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毛澤東、周恩來與新中國的治淮決策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和周恩來高度重視治水事業。他們高度重視治理淮河,確定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第一仗便是治理淮河。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史料公佈的程序和進度等原因,人們對治淮決策的真相併不完全瞭解,以致對毛澤東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題詞與周恩來主持制定的《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先後等重大問題竟然誤傳。現在,隨著檔案文獻的解密公佈,有條件讓讀者瞭解決策真相,知道周恩來對故鄉淮安的母親河——淮河治理的高度重視,是他重視全國治水事業、務求實效工作作風的一部分。當年治淮上中下游統籌兼顧一盤棋的全局觀點和苦幹實幹的艱苦奮鬥精神,對今天來說仍具有重要的借鑑和啟示意義。


毛澤東、周恩來與新中國的治淮決策


圖為1952年毛澤東在鄭州邙山視察黃河

■毛澤東在淮河流域洪澇災情報告上批示“根本導淮”■

淮河,地處中國的腹心地帶,蜿蜒東入大海。全流域27萬平方公里,跨豫、鄂、皖、蘇、魯五省的40個地級市、181個縣(市、區)。新中國成立之初,也是根治淮河的開局之時。

《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一卷記載:1950年7月20日,毛澤東閱華東防汛總指揮部7月18日關於安徽、河南兩省水災情況的報告,就根治淮河問題寫批語給周恩來:“除目前防救外,須考慮根治辦法,現在開始準備,秋起即組織大規模導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導淮,免去明年水患。請邀集有關人員討論(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導淮兩問題。如何,請酌辦。”

出生在多災多難的淮河下游的周恩來,對當年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有親身感受。早在1916年秋,周恩來在南開學校讀書期間的一篇《避暑記》的文章中就寫道:“淮皖大水,家遭波及。”這裡的“淮皖大水”,就是指包括他的家鄉淮安在內的淮河中下游地區的洪水災害。1946年,周恩來在南京梅園新村與國民黨代表談判期間,蘇北解放區負責人惠浴宇向他彙報土改工作,順便講到個別地方幹部把治水文獻、資料都燒了。周恩來聽後立即批示:文獻資料不能燒,對今後國家水利建設有用。1970年9月30日,周恩來會見巴基斯坦農業代表團時說:“我生在淮河下游,小時候就知道一些淮河的情況。”

據1949年11月20日的《周恩來在解放區水利聯席會議上的講話記錄》所載,周恩來曾用“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勉勵水利幹部和水利專家代表要下決心為人民“除害造福”,說:“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受盡了水旱災害的折磨,水利做的是開路的工作。水利本身就是為人民服務。”1950年3月20日,周恩來簽發政務院《關於一九五○年水利春修工程的指示》。《周恩來年譜》記載:1972年11月21日,周恩來在聽取關於葛洲壩工程問題的彙報會上自我總結說:“解放後二十年我關心兩件事,一個水利,一個上天(指導彈、衛星)。”

曾任水利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錢正英,1991年7月21日在一篇文章中說:“作為人民政府的總理,周恩來同志在1950年就鼓勵我國科學家,要創造出比大禹更偉大的功績。周恩來同志本人,更身體力行地實踐這個要求。在他任總理的27年間,他自始至終以極大的力量關注和領導水利工作。江河治理開發的規劃,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利工作的方針政策,特別是治水中的複雜難題,都是在他親自主持下得到正確的解決。”

據治淮委員會史料記載,遵照毛澤東“根本導淮”的批示精神,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從1949年到1989年國家投入治淮專項資金達92億多元,完成土石方80多億立方米。在山丘地區建成大中小型水庫5300餘座,總庫容量達250億立方米。平原利用湖泊建成滯洪蓄洪控制工程和提蓄洪水的湖泊水庫10多座,總庫容量280億立方米。下游開闢了新沂河、新沭河及蘇北灌溉總渠,擴大了入江水道,使淮、沂、沭、泗河的水閘排洪能力從原來的8000立方米/秒,增加2倍達2.4萬立方米/秒。同時還普遍加固了干支流堤防4.3萬公里,治理了各平原河道,新開了淮沭新河、新汴河、茨淮新河、洙趙新河等排洪骨幹河道和網絡縱橫的排水溝渠,修建了大批涵閘、橋樑,其中洩洪量大於1000立方米/秒的大水閘70多座,修建了數以萬計的大大小小的灌區和農田灌溉工程,使全流域的灌溉面積由1949年的2000萬畝發展到1.1億畝。

