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与《祭侄文稿》的笔法差异化在哪里?创作性情有何不同?

书法影响力


若要具体讨论《兰亭序》和《祭侄文稿》的笔法差异化之处,这也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甚至分析起来会有些矛盾,主要是因为同一种书体的笔法,千年不变,唯一可以改变的是“笔意和笔势”,这也就是所谓的名家书法风格各自都不一样,



被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通篇28行,共324个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据说王羲之是在心情极为愉悦又在微醉状态下随意挥洒的行书,谁知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竟然成为“天下第一行书”,而且《兰亭序》中的“永和九年”的“和”字还多了一横,至今无人知晓王羲之这多出一笔所谓何意?


同被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通篇23行,共234个字,是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所作,然而颜真卿是在心情极度悲愤的状态下心事丛丛有意提笔所作,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还出现了涂改之处,竟然也成为了“天下第二行书”,当然了,至今都无人猜透颜真卿当时为何不重新写过呢?

综上所述,很容易发现《兰亭序》与《祭侄文稿》都属于叙事书法,两者创作性情最大的不同之处,无非就是书写时情绪的起伏不同而已,前者愉悦轻松,后者悲愤激动,但书体中依然呈现出书家饱满的情绪,这是作品该有的情感色彩,



至于《兰亭序》和《祭侄文稿》的笔法差异,只能这么说,颜真卿继承了王羲之的精妙神奇的笔法,由于各自的人生阅历不同,《兰亭序》风格属于“中和之美”,《祭侄文稿》风格属于“气格之美”,书法讲究“气韵生动”,笔法万变不离其宗,书法风格却和书法家的文化素养、人生阅历以及书写时的环境有紧密关系。


诗夜城主


兰亭序和祭侄文稿的笔法差异主要在含和露的区别上。

兰亭序用笔多露锋,不管是起笔还是收笔。一字之间的笔画起承乃至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大都以露锋为之,尖入尖出较多。通篇来看,线条尖而利,整体感觉潇洒爽快。

而祭侄文稿的笔法以圆为主,线条的质感厚重老辣。相应的笔法多藏锋。文稿的用笔虽然多有意到笔不到之处,但“藏”与“护”的笔法习惯仍然有迹可循。



从这两幅书法作品中,可见二人用笔的习惯和性格特征:王羲之深具魏晋风流之真趣,崇尚自由,潇洒散淡;颜真卿性格内敛,沉稳厚重。

这两副作品在书写时作者的情绪是两个极致:王羲之散开怀抱,了无挂碍心情愉悦;颜真卿极度悲痛,沉郁压抑。所以作品呈现给人的视觉和精神感受是不同的。


这样的书法按说是不可学的,因为没有人可以代入到作者的性格和创作场景中去,学来也只能仅得其形。尤其是祭侄稿。我不曾见到历史上有临此帖的。

但是从这两幅作品中提炼出来用笔的规则和规律是可行的。

本文为昭明书馆原创,观点仅代表个人;图片来自公开资料,如有不妥,请通知删除。


昭明书馆


兰亭序与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第二,实际上二者已分道扬镳,不可调和,成了双锋峙立。

基本上来说,兰亭序代表了书法,祭侄文稿指向了艺术。

二者区别很大、很多,略述如下。

一、行书。

行书可由以下几方面配方而成,兰亭序在几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断连:兰亭序断多连少,祭侄文稿断少连多。

迟速:兰亭序迟多速少,祭侄文稿迟少连速多。

直曲:兰亭序直多曲少,祭侄文稿直少曲多。

轻重:兰亭序轻多重少,祭侄文稿轻少重多。

露藏:兰亭序露多藏少,祭侄文稿露少藏多。

二、笔法。

兰亭序笔法变幻无穷,锋纤奇妙,又整体谐调,如天生万物,天何言哉。祭侄文稿一意行之,笔法稳健厚实,并以动势而成,如地养万物,地何功乎?

兰亭序笔法在锋、尖、态,祭侄文稿笔法在腹、线、势。

三、书品。

古代书品分能妙神逸。

二人皆能,二作皆能,自不必说。

兰亭序妙而入神,成为尽善尽美的极致。祭侄文稿由逸而妙,成为逸美之宗。

四、性情。

二作性情不同,基于二人性情不同,二作将性情发挥到极致。

王羲之追求真人、真性情,反对政治、文化对人的异化,代表了全部人的真方向。颜真卿追求大人,迥出俗表,成为有功有业可大可久的大人物。

王羲之的表现都在自我监控之中,从心所欲不逾矩。颜真卿放任自己、横出世表,刚直卓立。

五、影响。

王羲之奠基了书法,成为书法极致。颜真卿指向了艺术,成为艺术顶峰。

所以现代书法之争就是王羲之与颜真卿之争,是书法与艺术之争。

人们可以崇尚兰亭序,也有人在宣扬祭侄文搞是真正的书法。

总而言之,兰亭序与祭侄文稿是双峰并峙,也是二河并流!


一点清风O学生漂亮字


老跨斗直白说:

两帖是完全不同的两股道。

王,小楷、行书、草书。好像没有大楷。

那么王的小楷与行书有着直接的关联。

颜,我觉得颜的楷、行、草为什么古意浓,为什么苍古雄浑?我觉得应该是他研究了许多古文字,比如金文、汉隶、魏碑这些雄浑的东西以后,丰富了他的笔法,而产生了与王书不一样的气息。再加上颜本人的刚烈性格。

不知对否?


老跨斗


笔法很接近 书写速度都很快 王执笔略高 二人对字型诉求不同 王 I I 型 颜()型 前者书写轻松随意 后者悲愤抑郁 下笔较重


OOOOOOOOOOOOOOO一画


二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心情迥异,时代有别,性情有天壤之分。一个放浪形骸!一个收敛有度!笔法自然就会分道扬镳!但是他们的书艺已经达到了巅峰!后人很难超越!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