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和英雄聯盟哪個會先涼?為什麼?

用戶68736147


氧氣瓶解說昊凱曾用“最後一口氣”憋出來一句話:“最後全都得死,全都得死!”

這句話用在LOL跟DOTA這對相愛相殺的難兄難弟身上似乎很合適,不過總有個時間段過渡。我們可以參考下隔壁風暴英雄的前例。暴雪已經把《風暴英雄》的開發者轉移到其他項目中去,並將會取消遊戲官方的電競比賽,2019年也不會再有全球錦標賽和宿舍英雄賽。所以一旦官方覺得收視或者熱度不夠的時候,這倆遊戲就算真的涼了。所以我來看一下LOL跟dota在2018年的觀賽人數和在線人數等數據來分析下,到底誰先涼。

LOL:枯木逢春 or 迴光返照?

2018年英雄聯盟世界賽,中國隊伍終於奪冠。印象中這是除了S1以外第一次沒有韓國隊伍進入決賽,而歐美隊伍更是堪稱鹹魚翻身。據Esport Charts的數據,IG和Fnatic的峰值觀眾人數超過了兩億——幾乎是2017年峰值觀眾數的兩倍。相比於去年,同時平均觀眾人數提高了41%。而回到國內賽場LPL賽區直播觀賽在上半年人次就突破70.9億,觀賽時長更是突破13.8億小時,下半年的數據目前還未公佈,但以IG奪冠屠榜的情況來看,應該只會更高。

而在一些有趣的數據上比如觀賽解說語種方面,除了漢語與英語兩大語種外,排名第三居然是越南語,在FW對陣PVB這場比賽中,觀看越南語頻道的人數達到了300,257人,而LCK賽區韓語則是來到了第四位,最高觀賽人數也止步於iG對陣KT的比賽, 達到251,808人。來自巴西的隊伍KaBum讓葡萄牙語來到了第六位。排名第十一位的則是DFM戰隊所在的日語地區。

可以說去年開始面對吃雞衝擊,丟失了很多基本盤的LOL,今年打了個翻身仗。但是雖然今年國服的總在線數上升至接近4400w(其他服加起來都不到國服的四分之一),每日在線數除了MSI跟S8兩次奪冠後回湧,還是在持續下降。更多的忠實擼友成為了雲玩家。所以今年LOL到底是枯木逢春還是迴光返照還真不好說。

DOTA2: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首先必須承認DOTA2是款好遊戲。TI8獎金池超過2500萬美元,創造了電競賽事最高獎金的記錄。而在賽事觀看人數方面,TI8也達到了新高,最高在線觀看人數達到了1496萬。根據Esports Charts的數據,TI8轉播時間為122個小時,包括中國觀眾在內的總觀看時間達到了4.9億小時,平均人數為402萬人。從受關注度的數據來看,dota2遠遜於LOL,但是獎金、選手待遇上,dota確實更好。而在steam上,dota2與絕地求生的差距越來越小,年中還曾一路反超。

但是這款遊戲對於新手真的是非常不友好。新手入dota2坑,如果沒人帶經常玩了兩把徹底不玩了。他們正常都不清楚要幹什麼,一上線就被打死了,遊戲體驗極差!缺乏新鮮血液的dota2不知道還能維持多久盛世。

也許下一個屬於moba的時代真的就在手機裡,畢竟2018國內的十大熱門體育賽事裡,KPL已經進入了第九位。而留給老玩家的只有過往的回憶了。


誩哥有話說


兩個遊戲我都玩,英雄聯盟入的坑,然後接觸刀塔。刀塔稍微菜點。我個人覺得刀塔會先涼。

因為遊戲的門檻不同,刀

塔的入門門檻太高,雖然這樣有好處,能阻擋很大一部分沒有素質的人,但同事也降低了它的受歡迎程度,很多人玩幾次被人虐,自然不想玩,沒有人喜歡被虐。所以玩刀塔的,剛開始一般都需要朋友帶著一起玩,不然很容易放棄。我當初也是被同學帶著玩起來的。

英雄聯盟門檻就相對低很多,以至於玩幾盤我就知道遊戲的玩法,理解了如何出適合自己英雄的裝備,當時還很高興,覺得自己好聰明,一起玩的同學還沒搞懂怎麼出裝,都是系統推薦。

刀塔現在已經淪為小眾遊戲了。英雄聯盟的出現吸引了大量喜歡moba遊戲的玩家,同時也讓許多刀塔玩家轉戰英雄聯盟。現在刀塔的活躍玩家也遠遠比不上英雄聯盟。真要涼的話,肯定刀塔在前。


