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根基的汉文帝为何没变成西汉诛吕功臣们的傀儡?

ctxb567


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头开始说起,从这些功臣们如何诛杀吕氏满门开始说起。

吕后活着的时候,大权独揽,权倾朝野,几乎没有人可以撼动她的地位,连后来诛吕的两大功臣陈平和周勃,当时也不敢当面顶撞吕后。尤其是在吕后询问他们吕氏可否封王时,右丞相王陵斩钉截铁的回答:高祖皇帝白马会盟,非刘氏不得封王!一句话把吕后顶回去。可是陈平和周勃却说:高祖是说过这样的话,但现在太后代行皇帝之权,吕氏自然可以封王。这句话乐坏了吕后,气坏了王陵。

下朝后,王陵气愤地指责周勃和陈平:你们违背了高祖皇帝当初订下的白马之盟,将来有什么脸面去见九泉之下的高祖皇帝。陈平回答说:朝堂之上,据理力争,我们确实不如您。但是,扶保刘氏,安定天下,您却不如我们。

陈平和周勃的装傻充愣,吕后确实被他们瞒过了。此事后没多久,王陵就被封为太傅,明升暗降被夺走了右丞相之位。陈平和周勃则被进一步提拔,进而成为吕后身边的重要大臣。吕后弥留之际,意识还是很清醒,并没有完全信任周勃和陈平。她把京城两支最重要的武装南军和北军都交给自己的家人吕禄与吕产,并叮嘱他们一定要牢牢握住兵权,保卫皇宫,不要急着为吕后发丧,以免为他人所乘。

吕后一死,齐王刘襄就以“入诛不当者为王”的口号,起兵造反,讨伐吕氏。吕产急忙调灌婴率南军去讨伐。可是没想到,灌婴不仅没有讨伐齐王,还和齐王穿了一条裤子,相约:一旦吕氏有篡位的做法,就联兵讨伐之。此时,在京城的陈平和周勃也设计从吕禄手里骗取了北军的兵权,然后出兵讨伐吕氏。尤其是周勃,在军中威望极高,到北军中,高呼拥护吕氏者露右肩,拥护刘氏者,露左肩。说完以后,他自己主动露出左肩,结果在场官兵纷纷露出左肩,拥护刘氏。随后,周勃率领他们平定诸吕,斩杀吕氏满门,恢复刘氏江山,和陈平一起成为诛吕最大功臣。

事后,他们打算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为什么是刘恒?

原因有两个。

第一,刘恒是高祖刘邦的第四子,血脉纯正,年纪又长;

第二,刘恒在代地素有贤名,是一个贤王。

既长又贤,血脉纯正,这或许就是陈平和周勃他们拥立刘恒的原因。有意思的是,刘恒自己竟有顾虑。

皇帝都不想当?

在刘恒眼里,这些诛吕的功臣们手握兵权,又都是和高祖皇帝打天下的老臣,都是他的叔叔辈。刘恒没有把握可以控制住这些人,所以对于这个皇位有些犹豫。

因为有这些顾虑,刘恒一开始称病不去,后来在左右心腹的劝说下才赶往长安。直到他亲眼看到陈平、周勃这两位首席功臣带着满朝文武到渭水边迎接自己,他才相信大家是真的拥护自己,才放心进长安当皇帝。

刘恒不是一个年幼的皇帝,他在代地多年,有着丰富的执政理政的经验。他到了长安以后,明白自己身单力孤,如果硬来,得罪这些功臣们,自己是没好果子吃的。所以,他采用了中国历史上用烂的一招,也是最管用的一招——拉一派,打一派。他觉得太尉周勃手握兵权,在军队里有着崇高的威望,威胁最大。宰相陈平虽然威望也很高,但没有兵权。俗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所以,陈平的威胁相对没有周勃大。于是,刘恒采用了拉拢陈平,孤立周勃的办法。

陈平对新皇帝的想法了如指掌。于是,他主动把右丞相的位置让给周勃,自己当副手——左丞相。在朝堂上,陈平事事让着周勃,什么都不和周勃争,周勃说什么就是什么。表面看,陈平是谦逊君子,不争一时长短,事实上,陈平是为了明哲保身,让皇帝把目光都集中到桀骜不驯的周勃身上。这一招确实管用,刘恒开始处处针对周勃,拉拢陈平。