■周恩來親自批准“導沂整沭”工程,治淮前哨戰打響■

1949年夏,解放軍的隆隆炮聲,宣告包括淮安在內的淮河下游地區全境解放。可是天公不作美,地處蘇北中部的素有“洪水走廊”之稱的淮陰地區,當年遭受了特大洪澇災害。七八月間,沭、泗、淮、沂四水流域普降大雨,並伴有強颱風,100多處堤防決口,淮北大地洪水漫流。當時的淮陰地區有927萬畝農田被淹,夏糧減收3.1億公斤,倒塌房屋25萬間,淹死大牲畜2000多頭,有250萬災民靠人民政府救濟為生,240萬災民因生活無著而外出逃荒。

那時的蘇北區黨委立即把包括淮陰在內的蘇北嚴重災情報告火速報到中央。來自湘江之畔的毛澤東和童年生活在淮水之濱的周恩來,看到災情報告後立即聯名簽發回電,滿懷深情地指示蘇北區黨委:“徐淮地區水旱災害多,群眾生活苦,所以歷史上出皇帝。現在解放了,如果不認真治水,根治水害,政權就無法鞏固。……我們對在革命戰爭中作出重大貢獻的蘇北人民所遭受的水災苦難,負有拯救的嚴重責任。要全力組織人民生產自救,以工代賑,發動群眾,積極著手興修水利,以消除歷史上遺留的禍患。”

1949年10月,蘇北區黨委、蘇北行署和蘇北軍區司令部根據中共中央和華東局對淮河下游治水的批示精神,聯合發出了《蘇北大治水運動總動員令》,組織工程技術人員與水利專家,經過反覆勘查論證,形成了蘇北治水第一仗——淮陰地區境內的“導沂(河)整沭(河)”工程方案,在淮北平原上開挖一條橫貫東西的淮河、沂河洪水入海道——新沂河。據時任蘇北行署主任、後任江蘇省省長的惠浴宇回憶:1950年春,導沂工程“已經開工了,上上下下對這個工程仍存在著不同意見,經費也難以落實。整個工程騎虎難下。曾山同志派錢正英來實地進行了考察。錢正英向華東局彙報說:‘有些枝節上的缺點,但整個工程方案是對的。’華東局又派錢正英進京,由水利部副部長李葆華帶了向周總理彙報。周總理親自批准了這項工程”。與此同時,周恩來又轉請董必武副總理批撥以工代賑大米1500萬公斤,支持這項工程。

毛澤東、周恩來的關心與支持,大大鼓舞了參加“導沂整沭”工程的淮陰70萬名幹部群眾。他們挑擔推車,奔赴新沂河工地,日夜奮戰,展開了一場淮河下游地區大規模治水的“淮海戰役”,打響了治淮的前哨戰。花了6個月的時間,共完成土石方3645萬立方米,採用“築堤、束水、漫灘”的排洪方式,開挖了一條長183公里、洩洪流量3500立方米/秒的洪水入海新通道。抗擊了當年過境洪水五次洪峰的襲擊,保障了淮北地區人民的幸福與安寧。

周恩來在一次水利會議上聽到彙報後,高興地說:“蘇北剛剛解放,就搞出了這麼一條大河,當年就發揮了效益,而且沒出什麼問題,這是十分可喜的事!……一旦人民當了家,做了主,在建設祖國的事業中,必然會發揮出無窮無盡的力量!”這是全面治理淮河之前在淮河下游的一次成功的實踐,為全面治理淮河不但提供了一個開局成功的範例,而且又為全面治淮提供了重要的經驗。

■按照毛澤東根治淮河的戰略思想,周恩來及時簽發《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

如果說“導沂整沭”的新沂河工程是政務院治淮《決定》的前奏,那麼緊接著皖北、淮北的淮河中下游地區1950年的又一次特大洪澇災害,就是產生《決定》的又一個直接動因。在領導、決策、指揮、治理全國大江大河的治水總體思路上,周恩來為什麼決定新中國治理大江大河的第一仗是淮河呢?


