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不舍的看着爱妃,杀或留?妃子说了一人名字,武帝说:杀

在汉武帝刘彻的众多皇妃当中,武帝与钩弋夫人的帝妃故事无疑是最富神奇色彩的。《汉书》上说:“孝武钩弋赵婕妤,昭帝母也,家在河间。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日拳夫人。”

汉武帝不舍的看着爱妃,杀或留?妃子说了一人名字,武帝说:杀

由此可见,钩弋夫人出场的整个过程充满了奇幻色彩。“望气奇女”和“手拳得伸”都是今天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这极有可能是某背后的“大腕”精心安排的一场奇遇。但我们细思钩弋出场之前发生的几件重要事情,大概可以得知这位“幕后大腕”安排这场奇遇的原因所在。

根据《汉书》记载,钩弋夫人太始三年生昭帝,她被宠幸的时间就应该是太始元年前后。此时,李夫人已经去世,之后或有尹婕妤被宠幸,史籍记载不详。可见,自从李夫人辞世之后,汉武帝一直没有一个十分宠幸的妃子,望气者为了弥补汉武帝的感情空虚,编造了河间有奇女子的谎话。两手皆拳,也应该是事先设计好的,这既增加了钩弋夫人出场的神秘色彩,也满足了汉武帝作为帝王的优越感和唯我独尊心理。

在钩弋夫人魔幻出场后,紧接着又有奇怪的事情发生在钩弋夫人身上:“拳夫人进为婕妤大有宠,任身十四月乃生,汉武帝由此命其所生门日尧母门。”也就是说钩弋夫人是怀胎十四月产下刘弗陵。

汉武帝不舍的看着爱妃,杀或留?妃子说了一人名字,武帝说:杀

怀孕十四个月生产也没有科学根据,这只不过是中国封建社会为帝王制造祥瑞色彩的惯用方法。钩弋夫人所生之子即为继承武帝皇位的昭帝,《汉书》记载:“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心欲立焉。”

因此这极有可能是一处倒因为果的记载,汉武帝想立钩弋之子为皇太子,才编造出其“任身十四月乃生”的神话。即便武帝朝没有编造昭帝异生的神话,昭帝继位后也极有可能被神化的。

但无论是谁安排的“望气偶遇,手拳得伸”也好,还是“十四月生”的神话也好,钩弋夫人以及其幕后操纵者算是如愿成功了………。因为公元前88年,汉武帝叫画工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武帝之意不言而喻,就是让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作皇帝,是为汉昭帝。

《史记.外戚世家》有较为详细的记录:“上居甘泉宫,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也。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立少子也。”

但时年刘弗陵才6岁,子幼母壮,汉武帝确定了继承人了,却又害怕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于是想找借口处死钩弋。可是面对如清水芙蓉,般般入画如诗的美人,汉武帝实在有些不舍,犹豫不决中,便召钩弋至寝宫。

汉武帝不舍的看着爱妃,杀或留?妃子说了一人名字,武帝说:杀

当钩弋夫人翩翩飘来,正是“叶满浓露,花凝清香”,此时疾病缠身,自觉命不久矣的汉武帝看得有些痴醉,便言到:“朕一生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使得汉朝国威远扬,开创盛世,实不愧于天下百姓,独不舍爱妃啊”。

钩弋见状,泪眼婆娑:“陛下千秋万世,定龙体安康,臣妾必辅育弗陵,为陛下分忧,吾儿也定具那秦昭王雄才灭周,驱逐鞑虏,让大汉江山永固”!

赵钩弋本来想邀宠养育儿子成为秦昭王那样使大秦帝国统一的霸主,但谁知她“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却忽略了“秦昭襄王”这人背后的故事。

秦昭王,又称秦昭襄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在位初期因年幼,由其母宣太后当权主政达36年之久,时任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儿子公子悝、公子芾等。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了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

赵钩弋想育儿为“秦昭王”,那你岂不是“宣太后”!于是当钩弋话音未落,汉武帝就大怒道:“贱人,岂芈八子不成”。于是“钩弋夫人脱簪珥叩头谢罪。帝日‘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日‘快行,汝不得活! ’,夫人死云阳宫。”

汉武帝不舍的看着爱妃,杀或留?妃子说了一人名字,武帝说:杀

就这样,倾国倾城钩弋夫人香消玉损,终其一生,真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参考文献:《汉书》、《后汉书》、《史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