周勃是武将,却当着右丞相,又对民政事务不太了解。刘恒借着这个机会,屡屡打周勃的脸。有时候,皇帝问他一年的判决案件有多少?周勃答不上来;又问他国库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周勃还是答不上来。时间一长,大臣们都开始知道皇帝对右相的不满。可是同样的问题问到陈平,陈平却对答如流。刘恒不住夸赞陈平,大臣们马上都明白,皇帝喜欢陈平,讨厌周勃。

在这种情况下,周勃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自然也不敢继续当这个宰相,只得乖乖交出相权,回到自己的封地。即便是这样,刘恒也没有放过他。后来,有人告周勃造反,皇帝借机把他投入大牢。幸亏刘恒还有一个深明大义的妈妈。薄太后站出来为周勃说了几句公道话,加上刘恒其实心里明白周勃不可能造反,就释放了周勃,让他继续回到封地去。周勃被释放后,郁郁而终。周勃的死,陈平的退,让汉文帝刘恒彻底坐稳了江山,没有成为诛吕大臣们的傀儡。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首先说为何是汉文帝刘恒被选中?

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等趁吕后去世,铲除诸吕,而众人都怀疑吕后所立汉少帝非刘盈亲生,需另立一个皇帝。

从血缘来看,刘邦的儿子仅余代王刘恒与淮南王刘长,而刘长是吕后哺养大的,首先被排除,而孙辈中的齐王刘襄过于强势,拥兵自重,且有外戚势力,也被排除,其余孙辈声望太低,不足当大任。



从权力格局来看,诸吕属外戚,已被铲除,周勃、陈平属功臣集团,而刘恒、刘长、刘襄、刘章属皇室宗亲,有吕后乱政的前车之鉴,所选皇帝外戚势力不能有或者非常弱,因此选刘恒。

从名声上看,也只有刘恒仁厚宽容。

功臣选了刘恒这么个成年人做皇帝,一方面出于皇室宗亲的压力妥协,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按理来说,功臣集团的本意只是保住自已的地位,并没有控制皇帝当傀儡的意愿,否则选个年纪小的不更好控制吗?



至于汉文帝为何没被功臣集团控制为傀儡?

很简单,汉文帝刘恒不想被控制,功臣集团也无意控制。

汉文帝入京当皇帝可谓步步稳妥:

1、先派自己的舅舅进京与功臣集团表明态度,达到初步协议。

2、进京时离京五十里派亲信进官打探消息。

3、进京当晚,收回京城兵权。



4、杀诸吕,杀吕后立的汉少帝。

5、分封功臣及刘氏皇亲。

刘恒一步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以亲政。这样的皇帝是你能控制的吗?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汉高祖刘邦,平生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应该是结束了秦朝暴政,留下遗恨最大的一件事,则应该是娶了心狠手辣的吕雉为妻。

因为,这个曾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女人,差一点就让大汉一朝而亡,成为吕氏天下。

好在,吕氏诸人骄纵多年,终究上不得台面,天下最终还是回到了刘家人的手中。

奇怪的是,一点根基都没有的汉文帝刘恒,却在登基后雷厉风行,逐渐掌控了朝政,并没有变成诛吕功臣们的傀儡。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书君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刘恒软弱可欺的表象,让功臣们放松了警惕

古来“清君侧”的功臣,大抵都抱着分一杯羹的想法,当时的诛吕功臣也是一样。所以,他们一开始就达成了共识,要在刘邦的众子孙中选一个软弱可拿捏的人来做傀儡皇帝。

于是,浑身都是弱点的刘恒便幸运地被选中了。

虽然功臣们对外宣称,选刘恒是因为他贤能仁善,母亲又是出自大家族,品德高尚,不会出现吕后专权的局面,但是,事实上,刘恒被选中,主要还是因为他演技绝佳,让每个人都相信了他不仅呆傻,而且很怂,对皇位一点心思也无。

