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与蒙古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很大的不同?

珲春国防一哥


蒙古人与鞑靼人,俄罗斯人,哥萨克人基本没什么关系。鞑靼人与俄罗斯,哥萨克也基本没什么关系。俄罗斯,乌克兰和哥萨克有很大关系。

1. 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政权基辅罗斯诸公国文化发展出来的后裔。基辅罗斯诸公国现在分成了三个文化语言很类似的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2. 哥萨克人起源比较复杂,但是和俄罗斯以及乌克兰人关系很密切。他们主要从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中分化出来的不受俄罗斯沙皇政府管制,不愿意当农奴的一种底层自由民组织起来的社会。他们最早是逃离了蒙古金帐汗国统治的东斯拉夫人,他们逃到黑海西北沿岸,也就是今天的乌克兰敖德萨以及罗马尼亚东北部区域去,并和当地原有的白匈奴人合并到一起生活去了。总的来说,哥萨克人究竟是不是一个独立民族,这一点比较模糊。但是说他们是一群有独特生活方式,习俗,方言的东斯拉夫人后裔还算是比较准确的。

3. 鞑靼人是突厥系民族。长相上与俄罗斯人有较大不同。有很多有明显的东亚人种特征,有很多有明显土耳其诸民族特征,跟新疆维吾尔人比较相似。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典型欧洲人的长相,以至于金发碧眼。作为生活在欧亚大陆过渡地区的民族,鞑靼人的长相和血统也很有过渡性。但是文化上来说,鞑靼语和土耳其,维吾尔语几乎可以互通,习俗与穿着也与维吾尔几乎一样。所以是个典型的突厥系民族。这个民族的来历也是比较复杂。基本上是中世纪伏尔加保加利亚人的后裔,加上很少部分的蒙古血统。伏尔加保加利亚人应该原来是一个突厥系民族,但是他们来到现在的居住地的时候,这里本来就有芬兰-乌拉尔民族和东斯拉夫的人在这居住了,所以慢慢地,当鞑靼民族形成的时候,已经是血统上很混的状态了。

4. 蒙古人,东胡民族后裔,纯东亚人种。跟前三都只有很少很少的民族血统关系,就不详细解说了。

这里算是答了你的第一问了。

第二问,挺复杂的,我能答一点是一点吧。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主要是通过利用他们作为金帐汗国代理征税人的身份开始发家的。金帐汗国对俄罗斯诸地方的统治极其间接。他们指定了莫斯科大公作为全权代理人帮他们从各俄罗斯诸城征税,如果有人不服莫斯科管或不交钱。莫斯科就找蒙古人干爹。蒙古干爹就会来教训莫斯科的敌人。久而久之,莫斯科就做大了,实力凌驾于俄罗斯诸城之上,以至于最终打败了自己的干爹,宣布不再服从金帐汗国独立了。在莫斯科做大了之后若干年,终于到了恐怖的 伊凡四世 雷帝当大公了。恐怖伊凡宣布自己为沙皇,从而开始了沙俄历史。他的主要军事成就就是打垮了喀山汗国。喀山汗国就是鞑靼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国家。在伊凡四世之前的很多年,喀山汗国由于与莫斯科距离比较近,两国经常战战和和,互有胜败。最终到了伊凡四世的时候,他花了很大的力气攻下了伏尔加河上游离喀山60公里左右的一座岛屿。在那里建立了水军基地,大造舟舰,最终顺江而下围困了喀山城多个月之后,终于攻克。至此,喀山汗国灭亡了。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他名人在今天莫斯科红场上建造了一座大教堂,就是大名鼎鼎的那个俄罗斯象征彩色教堂。圣瓦西里大教堂。

这个战役是莫斯科沙皇国,极其后来的俄罗斯沙皇国扩张的起点。在打败了第一个强敌喀山汗国之后,基本上西伯利亚方向就再也没有强敌了,很从容地就扩张至和清王朝接壤的尼布楚。在这之后很多年,俄罗斯扩张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南面与奥斯曼土耳其打拉锯,西北面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沿岸,正西面与波兰进行斯拉夫民族领头羊的争夺。但是这些战争,主要就都是正规的政府部队在参与了,较少使用少数民族部队。

第三问,简短一点是这个样的。

俄罗斯往亚洲方向的扩张主要是驱使的哥萨克人。当俄罗斯的中央政府越来越强大之后,哥萨克人的生活方式就越来越受到威胁了。在欧洲,俄罗斯政府基本上不大允许哥萨克自由民的存在了。在这个时候,俄罗斯政府想到了一个主意一箭双雕。他们对哥萨克人说,你们到东方去,那里都是无主之地。你们去了之后以俄罗斯沙皇的名义占领那些土地,沙皇就把那些土地赐给你们生活,政府不管你们,你们不用交税。哥萨克人当然愿意,其实也别无选择。

当哥萨克人把这块地方稳定下来之后,俄罗斯政府就会过来接管某些要冲以及肥沃的地方,开始建立城镇,同时驱使着哥萨克人继续往东去寻找新的无主之地,以继续他们自由的生活。这里说一句,这个计划比较缓慢,不是说哥萨克没住几年就又要被赶。往往哥萨克在一个地方安居了10年或一代人之后,政府才会过来实际认领这些领土。


瓦当历史


蒙古是12世纪北方草原上的一个部族,鞑靼是北方草原上的另一个部族,又称塔塔儿。

为什么蒙古会被称为鞑靼呢?

