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战争新视界,专注近代战争历史,鉴古知今 ,以史明理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论是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还是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亦或是在高加索山脉之上,有一款武器一直伴随着苏军走南闯北,南征北战。它既能打坦克,亦能打步兵,可谓是苏军火炮序列中的“万金油”,它就是大名鼎鼎的——ZIS-3 76.2毫米加农炮。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这款“万金油”般的武器是如何“万金油”的。

20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武装力量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改革。这项宏伟的计划包括建立更合理的军队编制、确立更畅通的指挥体系和装备威力更强大的武器。当时苏军步兵师仍然装备着帝俄时代设计的1902/30型3英寸(76.2毫米)加农炮,而这种老旧火炮已远远不能适应当时的战场环境。针对这种情况著名的格拉宾火炮设计局在1935—1939年间先后设计了φ-22和φ-22-YCB型76毫米加农炮 虽然性能上有了一定提高 但总体设计仍不理想。

与此同时,苏联还在发展防护力强大的重型坦克。他们认为德国肯定也在进行类似的工作,为了对付这种威胁,必须开发新型反坦克炮,因此格拉宾于1941年初设计了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这是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反坦克炮。格拉宾后来又想如果将φ-22-YCB的炮身装在ZIS-2的炮架上会不会得到理想的师属加农炮呢?经过周密的核算、设计师大胆地在改进后的φ-22-YCB炮身装上了ZIS-2的炮架。新型的火炮被命名为ZIS-3。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ZIS-2反坦克炮虽然比ZIS-3更早研发出来,并且穿甲能力远超后者,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不便于大批量生产,且反步兵能力不如后者,所以ZIS-2只在生产很少一批后就被停产了,只有到战争后期,德军装甲越来越厚ZIS-3已经不能应付时,苏联才重新开始生产ZIS-2。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ZIS-3型76毫米加农炮的侧面视图

ZIS-3型76毫米加农炮的战斗任务是消灭敌有生力量,破坏敌步兵火力点和压制敌炮兵,击毁敌坦克装甲车辆,破坏敌铁丝网障碍物,消灭敌掩蔽部和永备火力点。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ZIS-3主要执行伴随步兵冲击、遂行火力支援和反坦克任务。苏军转入反攻后,许多先遣支队都加强有1个ZIS-3炮连或炮营。二战结束后ZIS-3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标准装备。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曾经在朝鲜战争中广泛使用这种火炮。50年代中期我国曾少量仿制,称为五四式76毫米加农炮。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苏军炮兵连队正在开火支援前线部队

ZIS-3的炮手班由 8人组成,其中炮长、副炮长各1名,炮手6名。炮长负责训练炮手和指挥全班人员进行战斗;副炮长兼瞄准手,负责瞄准操作瞄准具、瞄准机和发射。ZIS-3是典型的牵引式火炮,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战斗状态全重1.15吨,行军状态全重1.85吨。其发射榴弹时初速为680米/秒,最大射程13.29千米;发射穿甲弹时初速为662米/秒。火炮的最大射速25发/分,持续射速15发/分,在前部还装有一个防护用的3毫米盾板。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正在做射击准备的ZIS-3火炮,士兵们身背M1903“莫辛·纳甘”步枪和PPSh-41冲锋枪,并且使用了不同的供弹具。ZIS-3射速快、精确而可靠,受到苏联炮兵的欢迎。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苏军炮兵对目标进行瞄准,并且做射击准备

ZIS-3刚装备部队时正值苏联最困难的时期,所以主要使用畜力拖拉,一般用4~6匹马挽 曳,另需1~2辆前车作为弹药车和炮手座车。随着美国援助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统帅部直辖炮兵和一些快速部队开始用美援10轮卡车牵引火炮,先遣支队的炮兵连则更喜欢用道奇中吉普或M一3装甲侦察车牵引。火炮在良好和一般道路上的运动速度分别为40千米/小时和 30千米/小时,野速度为1O千米/小时。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苏军使用美国援助的10轮重型卡车牵引ZIS-3火炮,一般的苏军炮兵部队是没有这种待遇的。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苏军还会使用T-70轻型坦克来牵引ZIS-3火炮

ZIS-3可以使用当时苏联所有的76毫米弹药。虽然弹种数量很多,但主用弹为榴弹和穿甲弹。穿甲弹榴弹射击2米高的目标时,直射距离为820米。在1942年中期以前,ZIS-3完全可以对付德军的任意一种坦克装甲车辆。可是自1942年秋开始,德军将新式的”虎”式重型坦克投入战场,其正、侧装甲达到了102毫米和82毫米,使 ZIS-3必须从接近自杀的近距离才能击穿它,而且德军逐步改进了大量使用的III型和IV型坦克,把前装甲加厚到80毫米,因此设计师布尔密斯特罗夫领导的小组于1943年 4月研制了线轴式高速穿 甲弹。这种穿甲弹有一个较小口径的硬质合金弹芯和一个适口径的软壳。当弹丸命中目标时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比动能以增加侵彻威力。不过炮弹太轻,弹形也差,速度降很快,因此其有效射程很近。

