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髮掘的萬曆皇帝的定陵,有人說出土的文物不多,這是為什麼?

黑娃愛瘋


說文物不多,那就是扯淡了,先說一個詳實的數據,明十三陵中唯一被髮掘的萬曆皇帝的明定陵,出土文物達到了3000多件,而且大都是一頂一的珍貴文物,例如有大量的純金器,雕工極其精美的玉器,大量的銀製品,最牛的皇帝的金絲翼善冠,冕旒冠等,還有皇后的四件更為精美的鳳冠(如今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還有好幾件龍袍,兗服,百子衣,玉帶,很多沒有使用開封的皇家專用的錦緞,還有巨多的皇家日常用品。


俗語道,有圖有真相,咱們先發幾件定陵出土的寶貝的照片。

這兩件就是皇帝使用的兩件冠,這種明代皇帝專用的文物在以前是沒有任何實物實例的,考古學家們只在史書中的文字描述中瞭解過,但實際什麼樣,誰也無法說清楚,正是定陵實物的出土,讓這一傳說中的物件從文字變成了現實,填補了歷史上的空白,歷史意義極為重大。

而這件鳳冠更是刷新了人們對華麗二字的現象,如果沒有見到鳳冠的實物,很多細節都無法被聯繫起來,可以說鳳冠的出土讓人們知曉了什麼叫做皇家奢華,同時它也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而這些文物則是萬曆在日常中的實用之物而不是冥器,作為皇帝他死後把這些珍貴的器物全都帶入到了地宮之中,這些器物的出土正好給現代的我們展示了一個大明帝國最為精絕的皇家器物展現,讓很多謎團得以破解。

當然最遺憾的還是這些龍袍絲織品,由於當時的保存條件非常落後,從而導致這些脆弱的絲織文物在發掘後沒能得到科學的保護,遇到空氣後迅速氧化成了一堆殘渣,實屬考古中最大的損失,希望在今後的考古發掘中,能以保護文物為第一要素,在沒有穩妥的文保計劃前,在也不要貿然發掘了。


老豬的碎碎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


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和郭沫若提出一項考古計劃,試圖解開十三陵的秘密,建議挖掘長陵,當時文物和考古界的一些專家紛紛反對,因為中國當時的考古技術確實落後,難以對挖掘出的文物進行妥善的保護。但是後來在贊成和反對這兩派雙方互相協調之下,郭沫若被允許挖十三陵中的定陵,作為練手,為挖長陵做準備,但是後來結果表面,這將是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劇!

定陵挖開後,大量的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壞,各種珍貴文物字畫、明帝的龍袍等絲織品頃刻間灰飛煙滅。



據記載,當時開館時,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屍體雖然都已腐爛,但是骨架完好,頭髮也軟而有光。悲哉的是,後來也在那個特殊的“文革”年代,被紅衛兵以打倒封建牛鬼蛇神的名義燒了。史書記載,萬曆是個跛子,因為屍體被毀,缺乏研究,這也將永遠是個迷了。而那三口上等的金絲楠木製成的巨大棺槨,歷經百年完好無損,竟然也被無知的人員當成廢棄材料,扔到了山溝裡,當時挖掘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文物,也都因為當時的技術和知識水平的不足,保護不到位,造成了嚴重永久性的毀壞!成為了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個悲劇!



後來郭沫若不吸取教訓,申請再次挖掘長陵,被斷然拒絕!這個近乎瘋狂了的人後來又申請挖乾陵,但是因為前車之鑑的教訓,都一一被領導層拒絕,要不然的話,現在的這些帝陵,真不知道會剩下幾個!尤其是秦始皇陵,千萬不要碰上這些瘋子!


熊貓上條頭


以前去過定陵,地宮很震撼可裡面的葬具等文物保護的不好,地面上平房的文物展廳光線昏暗文物不多,看到皇后的鳳冠上有些連接處竟然用的是小販賣貨用的尼龍草捆綁的,無語。


蓮池41


定陵的發掘完全出於郭沫若個人的一個瘋狂想法,整個發掘過程對定陵的文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很多重要文物由於技術條件所限遭嚴重損毀,所遭受的損失是巨大的,不可挽回的。定陵的發掘,郭氏罪莫大焉!


鄭叄


以前去過定陵,地宮很震撼可裡面的葬具等文物保護的不好,地面上平房的文物展廳光線昏暗文物不多,看到皇后的鳳冠上有些連接處竟然用的是小販賣貨用的尼龍草捆綁的,無語。


做個快樂的小姜


定陵可以說是被人為的破壞了。當時很多文物由於專業知識的缺失以及保護不當而流失或者盜毀,恐怕只有地宮還說得過去。幹出這樣的事情,能不找個藉口掩蓋罪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