比如他曾在吕雉想调他去更为富庶的赵国任主时,不惜以头抢地痛哭流涕向吕雉表达孝心,说自己此生唯愿为嫡母守好边疆。

看着一众兄弟逐一被吕雉以各种名目诛杀,也是毫无反应,该寻欢作乐就寻欢作乐,该挥金如土还挥金如土。

甚至在侄子公开起兵,誓要推翻吕后专政之际,仍无动于衷,一兵一卒都没有出过代国。

功臣们各种催请,邀请他来京城做皇帝,他也是第一时间拒绝,磨蹭好久才终于下定决心动身入京。到了京城,也不敢直接称帝,唯唯诺诺的样子几乎惊呆了世人。

试问,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谁又会觉得他需要防备呢?所以,陈平等功臣一边庆幸自己没选错人,一边尽最大诚意向刘恒表起了忠心。

警惕一放松,自然城门大开,也才有了刘恒后来的“新皇上任三把火”,直烧得他们再不敢造次。

二、“新皇上任三把火”,刘恒迅速控制了宫城防卫

前面有书君已经说了,刘恒在初入京城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入主皇宫,也没有称帝。

彼时,功臣派只觉得刘恒是怕他们来一招“瓮中捉鳖”,是怕死的表象,殊不知,刘恒只是觉得时机不够成熟,在暗地里默默做准备。

古时,军队在谁的手里,谁才有话语权。刘恒深谙这个道理,自知如果不第一时间控制京城防卫军队,就算自己做了皇帝,恐怕也不得安枕。

所以,一入汉宫,他便立时让亲信夺了功臣周勃指挥宫城南北军的权力,又将守卫未央宫的将官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人。

这还不算,他还拜自己的亲舅舅薄昭为车骑将军,控制了车骑部队。当时,汉宫的九卿官职里,刘恒的亲信占了几乎六成。

就这样,刘恒第一时间控制宫防,终于从被动一方转成了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此时,功臣们终于大梦方醒,发现这个不争不抢、一味谦恭的君主,实则虎狼一匹,必须要今早防范。

可是,汉宫几乎已经完全掌握在了刘恒的手里,功臣们先机已失,纵使再后悔也无济于事。

从一个唯唯诺诺的怂蛋,到一个雷厉风行的强者,刘恒既在实质上拿到了整个汉宫的控制权,又颠覆了往日软弱可欺的形象,使得几个功臣人人自危,别说是再去想着如何控制文帝了,光是自保都够头疼好久的。

三、刘恒软硬兼施,逐渐彻底消除了功臣派的势力

文帝刘恒能在吕雉的手里逃得一命,还与他的母亲薄太后无欲无争有关。耳濡目染之下,刘恒并没有变成一个暴戾之人,反而相当仁善。

可是,要想平衡各方势力,光有仁善是不够的,所以,刘恒在大肆封赏有功之臣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时不时敲打他们。

他先是封赐了诛吕功臣,拜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还给他们赏赐黄金和爵位,增加封地。

平时朝政大事,也是个个都仰赖于他们,十分能听得进去劝。可是,刘恒有时候也会故意给他们出一点小难题,以此来敲山震虎。

比如,有一次,他问丞相周勃,全国一年总共审理的案件数。周勃答不上来,急得是面红耳赤。

刘恒默默安抚了他一会,周勃刚刚心安,却又被刘恒问起钱粮收支情况。这下,周勃是彻底汗颜了,因为他确实答不上来。

面对哑口无言的周勃,刘恒并没有过多责难,但周勃还是聪明地选择了辞官。

事后周勃被人诬告谋反,刘恒也是第一时间就将周勃抓去了监狱,案子查清后又迅速地放了人,并恢复了周勃的爵位。

这种软硬兼施的为政策略,不但使得诛吕功臣们对他日渐尊崇,还极好地警示了那些蠢蠢欲动的人。

后来,随着诛吕功臣的势力被彻底消灭殆尽,刘恒渐渐坐稳了江山。

总而言之,就像中国那句老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汉文帝刘恒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儿子,继承了其父最好的精髓,又怎会任人随意拿捏。

功臣派想要文帝做傀儡皇帝,那是一开始就下错了注。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缺乏根基”正是偏于一隅的代王刘恒能得到皇帝宝座的优势,而汉文帝登基后没有变成傀儡,其实跟当时的大环境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天下苦秦久矣

公元前221年千古第一帝秦始皇统一全国,到秦二世灭亡仅有15的时间,主要是秦二世后秦朝暴政已经失去人心,陈胜吴广才能一呼百应,而且到刘邦入关,作为秦朝的京畿之地的长安地区,反抗并不激烈,尤其是刘邦以约法三章来安抚当地人民与官员的时候,大家奔走相告,欢呼雀跃,而且还提供粮食来飨军,可见大家其实对去秦朝已经失去信息。

