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對決1 四渡赤水:毛澤東VS蔣介石 3萬對40萬

經典對決1 四渡赤水:毛澤東VS蔣介石 3萬對40萬

軍事科學院軍史研究所專供解放軍報

經典對決1 四渡赤水:毛澤東VS蔣介石 3萬對40萬

1945年重慶談判時毛澤東與蔣介石合影。

戰爭,歸根結底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從長征、抗戰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在人民軍隊的征戰史上,所面對的,幾乎都是強大的對手,幾乎都是敵強我弱的局面。

但最終,勝利的天平卻毫無例外地傾斜到了這支紅色隊伍的一邊。究其原因,除了廣大將士不畏犧牲、英勇善戰外,指揮員的運籌帷幄和臨戰決策同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萬∶40萬,生死關頭的較量,預演了日後決定中國命運的決戰

千里赤水河,如同一個被拉得彎彎的弓背。40萬大軍,在這張弓上蓄勢待發。

拉弓的是蔣介石。

箭頭所指,是毛澤東率領的不足3萬人的中央紅軍。

這是四渡赤水前,中央紅軍所面臨的局面。

3萬∶40萬,毛澤東對蔣介石,生死關頭的較量,成了日後中國命運決戰的預演。

人均槍不足一支、彈不足3發的中央紅軍面對的是兵強馬壯、彈滿糧足的國民黨追擊部隊……剛剛從“左”傾冒險主義者手中贏回紅軍指揮權的毛澤東,在貴州這個多雨的春天,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局在常人看來毫無勝算的對弈。

何況,從1934年10月長征以來,中央紅軍已連續征戰3個月——特別是1個月前的湘江血戰後,出發時8.6萬餘人的中央紅軍已銳減至3萬餘人。隊伍疲憊,傷病嚴重,他們需要槍支彈藥、藥品食品,更需要一場鼓舞士氣的勝仗——

紅軍,再也輸不起了!

而毛澤東的老對手蔣介石,同樣需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解決這個讓他頭疼了8年的心頭大患——1927年8月1日共產黨南昌暴動以來,連蔣介石自己也數不清已多少次下達徹底肅清“共匪”的命令了。從對井岡山根據地“會剿”,到動用嫡系部隊對贛南閩西蘇區“圍剿”,行伍出身的蔣介石總是一次次敗給書生出身的毛澤東。不僅如此,在他的國民黨大軍鐵桶般的包圍之下,毛澤東等人竟建立了一個“五臟俱全”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畢業於日本軍校、擔任過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一直也沒有弄清楚,畢業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甚至沒有像樣地開過幾次槍的毛澤東,哪來的那些令軍事家都汗顏的天才戰術——他總能指揮著那支衣衫襤褸、缺槍少彈的紅軍,神奇地出現在大軍包圍圈的關節處,一舉將自己的必勝之局攪得滿盤皆輸。

然而,此時的蔣介石卻是信心大增。他知道,眼前這個大好時機再也不容錯失——從第五次“圍剿”時紅軍開始打陣地戰,到按自己的預料一次次撞向設好的封鎖線,雖然紅軍還是那麼英勇,甚至還出人意料地以5晝夜飛蛾撲火般的血戰,突破了自己重兵把守的湘江防線——但,稍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清楚,目前的紅軍已是強弩之末……

 作為軍事家的蔣介石顯然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此時的毛澤東已重掌紅軍。

1935年1月29日這天,黔東川南之交的赤水河畔,一支肩扛鐮刀鐵錘紅旗的隊伍逶迤而來。隊伍裡,身材頎長、臉容消瘦的毛澤東格外引人注目——在中國共產黨理想航船駛進最狹窄的航道時,毛澤東再次闊步走向船頭。貴州,成了他力挽狂瀾的開端。

第一仗,西進土城受挫。毛澤東沒有戀戰,迅速渡過赤水,作勢要北渡長江。當蔣介石匆匆在長江南岸佈置了幾十個團阻攔時,毛澤東卻殺了個回馬槍,掉頭二渡赤水,取桐梓、奪婁山關、重佔遵義城,5天內殲滅和擊潰蔣介石兩個師另8個團。

這是紅軍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

蔣介石匆匆飛赴重慶、貴陽,親自督戰。據當時任蔣介石侍從室主任的晏道剛生前回憶:“蔣介石實際上就以戰場指揮官自任,親自打電話調動部隊。前敵總指揮薛嶽成了一個侍從參謀,等於一個高級傳令官……”

蔣介石嫡系部隊和川、黔、滇、湘等地方軍閥鋪天蓋地向遵義城——這個不久前毛澤東重新贏得指揮權的地方合圍而來。

紅軍從茅臺鎮附近第三次渡過赤水,並用1個團偽裝主力繼續向西挺進川南,再次擺出北渡長江的姿態。

對紅軍渡江北上深信不疑的蔣介石,並沒有吸取上次的教訓,立刻調兵向川南壓縮。這時,紅軍主力卻突然回撤,從敵軍間隙穿過,四渡赤水。爾後南渡烏江,兵鋒直指貴陽——

這一著奇兵,嚇壞了正在此地坐鎮指揮的蔣介石。守軍僅一個團的貴陽城亂作一團,蔣介石急調滇軍入黔“救駕”。

不料紅軍卻是虛晃一槍,繼而挺進雲南,前鋒一直抵達距昆明城僅7.5公里處——由於主力都趕去救蔣介石,昆明守軍嚇得不敢出城作戰。

“毛澤東只想使蔣介石調回更多的軍隊保衛昆明,如同威逼貴陽一樣。他的目標是北渡金沙江。”國防大學教授徐焰說。

“毛澤東對蔣介石故技重演,而蔣介石卻像巴甫洛夫訓練出來習慣於條件反射的狗一樣,毛澤東要他怎樣,他就怎麼樣。”50年後,美國作家索爾茲伯裡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道。

蔣介石果然從金沙江附近撤回3個團保衛昆明,金沙江頓時變成幾乎不設防的地帶。

機不可失。毛澤東指揮紅軍兵分三路,以每日百里的強行軍,急赴金沙江最近的3個渡口,以7條小船搶渡金沙江。

紅軍,就此跳出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包圍圈,從此度過了長征中最危險的階段,也度過了中國革命最危險的時期。

此後,毛澤東與蔣介石的較量之路仍然很長,毛澤東所指揮的人民軍隊,仍然將長期在人數和裝備均處劣勢的條件下作戰,但,當歷史的烽煙散盡後,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勝利的天秤,從此已隱約開始向毛澤東傾斜——待到14年以後,打敗蔣介石的九百萬國民黨軍似乎已沒有更多的懸念了。

25年後,當來訪的二戰名將蒙哥馬利元帥讚譽毛澤東指揮的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時,毛澤東卻表示,四渡赤水才是自己的得意之筆。

四渡赤水這一年,毛澤東41歲,蔣介石4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