13-14世纪的波斯人拉施特在他编撰的《史集》中解释说:蒙古一词……也用于和蒙古人类似的其他民族……由于他们的强大,这些地区的其他部落也渐以他们的名称著称……正如在此之前,塔塔儿人称为胜利者时,一切其他各族都曾被称为塔塔儿人。甚至现在塔塔儿人在阿拉伯、忻都斯坦和契丹地区也还享有盛名。

也就是说,早先塔塔儿人强大的时候,蒙古人被称为塔塔儿,也就是鞑靼。后来蒙古强大了,其他部落就被称为蒙古了。

实际上蒙古被中国人和欧洲人称为鞑靼的原因还有细微差别。

被中国人称为鞑靼,主要是金朝和塔塔儿接触比较多。塔塔儿是较早臣服于金朝的北方草原部族。1196年,塔塔儿叛金,金朝丞相完颜襄受命率军讨伐,铁木真还曾经和克烈部的脱斡邻勒汗,配合金朝军队进兵夹击,因此脱斡邻勒汗被授予王号,从此称为王罕。铁木真则得到“札兀惕忽里”的官号,意为诸乣统领。

最早把蒙古人称为鞑靼的欧洲人,据说是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派出的修士朱利安。他受命带领使团前往东俄罗斯去搜集蒙古入侵者的信息。这个名字很可能是他从库蛮人那里听到的,库蛮人这么称呼蒙古人,则很可能是因为蒙古军队中有人自称塔塔儿。当然,蒙古人肯定也提到了其他的名号。不过最终西方人使用鞑靼这个称呼,是因为它和拉丁文中的“Tartarus”很像,而这个词的意思是地狱下暗无天日的深渊。在蒙古入侵之后各种对其的描述中,蒙古人都被塑造为来自地狱的恶魔。所以欧洲人就选择了这样一个可怕的词指代他们。

公元前530年代的雅典双耳细颈瓶上的地狱形象


pku小动物


感谢“VIP7312558669933”的邀请!

鞑靼与蒙古是部族交错的关系。虽然有交错的地方,但是鞑靼与蒙古是两个不同的部族,而且分别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所以鞑靼不是蒙古,蒙古也不是鞑靼。

鞑靼一词虽然出现在明朝,然而这一词中原人对鞑靼部落政权的称呼。鞑靼这个部落是一个大部落,隶属于鞑靼部落的小部落有:怛旦部落、阻卜部落、塔塔尔部落、汪古部落等。

怛旦部落早在唐朝已经出现,是隶属于突厥帝国的一个小部落。鞑靼人也是突厥语系的一个游牧部落。突厥帝国崛起于漠北草原,后来征服中亚,中亚的部落在突厥的同化下,也多了一批白种人的突厥人。因为草原部落一旦取得胜利,就会将对方的部落瓜分,分给自身隶属下的各个部落,所以鞑靼部落中也多了很多白种人。

突厥帝国分裂后,各个大部落又分成小部落,各个小部落又再次合并为一个大部落。再后来,东西突厥都被唐朝所灭,在唐朝稳定的统治下,各个小部落就固定下来,形成了不同的民族。

唐朝遭遇安史之乱,漠北草原的回纥人被唐朝抽调了大量的兵员平乱,例如沙陀族就是回纥的一个部落。回纥人遭到北方黠戛斯部落的进攻和东方契丹人入侵,回纥人向唐朝寻求庇护,退守到西域和中亚地区。

契丹人灭掉了黠戛斯,占据了大漠草原。其中阻卜就是契丹人统治下的鞑靼人。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被女真人推翻后,契丹人裹挟草原各部退守藩属国的领地,并灭掉了各个藩属国,建立了西辽帝国。而留在草原上汪古部和塔塔尔部就是金朝统治下的鞑靼人。

金朝崩溃后,蒙古部统一草原各部,鞑靼人也隶属于蒙古,成了蒙古人。

所以在中亚的部族是突厥—回纥—契丹—蒙古。这些部族都是从东方西征过去的,虽然受中华文明的影响,在战力上要强过中亚各个部族,但是西征的人口比较稀少。不仅没有同化当地部族,反而被当地部族所同化。每一次西征,漠北的鞑靼部落都能在中亚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所以在人口上要更多,文化程度上更高。