櫞V


首先回答樓主的問題:

dota和英雄聯盟哪個會先涼,為什麼?對於一個兩款遊戲都玩過的玩家來說,看見這種引戰的話題,一般是懶得回答的,而且問題還過了熱度,回答的人又多,要真是認真分析回答一下,沒人看很尷尬啊。但是看見這麼多說DOTA涼的,作為一個80後的老玩家,忍不住說了一句QNMB。

首先關於兩款遊戲,從很久之前就一直爭端不斷,而導致爭論的根本原因是,LOL是一款類DOTA遊戲。

這裡就不說什麼抄襲之類的沒意思,畢竟類DOTA遊戲出現的太多太多。但是LOL的遊戲模式,英雄技能,所有基本玩法都是源自DOTA,這點沒什麼好爭論的,但是也增加一些新的東西,比如符文之類的。所以對於一些說沒玩過DOTA,就認為DOTA會先涼的玩家,我想說的是,你們現在玩的所有MOBA遊戲,類DOTA遊戲都是出自DOTA,所以請先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什麼一直會有DOTA玩家看不上LOL玩家,LOL玩家看不上王者榮耀的說法,這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近些年LOL和DOTA兩款遊戲的玩家都已經和善了很多,LOL玩家也會向DOTA前輩致敬。畢竟作為80後和90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遊戲來說,兩款遊戲的玩家年齡也都慢慢的成長了起來,沒有了之前的暴躁。

再來說說兩款遊戲關注度的問題。

這麼說吧,DOTA的玩家大多是80後,90後,LOL90後更加多一些。80後90後玩家現在大多數都成家立業了,所以遊戲時間肯定不能和年輕時候比,在線玩家少不代表受到的關注度少。從2018年的IG奪冠可以看的出,兩款遊戲慢慢發展成了情懷類的遊戲,成為了很多人的青春回憶。而情懷類的遊戲都會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遊戲,不會輕易的就涼涼,即使不再玩遊戲,大多數玩家也會成為雲玩家。

第三點說說關於玩家數的問題。

可能很多玩家覺得LOL比DOTA要火,那只是你們的鼠目寸光而已。咱們實話實說,LOL是火,但是僅僅是在亞洲甚至是東亞這一片而已。中國,韓國,再加上南亞幾個小國家,之所以會堅持到現在還不是因為中國玩家眾多,其他幾個國家之所以有職業戰隊還不是因為能賺到中國玩家的錢。LOL拿出中國到世界電子競技上,能和別的遊戲比?除了S1的冠軍是來自歐洲的戰隊,S2是臺灣戰隊,後面幾年的冠軍還不都是韓國,不都是中韓對抗,戰隊為什麼沒有歐美隊伍了嗎?你們以為歐美隊伍的實力差?韓國的電子競技水平是很高,但是想和全世界的強隊比,還是差上很多,原因就是歐美的職業電子競技戰隊,已經不再把LOL當做目標。就S系列的那些冠軍獎金,連DOTA邀請賽級別的獎金都不如,更別說是TI賽事了,外國職業玩家可沒有國內這種直播大市場,都是選擇獎金高的賽事。

DOTA和CS:GO才是真正世界性電子競技的代表。

已經是世界性的品牌,即使在線玩家數量比LOL少,但是影響力,專業度,賽事獎金上,你LOL差的十萬八千里。S8才多少獎金,200多萬美金?冠軍獎金83萬?摺合RMB518萬?我滴個乖乖,真是嚇死人了,這麼多啊。DOTA2 TI6,中國WINGS戰隊奪冠獎金是913萬美金,摺合RMB6000多萬,你LOL拿頭比?即使TI7,TI8中國戰隊沒有拿到冠軍,但是TI7包攬了2-5名,TI8也拿到了亞軍,就這些名次的獎金也比LOL要高的沒有邊。2018的TI8冠軍獎金1047萬美金,亞軍都有380萬美金,S8的冠軍獎金也就是DOTA TI賽事5-8名的獎金額而已,看清楚點而已兩個字。到目前為止,中國戰隊在TI上獲得的獎金5000萬美金左右,大概3億多RMB吧,LOL呢?臉呢?518萬RMB??可嚇死我了。

DOTA2作為全世界獎金最高的電子競技賽事,你們居然會說DOTA涼?

