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秦始皇嬴政的故事?

呆呆牟子


秦始皇其实是个“妈宝男”



“妈宝男”有两种,一种就是最常见的一事无成型,另一种就是像秦始皇一样的反抗成功型。

男孩是不是妈宝,前提要有一个心疼儿子的妈妈。之所以心疼儿子,是因为她把一切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他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史书上记载,赵姬能歌善舞,很会勾引男人,后来被吕不韦纳为小妾。吕不韦虽发现秦国质子异人有当王的潜质,于是决定在异人身上下血本进行投资。

有一天,吕不韦宴请异人,让赵姬表演了一段舞蹈,异人被赵姬深深迷惑,不能自拔。吕不韦投其所好,将赵姬送给异人。这也为秦始皇身世之谜埋下了伏笔。

后来,秦国和赵国开战,赵国军队被坑杀四十万,赵人非常憎恨秦人,包围了异人的府邸,吕不韦协助异人逃回秦国。此时的赵姬已经在赵国产下一子,那便是秦始皇嬴政。

可是异人逃跑时,却把她们母子抛弃了,秦始皇只能和母亲在战乱的赵国相依为命。后来,异人当上秦王,异人在秦国娶妻生子。直到秦始皇九岁,秦王才把赵姬和秦始皇接回秦国。

这九年,正是秦始皇的童年时期,赵国连年争战,他们母子经常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紧张、恐怖占据了他幼小的心灵。加之,他们在赵国的尴尬地位,经常被赵人欺辱。

但是,就在这种窘境下,赵姬用尽所能把秦始皇保护得很好,不但生活起居照顾有方,学业上的管束更是非常严厉。

因此,秦始皇自幼听妈妈的话,九岁之前已经能够百发百中,剑也舞得出神入化,还熟读了很多兵法要略。这些都离不开赵姬的严厉管束。

九年里,赵姬受地欺辱越多,对秦始皇的管教越严格。她要让儿子强大起来,将来听从她的安排,实现她的梦想。而秦始皇也对母亲言听计从,妥妥的第一种妈宝形象。

但,历史的演变总是出人意料。


秦始皇回到秦国那年,对他幼小的心灵冲击特别大。他的地位一夜之间天翻地覆,从弃子变成了皇子。当他自己高高在上地感受着臣民的恭敬时,和在赵国曾经受到的屈辱,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那种对权力的欲望在他心底暗暗升腾。

异人死后,秦始皇登基,赵姬对秦始皇的管束愈加严格。但是,赵姬自己却欲壑难填,夜夜笙歌,守寡期间还生下两个儿子。母亲的淫荡之声让宫人议论纷纷。

越来越懂事的秦始皇开始厌恶母亲,加之年幼时,母亲对他管束那么严格,而赵姬自己却如此不羁放纵,终于点燃了秦始皇内心那早就存在的一团烈火。他开始反抗,并采用不同的形式,找各种出口,来发泄自己的反抗情绪。

他甚至讨厌女人,变得异常残暴,杀伐决断,大肆挥霍金钱。

秦始皇实现六国统一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赵国邯郸灭掉他母亲赵氏一族,连左邻右舍全部杀掉,近上万人。其实,秦始皇此举很大程度上,为了保护母亲的名声,当初赵姬为了母子活命,难免失身于赵人。

由此可以看出,“妈宝男”对母亲首先是极其爱戴的,只不过压抑地久了,自然要爆发了。

但是,爱戴归爱戴,反抗归反抗。对母亲的高压反抗,才是第二类妈宝最终实现逆袭的必经之路。

在《秦谜》中有一段描写,就是秦始皇灭了赵国之后,来到赵姬的病榻前,轻声地在赵姬耳边说,我把赵国给灭了。而此时的赵姬才意识到,这个眼前的儿子,再也不在她的掌控之下了

秦始皇的逆袭反应很强烈,这跟压抑太久有关。他逆袭成功后,表现地越发极端。

比如,他大肆修建宫殿,挥霍金钱。每座殿宇都金碧辉煌,美女宫娥上万。所谓“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秦始皇骄奢淫逸,养那么多女人,却始终未立皇后,不得不说受赵姬影响极深。