和其前辈相比,ZIS-3的另一个优点是零件数量大幅度地减少了。1门φ-22火炮有2080个零件、φ22- YCB有1057个,而 ZIS-3仅有719个!苏联火炮生产厂家也逐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36年生产 1门 76毫米火炮需要 2034个工时,到1939年降低到1300个,1942年又降低到1029个。到ZIS-3生产的高峰期时仅需751个工时即可生产一门。ZIS-3火炮是第一种采用流水线组装作业法生产的苏联火炮,并成为苏联在二战期间产量最大的身管火炮。二战期间还生产了12671门以ZIS-3为主武器的 SU-76自行火炮。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使用ZIS-3加农炮作为主炮的SU-76自行火炮,又可支援步兵又可反坦克。

ZIS-3服役后首先装备了新组建的反坦克炮兵团,每团5个连,每连4门炮。1942年5月最高统帅部直辖的反坦克炮兵团首先在危如累卵的哈尔科夫前线参战。1943年后反坦克歼击炮兵团扩编为24门。随着ZIS-3产量的稳步上升,步兵师也开始装备,每个师有32门,其中12门编入师辖的反坦克歼击炮营。1943年夏为了抵御德军在库尔斯克即将发起的进攻,苏军又建立了3团制的反坦克歼击炮旅,辖72门ZIS-3。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自 1944年后 ZIS-3穿甲威力已不能对付德军的新式战车,所以从1945年6月起,苏军步兵师中的反坦克歼击炮营用ZIS-2反坦克炮替换了ZIS-3。苏联文献承认:“在战争的后期,4门制的炮连在与经过改进了的德军重型和中型坦克以及自行火炮的战斗中遭到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有效地打击德军坦克,苏军炮手常常要把敌人的坦克放到500米乃至300米距离 以内才开火射击。这样德军坦克只要两三分钟就能运动到苏军的炮位前。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苏军炮手的命运便已经决定了——要么将德军击退,要么牺牲,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这里有一个ZIS-3加农炮与德军“虎”式坦克较量的战例。

1943年秋,苏军西南方面军已经推进至第聂伯河左岸城市扎波罗日外围。德军为了保住这个重要的桥头堡,调来了装备有45辆“虎”式坦克的第506重装甲营。该部对苏军连续进行了数次反击,结果战到9月26日,仅剩9辆能够使用的坦克。当日,506装甲营出动了全部的9辆重型坦克,在第9装甲师部分坦克的支援下,向对面苏军近卫机械化第1军发起了进攻,试图消灭苏军的炮兵部队。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德军装甲纵队突破苏军步兵的防线后,很快被苏军近卫炮兵第116团第2营营长伊萨科夫大尉和第4连连长盖伦科上尉发现。他们看到,敌坦克正在向自己的侧翼迂回机动试图将炮 兵团包抄歼灭。伊萨科夫首先用无线电向团长报告了情况并请求指示。团长只吼了一声“你 自己看着办!”随后便关掉了话筒。两位军官只好跳出营部掩蔽部向最近的4连阵地飞奔而去。那里的灌木树篱里正隐蔽着4门ZIS-3加农炮。战士们按照伊萨科夫的命令挖出驻锄 把炮管朝右转了90°对准了来袭的德军坦克。军官和军士换下了刚参军的瞄准手亲自操作火炮。伊萨科夫特别强调要射击“虎”式的侧装甲和履带,并要求看到自己挥动红旗后再开火。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虎”式慢吞吞地翻越苏军阵地前的小丘一个接一个的炮塔逐渐从土包后显现出来。这时炮长谢德仑克中士等不及了,焦急地开了第一炮可是却没有击中。炮口烟暴露了他的发射阵地。德国坦克迅速回击,直接命中了谢德仑克的炮位,把他和火炮炸得粉碎。首战告捷的德军大意起来稍微转了个弯,侧装甲完全暴露在苏军火炮的射界内。伊萨科夫连忙摇动红旗 ,各连进行了一轮急促射。4辆德军坦克被击毁,其中包括 2辆“虎 式坦克。德军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开始后撤。这时,2营6连从另一方向开火,又击毁了2辆坦克。撤退中的德军也进行了猛烈还击。第6连连长马雷金上尉被一发直接命中的穿甲弹打成两段,排长科洛马季和另外10名军士和士兵也牺牲了。在这次战斗中,德军付出了3辆“虎“式全毁、6辆受伤的沉重代价,至此第 506重装甲营已没有1辆可以使用的坦克了。

上打坦克,下打步兵,苏军的“万金油”火炮——ZIS-3

想了解更多近代战争的相关知识,就快来关注我吧!如果有任何建议与疑问,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