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演宋江怕回山東老家,水滸傳不是農民起義宋江招安被誤解!

央視版《水滸傳》播出20週年時,李雪健老師說,他有兩怕。其一就是怕回山東老家,老家的人說他把英雄好漢帶溝裡去了,回來要“揍死他”。雖然是老鄉的玩笑話,但是可見李雪健老師對人物塑造的成功,讓觀眾有很強的代入感,也很貼切的演繹了水滸傳原著宋江的形象。其實,招安是梁山好漢最好的選擇,宋江被誤解太深。

李雪健演宋江怕回山東老家,水滸傳不是農民起義宋江招安被誤解!

宋江

水滸傳不是農民起義

水滸傳一直被後人定義為農民起義,可是縱觀梁山好漢108將,沒有一個是農民出身。漁民出身的也就三阮兄弟,有一個陶宗旺的雖然出身莊戶人家,可他是蓋房子的,按現在的話說是技術工人。姑且把三阮兄弟和陶宗旺算作農民階層,但是他們地位低微,在關乎梁山的前途方向中,沒有話語權,梁山的發展也不會以他們的訴求為中心發展。一個沒有農民或者不是農民主導的運動,能算是農民起義嗎?

與之相對應的,梁山好漢中主要人員構成是,朝廷降將、地主富商、公務員。這些人員才是梁山好漢中的主流,物質生活上,這些人都很富足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這樣的生活他們原本就已經擁有,追求物質上的這些,他們又何逼上梁山呢?

李雪健演宋江怕回山東老家,水滸傳不是農民起義宋江招安被誤解!

宋江

梁山的政治主張

梁山第一任領導人王倫,只是打劫個單身路人,做點小打小鬧的劫盜生意,小富即安。不與官府作對,也不想引起官府的重視。晁蓋上梁山,王倫知道他們劫了生辰綱,又殺死許多官兵後才不敢收留。王倫是個落第的秀才出身,不敢招惹官府,只是想做個小盜匪,談不上什麼政治主張。

梁山第二任領導人晁蓋,劫了生辰綱走投無路,上梁山只是想有個安身之處。追求的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論秤分金。晁蓋敢於和官府作對,江州劫法場救宋江,更多的是出於兄弟義氣。梁山的未來發展上,沒有明確的路線和政治主張。

梁山第三任領導人宋江,宋江豎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這個天指的什麼呢?這是指上天還是天子呢?其實無論這個天指的是什麼,都和農民毫無關係。從梁山反貪官不反皇帝的舉動看,這個天指的是天子,宋江常說奸臣當道官吏汙濫,只待朝廷赦罪招安,招安的心計和路線以及很是明確。

官逼民反的只有兩人

梁山108名好漢中,真正官逼民反的只有林沖和宋江。林沖是得罪了高俅,高俅要置他於死地,林沖被逼無奈上梁山。宋江是在江州,被黃文炳戴上“反詩”的帽子,惹了文字獄上的梁山。

李雪健演宋江怕回山東老家,水滸傳不是農民起義宋江招安被誤解!

林沖

其他好漢中,大多是犯了法殺了人惹了官司,主動投奔的,這其中以石秀楊雄為代表。或者是被宋江吳用陷害騙上梁山的,其中以盧俊義和柴進為代表。

宋江為什麼要力主招安?

一、招安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

朝廷降將,以呼延灼為代表。呼延灼歸順梁山,宋江就打出了招安的牌。宋江對呼延灼說:“等朝廷見用,受了招安,那時盡忠報國,未為晚矣。"這才使得呼延灼安心歸順,也就是說,這些人並不是意欲和朝廷作對,而是時刻準備著再次迴歸體制內。

將門之後,以楊志為代表。作為將門之後,楊志為恢復官職,行賄高俅,為的是迴歸體制建功立業,光耀門楣。後來,丟了生辰綱,楊志迫不得已落草為寇,這是辱沒祖上聲譽的。楊志這些人是希望征戰沙場,保家衛國建功立業的。他們缺少的是機會,而不是謀圖造反。