政权虽然是契丹政权,但是主体民族却是鞑靼人,而不是契丹人,契丹人反而被鞑靼人同化了。蒙古人也是,西征的过程中,蒙古人比较少,塔塔尔部和汪古部在西征后找到了自己的小伙伴,一合并,在人口上超过了蒙古人。在中亚真正的蒙古人反而在几个鞑靼部落的引领下,和中亚的鞑靼部落结合。

统治俄罗斯的金帐汗国,名号虽然是蒙古人,但是主体民族却是鞑靼人。蒙古人只剩下一个名号。完成对东欧各个俄罗斯公国征服的不是漠北草原的蒙古人,而是在蒙古人领导下的中亚鞑靼人。所以西方人把突厥、鞑靼、蒙古都当成一种人的不同名字。

蒙元政权崩溃后,逃到草原,鞑靼人夺取了蒙元政权,建立了鞑靼汗国,所以被明朝称为鞑靼人。然而,漠北草原,蒙古人才是主体民族,鞑靼人虽然夺取了政权,但是人口处于少数。除了鞑靼还有一个瓦剌政权,也是一个小部落。这漠北草原,无论是地域原因,还是人口的原因,鞑靼人更容易被蒙古人同化,彻底地成为蒙古人。

近代的西方是民族国家,单一的民族,根本无法理解大一统多民族的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历史原因,他们把中国叫做契丹人,也叫做突厥人,也叫做蒙古人,也叫做满洲人,也叫做汉人、唐人。相同的生活环境,才能取得文化的认同,便于文化的输出。

中国对中亚的文化输出更多的是吐蕃人的文化、加上草原文化的一个混合体,因为中亚、漠北、青藏,游牧经济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汉文化更容易输出到朝鲜、日本、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农耕经济占据重要的地位。

上面所论述的就是突厥人、鞑靼人、蒙古人、回纥人他们交错的历史关系。受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现在的突厥人、鞑靼人、蒙古人就比较好区别了。中亚以及新疆的许多民族的统称是突厥化的各个民族。鞑靼人在俄罗斯境内比较多,有多个鞑靼人的共和国。蒙古人在中国、蒙古国、以及历史上清朝被沙俄割占的地区。



青青说文明史


鞑靼

鞑靼是多个族群的共称,包括以蒙古族为族源之一的游牧民族、在欧洲被金帐汗国统治过的部分突厥系民族及其后裔。

在东方

鞑靼人的兴起要早于蒙古人,鞑靼之名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北朝与隋朝是通过室韦知道鞑靼的;在契丹和金朝统治时期,部分鞑靼人(主要是蒙古语部族)与其他民族融合形成了蒙古人,是蒙古人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柔然时期(源自柔然的别名大坛、坛坛)、突厥汗国时期(唐代《鄂尔浑碑铭》有“三十姓鞑靼”和“九姓鞑靼”等名)以及蒙古帝国时期(塔塔尔人),只有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塔塔尔人接受“鞑靼”这个称呼,而塔塔尔人被蒙古人吞并后,蒙古人并不以此自称。

突厥汗国时代的鞑靼人位于突厥东边,说东胡语,是突厥人的敌人;在唐朝末年随着回鹘汗国的崩溃,不少说东胡语的部落进入回鹘旧地,而“鞑靼”是古代中原人对北部国界线境外的各游牧民族的统称,这个称呼始于五代两宋时期。

附图,突厥汗国

塔塔尔人(九姓鞑靼部)总的来说是一个部落集团,里面包括说突厥语、蒙古语的部族。当蒙古人崛起后说突厥语的鞑靼部被迫西迁,西迁的路线有两条:一个是伏尔加河流域,另一个是叶尼塞河流域。迁到伏尔加河流域的鞑靼人与当地说突厥语的钦察人、伏尔加保加利亚人等融合形成了今天喀山鞑靼人;而在叶尼塞河的鞑靼部人则和当地的阿尔泰人等融合形成了西伯利亚-叶尼塞鞑靼。

附图,鞑靼妇女

在欧洲与西伯利亚

在俄罗斯和部分欧洲国家,鞑靼泛指蒙古人及在蒙古扩张时期随蒙古人进入欧洲的其他游牧民族;而在蒙古人到来之前,西方人把从东方来的游牧民族都叫做“突厥人”。

“鞑靼”一词最早是拜占庭帝国用来指代从黑海到咸海一带各种游牧、半游牧的突厥人的,这些突厥人都是在蒙古人崛起后西迁的说突厥语的九姓鞑靼部族。在蒙古人建立金帐汗国前,东欧草原上的土著游牧民族有保加尔人、巴什基尔人等,讲混杂了乌拉尔语的突厥语;外来游牧民族有库曼人、钦察人等,主要讲突厥语;随着蒙古人的到来,他们连同蒙古人一起被称为鞑靼人。