毛澤東、周恩來與新中國的治淮決策


圖為周恩來1952年5月為荊江分洪工程題詞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夏,長江和淮河堤防決口,江、浙、滬的海堤在臺風襲擊下幾乎全線崩潰,千百萬災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1950年6月淮河兩次大決口後,周恩來兩次主持政務會議,討論治淮問題。水利部部長傅作義報告淮河嚴重災情後,周恩來嚴肅地說:“水災是非治不可。如果土地不洪就旱,那就土改了也沒用。”他當即提出了經過周密思考的治淮“五項原則”:“統籌兼顧,標本兼施;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分期完成,加緊進行;集中領導,分工負責;以工代賑,重點治淮。”當時,淮河流域的幾個省在治水問題上有排水和蓄水之爭。如果各地只顧自身的局部利益,各自為政,根治淮河是不可能的。周恩來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強調根據淮河實際情況,統籌全局,明確指出治淮“總的方向是上游蓄水,中游蓄洩並重,下游以洩為主。從水量的處理來說,主要還是洩水”。“這次治水計劃,上下游的利益都要照顧到,並且還應有利於灌溉農田,上游蓄水庫注意配合發電,下游注意航運。總之要統籌兼顧。”

1950年7月,淮河中游水位猛漲,超過1931年最高水位,造成重大災害。為此,周恩來當即約請時任政務院副總理的董必武,財經委副主任薄一波,水利部部長傅作義、副部長李葆華和財經委計劃局副局長孫曉邨等,研究抗澇和導淮工作問題,當即決定由水利部和中財委計劃局負責草擬導淮的根本方針與1951年度水利計劃。

8月1日,皖北區黨委書記曾希聖等就當地災情和救災工作意見致電中共中央華東局、華東軍政委員會並轉中共中央。8月5日,毛澤東在閱後批送周恩來:“請令水利部限日作導淮計劃,送我一閱。此計劃八月份務須作好,由政務院通過,秋初即開始動工。如何,望酌辦。”

8月25日至9月12日,根據毛澤東根治淮河的指示精神,周恩來參加了水利部召開的治淮會議,多次聽取彙報,針對會上發生的蓄洩之爭和蘇、皖、豫三省存在的嚴重分歧,提出了治淮工作方針的指導性意見。

8月28日,華東軍政委員會向周恩來轉報了中共蘇北區委的電報,電報強調了蘇北的困難,認為如果當年即行導淮,將改變蘇北的整個工作計劃,對農業和土改等其他工作影響很大,而且在各方面的準備工作上都感倉促。8月31日,毛澤東看了這份報告即批示:“周:此電第三項有關改變蘇北工作計劃問題,請加註意。導淮必蘇、皖、豫三省同時動手,三省黨委的工作計劃,均須以此為中心,並早日告訴他們。”周恩來立即按照毛澤東的批示,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細緻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親自落實了治淮工作的經費和任務。蘇北是周恩來的故鄉,但他反覆告誡幹部要汲取國民黨治淮時江浙人管事只顧下游,不顧中游、上游,鬧地方主義的教訓。

