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吉利汽車能夠扛起“中國汽車”這面大旗嗎?

輪闖天下


這裡,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世界上有哪一國家的汽車產業大旗是靠一家車企扛的?德國?美國?日本?法國?還是韓國?恐怕沒有吧~~

所以,你這個問題,其實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縱然,現在吉利是自主品牌裡的銷量一哥,可是不要忘了,這個一哥長安做過,長城也做過,吉利還沒有成為南北大眾在國內那種神一樣的存在,正所謂風水輪流轉,目前風頭正盛的吉利,恐怕自己也不能保證一直都做“大哥”吧,更可況光靠營銷,沒有紮實的技術儲備,也不能持久下去~~
這些年,吉利汽車走的發展路線一直都是買買買,先是沃爾沃,然後是寶騰路特斯,還有就是李書福個人入股戴姆勒,真有一種國人海外買買買的節奏,不得不說當年18億美元從福特手裡接過沃爾沃,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確實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


不過任何事物都要辯證地去看待,吉利收購沃爾沃,從此走上了發展快車道,尤其是水漣漪式家族設計語言面世之後,吉利汽車銷量一路漲漲漲。可是歷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物極必反!

吉利的發展確實太快了,估計吉利人自己都有點忘乎所以了,這時候國內還有一眾捧哏,難免吉利人會被眼前的大好形勢衝昏了頭腦,頭腦發昏就容易犯錯誤,所以,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是吉利人必須時刻牢記的!

汽車市場的競爭就是一場馬拉松比賽,而且是團體賽,它不是比你跑的有多快,而是看誰能堅持到最後的終點,而且還不是看個人,主要看哪個團隊先到達終點。吉利現在就是一騎絕塵的領先者,不僅超過了競爭對手,還把隊友遠遠落下了,這時候如果盲目樂觀,不看清前方路況,難免會栽跟頭,而且跑的越快,摔得就會越慘,到時候自己輸了比賽事小,就怕也連累到隊友~~

所以,就跟華為一樣,越是眾人追捧的時候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吉利汽車能不能當自主品牌的“帶頭大哥”,關鍵在於自己的境界有沒有提升到那個高度~~

以上就是小編的個人愚見,不喜勿噴~~


啟名星


吉利汽車未來能夠扛起中國汽車的這面大旗。而且隨著吉利銷量的一騎絕塵,許多人已經認為吉利扛起來這面大旗。

作為一個曾經的吉利人,在奇瑞以及上汽待過,有一些長城,比亞迪等汽車企業同事,作為業內人士,對比後我認為確實如此。

從2018年的銷量來說,吉利汽車的150萬量銷量已經碾壓其他自主品牌,長城是105萬,已經拉開45萬量的差距。

而且從發展勢頭上來講,沒有任何減緩的趨勢。

從當下的情況來說,無論研發體系,技術實力,以及營銷,質量管控,工藝水準,吉利都已經處於自主品牌前列!

說說研發,這就要提起沃爾沃,現在吉利研發體系就是對標沃爾沃架構的,技術輸入也是更多,領克的先進製造工藝直接讓吉利人學習介紹,沃爾沃的輸入也是很多,我就親身經歷過,沃爾沃的專家耐心的給解答沃爾沃一些核心的一塊技術問題,並將其應用於吉利汽車上。這是其他自主品牌無法比擬的東西。

長城,奇瑞都是緩慢積累,長城H8的夭折就是例子!上汽,長安看似有合資企業,核心技術完全被外資把控,學了點皮毛。又怎麼和現階段的吉利比較呢?

還有製造工藝,也是對於領克沃爾沃的不斷學習借鑑,而且是敞開式的,領克就在吉利試製中心試製,對吉利人沒有任何保密。

說說研發人員,都是高薪挖掘的國內各大主機廠的優秀資深研發人員,包括神龍,PSA以及泛亞技術中心的人員,等等,這就保證了研發的水準與品質。

一萬多人的優秀團隊,在對標沃爾沃的研發體系下,充分發揮出了各自潛能,也就保證了未來研發車輛的良好設計,優秀工藝及製造能力。

你說,如果吉利汽車不能代表,那麼誰又能代表中國汽車的這面大旗呢?


好生活style


這個提問的角度是很狹隘、很不宏觀的,有種把人往個人英雄主義溝裡帶的節奏。吉利汽車這些年的進步和對中國汽車品牌的貢獻確實挺大的,但中國汽車的這面大旗必然是要靠所有的自主品牌共同扛起的,不能單靠一家去單打獨鬥。所以說吉利汽車是中國汽車這面大旗的一位很優秀的護旗手更為合適。當然能發出這樣的提問其實也是對吉利汽車的一種肯定或者說是期許。誠然,吉利汽車現在做的確實是挺不錯的。從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吉利相比其他自主品牌,品牌市場認可度高、銷量更是遠超很多,而且背後還有一個沃爾沃在背書。推出的轎車、suv中也有多款成為具有代表性的熱銷車型,新推出的車型因為設計造型和自主研發的技術等也是備受關注,有種百花齊放的即視感。而且在拉低合資車價格,給國人提供顏值更高、配置更多、用車成本更低的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個人跟欣賞它一直很向上的發展,也更期待看到更多的自主品牌有這樣向好的發展時態,一起把中國汽車這面大旗抗好抗穩。