现在欧洲人所说的“鞑靼人”包括广义和狭义的指代,广义指俄境内所有使用突厥语的各族(阿塞拜疆人以及北高加索、中亚、伏尔加河流域突厥语各族);而狭义则只指鞑靼族(突厥人的一支)。

附图,广义“鞑靼人”

现在俄罗斯的塔塔尔族都或多或少的带有鞑靼部民的血统,便没有鞑靼部血统,但是有些血统是共有的,比如钦察、乌戈尔等。

鞑靼(蒙古)是明朝时对北元蒙古人的称呼,从也速迭儿开始,到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与瓦剌对立,分为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鄂尔多斯、阿速等部。

附图,鞑靼(蒙古)

蒙古

蒙古人是古代众多的游牧民族融合形成的,主体是讲蒙古语的部落,其远祖可追溯到匈奴和东胡。

匈奴单于冒顿击败东胡,东胡逃到乌桓山和鲜卑山,成为乌桓和鲜卑二族;乌桓被曹操击败后衰落,而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跋部、乞伏部、秃发部、宇文部以及别支柔然等。

柔然被北魏击败而衰落,最终被突厥系民族击败。逃跑的柔然人分为南北两支,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部分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蒙兀室韦的祖先之一。(《旧唐书》有“蒙兀室韦”)

北宋时,突厥系民族逐渐衰落,蒙兀室韦诸部西迁至蒙古高原,继而被契丹征服;12世纪时,合不勒汗(铁木真曾祖)统一蒙兀各部;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了漠北各草原部落(包括部分突厥化的部族),蒙古人形成。

附图,蒙古帝国

14世纪中期开始蒙古人衰落,明朝将之赶到漠北草原,西征时留在中亚的突厥化蒙古人逐渐伊斯兰化;明朝时,蒙古高原的东、西蒙古被鞑靼和瓦剌统治;后金崛起后,漠南蒙古诸部臣服于后满洲;18世纪时,清朝征服漠北蒙古各部。

附图,蒙古人分布

欢迎交流讨论!!


我没忘记home


鞑靼是个非常复杂的名词,在不同历史时期,鞑靼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所指代的人也是完全不同的一群人。

鞑靼这个词出现的很早。

在唐朝末年,9世纪到10世纪,鞑靼一词,所指代的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上以室韦人为主、并且融入了一些铁勒-突厥部落的草原诸部。

室韦是鲜卑的一支,也是最落后最偏远的一支鲜卑人。他们在唐末迁居蒙古草原之前,室韦人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嫩江流域,时聚时散,东邻黑龙江流域的黑水靺鞨,西邻蒙古高原的突厥、铁勒诸部,南邻辽河流域的契丹。室韦人以渔猎为活,也有非常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唐朝时期,他们多次断断续续的来向唐朝朝贡,但并未引起特别的关注。室韦人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唐朝时期分为二十多个部落,其中最强盛的是在大兴安岭以西、呼伦湖以东的塞曷支部。这些部落不相统属,所以室韦人虽然彪悍,但室韦民族的战斗力很弱。其中,特别需要提及一个在当时并不突出的室韦部落,但他们的后代将大放异彩,他们分布在小兴安岭以北、黑龙江南岸,《旧唐书》称之为蒙兀室韦,《新唐书》称之为蒙瓦部。

840年前后,蒙古高原的回鹘汗国瓦解,回鹘人大部分南下寻求唐朝保护,少部分西迁到河西走廊、天山北坡乃至中亚,剩下一点残存于蒙古高原。这样,大草原就空了出来,室韦诸部大举西迁,进入草原。此时,他们逐渐被称为“鞑靼”,原因估计是因为其中的塔塔尔部实力过于强大,于是整个室韦诸部被鞑靼代表了。唐朝末年,鞑靼部落与山西北部的沙陀军阀李国昌、李克用家族关系密切。李国昌李克用反唐失败后,就逃到鞑靼部落中避难。后来,为平定黄巢起义,唐朝政府赦免了李克用,李克用率部南下返回中原,参与镇压黄巢,此时李克用的队伍里,就招募了不少鞑靼人。此后,中原陷入五代十国,无暇关照草原诸部,鞑靼人在草原上站稳了脚跟。此时的鞑靼人不仅仅是室韦人,还有留在草原上的突厥、铁勒部落融入其中,甚至于今后很长时间内,突厥语部落是才是鞑靼中的主导者,室韦部落因为发展落后而沦为参与者。这时的鞑靼,依据文明程度,分为生鞑靼(黑鞑靼)和熟鞑靼(白鞑靼),生鞑靼以落后的室韦人为主,信原始的萨满教,熟鞑靼以突厥语部落为主,信景教,即基督教聂斯托里派。

随后,契丹人崛起,鞑靼人普遍被征服,臣服于契丹,但却叛服无常。此时,一直到12世纪,“鞑靼”一词逐渐被弱化,被收窄,甚至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做“阻卜”的名称。其背后的原因,估计就是塔塔尔部衰落了,而阻卜部落勃然兴起,据研究,这个阻卜应该就是成吉思汗时代强大的克烈部。阻卜得到西夏的支持,因而发展的比较好。

