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钧记之任坚篇

新时代陶瓷如何传承创新?

二十年来,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当代中国钧瓷实力派刘红生一边实践、探索,一边思考,用笔记录。

今天起,雅昌陶瓷将推出他主笔的《行钧记》,梳理现当代中国钧瓷发展,是对先行者的致敬,更是对当代中国钧瓷传承创新的默默奉献。

行钧记之任坚篇

任坚(1922—1990年),又名长宪,禹州市神垕镇人,陶瓷工程师,原地方国营禹州市建筑卫生陶瓷厂副厂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硅酸盐学会会员、理事,河南省硅酸盐学会名誉理事,禹州市科协会员,政协会员。

任坚出生于陶瓷世家。曾祖父任清选,对陶瓷工艺造诣颇深,著有《瓷器构造技术备要》一书。任坚自幼受父辈陶冶,酷爱陶瓷技艺,励志继往开来,创新求精,造福后人。1936年考入禹州陶瓷职业学校,由于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技士。1943年入河南省立郑州高级工业学校化工科深造。1945年毕业后,受聘于陕西省建新实业公司瓷器任技师,续任助理工程师。1946年春回神垕创办建华实验瓷厂。1948年禹县解放,由禹县人民政府推荐到中原大学学习,1949年毕业后受豫西行署五分署派遣,到神垕创办人民工厂并任经理,该厂是河南省第一个全民所有制陶瓷企业。

1952年至1955年,他研制成功铬锡红、铬绿、艳黑等多种高温色料,取代了过去常用的不耐高温而且釉色涩淡的大火红、绿色料,并得到迅速推广。以后他又同其他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在神垕附近考察发现了不少新的陶瓷原料,为提高神垕地区陶瓷质量、增加出口品种立下不朽的功勋。

行钧记之任坚篇

1957年,国家拨款筹建钧瓷厂,恢复钧瓷生产,从设计筹建到施工投产均有任坚负责全面技术工作。他和老艺人一道排除万难,反复试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使钧瓷这朵久已失传的中国奇葩重放异彩,在国际上名声鹊起,备受青睐。

1958年,他还用原焰烧制钧瓷成功,产品瑞彩纷呈,变化万千。同年秋,在陶瓷专家李志伊的协助下,先后设计建造了1立方米、2立方米、6立方米倒焰窑,烧成了名贵的鸡血红、茄皮紫等钧瓷釉色。1960年,又设计建造直焰窑一座,烧成的钧瓷绚丽多彩,玉润冰莹,为行家所肯定,这在钧瓷烧成史上又是一项创举。同时,他还成功地研制成钧红釉、天青釉等配方。钧红釉,云蒸霞蔚,如火如荼;天青釉,优雅明快,古色古香,为古陶瓷学者所赞赏。

行钧记之任坚篇

任坚手迹

1959年,他用碎玻璃粉冲淡氧化钴配制钧釉,烧制出的天青釉色钧瓷,色调古朴高雅,别具一格。后又用长石冲淡氧化钴配釉,呈色更好。此两项成果,在当时曾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对以后的钧瓷研究,劈开了一条新途径。

1978年,他在钧釉中加入还原剂,烧制的产品色彩鲜艳夺目,变化多端。此项创新,突破了仅用气体还原烧制钧瓷的成规,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任坚对钧瓷的研究功绩卓著,对细瓷精陶以及色料、釉料、陶土的研究赤多有建树。钙釉的发明和应用,也是任坚的一大贡献。神垕陶瓷业千余年来一直沿用柴灰釉,这种釉料虽有不少优越性,但腐蚀性强,资源日渐匮乏,不但给原料供应上增加困难,还给上釉工人带来许多痛苦。1946年,任坚利用方解石等本地原料配成新釉方,经过反复调试,取得极好效果,为当时各厂家所欢迎。窑主们为垄断此项技术,曾提出用200车碗(每车75冑,每冑20只)高价买此配方,但遭到任坚的严词拒绝,分文不取,而把此方公开,即此一事,任坚之品格为人可见一斑。

行钧记之任坚篇

任坚的陶瓷著作有:《陕西陶瓷之瞭望》(1945年印有单行本),《钧瓷简介》(1974年),《我从事钧瓷生产的回忆》(1979年),《钧瓷生涯五十年》(1987年)等。

任坚离休后,仍带病帮助其他钧瓷厂搞建厂设计、改造窑炉、改进胎釉配方,为振兴陶瓷事业不遗全力,呈献余热,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任坚16岁即从名师李志伊、卢广华学钧瓷技艺,50余年来,孜孜求索,以毕生之精力从事钧瓷理论研究、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对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命运与钧瓷的命运息息相关,在陶瓷界是一位有名望、有造诣、有发现、有创造的杰出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