紅葉知秋9462


個人認為國產品牌近年來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像是哈弗H6基本上穩坐銷售榜冠軍,無車可以撼動其地位。再看比亞迪,電動大巴遠銷海外。唐混動版更是打出4.5s的百公里加速的好成績。可以說在50萬以內沒有對手。

要評價一個車企的好壞應該從長遠來看,

2010年81億美金收購沃爾沃可以說讓其名聲大震,讓世界知道了吉利。也讓吉利增色不少。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花的錢確實不少但是吉利也得到了不少。最重要的是獲取了不少沃爾沃的安全技術,之後成立的帝豪,領克等車型均可以看到沃爾沃的影子。


因此,整體來看吉利汽車的質量還是不錯的,性價比高。

1、從轎車的角度來看,吉利汽車是不輸於合資品牌的。畢竟來說減去關稅,與同級別合資車相比配置不是一般高。

2、從質量榜上來看,總體而言,吉利汽車的質量是在平均值以上的。就像大眾一樣普遍反映小毛病多,但是我想說的是那是因為基數大,所以相比來說顯得更多一些。

3、從外觀和內飾來看。很多人都是對它的外觀和內飾中毒,又碰上價位合適,才買的。吉利車的地盤都不錯,大小震動過濾的都很乾脆,但是就是有點硬,但是噸位在那兒,轉向側傾也就非常小了。但是吉利也正給中國車民們下了一個不錯的套,那就是它的隔音非常好。

4、油耗方面,限於技術的原因油耗普遍反映稍微有點高。

5、車內空間,空間很大,對於家庭用車來說正好符合要求。在節假日滿足一家人出行的需求。


隆美海爾


能不能代表中國汽車,要看核心競爭力。如果只看銷量,那豈不是奇瑞,長城,長安都代表過?

當然,銷量好一定是有一定競爭力的,營銷也好,體系研發也罷。最關鍵的是這種競爭力能不能持續領先,有沒有護城河。

就目前的吉利來看,技術實力是否領先是未知的。這一波大增長依靠的是營銷,以及對自主同行週期性的產品優勢,對合資品牌依舊是價格優勢。

2019-2020這兩年吉利的態勢非常關鍵,能不能持續在高位良性發展,取決於技術實力,供應鏈和生產的控制力,客戶服務能力。如果沒有這些深層的核心能力,那就相當於一個網紅,曇花一現。

所以,吉利能否代表中國汽車,現在討論太早了,在這種信息時代,誰能看出一夜成名的人能不能成為明星。


紅車團


任何單一品牌的中國車企,不可能扛起中國汽車工業的大旗!!就拿目前賣得還算好的吉利,長城,比亞迪,奇瑞來說,雖然得到了國人的認可,但他們的核心技術競爭力,還不是很強,發動機方面雖然有所突破,但大排量的發動機技術,跟老牌車企之間,還有不小的差距。另外,在底盤技術這一塊,國產車落後太多,這使得國產車的舒適性,不是特別好,特別是過彎更明顯。離合器這一塊也是。不過在外觀,配置方面:國產車己經做得很好了,中國汽車起步晚,要想像手機,家電一樣,打敗合資外資車企,還需國人的大力支持,只有我們支持他們,讓他們有充足的經費搞硏發,才能趕上或超越外國車企。現階段,汽車行業,也像前幾年的手機行業一樣:進入淘汰賽階段,有活力,有技術的車企,留下。這符合優勝劣汰的規律,最後剩下的幾家,才是扛起中國汽車工業的扛把子!!!國產車看好第一方陣:長城吉利比亞迪奇瑞,第二方陣;上汽廣汽長安…………


雁蕩山4


1、領克01:領克系列都很不錯,其中領克01有小沃爾沃之稱。

2、吉利繽越:能夠將三缸機調配到這樣的程度,是相當的厲害。

3、吉利博瑞:開創了國產車中級車站穩市場的先河。


駝峰驅車


雖然吉利這幾年一直都在折騰,不論是油車還是新能源接二連三的推出新的產品的,但是我個人認為想扛起代表中國品牌的這面大旗難免有些力不從心,能扛起來的我想應該是中國品牌的聚合,這不是一個人的王者,而是團隊榮耀,單靠一個品牌很難有很大的作為,就像德國汽車工業一樣,奔馳、寶馬、奧迪加上大眾幾乎被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知曉,也只有團隊的榮耀才更能體現中國汽車的真實力,就目前而言的中國品牌的發展實力來說長安、哈弗、廣汽傳祺也都有不錯的產品面向不同的消費者,而且綜合水平也都比肩這合資品牌。扛起這面大旗是每一箇中國品牌不能忽視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將中國汽車推向世界乃至更高的高度,請參考。


老侯的行車記錄儀


靠什麼代表中國?全靠收購,山寨,從不研發技術!到頭來收購了沃爾沃,成了奔馳的股東,又怎樣,熱臉貼冷屁股,人家不給你技術,吉利牛逼吹得真自豪,丟人現眼,到處抵毀國產品牌,垃圾吉利!


海升32844873


靠吉狗,吉糞顯然不能夠讓吉利成為中國乘用車老大,一個發動機在逆仿,變速器根本不能自己製造,車身及懸掛照抄的車企有什麼能力扛起中國汽車製造的大旗。但是,李書福養的吉狗太多,動不動在頭條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