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道光皇帝?

季我努學社


說到道光皇帝,我們肯定會提到他的節儉,用今天的一句古話便是逢縫補補又三年,道光皇帝不同於其他的皇帝追求奢華的生活,他提倡節儉,甚至到了吝嗇,摳門的地步。



道光皇帝在當皇太子期間,嘉靖皇帝帶著他去意苦思甜之後回到北京,他就走上了一條節儉的道路,他從換床鋪開始節儉,到飲食方面進行節儉,每天只吃燒餅,冬天的時候只就著一口熱茶,在他當了皇帝之後,他將他的節儉的風格推廣,到天下讓全國都紛紛認真學習,他將孔聖人所講的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主,當做至理名言,它不僅是要求大成節儉,而且他還想著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因此就免了老百姓的,結果呢,其實只有道光皇帝一個人如此,他底下的大臣必然還是大魚大肉的吃著,甚至他的親兒子和兒媳極度奢侈。

下面再來談一談他,優柔寡斷的一面,他的性格十分疑慮,猶豫不決,經常做的決定又推翻,正是如此社會弊端平凡湧現,他也鮮有作為。如在他禁菸面前,一面希望嚴禁大煙另一面又想可以適當鬆弛一些;他在用人方面也做得不好,一直在任賢人與任小人兩邊搖擺不定;清朝最多的便是戰爭,當他面臨做決策之時,又在主戰與主和之間來回動搖,一直都是優柔寡斷的狀態,當然也成不了大事,他的一生勤勤簡簡,但就是因為這個性格使他一直處在失敗與無作為之中。

當禁菸運動失敗之後,鴉片戰爭也失敗以後,他被迫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使得中國開始被列強爭奪,被瓜分。因此有一些人認為,道光皇帝比不上康熙帝那率軍親征葛爾丹的英雄氣概,也比不上皇太極在“松錦之戰”中那傑出的謀略,更比不上努爾哈赤那屬於草原人的豪情壯志,這也就表明了他本來就一直柔柔弱弱的性格。

但是在他當皇帝期間,積極的整頓吏治,整頓鹽政,治理河道,疏通海運,號召節儉之風,在政治上,他取得很大的成就,當新疆回部發生了張格爾叛亂,道光不同於之前的憂鬱延宕,而表現得十分堅決,從而平定了叛亂,穩定了社會與邊疆,鞏固了清朝對於新疆的管理。以上便是從三方面來分析的道光皇帝,總體來說,他還是一個好皇帝的。正所謂“瑕不掩瑜”。


紅雨說歷史


道光皇帝執政於風雲激盪的時代,是中國由古代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由封建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型的清代皇帝;他的傳統守舊思想根深蒂固,落後於自己生活的時代,是一位生不逢時的失敗的帝王。

在清代,他是唯一的以嫡長子身份承繼大統的皇帝。少年意氣,有“天雲而雷,迨有天意。鳥槍一舉,儲位遂定。”的傳奇色彩;即林清白蓮教攻入紫禁城時,他憑鳥槍打退反清人士,奠定了他的皇太子身份。



他名正言順地登上九五至尊,踐行傳統帝王教條,杜絕奢侈浪費,厲行節儉,勤於王事,為政前期有不差的口碑;但帶頭節儉時,留下笑柄,比如他幾乎不添置新衣服,身上外衣幾經補綴仍捨不得丟棄,朝中大臣也紛紛效仿,但,他不懂,補綴費用遠高於買一套嶄新的衣服。


道光皇帝被自己的時代打得遍體鱗傷、最後身敗名裂;他遭遇到了西方工業化成功之後,軍事強勁的“日不落”大英帝國這個不可一世的強勁的對手。

而自己因循守舊,仍沉溺於天朝上國的美夢,坐井觀天,閉門造車,導致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敗北,從而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割地賠款丟了祖宗的臉。


所以,儘管他早期勵精圖治,以身作則振興綱紀,曾有變革的舉措,一輩子也節儉、辛苦;但廉恥之心使得他駕崩後,無顏為自己豎立功德碑,這就是為什麼清朝皇帝自道光開始就沒有立功德碑的根本原因。

評論他,我心潮起伏,百味雜陳!