到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汉朝建立才仅仅23年,经过秦朝暴政,又接着7年的军阀混战和楚汉争霸,国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民不聊生,尸骨横野。为了恢复民生,修养生息,从刘邦开始,汉惠帝以及吕后都采取“无为之治”以恢复民生,所以得到民众的支持,而且为了减少征战,与北方匈奴和亲,与南方南越国和平相处,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因此刘氏天下是不容许篡夺的。

二、中央集权和分封制的牵制

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建立汉王朝,实行了与之前秦朝不一样的国家机制,就是将秦朝的郡县制与春秋战国的分封制结合起来,让刘氏诸侯来拱卫中央,而且给予诸侯在封地很大的权利,所以初期刘氏皇族还是有很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来守护刘氏皇权。同时也为了防止诸侯权利过大,中央同时派遣相国、御史等人来监国,以防止诸侯有非分之想,同时汉朝除了分封土地以外,还控制着天下粮仓关内以及巴蜀,同样拥有较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

所以中央与诸侯的牵制,这样就没有给权臣当道留下机会。想象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就是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的,而且晁错也立马被诛杀了。

三、汉初忠臣与能臣保证刘氏天下

每个朝代初期建立的时候,不论是治国之臣还是领军之臣,人才辈出,而且这些大臣都对开国皇帝中心耿耿,一般都能保证王朝平稳过渡二、三代皇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像,不论是汉朝、唐朝,甚至连军事力量最弱的宋朝,一直到第三代宋真宗,也是名将辈出,而且这些人都有一个特质,就是忠心。他们往往是维护皇权的最好保障。

四、汉文帝继位做了充分的准备

公元前180年,平定吕氏之乱后,还政于刘氏,因为代王刘恒没有根基,而且其母亲更是“孤家寡人”,口碑极好,群臣不用担心后期出现吕后的外戚干政的问题,所以就派人去通知代王入驻长安,但汉文帝并不相信,以为是陷阱,推了几次,最后在近臣宋昌的劝说下,并通过占卜才接受皇位,前去长安,并且到长安附近也是少有的谨慎,先派人打探好,才进入长安。

汉文帝进入长安后,马上将自己的亲信安排负责宫掖守卫,把持南北军。并安抚诛杀吕氏有功之人,稳定人心。在去除功高震主的功臣也是逐步有计划的实施,先以“列侯之国”名义,将功臣周勃、朱旭侯等人都遣回自己的封地,离开中央,提拔新人,稳固自己政权。

综上原因,汉朝初期并没有出现权臣当道的土壤以及机会,汉朝出现权臣控制朝政的,是在汉昭帝时期霍光开始辅佐之后的事情了。


共享历史的三宝爸


诚邀,如题。缺乏根基的汉文帝为何没变成西汉诛吕功臣们的傀儡呢,小编认为有两个原因

刘恒剧照(帅)

首先,汉文帝自己有智慧

西汉诛吕功臣中威望和权力最大的当属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了,史料记载,周勃本是个光杆司令,他这个太尉没有兵权,于是他派心腹郦寄等人去诓骗吕禄:“帝使太尉守北军,欲令足下之国,急归将军印辞去。不然,祸且起。”吕禄也是好骗,居然这么简单就交出了虎符,把兵权给了太尉周勃。周勃于是和丞相陈平一起先后诛杀了长乐卫尉吕更始,吕禄及诸吕氏,于是“所患独产,今已诛,天下定矣。”最后废除了非惠帝所生的少帝,拥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此时周勃与陈平一文一武,朝政皆出于二人之手。汉文帝隐忍多年,首先等陈平老死,掌握了政权,于是周勃只有军队却没有经济来源,难以有所作为,随后以太尉职位诱惑周勃使他放弃了兵权,最后独揽朝政。

周勃剧照(都帅)

其次,天下人心归汉。

刘邦无为而治的政策使得天下百姓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但是有希望,所以天下百姓还是很支持他,民心不可违,也不可弃!其实如果民心不在汉朝,吕氏叛乱早就成功了。刘恒凭借民心,撑过了最初登基被陈平周勃的威胁,因为二人不管乱来,否则天下人都饶不过他,朝中诸大臣也饶不过他!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汉文帝刘恒是功臣集团诛杀诸吕后,为便于控制,保住手中权力而迎立的皇帝。