到了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草原上发生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变。还记得刚刚说过黑龙江南岸的蒙兀室韦吗,他们的后代逐渐发展成为了蒙古部。而蒙古部出了一个叫铁木真的好汉,他奇迹般的统一了草原诸部,也就是由室韦人和突厥语部落共同构成的鞑靼诸部,这些草原诸部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统一民族,即蒙古人,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内,蒙古对西方发动了三次西征,正是这三次西征,“鞑靼”这个近乎消失的名词再次出现在历史中。蒙古的西征,特别是第二次西征,即针对欧洲的那一次西征,将“鞑靼”这个名词一直保留到现代。蒙古人西征欧洲,其实带去的真正蒙古人并不太多,留在欧洲的蒙古人就更少了,更多的是中亚的突厥语民族,特别是钦察人,估计是为了区别这群包括蒙古人但又不完全是蒙古人的东方来客,西方人将其统称为鞑靼人。此时的“鞑靼”这个名词的含义,是当代仍然在使用的含义。第二次西征结束后,成吉思汗的长孙拔都没有回去,他留在了伏尔加河下游草原上,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汗国,是为蒙古四大汗国中的金帐汗国,也被称作钦察汗国。金帐汗国以伏尔加河下游为核心,统治着哈萨克丘陵、花剌子模、伏尔加河中游的保加尔汗国、克里米亚以及俄罗斯诸公国。保加尔人是原来五世纪肆虐欧洲的匈人部落联盟中的余孽,本是黄种人,也属于突厥语民族,但早已跟斯拉夫民族混血而成为白种人了,他们是钦察汗国的主要民族之一。在钦察汗国及后来分裂后的各汗国的共三百余年的统治中,蒙古人、钦察人、保加尔人、其他突厥语民族以及很大一部分当地斯拉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鞑靼民族,分为喀山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阿斯特拉罕鞑靼人等等好多支,具有明显的斯拉夫人特征。这群人最终在16世纪被沙皇俄国征服,至今仍是俄罗斯第二大民族,即鞑靼族,在俄罗斯境内还有一个以喀山为中心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就是鞑靼人的国家。包括列宁等很多名人,都有鞑靼血统。有一部分鞑靼人后来迁入我国,就是我国的塔塔尔族。

除此之外,在明朝时期,鞑靼这个名词的第三个含义出现了,它指代的是草原上正宗的蒙古人。明太祖将北元彻底击败之后,北元逐渐分崩离析,黄金家族很难控制局面。原属于蒙古旗下的一支杂牌蒙古人逐步发达起来,他们是成吉思汗时代贝加尔湖、叶尼塞河一带的林木中百姓的后裔,被明朝称为瓦剌,后世也称之为卫拉特蒙古或者漠西蒙古。在土木堡之变中俘虏明英宗的就是瓦剌人。同时,为了与瓦剌人做区别,明朝人将正宗的蒙古人称为鞑靼人。到了16世纪初,鞑靼人从瓦剌人手中夺回大权。瓦剌人被迫西迁到新疆北部,到了明末清初,瓦剌下面的核心部落各奔前程,其中,准噶尔部建立了准噶尔汗国,与满清争雄近百年;土尔扈特部一度远走南俄草原,卷入了沙俄与奥斯曼帝国和瑞典的诸多战争,后来不堪其辱,又万里归国,没回来的就是今日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共和国的卡尔梅克人;和硕特部进入青海和西藏,成为青海蒙古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蒙古草原则回到了正宗蒙古人的手中,他们被叫做鞑靼人,在史书中被称作虏,其核心成分即察哈尔部。这批鞑靼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今日的蒙古族的主流,包括内蒙古的蒙古族,也包括外蒙古的蒙古族,还包括满清时期迁入新疆的察哈尔蒙古,但不包括青海和云南的蒙古族。

另外,从17世纪开始,中外不约而同的又赋予“鞑靼”第四个含义,就是泛指生活在东北和蒙古草原的渔猎民族和游牧民族,包括满洲人,也包括蒙古人,还包括其他通古斯语系的民族,比如锡伯族、赫哲族等等。之所以产生这第四个含义,主要还是受到17世纪满洲人征服中国的冲击。大明朝,即使是晚明,无论对当时的东方还是西方,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一支野蛮人突然征服了中国,这震惊了世人,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将这只野蛮人称为鞑靼,或者鞑子、鞑虏等。

因此,综上所述,鞑靼主要有四大含义。(1)晚唐时期,迁居蒙古草原的室韦人与部分突厥语部落共同构成的草原民族;(2)西征欧洲的蒙古人、突厥语民族、伏尔加保加尔人、斯拉夫人共同融合成的民族,即鞑靼族;(3)明朝时期,与瓦剌人相对应的正宗的蒙古人;(4)满清征服中国后,东西方对以满洲人为代表的中国东北、蒙古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的泛称。另外,鞑靼还有一个小含义,就是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之前存在的一个室韦人部落,塔塔尔部,也叫鞑靼部。