希望星晨58298869


道光皇帝生於1782年,逝於1850年,原名綿寧,他是嘉慶皇帝的第二個皇子,為清宣宗,年號道光。這位守成之君在位時正是西方列強逐漸強大開始資本主義侵略之時。他不具備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若是活在盛世,尚可慈愛萬民,休養生息。可是這個時候的大清朝已經內憂外患,光靠一名太平天子是遠遠不夠的!



光緒在位之初,國內情況就已經不容客觀了,國家開始出現吸食鴉片,吏治嚴重腐敗,農工商業全面凋零,整個封建社會已經達到併入膏荒的程度,階級矛盾十分尖銳,民族矛盾開始顯現。面對內憂外患,這位道光皇帝做了哪些舉措呢?


一是平定了張格爾叛亂,這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從平定叛亂開始到結束,大規模戰役有九次,比如阿克蘇保衛戰,沙布都爾大戰等,九戰九捷,可謂酣暢淋漓!回疆地區全部收復。二是整頓吏治,清查陋規,雖然沒有根本制止這種現象,但是如果不治情況就更加糟糕了。三是厲行節儉,很多人都知道道光是最節儉的皇帝,可以說是摳門摳到家了,甚至有人說他是吝嗇鬼!四是全面禁止鴉片,林則徐虎門銷煙就是榜樣,即使鴉片戰爭及《南京條約》簽訂後,依然禁止鴉片,並且嚴厲懲處王公大臣吸食鴉片!


即使道光皇帝做了那麼多事情,為什麼說道光皇帝還不是稱職的皇帝呢?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自身原因。他當時可以說是驕傲自大,跟絕大多數人一樣,還認為是天朝上國,對當時世界情況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順應歷史潮流。


第二,能力有限。道光皇帝處在世界新舊時代交替的時期,歷史給他多麼大的舞臺呀!可是他沒有把這臺戲唱好,沒有放眼看世界,沒能帶領中國改革走向強大,比咱們晚的日本進行明治維新走上了強國之路,可是大清朝自道光皇帝開始一而再再而三的錯過改變的機會,讓人痛心!

第三,禁菸不徹底,態度不堅決。雖然虎門硝煙大快人心!可是面對船堅炮利的英國侵略者,抵抗態度路堅決,而且還懲辦林則徐,一再忍讓侵略者,不斷做出讓步,簽訂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四,因循守舊選擇咸豐作為接班人。這個是他死前最大的敗筆,幾次被咸豐給套路了,最終沒有選擇能力更強的奕訢,而是選擇了咸豐這個更加平庸的皇帝,最後造成了中國近代百年恥辱!


微百科noland


拘泥守成的帝王,“守不住大清的門”。

道光皇帝,1820-1850年繼位,嘉慶皇帝的次子,清朝入主中原後的第六個皇帝,道光皇帝從小接受良好的儒家經典教育,從小立志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乾隆皇帝後期,清朝由盛轉率,就在走下坡路了,道光皇帝目睹了乾隆時期的盛世,決心“事事效法祖宗,保持清朝鼎盛時代,”,一生恪守祖訓的道光皇帝,卻依然守不住大清的門,避免不了大清的悲劇。

道光皇帝的一生,有人用“四個門”來描述,很恰當。

1 隆宗門之變。

嘉慶十八年,也就是1813年,北方大災,餓殍遍野而朝廷不加救助,一時怨聲載道,人心不穩。在這種大環境下,百餘名天理會教徒趁紫禁城防禦空虛,在太監的引領下,攻入紫禁城,此時的道光面對亂局,沉著冷靜,急忙趕往隆宗門應敵,道光勇敢無畏,連發數槍,擊斃兩人,在道光的組織下,這場亂局迅速被平息。

此時道光臨危不懼的表現,贏得嘉慶皇帝讚賞。從這次事件中,我們也能看到道光接手的清朝,是個爛攤子。



2 午門受俘。

1820,道光皇帝剛繼位,接發生了張格爾的叛亂。道光皇帝兩年時間裡調兵遣將,運籌帷幄,嚴守祖訓,恩威並重,用乾隆皇帝西北用兵的地圖指示機宜,定叛亂,於1828年在午門獻俘大典。

