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式成長的華人珠寶設計師孫瀅婉

紐約,這座日新月異的超級都市,不僅是高速運轉的世界中心,對於心懷夢想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充滿了機遇與挑戰的地方,這對在這裡生活了近十年的孫瀅婉來說也並不例外。從天普大學泰勒藝術學院畢業之後,北京“土著”孫瀅婉毅然決然地選擇留在紐約繼續自己的藝術之路,“作為設計師,這座敦促我每天不斷向前的城市更能激發我湧現源源不斷的靈感”。

現如今,3D打印技術已經不再是一個讓人覺得陌生的詞彙。隨著這一新興技術開始逐漸廣泛應用到珠寶設計領域裡,如何將3D打印與作品的表達高度結合,成為孫瀅婉一直以來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野蠻”式成長的華人珠寶設計師孫瀅婉

孫瀅婉與她的作品“The Track”

前不久,孫瀅婉受邀在紐約Interstice展覽中展出了自己最新的設計作品The Track。此次展覽的策展人是臺灣知名藝術家藍巧茹女士。展出當晚吸引了各界知名人士慕名前來,其中不乏包括普瑞特藝術學院相關領域的著名教授以及紐約知名收藏藝術家,更是吸引了世界日報和僑報的記者競相報道,引發廣泛關注與持續性的影響。The Track一經展出,便受到來賓的高度關注與評價,作品所蘊含的“人與文化、有機與規律“這一極賦深度的主題,令The Track脫穎而出,成為當晚最受關注的展品之一,引發來賓空前熱忱的討論,令眾人不得不將目光聚焦到這件作品的創作者——年輕的華人珠寶設計師孫瀅婉的身上。

大膽前衛的設計理念加上充滿巧思的設計細節,使得誕生在孫瀅婉手下的3D打印作品在充滿強烈的視覺衝擊感的同時也極附美感。運用3D打印這一嶄新技術作為創作路徑的同時,孫瀅婉並沒有放棄作品寓意的探索與表達,東方的成長背景更是成為她設計過程中得天獨厚的創作優勢。她作品的設計元素往往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從身邊常見的事物中提取有效信息,並加以藝術化加工,這令她的作品中具有超現實外觀的同時也往往能帶來深入人心的力量,彷彿日常生活的高度濃縮。

“野蠻”式成長的華人珠寶設計師孫瀅婉

Site:Brooklyn Gallery 宣傳頁

在本月布魯克林的畫廊Site:Brooklyn名為Blue的展覽中,孫瀅婉所展出的三件作品Drop from Four-Dimension、Hatching以及High Tide Horizon大放異彩,成為整個展出過程中最矚目的存在。這種成功對於孫瀅婉來說似乎早已見怪不怪,少了些首展時的激動雀躍,卻帶給她更多理性的思考,並讓她更篤定了要一直創作下去的決心。

“野蠻”式成長的華人珠寶設計師孫瀅婉

孫瀅婉和現場觀眾交流

年僅28歲的孫瀅婉已在紐約取得了一份傲人的成績單,在近一年的時間裡,其作品已在紐約、洛杉磯、芝加哥等地的各大展覽中相應展出,這讓孫瀅婉嶄露頭角的同時也為她帶來了不少關注,更是吸引了不少知名珠寶品牌商向她拋出了橄欖枝。作為一位滿懷理想的設計師,孫瀅婉已創建了自己的獨立珠寶品牌YingOne Jewelry,並正忙於籌備推廣中。她表示雖然人在紐約,但是仍然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落地國內,為亞洲的珠寶市場帶來一種嶄新的可能。

就如同這個每日都在翻新的紐約一樣,在設計之路不斷奔跑著的孫瀅婉從未停止過。未來之路或許並不易走,但對這個一直保持野蠻式成長的華裔女孩來說,更是充滿無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