龙豹鸡


“蒙古”是具体的一个民族的名称。

“鞑靼”则是一个泛指,泛指历史上不同时代生活在欧亚大草原上不同地区的民族的统称。

南北朝时称呼阴山以西的柔然部为九姓鞑靼,呼伦贝尔有三十姓鞑靼。唐代始见“鞑靼”这个称呼,指的是蒙古高原东部说突厥语的塔塔尔人。唐代后期塔塔尔部开始向中部和南部渗透,渐渐成为蒙古高原上的主要占有者,于是“鞑靼”成为蒙古高原上各草原民族的泛称。

辽灭亡后,有一部分鞑靼人跟随耶律大石西迁。剩下的被成吉思汗编入蒙古各部又成为蒙古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吉思汗所率领的蒙古人则源自于斡难河上游外兴安岭室韦部落。

大蒙古国解体之后明朝把退居蒙古高原的北元统治的蒙古族称为鞑靼。


沅汰


这两个词最初都是汉语对北方族群的音译。鞑靼即是“塔塔尔”,蒙古即是“蒙兀”。两者在唐代受室韦都督府所辖。

突厥、回鹘、黠戛斯之际,受其扩张和衰退影响,室韦西进,他们逐渐适应新的生活。黠戛斯败了后,塔塔尔人一度扩张为最强势力,于是到了宋人那里,“鞑靼”成为塞外诸部的泛称。

蒙古人黄金家族的孛尔只斤氏,于辽代建立了尼伦蒙古汗国,位置在呼伦贝尔的塔塔尔人以北,斡难河流域。后来享有汗位继承权的乞颜部与泰赤乌部之间因争权(结下了仇)而导致了汗国瓦解。而在内斗发生以前,塔塔尔人捉住了汗国的两位顶级重要的人物,交由金国处死,其中包括了铁木真的曾祖父,所以,蒙古人本是不会自称“鞑靼”的。

到了铁木真建立汗国的时候,“蒙古”成为了草原上和林地上统一之旗号。待到蒙古后来产生的持续影响,一个叫“蒙古”的民族就越来越清晰了。

蒙古人在西方的几大汗国,后来实际是独立于元廷的,而那里的蒙古人很快各自融没到当地人中了,今天那里已经没有蒙古人。

明取代元后,蒙古分裂出了两大部,卫拉特控制的西部蒙古被中原人记作“瓦刺”,而传承北元衣钵和黄金家族血脉的东部蒙古则被记作了“鞑靼”。这时的“鞑靼”与之前的“鞑靼”是不可以相混淆的。

后来,经历了两部之间的争斗,瓦刺西迁,而其所发展出来的几部中,准葛尔最强势,打压各部,渐有一统蒙古之势,其极速扩张危胁了各部及清廷的安全与权威,双方发生较量,清王朝通过此一过程加强了对边疆和各族的管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和硕特部避准南下,这就有了今天青藏高原上的蒙古族居民。土尔扈特部西迁之后受俄国压迫,不得以东向回归中华大家庭,而未能回归的部众则成为今天俄国的卡尔梅克人。

昔日的唐古乌梁海今天叫图瓦,昔日的贝加尔湖一带今天生活的叫布里亚特人,昔日的喀尔喀漠北蒙古今天叫蒙古国(~~切断血缘和文化、自外于中华历史的外蒙古)。若是中国没有积弱,列强没有割占我们的领土,他们在今日的标签也应该是“蒙古人”吧!

此外,中国人翻译西方人说法的“鞑靼”与此前所述均无关。西方人用“鞑靼”称呼西征的蒙古人及其带领的其他东方人群,是带有贬低之意的,其相关拼写的发音恰巧与“鞑靼”的汉音近似罢了。欧洲人曾用“鞑靼”来讥笑俄国人,就很能说明问题。而今天俄国的鞑靼族人,并不是蒙古人,他们虽是金帐汗国的后裔,但他们已是多种人群融合的结果。而今天中国塔塔尔族,实际是从俄国迁来的鞑靼族,不是蒙古人。今之“塔塔尔”也不是辽金时期的“塔塔尔部”,塔塔尔部融入蒙古汗国之后,其作为族群已消失了。

而且今之蒙古人也不能完全对应于蒙元以来的“蒙古人”,比如汪古部,其今天的后裔在身份证上是“蒙古族”,但在元代他们叫“色目人”。

“民族”这个东西,它首先肇始于政治,而后才会具有文化层面的意义。厘清这些东西,并不是要强调种族的区分,而是为更清晰地认识历史。




见微45


鞑靼一词在中国史籍中出自明代,明王朝官方把当时对立、交恶的东西蒙古部落联盟,称呼为“鞑靼”和“瓦剌”,鞑靼指元朝皇室后裔为首领的东蒙古各部,瓦剌指以卫拉特四部为主的西蒙古诸部。而当时的蒙古文献则把蒙古分为“都沁土绵蒙古”(四十万蒙古)和“都尔本土绵卫拉特”(四万卫拉特),前者即汉文文献中的鞑靼,后者相当于瓦剌。

