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模後,家長應該有什麼心態

高三二模陸續結束了。成績一出來,家長比學生著急多了。看孩子考了多少分,夠到一本線還是二本線,甚至開始看能上那個985,211學校。

這是家長焦慮症。

二模過後,好多學生對自己學的怎麼樣,心裡都有底了,消極的說已經聽天命了。每年都有超水平的黑馬,正因為是黑馬,這樣的人才少呢。

剩下的時間,就是保持學習慣性,維持學習狀態,把欠缺的補一補,過一過,心態平和。學生的最需要安撫的時間應該是在考試前的六月初了,會突然覺得什麼都不會,有幾天的焦慮期,不是現在就搞得緊張兮兮的。

這一段時間家長倒是很著急,尤其是分數在離一本、二本很近的,就想要不要報個一對一輔導班,衝擊一下,上線更穩妥一些。身邊也有這樣的家長,補課費都好幾萬,想著快到終點了,不如下個血本,最後衝刺一下。

孩子的學習習慣已經養成了,做題思維慣性也確定了。最需要的,就是提高做題的把握度,把基礎知識過一遍,知道這個知識點從那個角度考。說實話,上了高考蒙圈,一下考場,甚至在站起來交卷的時候突然明白的人不在少數。這就需要多看往年的高考試題,熟悉出題角度,而不是惡補乾貨知識,搞題海戰術。

現在回頭看,高考重要,以後的人生更重要。有的高分學生上了好學校的冷門專業不是什麼好事,還不如當時考的差一點,說不定選擇會更好,這個在以後會介紹。家長真沒必要天天盯著孩子,把孩子搞得壓力山大。

第二次模擬考試後,想著靠補習班衝刺,不如相信老師。高三的老師都很有經驗,這時候該怎麼學,都有一套方法的。只不過老師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學生都去輔導,這就需要家長既能心平氣和的瞭解孩子的狀態,鼓勵孩子跟上老師的節奏去保持高考前的緊張感,也能在心理上舒緩孩子的焦慮感,把目光放在理解基礎知識點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