腦子呢?知道DOTA2在國外電子競技職業圈有多火嗎?知道國外所有的電子競技強者都在哪嗎?所有頂尖的選手都在打DOTA。一些在DOTA職業圈混不下去的選手,都能去LOL充當主力,外國的先不說,LOL之前的GOGING,若風等等,都是在DOTA圈打過職業而且打的很一般才轉戰的LOL新遊而已,再次給我看清楚點而已兩個字。

DOTA自從發佈DOTA2舉辦TI賽事8年以來,沒有任何一個戰隊,沒有任何一個選手能拿到過兩次冠軍。中國戰隊,歐美戰隊多個國家,多個強隊都拿過冠軍,為什麼?因為競爭激烈,慘烈!中國戰隊在8屆TI賽事上拿過3次冠軍,5次亞軍,每次中國DOTA軍團都是對抗的全世界的強隊。LOL呢?這麼多年一直中韓對抗?一直挖棒子的人,然後打棒子?終於拿了次冠軍,還是因為隊裡有個棒子?你們的臉呢?為了個S冠軍臉都不要了?沒韓國的這個外援,IG能拿冠軍?你們有臉說能拿?不是因為S8奪冠,LOL才回溫?LOL都涼了多久了,你們心裡沒點數嗎?

知道你們現在LOL為什麼有這麼好的待遇嗎?

知道你們為什麼能火嗎?還不是因為有眾多的DOTA前輩們給你們鋪路,不是因為DOTA多次上了央視,才讓人們對電子競技有改觀?不是因為WINGS在奪冠後,入選央視的非奧項目勞倫斯獎?你們沒經歷過,全世界強隊研究中國戰隊,全世界戰隊模仿中國戰隊,IG戰隊TI2對抗全世界的經歷吧?

一群不知所謂,只為蹭熱度的偽專業人士,還有臉在這說DOTA涼?對於真正懂兩款遊戲的玩家來說,你們的評論連跳樑小醜的程度都達不到,只能讓人輕蔑的笑笑而已,第三次提醒給我看清楚,而已兩個字。還有人BB說LGD沒拿到TI8冠軍,IG拿到S8冠軍的,TI1,TI2中國戰隊都拿過亞軍和冠軍,那個時候請問下有LOL這款遊戲嗎,廢柴。

想說的還有很多,但是為了這麼一個引戰的話題,浪費了本人太多的時間,也就懶得再說,最後想說的是CN DOTA,BEST DOTA。希望在中國上海舉辦的TI9,中國戰隊能加油。就這樣吧。


電競遊樂院


小陌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dota和英雄聯盟作為國內最火爆的兩款電競遊戲,在國內都有著各自忠實的玩家群體,dota比英雄聯盟出的早,國內玩家最早接觸的就是dota;後來英雄聯盟上線,dota的一部分玩家也轉到了英雄聯盟,因為英雄聯盟相對dota更加容易上手,英雄聯盟的人氣就逐漸超越了dota成為全球都很火爆的遊戲。

dota可能會先涼

  • 主要是因為dota這款遊戲的年齡要比英雄聯盟大的多,dota的發行時間是2006年,至今已經運行12年了,因為上線時間比較早,dota主要的玩家是80後一代,而現在80後早就是成家立業很久了,根本沒有時間去玩dota,就和DNF一樣,現在雖然沒有徹底涼,但是總有會涼的一天!再加上現在王者榮耀、吃雞等新遊戲的衝擊,dota很難補充新鮮血液,沒有了新玩家,也就慢慢地涼了!

英雄聯盟還可以撐幾年

  • 英雄聯盟上線時間要比DOTA晚幾年,現在來說還處於中年時期,再加上英雄聯盟相對dota上手比較簡單,英雄聯盟的玩家基數迅速超過了dota成為一個玩家數量最多的遊戲;這麼龐大的玩家基礎,英雄聯盟在未來三年內是不會涼的。

  • 在加上英雄聯盟職業聯賽上IG戰隊在世界賽上奪冠,而中國戰隊LGD在dota的TI8總決賽上折戟。英雄聯盟玩家是老玩家陸續的迴歸,dota玩家逐步的流失,也因此dota會比英雄聯盟先要涼!


最後總結

  • dota是一款不錯的電競遊戲,卻不是一個適合大眾化的遊戲,因為上手難度比較高很多新玩家剛玩幾把就棄坑了,所以很難普及;而英雄聯盟就是因為相對簡單,老少皆宜,所以才留住了更多的玩家,也普及的更快。就比如現在去網吧,你能看到玩吃雞的、玩英雄聯盟的、玩DNF的,但是很難看到玩dota的,這就是“普及性”的問題。


大家覺得這兩款遊戲哪個先會涼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哦!


