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細化措施佈局渤海治理攻堅戰

近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印發《落實〈山東省打好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實施方案》。山東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為導向,堅持陸海統籌、以海定陸,全面推進陸、岸、海汙染綜合防治,以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海洋生物資源養護、清理整治海水養殖汙染、開展漁港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為經略海洋、加快海洋強省建設、打造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方案明確了此次治理攻堅戰的重點任務,一是推廣農藥減量控害、化肥減量增效和增施有機肥技術,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二是嚴格控制捕撈強度。落實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繼續實施限額捕撈試點。嚴厲打擊涉漁“三無”船舶。優化海洋捕撈作業結構,全面取締“絕戶網”等對漁業資源和環境破壞性大的漁具,清理整治違規漁具。推進渤海海域禁捕限捕,自2019年起,逐年減少海洋捕撈許可證數量,逐步壓減近海捕撈漁船數量和功率總量。

三是大力養護海洋生物資源。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鼓勵建立以人工魚礁為載體、底播增殖為手段、增殖放流為補充的海洋牧場示範區。嚴格執行休漁制度,逐步恢復漁業資源。

四是清理整治海水養殖汙染。嚴格海水養殖空間與容量管控,清理整頓沿海各市核心區海岸線向海1公里內筏式養殖設施。合理佈局網箱養殖,合理確定養殖密度,推進生態健康養殖和佈局景觀化,鼓勵和推動深海養殖、海洋牧場建設,開展海域休養輪作試點。

五是加強海水養殖環境治理。嚴禁在水產養殖中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等國家禁用藥及其化合物。以萊州灣等海域為重點,治理海水養殖汙染。

六是開展漁港(含綜合港內漁業港區)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含油汙水、洗艙水、生活汙水和垃圾、漁業垃圾等清理整治,推進汙染防治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提高漁港汙染防治監督管理水平。

七是開展水產品質量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

本方案的陸域範圍為小清河、海河、半島流域範圍,包含:青島、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濱州7個沿海市和濟南、淄博、德州、聊城4個內陸市;方案涉及海域範圍為山東省渤海、黃海管轄海域,面積約4.73萬平方公里。

(中國海洋報記者 盧晨;編輯鄭雅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