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之争进入白热化,四百年郢都失陷,楚国颓势难挽

一代更比一代弱

楚怀王受张仪欺骗,单方面断绝了齐楚联盟,其后楚怀王怒而兴兵伐秦,却接连败绩。眼看楚国霸权衰落,秦国乘胜进军,接连攻占了楚国的郡县,将楚国西部尽收囊中。齐国恼楚国无信,联合韩、魏两国,垂沙之战给与楚国致命一击,中原之地,亦不复为楚国所有。楚国实力从此再难恢复,从虎视天下,变成了困守东南。为赢得喘息之际,楚怀王亲赴武关与秦国和谈,却被秦国扣押,囚与秦国三年,最终病逝咸阳城。

秦楚之争进入白热化,四百年郢都失陷,楚国颓势难挽

楚怀王囚于他国,楚人推举怀王之子继承王位,后世称作楚顷襄王。楚襄王早年曾作为质子留于秦国,按照现在的说法,至少应该算是个秦国通,可惜纵观他的所作所为,其天真之程度,比起他的父亲来,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在他在位期间,大楚四百年郢都,为秦国所占,楚国从此沉沦,直到走向宿命的终点。

内外交困显败象

楚怀王之所以亲赴武关与秦国和谈,当时身为太子的楚襄王和公子子兰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众大臣,本来是不同意楚怀王亲身赴险的,但是楚襄王却极力赞成,最终楚怀王选择相信自己的儿子,从此一去不复返。等到楚襄王继位,他的父亲还在秦国受苦,可楚襄王既不派人要回自己的父王,也不号召楚国上下报仇雪耻,他非常沉默,好像在秦国受罪的人,并不是自己的父亲,甚至不是一个楚国人。

秦楚之争进入白热化,四百年郢都失陷,楚国颓势难挽

楚襄王自己可以选择遗忘,但是楚国臣民却深以国君被囚为耻,为了平息朝野议论,楚襄王和令尹子兰想出了一条妙计,杀鸡儆猴。这个可怜人就是屈原,屈原任三闾大夫,因为他时常提出很多楚王不喜欢的建议,所以被免职流放。一个正直的大臣被流放,是楚国的损失,却是全体华人的幸运。正是这漫长的流放岁月,使得屈原能够遍游楚国,写下那些瑰丽的辞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眼见屈原被免职流放,大家都沉默了,因为为国尽忠虽然重要,但是谁也不愿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既然如此,大家就只好得过且过,楚襄王的日子是好过了,楚国的日子却更加艰难。因为你可以原地踏步,别人却是加速前进。楚国自甘堕落,齐国事不关己,其他各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任由秦国一天天坐大。

秦楚之争进入白热化,四百年郢都失陷,楚国颓势难挽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楚国虽然想保持低调,可是现实他不允许,因为秦国的最终目标是一统天下,天赐良机能够削弱楚国,秦人自然不会放过。就这样隔几年秦国就来一趟,有时候心情好,一年来几趟,每次楚国都要损失几座城池。楚国虽大,也经不起这么折腾,而且秦国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蚕食变作鲸吞

人比人气死人,国比国也差的多。当时天下形势,秦独强而六国皆弱,弱且不和,和而心不齐。韩国正面秦国,大气不敢喘一口,魏国被打成了半身不遂,赵国勉力支撑,燕国专注于放赵国的冷箭,齐国坐在家里吃瓜,楚国比较有意思,他给秦国补充损失。楚襄王十九年,秦国大将攻楚,略上庸、汉北之地。明年,秦将白起引军复来,取邓、西陵等地,攻破鄢陵,楚国军民伤亡达数十万人。

秦楚之争进入白热化,四百年郢都失陷,楚国颓势难挽

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同时防止楚国绝地反击,秦国玩起了老把戏,耍诈。按说不同在一个地方绊倒三次,但是楚国国君做到了,秦国占尽优势,却主动提出要与楚国和解。准确的说,是要以秦国宗室之女和楚国联姻。既能达成和平,又能得到一个漂亮媳妇,楚襄王很是动心。既然都准备办喜事,自然就不搞备战了,秦将白起再次引军攻楚,一战而破楚国郢都。郢,楚之国都,前后约四百年,虽然之前也被攻陷过,后来又收复了。自此之后,楚国迁都于陈,郢都再未收复。

秦楚之争进入白热化,四百年郢都失陷,楚国颓势难挽

楚襄王同志,早年曾两度为质子,算是为楚国做出过巨大贡献,成为楚王之后,不思进取,眼看楚国进一步沉沦。在位二十多年间,楚国西部之上庸、汉水、巫郡、黔中等郡,乃至郢都、夷陵等地,尽数被秦国攻占,向东结怨于齐国。楚国从雄踞南方,到偏安西南一隅,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