除了反感母亲之外,秦始皇的身世遭病诟,是秦始皇奋起反抗的第二个原因。

秦始皇9岁回到秦国之后,到13岁登基这段时间,是他最快乐的童年时光。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成娇相处甚好,但是后来,弟弟无可诟病的皇子身份,严重威胁到秦始皇的皇权地位,造成成娇必死的局面。嬴政登基,发生成娇之乱,成娇离奇赴死。从此再没人对秦始皇身份质疑了。

既然,反抗了,就要反抗地很彻底。就像电影中人物黑化一样,这是人物心理的一种扭曲。

秦始皇在童年时期,听妈妈的话认真学习,13岁登基到22岁亲政,也是任由赵姬说了算。直到最终统一六国终于爆发了,而且残暴异常,也是必然。

《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意思就是废除先王治国之道,焚书坑儒,让百姓愚昧,毁坏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兵器,削弱百姓反抗的力量。

在“梅毅老师说中国史”中讲到,秦始皇统一之后,满朝文武的朝服都是清一色黑色,映衬了当时秦始皇当政以后残暴凝重的气氛。


你试想一下,如果不是人们关于秦始皇身世的议论,和赵姬回到秦国之后的种种淫荡行为,让秦始皇心中充满了怒火,那么秦始皇很可能永远活在赵姬的羽翼之下,听从赵姬的安排。

而偏偏,这两个原因,成了触发秦始皇反抗的开关。也正是因为他的反抗,秦始皇成了第二种类型的“妈宝男”,最后还把赵姬软禁致死。


书澈读书


秦始皇名叫嬴政,是秦庄襄王赢子楚的儿子,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了多年的战国混战,开创了中国的统一时代。他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统一天下的气魄、改革创新的胆识,创建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这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而厚重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他的骄奢淫逸、贪婪残暴又为世人所痛恨。自古以来,赢政一是个备受争议的皇帝。

关于秦始皇的故事,我们所熟知的大多都是他的功绩和暴政之外。今天,学苑君给大家分享一下秦始皇追求长生的故事。

秦始皇享受了人间所有的奢侈生活后,现在最怕的就是死。如果死了,所有的一切就没有了。所以虽然他一直在修骊山墓,营建死后的极乐世界,但他更现实的做法则是寻访仙山,希求长生。为此,他四次大规模的巡游,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他在考察民情,巡视边防的同时,也到过很多传说中的仙山。他总认为神仙在东海,因而每次出游都到沿海地区。他还派出大量的方士去寻找神仙,求取长生的仙药。为此,他多次被骗子捉弄,成为千古笑柄。其中一个叫徐福的方土,骗过秦始皇一次后,又来行骗。徐福说:“上次没有为皇上求得仙药,是因为海上有大蛟龙阻挠。”秦始皇信以为真,又给他准备了很多大船和财物、随从,命他继续出海找神仙,徐福自然又带着财物跑得远远的。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第五次出游。他从咸阳出发,先后到达云梦、钱塘,到会稽山祭过大禹后,就北上琅琊,寻访仙踪。这次自然又无功而返,在回来的路上,秦始皇就病倒了,当巡游队伍走到沙丘时,秦始皇已经生命垂危了。这时他才明白长生不可得,只好开始考虑身后事,确定皇位继承人。他的随同人员有李斯和赵高,还有他的小儿子胡亥。秦始皇留下玺书,诏令在北边监军的长子扶苏急回咸阳主持丧事,并明确传位给扶苏。他让赵高去办这件


事,可还没等到回音,秦始皇就死了。

秦始皇在位36年,其中称王25年,称帝11年,终年50岁。而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的帝陵,奢华庞大得让人无法想象。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它有过生动的描述:“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从这精密奢华庞大的布局中,可见死后的始皇仍然希望掌控天下。地宫到底是什么样子,已经成为埋藏在地下千年的秘密。而如今发掘出的兵马俑、车马坑,再现了秦始皇庞大的地下军团,令世人震惊。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还是中国皇帝制度的开创者。他使中国第一次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为之后的各朝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


历史学苑


5000年的中国历史,朝代更替频繁,帝王将相如烟。一部皇帝史从何开篇?追根溯源,自当由秦朝说起。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它第一次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它第一个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它从秦王嬴政开始了皇帝称谓。秦始皇声振宇内,被史学家誉为“千古一帝”。