9月2日,周恩來又約董必武、薄一波和傅作義等人開會,研究治淮計劃。會議決定:“(1)治淮必須要江蘇(蘇北)、安徽(皖北)、河南三省(區)同時動手,做到專家、群眾和政府三者結合,新式專家和土式專家相結合。(2)到九月底訂出動員和勘探的具體計劃,十月動工。以三年為期,根除淮河水患。”至此,治淮《決定》的框架已經基本形成。為了慎之又慎,周恩來根據毛澤東關於治理淮河要“早日勘測,早日計劃、早日開工”的“三早”指示精神,在10天內先後三次專門聽取傅作義部長、規劃設計主任須愷、華東水利部副部長劉寵光和河南、皖北、蘇北三個省區的負責人吳芝圃、曾希聖、蕭望東,以及水利專家參加的關於淮河流域災情和治理規劃的彙報。最後一次彙報時,大家把工程、經費和糧食都落實好了,周總理聽後高興地對三省(區)負責人說:“只要你們三個諸侯統一了,就好辦了。我向主席彙報,只要主席同意,就這樣辦了。”

9月21日,毛澤東收到曾希聖電告皖北災民擁護治淮的情況,非常高興。為督促治淮工程早日開工,毛澤東又批示:“周:現已九月底,治淮開工期不宜久延,請督促早日勘測,早日做好計劃,早日開工。”

9月21日當天,周恩來約傅作義和李葆華談話,要他們加緊督促實施治淮工程計劃。此後,周恩來又致信毛澤東等人,告知關於治淮的兩份文件已經送至華東、中南軍政委員會審議;因時機不容再誤,治淮工程計劃則已經由水利部及各地開始付諸實施。

水利部負責人根據周恩來多次主持討論的治淮方針和計劃,起草了《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為使這一事關治淮成敗的《決定》更加科學化,9月22日周恩來專門給中央和華東局負責同志等寫了三封徵求意見的信。

綜合了各方面意見後,周恩來抱病親自修改、審定,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會議討論通過,以政務院的名義於1950年10月14日頒佈了《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決定》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把握治淮的客觀規律,進一步闡明瞭“蓄洩兼籌,以達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方針和“三省共保,三省一齊動手”的團結治淮的原則,並規定了步驟、機構及豫皖蘇三省(區)配合、工程經費、以工代賑等事項,解決了蓄洪與洩洪、上游與下游、遠期與近期、除害與興利等一系列的問題,對淮北大堤、運河堤防、三河活動壩和入海水道等大型骨幹工程也作了原則性的部署。

為了配合宣傳《決定》,周恩來要求《人民日報》於10月15日發表了《為根治淮河而鬥爭》的社論。對於這一偉大《決定》,淮河流域人民,特別是皖北、蘇北的重災區人民積極擁護,都把治淮看作戰勝洪澇災害的第二次解放,決心“不做水奴隸,要做水主人”,並積極備糧、備工具,決心打一場治理淮河的“淮海戰役”。

1951年5月上旬,以邵力子為團長的“中央治淮視察團”把毛澤東親筆題寫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四面錦旗分別送給國家淮委和河南、皖北、蘇北三省(區),對治淮進行了進一步的大發動。

■治淮決策的重大勝利受到了淮河流域人民和世界友人的稱讚■

被國際友人讚譽為“天堂之路”的蘇北灌溉總渠及其配套的高良澗進水閘、淮安運東分水閘、六垛節制閘等項工程的建成,是貫徹執行治淮《決定》的首戰勝利,每條河、每座閘壩都凝聚著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心血。

1950年秋,周恩來和鄧穎超在北京匯中飯店與被接到北京的八嬸母楊氏聊家常時,聽說家鄉淮安人民生活都有了好轉,非常高興地說:“還要挖條大河呢!從洪澤湖挖到海,那時候淮安就更好了,北鄉也能種水稻了,以後的日子還要好呢!”周總理所說的“大河”,就是蘇北灌溉總渠。當年蘇北區黨委考慮到當時的條件,依據蘇聯水利專家布可夫和中國專家王元頤等的建議,選準了修建蘇北灌溉總渠作為蘇北治淮第一仗。

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惠浴宇接到通知,政務院要聽取蘇北灌溉總渠工程的彙報,就帶了熊梯雲、王元頤和淮委秘書長吳覺一同前往。周恩來召集政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起聽了彙報。周恩來對許多工程的細節問題都詳加詢問,吳、熊、王等一一回答。他們的話比一些黨政負責人的話更有說服力。周恩來一字一句作了記錄。