自元王朝丢失中原,北迁漠北后,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开始激化,随着王保保、贺宗哲、纳哈出等掌握北元汗廷重兵集团的将领们的或死或降,北元汗廷在蒙古各部落中的威望大为降低。尤其是1388年明军在捕鱼儿海几乎全歼北元脱古思帖木儿汗全军,大汗仅率其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西走土拉河,在途中遭到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大王和瓦剌联军的袭击,脱古思帖木儿汗遭擒杀,也速迭儿自称大汗,此公然篡夺黄金家族嫡系汗位的举动,可谓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此后北元汗位的内争不断、战火连年。

永乐初年被东蒙古诸部推立为蒙古大汗的窝阔台后裔鬼力赤(乌鲁克帖木儿),在与明成祖朝廷的交涉中,已经放弃“大元皇帝”的称号,明廷称其为“鞑靼可汗”,这是鞑靼一词首次出现在明朝官方文件中。此后虽然汗位继续处于动荡轮换之中,但绝大多数都出自黄金家族嫡系,即忽必烈后裔中,到满都鲁汗、达延汗先后称汗后,汗位再次巩固,北元呈现中兴之态。。。。。。

所以说,就蒙古高原上本身的所谓鞑靼,就是蒙古自身,没有区别。至于题目中的外形服饰差别,乃是由于蒙古人重新回归游牧部落状态,自然与雄霸中原的元王朝时期大有不同。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西方史家笔端下的“鞑靼人”,与我们汉文古籍中的涵义不同,他们把蒙古西征后建立的以少数蒙古人、多数突厥人为基础的金帐汗国称呼为鞑靼,对其分裂后出现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诺盖帐汗国、失必儿汗国等统称为“鞑靼人”,甚至连卫拉特人中的土尔扈特部西迁后,也被称为“卡尔梅克鞑靼人”,这些所谓的鞑靼人中,除后者外本来就是多民族混合体,多代通婚后,已先后突厥化、伊斯兰化,自然在外貌、服饰及文化习俗上与蒙古人差距很大了。


史海悠游闾春晖


鞑靼与蒙古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说,类似于汉族和中华民族的关系。

明前期和周边民族的关系,重点是防御蒙古,加强西北,设防九边。元朝覆亡之后,蒙古贵族撤退到蒙古草原地区,史称“北元”。他们仍然拥有极大的势力,时刻企图卷土重来,恢复其对全国的统治。从而对明朝的边境地区造成了严重威胁。明初,蒙古内部发生混乱,遂分裂成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当时,三部当中以兀良哈部的力量最弱,其与明朝的关系也最为密切,洪武二十二年(1389 )兀良哈部内附于明。

在兀良哈部归附于明朝后,蒙古三部中就以鞑靼势力最为强大了。永乐时期,鞑靼和瓦剌经常纵兵骚扰北边。所以朱棣亲自率兵五次出塞,使其受到很大的挫折。之后,整个宣德时期和正统前期,明朝北部边防尚称平静。之后,瓦剌势力渐强,对明朝构成严重威胁。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也先分兵四路向明朝大举进攻,发生了著名的“土木之变”和英勇的北京保卫战,瓦剌势衰,蒙古各部又陷入分裂状态。

成化、弘治间,达延汗兴起,统一了鞑靼各部,迫使瓦剌余部西迁。遣使与明通好,开展与中原的互市活动。俺答汗就是其中的代表性首领。

所以说,鞑靼就是蒙古族的一个重要分支。


倪说历史


鞑靼与蒙古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很大的不同?其实说鞑靼与蒙古有很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鞑靼这个词内含过于丰富,本身就有非常多的含义,所以其中有些含义就和蒙古一词很不相同了。所以桃花石杂谈觉得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是先搞清楚鞑靼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比较好。


鞑靼的起源

其实鞑靼这个词的出现要远远早于蒙古这个词。鞑靼这个名字在中国古籍里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蒙古及其相关词最早却是在《旧唐书》里才出现,比鞑靼出现的时间要晚了3、400年。

鞑靼人最早被认为是柔然的余部

最早鞑靼这个词是源自柔然的别称“大坛”或“坛坛”,所以最早鞑靼人是被视为柔然的余部的。而铁木真出生之后,也就是蒙古人形成的前夜,蒙古草原上就有塔塔尔部落,也就是鞑靼部落。甚至铁木真的父亲就是在和塔塔尔人一起喝酒之后被塔塔尔人给杀死的,也就是被鞑靼人杀死的。但在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之后,鞑靼人也被纳入其中,等于鞑靼人在此时融入了蒙古民族。

