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合作交易關係和現實交朋友的關係不一樣,很多人吃了大虧

【出處】《資治通鑑》第196卷 唐紀12

【原文】漢王元昌所為多不法,上數譴責之,由是怨望。太子與之親善,朝夕同遊戲,分左右為二隊,太子與元昌各統其一,被氈甲,操竹,布陳大呼交戰,擊刺流血,以為娛樂。漢王元昌亦勸太子反,且曰:“比見上側有美人,善彈琵琶,事成,願以垂賜。”太子許之。

【譯文】漢王李元昌常做不法之事,受太宗多次責怪,從此心中怨恨。太子和他關係密切,朝夕相處遊玩,分身邊的人為二隊,太子與李元昌各統領其中一隊,身披毛氈甲冑,手拿竹製長矛,擺下戰陣大聲呼喊著交戰,擊刺流血,做為娛樂。漢王李元昌也勸說太子謀反,還說道:“近來看見皇上身旁有一個美人,善於彈奏琵琶,事成之後,希望將美人賜給我。”太子應允。

【解析】李元昌是唐高祖李淵第七子。太宗李世民異母弟,李淵封其為魯王,李世民改封為漢王。他是太子李承乾的叔叔。背景是李承乾作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因為腳上有病,激發出魏王李泰的奪嫡野心,不斷的逼迫太子,又因為太宗李世民溺愛李泰,於是李承乾決心造反。李元昌和李承乾造反,被人告發而最終失敗了,但是他們之間的合作關係,確實權謀家的合作範本。

1、共同敵人

有一句很經典的政治名言“沒用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但是這句話,卻沒有明確指出,如何判斷敵友關係和利益的具體劃分,其實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而避害的動機遠遠大於趨利。所以權謀家合作,作做牢固的利益苟合基礎就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李元昌心理對李世民不滿,而太子李承乾同樣對李世民不滿。兩個人就有了共同的敵人,於是這個合作的基礎。如果是基於趨利預期的合作,會因為面臨預期困難而退縮,會因為別人給的更大利益而出賣。在敵人的對手裡尋找合作伙伴,這是權謀家選擇合作的基礎。

2、信任接觸

但是有共同敵人的人只是具備的合作的基礎,但是現實中卻不一定能夠真的很作起來,因為彼此之間會因為缺乏信任,而各懷鬼胎,都可能會採用鼓動對方行動,而自己搭便車的“智豬博弈”行為出現。因此兩個人想合作起來,就必須不斷地產生鏈接,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

李元昌本是李承乾的叔叔,並沒有因為輩分而疏於聯絡,或認為親情不需要勤於聯絡。但是權謀家的合作,讓他們像朋友一樣,往來密切,朝夕相處,不斷地在一起玩軍事遊戲。兩個人通過頻繁的接觸和遊戲建立起了彼此的信任關係。這是權謀家建立合作的必經之路。

3、成果分配

那麼如果是合作關係,打敗共同的敵人,必然要面臨一個利益分配的階段。如果利益分配談不攏,兩個人也不會牽手走到一起,最終會分道揚鑣。所以,對利益分配的預期,是走向合作的關鍵核心。如果不好意思說出你的利益要求,別人會認為你所圖很大也會對合作望而止步。

在職場,合作交易關係和現實交朋友的關係不一樣,很多人吃了大虧

人生的三大目標,錢、權、色。他沒有要權,這是李承乾的利益所在,也沒有要錢,這樣會讓李承乾認為這可能為了錢,就會被人收買,所以,他選擇色,而贏取預期分配信任。李元昌的所要美女的要求,說明其人精通政治權謀,不會被事後利益分配,被人過河拆橋。

經過上述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來,權謀家合作的三大步驟,首先就是在敵人的對手裡選擇好合作夥伴,其次不斷地接觸玩耍培養起感情和信任關係,最後在確認彼此未來的預期的基礎上,達成合作交易。這些步驟要點,缺一不可。沒有第一步,兩個人的關係機會建立在沙灘之上,沒有第二步就會各懷鬼胎難以合力,沒有第三步,就難以達成最終的合作計劃。本文源自“權謀智慧”微 信公 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