嬴政, 父亲:秦庄襄王嬴子楚。母亲:赵姬。公元前259年,逝世于公元前210年。河北邯郸人士,在位时间公元前246至公元前210年,安葬于骊山。

嬴政用了十年时间,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始皇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为了加强帝国的统一和稳固,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对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堪称千古一帝,被西方人尊为“东方的拿破仑”。但是,其统治期间也充分暴露了他狂妄自大,专制暴虐,穷奢极欲的本性。所以,有人对秦始皇下过这样的结论:秦始皇,因完成统一大业而名垂青史,因实施暴政遭千古骂名。
要说秦始皇最大的功劳,恐怕在于,秦始皇为后来的封建君王传下了一套“君权神授”的衣钵,确定了“皇帝“的尊号,并将“朕”“诏”等名词确立为皇帝专有名词,之后又建立了一套有利于皇帝统治天下的中央集权机构。所以,后来的历代君王莫不对秦始皇歌功颂德,于是秦始皇便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不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确实是名留青史了。


史记记录片


既然遇到这个问题了,书本上的一些东西肯定满足不了大家刁钻的口味。咱今天就来扒一扒秦始皇一些异闻遗事



秦始皇的老爹子楚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之子,但是秦始皇的奶奶夏姬并不受他爷爷太子安国君的宠爱,连带着他老爹也不受待见。再加上又不是长子,于是子楚被作为人质送到赵国邯郸。这也是他的机遇

然后大家都知道他遇到了一代巨贾吕不韦,并在他的资助辅佐下登上了秦王宝座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有一次子楚到吕不韦家宴饮,看到了吕不韦的侍姬赵姬,非常喜欢。吕不韦就把她送给了子楚。公元前259年,赵姬在赵都邯郸生下一子,因为出生地为赵国,故以赵为姓,起名赵正,以为是在正月出生,所以名字叫正。不久,赵正归秦,改父姓嬴名政,他就是以后独步天下的秦始皇

在他老爹庄襄王子楚去世后,年仅13岁的嬴政登基上位。当时作为国君长者的“仲父”尊号的吕不韦影响力很大。

赵太后原为吕不韦之姬,现在虽然地位尊贵,但子楚已死,两人旧情复燃,时常私通。此时的嬴政以经渐知人事,吕不韦害怕隐私暴露于是安排了“太监”嫪毐侍奉太后赵姬。嫪毐“资本”雄厚深的赵太后的宠爱。

借机掌握了太后的政务,并伺机造反。不过早被早有防备的嬴政平息被活捉,处处以车裂酷刑,诛灭三族。他的同党被诛杀的有二十多人,牵连的达四千多家。赵太后和嫪毐生的两个私生子也被“囊扑”(装人布袋摔死),赵太后则被软禁别宫。后来,经过群臣的劝说,赢政才亲自把母亲赵太后接回咸阳



这也是后来秦律对于“私通”着重处理的原由,甚至只比杀人罪轻一点

(感谢阅读,喜欢的关注一下吧!再见)


小优聊电影


秦始皇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崩于公元前21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他公元前246年即位,在位37年。我所知道的秦始皇的故事主要有以下几件。

一,修筑万里长城。从秦国建立,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略,历代大王均修筑长城。到了秦始皇这一代,通过对外战争,逐渐灭掉六国,统一国家。秦始皇下令全国百分之二十的人口,近百万人,将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成一体并加长,最后达万里之长。后由明朝继续加固,即成今天的“万里长城”。

二,焚书坑儒。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3年和前212年,秦始皇下令除农事,占卜等之类外的诗、书、百家语尽数烧毁。有儒生(一说术士)反对议论时政,秦始皇发怒,在咸阳城外,埋杀四百六十余人。在这场事件中,古代许多珍贵书籍就此失传,遗留下来的诗书大多是汉朝建立以后由人口述编辑,于原文有出入,对中华民族文化上和思想上造成了很大灾难。

三,陪葬的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在今天的陕西西安咸阳市,不用多说,中华民族的瑰宝,光彩夺目的历史遗产,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四,徐福东渡。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登基为帝,想做千秋万世的皇帝,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游至泰山封禅,在东海海边,听取方士徐福的建议,派遣徐福率领3000童男童女东渡去寻找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求取“不老仙药”。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也未等来徐福。

关于秦始皇的事迹还有很多,我仅列举几件。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请去参照阅读《史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