社會名流,以盧俊義和柴進為代表。盧俊義和柴進都是家資鉅富聲名顯赫的人,兩人都是被宋江吳用設計所害,被迫上的樑上,他們生活富足安定,沒有謀反的客觀理由和條件。恰恰相反,社會的安定有助於保持他們的財富和地位。尤其是柴進,柴進是皇室後裔,有宋太祖御賜的丹書鐵券,在宋朝柴進享受朝廷的保護和優待。柴進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是綁定在一起的,柴進沒有理由和動機謀反起義。

公務員,這個群體在梁山為數眾多,其中以林沖和宋江為代表。林沖是得罪了高俅,寧願休妻坐牢,哪怕被董超薛霸險些害了性命,也不願逃跑,只為了刑滿釋放,力求能官復原職。後來火燒了大軍草料場,這個希望破滅才被逼上梁山。宋江殺了閻婆惜被刺配江州,路上怕晁蓋等人拉他上山,繞過樑山。在江州題下反詩,被黃文炳抓住把柄問了死罪,不得已才上的梁山。

梁山好漢領導層和主流階層,上梁山都是迫於無奈,暫時安身。並不是為了造反起義推翻朝廷。

二、梁山腹地狹小經濟能力差

梁山泊四面環水易守難攻,按說是個佔山為王的好地方。但是缺點是腹地狹小,沒有大規模發展軍隊的空間,梁山鼎盛時期108將加上嘍囉兵士一萬多人,這點人數很難和政府對抗。所以梁山每次戰事都是打完就走,和游擊戰差不多,有攻城的本事,卻沒有守土的能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梁山不事生產,沒有經濟來源難以支撐大規模軍隊的給養。所以,梁山每次戰事都會洗劫大戶,比如祝家莊、扈家莊和李應。另外,陷害盧俊義上山除了攻打曾頭市,盧俊義的財產也是宋江和吳用看重的一個方面。這些不是常態化的經濟收入,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會激起民憤。與朝廷對抗是個持久戰,梁山無力支撐。

李雪健演宋江怕回山東老家,水滸傳不是農民起義宋江招安被誤解!

梁山好漢

三、梁山沒有群眾基礎

從梁山好漢108將中看,這個群體沒有農民。這個群體也不代表農民利益,農民起義的訴求都是稅賦田地。梁山的政治綱領是替天行道,這個和農民無關。在一個農業社會,缺少了最廣大群眾的支持,梁山的發展就沒有動力,也沒有後備力量。

梁山好漢,從王倫、晁蓋、直到宋江干的都是打家劫舍的勾當,這是不義的。也很難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四、招安是最好選擇

梁山好漢推翻大宋的概率是很低的,一沒有群眾支持,二沒有經濟支撐。所以剩下的選擇就是武裝割據和招安了。

梁山四面環水易守難攻,武裝割據對於梁山好漢來說,是個好的選擇嗎?梁山鼎盛時期一萬多人,這些人不事生產,靠什麼生存?打持久戰,朝廷封鎖梁山交通斷絕梁山糧草,梁山也是難以為繼的。武裝割據和朝廷對抗,可以短暫維持,卻不是長久之計。

李雪健老師說,宋江力主招安,是為了子孫後代不揹負亂賊草寇的罵名。忠義是古人最為看重的品德,作亂犯上是為人不齒的。

相比而言,招安就是一個成本最低,可以奮力爭取的上策了。招安得到朝廷的認可,1、梁山好漢的罪行可以赦免。2、梁山好漢有了用武之地,武可以征戰沙場保家衛國建功立業,文可以承受功名。3、梁山好漢有官爵,可以封妻廕子,光宗耀祖

李雪健演宋江怕回山東老家,水滸傳不是農民起義宋江招安被誤解!

宋江

宋江的招安路線沒有錯,是梁山最好的選擇,效益最好風險最低,也符合梁山中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