在正式成为皇帝之前,刘恒是与世无争的代王,这正是因此,刘恒没有像其他兄弟那样卷入刘邦死后,吕后专政,以及吕后死后,功臣集团与吕氏集团殊死搏斗的血雨腥风中,安全地活下来。

迎立刘恒为帝,功臣集团给出的理由是,刘恒是刘邦诸子中在世最年长的,且素来仁厚与世无争。当然,第二点才是功臣集团最看重的,在他们看来,迎立毫无根基的刘恒,最能够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他们抛弃在诛杀吕氏集团过程中立有大功,而显得野心勃勃的刘襄,刘章等人,反而迎立一直处于局外的刘恒。

刘恒在得知被迎立为皇帝后,显得格外冷静,经过几番推辞和试探,最终确认无危险,才登上皇位。刘恒虽然一直与世无争,但却是一个有智慧,懂得韬光养晦的政治家,从他与吕后的周旋,与诸功臣周旋可知,他最擅长用怀柔术。

他虽然是功臣集团拥立的,但在站稳脚跟后,便逐步通过怀柔,通过分化,通过各个击破,在权力斗争中取得主动权。他是一个有智慧的政治家,而功臣集团基本上都是年长他二三十岁的父辈,除陈平等少数有政治智慧外,大多数是大老粗,而且,刘恒拥有年龄方面的绝对优势,慢慢熬,功臣集团将不可避免逐渐凋零。

何况,功臣集团的核心诉求是保住荣华富贵,这一点刘恒可以保证,于是君臣表面上维持和气。刘恒也逐渐掌握天子神器,依靠怀柔术,依靠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成为一代明君。


生说


针对这个问题嘛,首先是因为汉文帝刘恒处理得当,没有引发另一次政变;其次的话,诸如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灌婴等人也还算汉室的忠臣,没有太多的政治权欲;其三的话便是当时的政治权力是分散的,日常政事由丞相处理,而军事权力则控制在太尉周勃和大将军灌婴手中,几人随掌握最高权力,但是却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团体,达不到全面控制朝政的目的。



汉文帝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说汉文帝刘恒处事得当。首先是从他对待突如其来的皇位时所表现的谨慎。在一般王侯看来,皇位不仅代表着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而且也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样一个香饽饽意外掉到了自己的头上,那肯定高兴还来不及呢。然而,刘恒却明白,巨大的权力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于是他是再三试探远在长安的那一群朝臣的诚意,之后才决定前往长安。刘恒决策过程中宋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劝刘恒不要错失良机,及时动身到京城登基为帝。



周勃

汉文帝来到长安之后,当晚便任命宋昌为卫尉,负责宫殿的防卫,并有权节制南北两军。我们知道,太尉周勃就是从吕氏手中骗得兵符,得以调动南北两军,最终减除吕氏的势力,而现在,汉文帝一入长安就把这两股力量掌握在自己手机,至少在发生变局时,他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对功臣的安抚。太尉周勃被提拔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则接掌太尉之位,同时汉文帝还增加了他们的食邑,以示褒奖。

第二个原因也好理解。如果周勃陈平等人有专权之心,那么他们在推翻吕氏势力后,大可以控制当时的少帝,挟天子而号令各方,又何必杀了那个小皇帝,再从刘氏诸王中选择一个自己根本掌控不了的皇帝呢?刘邦在世时曾经说过:“安定汉室的人,必定是周勃”。故而从以上可以看出,周勃等人对刘氏还是忠心的。



陈平

第三,权力的分散和相互制衡,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权臣的出现。开篇时我们也说过,当时吕氏势力已经土崩瓦解了,丞相陈平掌握政事权力,而太尉周勃和大将军灌婴则掌握军事权力,也就是说,权力是分散在几个人手中,而这几个人的利益团体并没有多么紧密,不会出现几个人计划共同掌握朝局的现象出现。如果所有的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则即便是汉文帝,也难免逃出被架空的命运。



灌婴

(全文完)


小文章大视野


这个问题很有见地,直接说明了汉文帝在和西汉功臣集团斗智的活动。

在说明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一点:

周勃儿子娶的是汉文帝女儿,周勃和汉文帝是儿女亲家。虽然不能明确这么门亲事是在汉文帝即位前还是之后。

汉文帝之所以能够击败西汉功臣集团主要有几点:

1、汉文帝对突然而来的皇位保持谨慎,并表示一度怀疑是西汉功臣集团要设计杀他的阴谋;

2、汉文帝进入长安之后一度表示不能即位。这一般认为是谦虚的表现。但结合汉少帝等汉惠帝后代被刘居兴于当晚所杀,因此汉文帝很有可能是汉少帝等被杀后才同意即位。这杜绝了日后他人要求汉少帝为帝的可能。

3、汉文帝即位当晚,立即以明升暗降方式剥夺周勃的军权,将宫卫部队和南北军等长安军事力量全部交给自己的心腹,杜绝了西汉功臣集团再次起兵的可能性。

4、对于首先发难、最先提出争夺帝位的齐襄王,汉文帝采取分封齐襄王兄弟和儿子的办法,彻底根除强大但具有威胁的齐国。

5、对于西汉功臣集团首领周勃,由于军功显著,备受汉文帝打击:提升周勃为丞相,剥夺周勃军权;又挑周勃不懂治理的错,罢免周勃丞相职位;一心把周勃赶出长安,让周勃到封地,让西汉功臣集团群龙无首,无法团结;以周勃谋反治罪,警告西汉功臣集团。


在汉文帝反击西汉功臣集团中,有两处特别重要:

一,在汉少帝等不死情况下拒绝即位;

二,一即位就剥夺西汉功臣集团的兵权,将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明显是吸取吕禄吕产的经验,遵守吕后死去前对吕氏的警告。

对内极力打击西汉功臣首领周勃,杀鸡儆猴;对外以分封削弱竞争对手齐襄王。诸吕之乱时外部诸侯发难于外、内部大臣叛乱于内的模式被汉文帝彻底整治。


历史哨声


诛杀诸吕主要是两大集团:功臣集团和刘氏皇族。

功臣集团主要是周勃、陈平等,刘氏皇族主要是刘邦的长子齐王刘肥的儿子们,如齐王、东牟侯刘兴居等。


两大集团在刚刚杀死诸吕的时候,就有了裂痕。齐王兄弟原来的打算是让齐王当皇帝。可是功臣集团马上给否定了,理由是齐王的舅舅家有残暴的名声,刚刚处死了外戚吕氏,功臣们不愿意再找一个残暴的外戚。

因此,功臣集团立局外人代王刘恒做了皇帝,这就是汉文帝。


汉文帝上台后很快就处理了两大集团,而没有成为他们的傀儡。手段也很简单,就是分化瓦解。

齐王系的军队主要是在齐国,京都长安只有刘兴居等人。汉文帝首先就封刘兴居等为王,把他们打发到外地,第二年他们不是病死,就是因造反的罪名被除去。齐王也很快死去,汉文帝借奖励齐王功劳的名义,把齐国分做好多块,把齐王的儿子们全封了王。刘氏皇族的威胁没有了。


功臣集团中的周勃、陈平也有矛盾。

陈平本来已经是丞相,但是周勃在诛杀诸吕中功劳最大,陈平主动让贤,让周勃做丞相,自己做副丞相。

周勃是个粗人,并不能胜任丞相之职。而陈平在刘邦时代功劳比周勃大,多次可以做丞相而不得,心里对周勃并不认同。

有一次,汉文帝问周勃:“天下一年有多少刑事案件?”周勃回答不出。文帝又问:“天下一年的钱粮收入是多少?”周勃又回答不出。

文帝拿这两个问题问陈平,陈平说:“问案件可以找主观司法的廷尉,问钱谷可以问内史。”文帝很满意这个回答。周勃觉得自己不如陈平,就辞职把相位还给了陈平。

陈平只是一个文臣,不掌握军队,对皇帝不构成威胁。

辞职的周勃回了自己的封国,但他在军队和功臣集团中还有很高的威望。后来有人说他要造反,文帝将他下狱。在监狱中,周勃受尽了狱吏的侮辱。后来,周勃花了很多钱,托人向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求情。

薄太后也认为周勃不会谋反,她把头巾扔到文帝脸上,说:“周勃当年身上佩戴皇帝的印玺,手上掌管百万大军都没有谋反,现在退休了反而要谋反吗?”