小陌聊電競


其實電子競技被納入體育項目,這裡就不能把這款遊戲簡單的歸結為遊戲。我們通過體育項目來分析。比方說全名運動足球,中國玩的人不多,但是看的人很多,世界認可。國際足壇賽事健全,規則完整。這有的時候已經不是一種運動,是一種信仰,哪怕國足再差,我們也會不遺餘力的支持。

這就和dota這個遊戲一樣。世界認可,因為獎金豐厚。主辦方願意把高額獎金給到選手,TI的獎金現在已經遠超過了NBA的季後賽獎金。賽事觀賞性強,賽制健全規則完整,也是主辦方給力,遊戲設計的隨機性很大,從選人到運營和後期的一次團戰,都會影響佔據,隨時都有不可預見性。而且年dota都會做更新和加入新英雄,新物品。這樣就不會出現千篇一律,每年都會有新的套路,新的搭配。而這樣就非常考驗戰隊對陣容的理解或者說是前瞻性。而且觀眾的忠實度高,而且觀眾也願意花錢,每年的TI獎金就可以看出來。

反觀lol,基數大,那是因為容易上手,很好理解,植物大戰殭屍,偷菜,跑跑卡丁車....基數多大?光靠花錢的新英雄能留住人嗎?技能單一,可玩性低。過了那個癮頭就過了,而且lol的觀眾的忠實度、、、、、哎,之前那些天天德瑪西亞的明星們現在還有幾個在打小龍?容易上手就不會有優越感,就不會有新鮮度和保鮮期。跟足球一樣,都會踢。很容易上手,但是踢得好的就是能完虐踢得菜的,各個細節都很重要。lol,菜的也是那樣玩的好的也就是那樣,劇情能猜得到,因為細節不夠,所以影響戰局的因素太少。

其實每次大賽,lol前面風格了兩年,慢慢的看到人少了,但dota一如既往,玩的人少了,看到人卻多了,而且花錢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dota是真正的在往體育的方面發展,lol只能做個益智類遊戲。


真相調查科謠言終結者


涼不涼得看國家政策,如果上邊嚴打,都得死;

但是目前來看吧,這個風有點回暖的跡象,接下來說~~

首先,兩者的定位不同,dota偏中高端,這個說的是入門和玩家的層次分佈,lol則更偏重於底層玩家,也就是學生黨和初入職場的人,相對來說lol金字塔底端更夯實一些,但是反過來說,dota玩家的忠誠度更高,作為年齡層次的中高端玩家,更多人不願意去更換遊戲,所以目前在線很穩定,如果說能夠不斷的汲取底層年齡玩家中的硬核用戶的話,dota的壽命會更長,因為他的黏性夠大~~

然而,當這一代的dota玩家老去之後,還會有未來麼?

雖然我心理更明白,lol只是一個快餐遊戲,但是不可否認,在騰訊爸爸的法力加持下,只要不被拋棄,沒有做出意外的舉措,肯定是能活得更久,畢竟,背後有個好爸爸


孫小帥


遊戲這個東西來說,沒有那個遊戲會一直堅挺不倒。

只是這兩款遊戲來說,先涼的肯定是dota。畢竟Dota得年代是比英雄聯盟更久遠,況且現在LOL得知名度是肯定高於其他任何一款遊戲的。 舉報比賽的時候,上億觀眾就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或許你們在網吧也看到了,網吧現在吃雞的人也多了, LOL得人也少了,dota這兩年在網吧我本人基本是真的沒看到過了。

但是也得感謝兩款遊戲,都一起陪伴了我們這麼多年的時光了。 不管涼不涼,有空的時候都會叫上三兩好友再來一次網吧五連坐。


不多遊戲解憂


作為遊戲愛好者,其實我認為並不擔心哪一款遊戲會涼,因為遊戲會在喜歡它的玩家中長期存在。

我們不指望遊戲做生意,也不指望遊戲謀生,它能夠帶給我們的或許就是那種代入感,還有遊戲結束之後一點點的成就感,就像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馬里奧,魂鬥羅,街頭霸王,俄羅斯方塊,這些遊戲看似都消了,但是仍然有一些小眾人在繼續著,或者融合其他的形式去,比如俄羅斯方塊,街頭霸王。

至於說英雄聯盟和Dota,這兩款遊戲的影響力已經非常大,至少從運營,玩家的喜愛成都上這兩個遊戲還會有不少的受眾。至於玩家會不會減少,我覺得鬥魚大鵪鶉說的比較好,有的人會因為工作生活離英雄聯盟有點遠,但是並不妨礙他們來觀賞遊戲。英雄聯盟這款遊戲的表演性很強,稍微入門一點的,看到頂尖團隊操作的團戰都會非常激動,我們經常講“團戰美如畫”,可以看看德杯TOP與IG的比賽,或者麻辣香鍋玩的盲僧,你都忍不住想玩一把。

