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头晕、腰酸、没胃口?说明严重贫血!国医大师教你补足气血!

经常头晕、腰酸、没胃口?说明严重贫血!国医大师教你补足气血!

本文作者: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国医大师


中医也有“四门功课”,那就是望、闻、问、切。望诊排在第一位,因为从病人出现在医生面前开始,通过观察病人的气色、神态、行为等,就能对病人的情况有一些判断。

比如贫血,就是临床上比较容易通过望诊判断出来的疾病,因为贫血的病人通常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很容易分辨。

经常头晕、腰酸、没胃口?说明严重贫血!国医大师教你补足气血!

为什么贫血的病人容易看出来呢?

因为我们的身体很“聪明”,当血液不足的时候,会优先为功能更加重要的体内器官供血,而皮肤、黏膜的供血就会减少,所以贫血的人会有面色(皮肤)苍白无华、黏膜颜色变浅的表现,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血色”。

正常人的面色是红润的、有光泽的,黏膜的颜色是粉红的。一旦贫血,皮肤缺少滋养,健康的颜色就会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病态的白。不仅如此,由于气血不足,贫血的人还会感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容易疲劳,表现得没有精神,所以中医常将贫血归入“虚劳”“血虚”的范畴。

经常头晕、腰酸、没胃口?说明严重贫血!国医大师教你补足气血!

在行医的过程中,我发现近年来贫血的病人中年轻的女孩子越来越多,而在以前呢,通常是老病号或先天体弱的人才容易贫血。

我推测这跟现在以“瘦”为美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

女性天生爱美,为了美一点儿、瘦一点儿,常常不吃饭,或者多素食、少荤食,这都是饮食不节的做法。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久病失血,以致脾肾亏虚、气血两虚,这是贫血的主要原因。

我治疗过一个漂亮的姑娘,二十多岁,大高个,身材很苗条。她虽然是来看病,但是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病证,主要是最近感觉状态比较差,想用中医的方法调理一下身体。

经常头晕、腰酸、没胃口?说明严重贫血!国医大师教你补足气血!

我问她平时有什么感觉,这个姑娘说:“最近觉得很容易疲倦,时常头晕。这两周经常腰酸,也没什么胃口。”

我又问她:“月经正常吗?”她说:“以前还挺正常的,比较有规律。最近这一两个月会晚来四五天,而且量少,大概是以前的一半吧。”

我看了看她的手,手心苍白、没有血色,指甲薄、不光整。翻了下眼睑,黏膜的颜色也很浅。她的这些表现都是贫血的典型症状,于是我让她去做了一个血常规,结果血红蛋白浓度只有83克/升。

我拿着她的检查结果对姑娘说:“从检查看,你的主要问题是贫血。平时吃肉吗?饭量大不大?”

经常头晕、腰酸、没胃口?说明严重贫血!国医大师教你补足气血!

姑娘说:“不瞒您说,我是个模特,平时为了保持身材基本不吃肉,只吃一些热量低的蔬菜。我是那种吃多了就长肉的体质,所以每顿饭也不敢多吃,一天也就吃一小碗饭。”

我听了她的话,摇了摇头。

饮食是人体精微营养的来源,把源头限制得这么紧,气血怎么能得到充分的补充呢?难怪会出现贫血。

贫血日久,伤了肾气,所以会有腰酸。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只有保养好了身体的根本,才能不生病。于是,我给她开了两个处方,一个是调理身体、治疗血虚的穴位处方,另一个是补充气血的饮食处方。

要想纠正血虚之证,首要温补脾肾、壮阳益精。在取穴上,我选了脾俞、肾俞、心俞、肝俞、三阴交、血海这几处穴位;每穴先用黄豆大小的艾炷灸5壮,然后闪罐6次,最后留罐5分钟,这种艾灸和拔罐结合的方法叫作灸罐法。

经常头晕、腰酸、没胃口?说明严重贫血!国医大师教你补足气血!

脾俞、肾俞、心俞、肝俞都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是相应脏腑在背部的俞穴,可调动脏腑之气。气行则血行,将脏腑之气调动起来,促进气血的运行,对调整全身状态很有帮助。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其功能主治都与脾、肝、肾密切相关,有健脾和胃、滋养肝肾的作用。

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的胫骨后缘,取穴时可用自己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内踝高点,示指上缘就是了。

经常头晕、腰酸、没胃口?说明严重贫血!国医大师教你补足气血!

血海也属于足太阴脾经,在大腿前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血海是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有运化脾血的作用。

饮食处方主要是让这个姑娘在饮食中多增加一些含铁的食物,比如瘦的畜肉、鱼肉、鸡肉、豆腐等。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也要适当多吃一点。

文章内容选编自《经穴养生就是特效药》 作者:石学敏。友情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面的标题,阅读更多养生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