但这里要说明的是,鞑靼人其实在融入蒙古民族之前,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由不同民族的部落组成的部落集团,在融入蒙古人之前他们中间就既包括说蒙古语族的部落,也包括说突厥语族的部落。所以鞑靼人在融入蒙古族之前,就带有一些突厥特征。而鞑靼人因为和铁木真有杀父之仇,所以在融入蒙古族的过程中也曾经遭到过比较残酷的屠杀,特别是其男丁。

鞑靼人的兴起

所以其实后来鞑靼人在融入蒙古族之后,在历史上是消失了一段时间的。而后来因为入主中原的蒙古人里,其实包含有大量的鞑靼人,而鞑靼这个称呼在中原出现的时间又早于蒙古,所以一些中原人就把蒙古人统称为鞑靼。特别是一些反对蒙古的人,可能是因为蒙古人自称蒙古,那么我们就故意不叫你们蒙古,叫你们不喜欢的称呼鞑靼。所以在元朝以后中原古籍里的鞑靼,在桃花石看来只是对蒙古各部的一种泛称,其实在汉语里就是等同于蒙古的。

明朝时期的鞑靼其实是对蒙古的一种泛称

但在欧洲,鞑靼这个词汇尽管起源与汉语里元明时代的鞑靼有些像,也是因为有大量鞑靼人的蒙古人攻入欧洲之后,在欧洲语言里留下的称呼,但在后来其意义却和汉语里有了显著的不同。在欧洲语言里,鞑靼一词却渐渐变得和它最初的含义比较接近了,即突厥化的蒙古人或者说蒙古化的突厥人。

当然这些人最早也是来源于蒙古人的西迁。在蒙古人通过两次西征在欧亚草原建立起金帐汗国之后,大量蒙古部落也西迁到这一地区。而关于金帐汗国,对历史有些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是铁木真的长子术赤和他的儿子拔都所建立的,而且术赤的出身其实是有些疑问的,即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曾被蔑儿乞部抢走,回来后不久就生下了术赤,所以术赤自出生之后就一直被人怀疑不是铁木真的骨肉。而且这个蔑儿乞部其实拥有一定的突厥背景,也就是说跟同样有突厥背景的鞑靼人有接近的地方,甚至根据一些传说,术赤本人也有一些突厥人的特征。

金帐汗国的“蒙古人”后来基本都演化成了鞑靼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反正在金帐汗国建立之后,鞑靼人,或者说有突厥背景的蒙古部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逐渐成为了金帐汗国蒙古人的主流。而金帐汗国的鞑靼人很快全部皈依伊斯兰教,和蒙古人分道扬镳,到公元14世纪初的金帐汗月即别时期,金帐汗国甚至在国内禁止包括蒙古传统萨满教在内的所有其它信仰,开始独尊伊斯兰教,金帐汗国完全变成了鞑靼人的国家。

俄罗斯向东方扩张时首先征服的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都是鞑靼人国家

而金帐汗国在公元16世纪初分裂成伏尔加河流域的喀山汗国、里海附近的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克里米亚及乌克兰南部的鞑靼汗国等小国家,在当时只有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自称鞑靼,但因为这些汗国都是突厥和蒙古的混血后裔,而且都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渐渐的这些国家也都接受了鞑靼人这个称呼,以至于后来欧洲语言里,中亚的广阔地域到19世纪都曾经被称为鞑靼利亚,后来这些汗国相继被并入俄罗斯之后,鞑靼人也就成为对信仰伊斯兰教,说突厥语族语言的各民族的统称,但后来很多其它民族有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身份,鞑靼这个民族指代的含义又收窄,现在一般专指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族人。

现在俄罗斯鞑靼斯坦的伏尔加鞑靼人,外貌已经非常欧化

但因为鞑靼族在俄罗斯等国的分布也非常分散,因此如果细分,又能分成57个支系,而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伏尔加鞑靼人,现在他们在俄罗斯境内还有自己的自治共和国鞑靼斯坦,其首都就是俄罗斯著名的城市喀山。不过伏尔加鞑靼人现在和俄罗斯人的混血已经非常多,很多人还已经有了俄罗斯名字,并改信了东正教。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鞑靼人就是克里米亚鞑靼人了,但现在克里米亚鞑靼人和当地居民的混血也一样严重,而且在俄罗斯和奥斯曼争夺克里米亚期间,很多克里米亚鞑靼人还迁居到了土耳其,所以克里米亚鞑靼人现在人数也非常少。


总体来说,鞑靼人曾经是蒙古人的一支,但经过金帐汗国时期和蒙古人分化之后,现在的鞑靼人已经和蒙古人有了非常大的差别,无论是语言、文化、历史和宗教信仰都已经完全不一样,和蒙古人已经完全是两个民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