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排行,项羽5万骑兵击溃秦军40万联军排第三

一、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瓜分去荆州的一部分。

双方实力对比:曹操23万,孙刘联军5万。

结果:曹操北撤,损失过半。

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排行,项羽5万骑兵击溃秦军40万联军排第三

二、白沟河之战

明建文二年(1400年),建文帝军大将军李景隆率军60万人,号称百万人,进抵白沟河,谋攻燕王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燕王闻讯,率马步军20万人迎战。二十四日,燕师自苏家桥循河而进,遭到建文帝将平安所部万余人伏击,先锋官平安及大都督瞿能父子督师奋战,所向披靡。燕师死伤惨重,引军而退。次日,朱棣复率军渡河求战,平安所部击败燕后军将领房宽部,降将陈亨中伤而逃。朱棣率精锐数干人冒矢突入阵中,杀伤建文帝军队甚众。是时,李景隆突然挥师绕出燕师背后,实施前后夹击。燕王三易其马,矢尽挥剑作战,几被瞿能所获。傍晚,瞿能复率兵搏战,俞通渊、指挥滕聚也领兵赴战,燕师惊惧。时适旋风骤起,吹折李景隆将旗,军中为之相视而动。遂乘机以精骑突出绕其后乘风纵火,挥师猛攻,斩杀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将领,平安为朱能所败,建文帝军队溃散,死伤10余万人。燕师追至月样桥,再败其军,杀溺蹂躏死者数万人。李景隆率余众逃往济南。

双方实力对比:朱棣20万,李景隆60万。

结果:李景隆60万几乎损失殆尽,朱棣取得决定性胜利。

三、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蒲松龄的一幅著名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将项羽的破釜沉舟与勾践的卧薪尝胆并列。

双方实力对比:项羽五万,秦军四十万。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

四、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双方实力对比:朱元璋20万,陈友谅65万。

结果:朱元璋以伤亡万余代价全歼陈友谅。

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排行,项羽5万骑兵击溃秦军40万联军排第三

五、萨尔浒之战

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萨尔浒之战以明朝攻围后金,后金防卫反击的形式发生,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双方实力对比:后金约6万人,明军11万

结果:努尔哈赤歼灭明军5万余人,明军大败。

六、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双方实力对比:袁绍11万,曹操2万。

结果:曹军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

七、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双方实力对比:东晋8万,前秦80余万。

结果:东晋以五千军队的伤亡换来了前秦的灭亡。

八、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河蟹*,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

双方实力对比:周联军4.5万,商朝约17万人。

结果:商朝战败灭亡,纣王自杀。

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排行,项羽5万骑兵击溃秦军40万联军排第三

九、护步达冈之战

史上最大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金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1115年),得知黄龙府失守的消息,辽天祚帝率70万大军,几乎倾其全部兵力,企图一举消灭新生的金政权。当时金太祖只有 2万人,两军比例是1比35,这是人类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对抗战。完颜阿骨打认为,虽然辽兵数十倍于己,又来势汹汹,却是乌合之众,庸将怯兵,不足为惧。若是主动出击,成功有望。他为鼓舞军心,在众将士面前仰天大哭,说:“当初,我领你们起兵,是为了咱们不再受辽欺压,让女真人有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不想,天祚帝不肯容我,亲自来征讨。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拼以死战,转危为安;另一条是你们抓我一个,献给天祚帝,杀我一族,投降契丹,或许能转祸为福。将士们听罢无不哭泣,决定与辽军决一死战。两军交战后,金军将士个个冲锋在前,杀出一条条血路。辽兵如潮水般,退潮又涨潮。正当两军打得正酣时,辽朝内部出现政治纷争,另立政权。天祚帝放弃这一消灭金军千载良机,回军自救。完颜阿骨打抓住良机,紧追猛打,终于在护步答冈追上辽军,与辽军短兵相接,左右包抄,辽军大败。此战,阿骨打歼灭辽军七十万,辽国主力尽灭。

双方实力对比:金国2万,辽国70万。

结果:辽国70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金国崛起。

十、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这样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

双方实力对比:新军43万,绿林军1.7万

结果:绿林军决定性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