當時正值志願軍入朝作戰初期,中央財政和物資的緊張可想而知。有的副總理、有的部門負責人表示事情是應該辦的,但是就目前中央提供的實際支持的能力看,規模是不是太大了?尤其是蓄水問題,本來上游就有想法,按當時的國力,能解決防災抗洪、解脫人民痛苦就很是勉為其難了,解決蓄水,那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水利事業了,能不能以後有條件了再搞?搞這樣的工程,用的錢都能鋪到香港了。上游某省的一位同志也說:我們那兒除澇還忙不過來,你們倒要花錢搞灌溉了?周總理把茶杯往茶几上猛地一頓,嚴厲批評那位同志說:“你的老毛病不改,為什麼不好好聽聽,先分什麼你們我們?”

水利部部長傅作義、副部長李葆華都是積極支持這項工程的。為了體諒中央的困難,但作為具體實施者又希望能將工程的效益發揮得更好一點,惠浴宇說:“我們蘇北是下游,面對大海,淮、沂、沭、泗四大害河,均要出海,我們有義務敞開大門,讓兄弟省洩洪,我們一定辦到,具體洩多少,按中央指示辦。”

會議上形成了兩種意見,一時爭執不下。

周恩來聽了大家的意見,最後拍板說:“蘇北人民在戰爭期間,響應黨的號召,上去那麼多人,流了那麼多血,出了那麼多烈士,洪水給你放下海,他們夠資格積蓄一點水嘛!我們應該支援他們……河南上游,以蓄為主;安徽中游,洩蓄兼施;江蘇下游,以洩為主,蓄為輔……蘇北五大工程,提得有氣魄,我都同意。要保證八百流量,廢除歸海壩。什麼叫歸海壩?水大了馬上放水淹人就是了,我們黨領導的新中國,這樣下去怎麼行?”周恩來當即批給大米5000萬公斤,支持灌溉總渠的興建。時值深夜,周恩來又徵求了多數人的意見後說:“今天晚上就批准興建灌溉總渠的方案,你們要像搞新沂河那樣搞好這條河!”惠浴宇當即表示說:“請總理放心,我們一定照辦。”周恩來說:“蘇北五大工程(指的是完成總渠工程後陸續進行的洪澤湖大堤、江海堤防加固和淮沭新河的興建等),提得有氣魄,我都同意!”並以親切的口吻對惠浴宇、熊梯雲說:“我們都是蘇北老鄉,可一定要把治淮的事情辦好啊!”

包括淮陰、鹽城、南通、泰州、揚州在內的蘇北人民不負總理的厚望,72萬名民工,以83個晴天,與冰凍、淤泥、砂姜等進行了頑強的鬥爭,在1952年5月的洪澇、旱災之前,在平地上開成了一條西至洪澤湖畔、東至黃海之濱的168公里長的蘇北灌溉總渠。國際友人看到這一奇蹟,盛讚:“了不起的中國人,依靠自己的雙手修了一條‘天堂之路’。”

號稱中國南方“水上長城”的洪澤湖大堤是從1951年開始修築的,經過三次大修,大堤像一條巨龍,伏臥在洪澤湖東北岸,既能抗洪水,又能抗地震,關鎖著千里長淮,使之彙集為“日出鬥金”的大水庫,造福於包括淮安在內的整個蘇北裡下河地區的廣大人民。

在淮河入江的63孔大閘及其他24座大中型閘壩即將開工之際,周恩來專門召見惠浴宇詳細聽取彙報,決定有關部門從全國抽調一批幹部、技術人員、大學畢業生和技術工人支援三河閘建設,除由國家調配材料和施工機械以外,又把閘門和啟閉機的製造、安裝任務專門交給上海,要求保質保量製造好,安裝好。經過15.8萬名民工和6000名幹部、技術人員以及解放軍官兵共同奮戰,得以在10個月內確保大閘的勝利竣工,成為當時淮陰範圍內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大型工程,吸引了26個國家的外賓前來參觀,許多外賓豎起大拇指說:“中國,偉大!”

(來源:《黨史博覽》2019年第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