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功是個技術活,幹好了,嗖嗖的提升,幹不好,掉腦袋!

如何邀功可以說,是職場的大問題,既不能自己主動去說,這樣顯得做作,還可能被同僚極嫉妒,而不說,沒人知道自己的功績,更不可能被提拔。而郭進做的非常有手腕。權謀網深度解析下。

【出處】《宋史》 第273卷

【譯文】後周廣順初年,郭進調任淄州刺史。廣順二年,淄州吏民到觀察使處請求留下郭進。這年秋天,郭進改任登州刺史。恰逢群盜進攻搶劫居民,郭進率領鎮兵剷平了他們,郭進轄區內清平寧靜,百姓官吏一千多人到朝廷請求建立“屏盜碑”,朝廷同意了。郭進改任洺州團練使,有善政,當地百姓又到朝廷請求為郭進立碑頌德,皇帝詔令左拾遺鄭起撰碑文賞賜給他。郭進曾經在州城四周種植柳樹,濠中種上荷花蒲薍,後來越來越繁茂。百姓見之,有的人流下了淚,說:“這是郭公所種的啊!”

【解析】

1、郭進利用民意邀功

大家看完這一段材料就會發現,在離職的時候,吏民挽留,剛剷平群盜,就有人請求郭進立碑。這感覺很自然,郭進做得好,但是,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1000多人請求立碑,這背後誰做的組織工作,自發也得約個時間吧。還有為什麼每次都是立碑,不能送給萬民傘什麼的?很顯然,這是郭進自己人在民間做了宣傳和組織工作。一點點的分內的工作,都刻碑當成功勞了。這是人家郭進自己彙報的麼?這不是,這是利用民意,老百姓的呼聲。這個邀功術就特別的有味道。

2、郭進必然調離原因

為什麼萬民挽留,到處刻碑,都沒能阻擋郭進的調動?因為越是群眾基礎好,這對領導而言,就越是覺得,你這是根深蒂固啊。一個人在地方,一旦獲得了極大的聲望,就會擁有極大的號召力,這在領導眼裡是水潑不進的局面,這就擁有裹挾下面的勢力和上級領導叫板的能力。所以,越是挽留,越是要求立碑,這樣的人,越不會在一個地方待上太久的時間。一個善於做群眾工作,得到群眾認可的人,其實是和統治階級利益是對立的。做老大,為了權力安全,必須調離這樣的人。

3、邀功是具有階段的

不少朋友看過我寫過劉伯溫的文章,劉伯溫處處低調不顯擺,不邀功,不領賞。為什麼,在這裡郭進就必須邀功?這之間的差別在哪?這個其實差別就在於階段。一個人在底層,你不努力顯示出自己的能力,讓別人為你顯功,你什麼時候能進入領導視野呢?無法進入領導視野,也就沒有提拔的可能。而走到高層之後,你的能力別人都是有目共睹的,這時候恰恰要低調,不能功高震主,不能顯擺樹敵,你的成績,最高領導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在基層要努力現實自己的價值,高層是穩定自己的位置。

邀功是個技術活,幹好了,嗖嗖的提升,幹不好,掉腦袋!

經過上述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來,郭進是非常善於做官的,暗中派人去組織群眾為自己邀功,而領導也不傻,郭進做出成績就調動,直接削減他的威望。職場就是這麼一個互相利用,又互相防著的地方,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手法,有時候卻是完全相反的,尤其是功勞這件事。早期必須不斷通過展示自己的功勞,來展示自己的能力,後期就必須低調,處處維護領導的威望。職場人,必須切記階段性!

權謀網,讓你的職場少走十年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