對玩遊戲的時間可能會越來越少,但是偶爾再聽到《Rise》,再聽到IG牛B,RNG牛B,盧姥爺牛B,那時候我們就會知道我們有共同的愛好,管它遊戲去哪了。


夜半生生


魔獸爭霸三重製版就要出來了,估計DOTA也會跟著再出一個地圖吧。也許能把DOTA1的失蹤人口們召回來些。DOTA2新版本改變也極大,大概也有拉些雲玩家的效果。不過這些也不過是表面上的,沒有什麼根本性的作用。

DOTA從誕生開始已有十餘年了,能走這麼久到現在,我覺得也是有它的核心支撐的。

我從初一開始打DOTA,到現在大一也有六年了。對我來說,DOTA承載的就是過去的回憶。不噴不掛,素質DOTA。王座不倒,我們不散。四張tp的回憶,大佬耐心的帶,打盾讓新手拿,以前傳的挺多的冰女和拍拍的故事,大樹拿補刀斧保敵法,還有DOTA1時代vs平臺深夜各個房間喊人,碰到某個願意帶我的大神一對一切磋到凌晨三四點,還有高中一次打DOTA1說自己的年齡,結果對面的和我這邊的都說這麼年輕呀,未來DOTA的希望阿(我打的並不好),然後,兩邊的人都對我好友善,倒不是手下留情,反而感覺更針對我,但是都會開大喇叭教我怎麼打怎麼打最好,那局收穫的好多。還有我11的好友,不少都是最後二,三打五,打完之後或許贏或許沒贏,都互相加了好友,因為曾經有人告訴我DOTAer永不投降,他們也用自己的行動教會了我這一點,所以後來我也會這樣鼓勵我的隊友們。有一場印象很深的我用敵法,除了一個斧王其他的都退了,然後我們一直撐下去,團滅對面幾次,對面始終拿不下高地,最後一波團戰居然把對面一波推掉了。能發生這種情況顯然是極少見的,但是我那個時候分段並不高,撿裝備的機制給我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加上對面水平一般,估計又打出內訌來了,所以,真的就發生了。。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好多好多回憶。。

我不知道別的玩家是怎麼樣的。可能我比較幸運,記住了那麼多帶過我的大佬,收到過那麼多的鼓勵。我因為學習原因,打DOTA時間斷斷續續,水平穩不住,尤其是面對DOTA2的日新月異的變化更是無能為力。

但是,碰到新人,我也會很樂意加好友,給他講我的經驗,給他講冰蛙講B神,講那些英雄的故事,告訴他DOTAer應有的素質,告訴他比勝利更重要的事情是永不投降,永不放棄。

我希望能讓他們感受到,那些我曾經被感動的東西,就像曾經的我一樣,把這些傳承下去,因為我很清楚,這些給我的生活,到底帶來了多少美好。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我這樣的想法,但是我知道我不可能是一個人,因為我就是被這樣的人帶出來的。

DOTA的時間跨度已經足夠形成代與代的傳承,或許這樣的人很少,但是隻要他們還在,DOTA就還有自己的底線。

我對LOL等遊戲沒有牴觸,畢竟它們能成功就有它們的原因,DOTA今年出的天梯段位顯然應該是像LOL這類遊戲學習的。也有看過那些互相噴的長篇大論,DOTAer噴LOL的我不喜歡看,主要是我LOL打的少,看了也不知道真假。但LOLer噴DOTA的文章瀏覽過幾篇,有些“事實”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想來部分DOTA玩家噴LOL的文章也不免會有這樣的問題。既然互不喜歡,又怎能體會到遊戲令人著迷的地方,既然體會不到,又有什麼資格去大肆議論呢?這個不針對遊戲,只針對那些引戰的噴子。

我有嘗試過LOL(用室友的號),也碰到過素質很高的玩家,能在LOL頻道里聊聊DOTA和LOL的異同。但是我畢竟接觸的很少,所以也不好發表觀點。但是,還是不喜歡用moba這個稱呼,還是喜歡稱這些遊戲為“類DOTA”,大概是我作為一個DOTAer的一點小小的固執和驕傲吧。

好像亂七八糟的寫了一大堆。強行迴歸一波主題,LOL我不清楚,但是DOTA,只要還有那群願意傳承下去的人在,這個遊戲就還會有它的底線。

DOTAer,永不投降。

觀點來自於Ristar



特給姆


涼涼涼,煩不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