较大。按照当前的牛价行情来看,800斤左右的良种青年母牛至少需要1.2万元/头,购买20头母牛便需要24万元的投资了,再算上基础建设投资、饲料投资等至少需要40万元以上,很多人想养繁殖母牛却有心无力。良种母牛成年后体重要在1100斤以上,日粮干物质量按照体重的2.8%进行计算,一天就要吃掉30.8斤,精料平均1天3斤,粗饲料27.8斤,这样算下来一年便需要1095斤精料和10147斤粗饲料,精料采用玉米、豆粕、麦麸等自行配制成本价格约合1.35元/斤,粗饲料采用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大豆秸秆等合理配比成本价格约合0.3元/斤,这样算下来一头母牛一年便需要4530元的饲养成本。

3、母牛容易出现繁殖问题。母牛在放牧的情况下较少出现繁殖问题,不过现在不少地区都没有太好的放牧条件只能选择舍饲圈养,长期运动量不足、饲料搭配不合理以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均会使母牛容易出现繁殖问题,例如产后长时间不发情、屡配不孕、流产、早产以及难产等。母牛一旦出现繁殖问题轻则一年白喂,如果问题严重不仅一年白喂而且母牛还需要淘汰,这样一头母牛便要损失数千元。单纯育肥与繁殖母牛相比问题则要少很多,虽然刚引进时由于应激反应、疫病可能出现较大伤亡,但是只要渡过前一个月的饲养过渡期以后养起来就比较简单了。

4、犊牛断奶成活率不理想。母牛难养犊牛更难养,当前不少养牛户表示新生犊牛断奶成活率不理想,犊牛出生后容易出现新生犊牛喘、病毒性腹泻等多种问题,有些牛场新生犊牛伤亡率可高达30%以上,犊牛断奶成活率低的问题同样与母牛的饲养管理有较大关系,母牛运动不足、饲料搭配不当或饲养管理不当均可导致犊牛出生后出现各种问题,特别是母牛饲料酸性大、微量元素缺乏以及饲喂霉变饲料等,另外犊牛出生后环境温度、卫生以及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影响健康以及成活率。犊牛断奶成活率不理想的情况下,养繁殖母牛同样不能赚钱。


快乐养殖


"有人说现在小牛犊越来越少,很多养牛户还不养可繁育小牛犊的母牛,这是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现在发展农村产业项目,追求的是三个字"短、平、快"。所谓"短、平、快",意思是发展的产业周期要短,效益要快,还要平稳,风险不大。如果选择养牛业,也要求这三个字。那么,直接引进牛犊进行育肥是最理想的。而这就逐渐导致养殖户更愿意去育肥牛犊,而忽视了牛犊的来源——母牛。



直接育肥牛犊收效更快,导致牛犊越来越少

在"短、平、快"观念的影响之下,很多人养牛户选择直接育肥牛犊。引进300~400斤重的牛犊,经过12个月左右时间的饲养,体重可以达到1000斤以上,市场售价可以卖到15000元/头,盈利2000元以上。如果直接育肥50头肉牛,一年下来,成功出栏40头,盈利就可以在60000元以上。这样的生意,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更为重要的是,就当前的肉牛市场行情来说,活牛价格13~14元/斤,加上每年牛肉市场的几十万吨的大缺口,足以让直接育肥牛犊的模式继续盈利。

然后,这样的养殖模式是非常不利于整个养牛行业的后续发展的。因为大家都把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牛犊的育肥上来了,培育母牛的就越来越少了。加上培育一头母牛的周期很长,至少2年以上,更让很多养牛户望而生畏。最终,导致可繁殖母牛的数量越来越少,牛犊自然也越来越稀缺了。从最近这几年,牛犊的价格一路攀升足以证明这一点。



要重视母牛的培育

牛犊来源母牛,母牛少了,牛犊自然也就少了。为了养牛行业的健康发展,个人建议养牛户应该主动进行母牛的培育,不要等到300—400斤体重的牛犊价格普遍涨到了10000元以上,导致育肥牛的利润被大大压缩之后,才逼不得已去培养母牛。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有点意思的事儿


价格在下降,之所以涨价是因为繁殖母牛不断增加,大量新进养殖户把本该淘汰的母牛都用作繁殖。我们村繁殖母牛增加一倍。再加上牛价格好,牛喂的好营养够,牛犊也比之前下的多。牛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将进入低利润时段。到大量散户坚持不住了,养牛才能赚钱。


魔冥爱


主要投资时间太长,买一个母的牛犊,需要喂一年多可以配种,还要10个月才可以产,一个犊牛才卖5000-7000,中间的风险很大也很多,不少直接买回来犊牛直接育肥,喂7-8个月就直接出栏了。农村现在场地小,耕田也不用牛了,基本上很少再养牛了。


时松林—服务养殖


养母牛生产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赚钱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