文帝就把周勃放了出来。周勃出狱的时候说:“我曾经带领百万大军,现在才知道一个狱吏是多尊贵呀!”

通过对周勃的打压,汉文帝制伏了功臣集团。


故纸汇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一点,民心归汉。

要是人心不思汉,吕产,吕禄就成事了,哪轮得着他们。

吕后死后,吕产为相,吕禄为上将军,二人分掌军政大权,欲对刘氏不利。他们俩打算对刘氏不利,天下人是什么反应呢?齐王刘襄当即号召刘姓诸侯王共同起兵讨逆。吕产派灌婴去阻挡,灌婴反而屯兵荥阳,暗中和刘襄联络。

在京城,陈平,周勃,陆贾,郦商,曹窋等人没有一个是支持诸吕的,周勃控制北军,说支持吕氏的右袒,支持刘氏的左袒。北军将士们用行动告诉周勃,没有一个人支持诸吕。

诸吕对刘氏有异心,立刻引来人神共愤,惨遭天下人围攻,说明什么,说明人心向刘。

既然灭诸吕时人心向刘,迎新帝时人心又怎么可能改变?

况且周勃陈平等人原本就心向刘氏,他们选择汉文帝确实有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汉文帝好控制,但是他们作为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老臣,绝对不会去把汉文帝当做提线木偶一般控制。至于篡取刘氏天下就更不会想,也不敢想,毕竟诸吕还在后面躺着呢。

其二,内外势力过于复杂

就算周勃陈平等人不是什么忠臣,他们也不敢太过分。

因为让汉文帝当皇帝本就是他们费了非常大的力气争取来的。

要说灭诸吕刘姓宗室里谁功劳最大,其一齐王刘襄,其二朱虚侯刘章。齐王刘襄当初起兵讨诸吕,看重的其实就是那个皇帝位。况且齐王的实力在诸侯中可以说是最强大的,拥有七十余城,拥兵数十万。

齐王起兵讨诸吕,迫使诸吕不得不把关中大部分军队交由灌婴带领去阻挡齐王,导致关中空虚,长安城内的那帮人才好下手。

现在诸吕灭了,事成了,齐王心想按功劳怎么着也轮到我当皇帝了吧,没想到诸吕灭了,灌婴却不退兵,依然把他堵在关外。在长安,掌握军权的是周勃,齐王弟弟朱虚侯刘章还是光杆司令一个。周勃陈平等人认为不能让齐王当皇帝,齐王势大,拥兵甚众,一但让齐王入关,他们这帮老臣们绝对个个任其摆布。所以他们才挑了当时的代王刘恒当皇帝。

齐王见皇帝有了,无奈之下只能退兵。但是齐王心绝对没死。绝对不服气。如果周勃陈平敢在长安城里操控朝政,欺压刘恒,齐王绝对会闻风而东,到时候清君侧恐怕就要提前上演了。

第三,汉文帝藏得很深。

汉文帝以人畜无害,天真无邪的外表骗过了周勃陈平等人。(主要是周勃)等他继皇帝位后,就立刻显露手段,文帝继皇帝位当夜,首先命心腹宋昌掌握南北军权,张武掌握宫中禁卫,先确保自身安全,随后立刻派人秘密诛杀了被废的后少帝和他的几个弟弟。

第二步开始拉拢人心,先是把自己的心腹安插在重要的位置,比如宋昌为卫将军,张武为郎中令。然后重商平诸吕的功臣,要是这些功臣们识趣,那么以后他们的日子自然是安享荣华富贵,要是不识趣,这次重赏自然会让他们跳出来。紧接着就是安抚宗室,刘氏宗室很多人都认为刘恒是捡漏王,对他很不服起。于是刘恒就把吕后时期被废的刘姓宗室全部又恢复了爵位。这帮人本来就啥也没了,刘恒继位后他们又成了诸侯王了,自然对刘恒感恩戴德,于是刘氏诸侯王这边,也给平衡了。


紧接着就是收拾不识趣的老功臣了,没错,就是周勃。周勃刚开始很骄横,虽然他确实有骄横的资本,但是皇帝眼里最容不得这种人。汉文帝一降职,一抓,一放,一重用,把周勃收拾得服服帖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