3 鴉片戰爭的大門。

1840年,大清朝面臨新的威脅,英國人發動了鴉片戰爭,堅船利炮轟開了落後清王朝的大門,簽訂了不平等的《南京條約》,鴉片戰爭是我國近代悲慘屈辱史的開始。



4 墓門之“慕”。

道光皇帝十分節約,大量宮女被放出宮,公主,皇子婚禮從簡,皇后生日的大盛典的御宴上,一人一碗打滷麵(不可思議吧)。

道光皇帝的陵墓從節儉出發,建造了一座小陵墓,這座陵墓由道光皇帝自己命名為“慕”,墓門上刻著“敬瞻東北,永慕無窮。雲山密邇,嗚乎,其慕與慕也。”充滿著對祖先過去輝煌的無限仰慕,對帝國落魄的的惆悵。

道光的一生,隆宗門之變,可以看出道光皇帝是個受過良好教育,優秀的皇子。

午門受俘表明道光皇帝恪守祖訓,兢兢業業,恩威並重,用最終取得勝利。

鴉片戰爭的大門被打開,表明了道光皇帝根深蒂固的守業思想,墨守陳規的守成方法的徹底失敗。

墓門之“慕”表明,面對江河日下的大清王朝,道光皇帝無力迴天,只能唉聲嘆氣,回憶過去的輝煌。



總之,道光皇帝是個恪守祖訓,兢兢業業,勤儉節約的皇帝,面對社會形式急劇的變化,面對國家的新威脅,道光皇帝墨守成規,以守成的思想來守衛大清的國門,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我是一個小書蟲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首先還是要回到當時的歷史情境當中去,更不能片面的評價一個人。大家知道,道光年間,華夏大地面臨內憂外患,內有太平天國運動,外有列強橫行,一個國家的最終命運並不僅僅是在它瀕臨滅亡時把責任推在當時的統治者身上,只是當時中國的制度落後於西方的現代化制度,可能有人會說,一個國家制度的變更不是統治者可以改變的嗎?沒錯,一個最高統治者可以自上而下對整個國家進行制度革新,但是談何容易,中國的封建制度能延續兩千多年,說明其本身對歷代中國社會起推進作用,還有一種阻礙是朝廷士族宦官的利益決定了中國不存在自上而下的革新運動,戊戌變法的失敗就是最好的例子,道光皇帝雖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但他對平定西北地區叛亂也是值得肯定的,還有就是道光皇帝本人崇尚勤儉節約,道光皇帝堪稱清代甚至整個中國歷史上最節儉的一個皇帝,朝鮮人注意到,道光皇帝出巡,絕不接受地方私自饋贈的寶物,以免勞民傷財,這和乾隆時期皇上出巡的鋪張浪費形成了鮮明對比,“皇帝性本尚儉,不寶遠物,自前沈幸,疇近地州縣之私獻方物便成己例,而今番則並皆退斥”。

至於宮內的用度,皇帝限制的更狠,“宮室苑囿雖多頹毀,舉皆仍舊,略不修新,至於服飾器皿,切禁奢侈”。

道光皇帝之節儉,幾乎到了摳門的地步。道光初年,新疆發生張格爾叛亂,清軍歷時數年平定叛亂,道光皇帝在頤和園宴請平叛有功的將士時,竟然只有幾個小菜,還沒怎麼吃就已經見底,弄得將士們十分尷尬。平時,道光的龍袍破了也打打補丁繼續穿,害得大臣們都不敢穿的比他好,新買的衣服非要扔到地上踩幾腳再戳幾個洞才敢穿。


藍天6820292033363


道光皇帝,我的評價是平庸皇帝,但是道光是一個好皇帝,一生勤儉,懲治貪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當時的中國,是一個非常時期,而不是守成時期,道光是一個守成皇帝,不適合當時的時局,鴉片戰爭的失敗,他並沒有分析原因加以改正,而是選擇了敷衍了事。我個人覺得是這樣,如果有不同的見解歡迎補充。


追逐爆點


清代入關後的十位皇帝個人能力有高有低,但大都勤政沒有昏君。道光帝也不例外,他兢兢業業勤儉節約。但他遠沒有他的父親爺爺幸運,到他即位時,大清朝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國內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國外歐洲列強虎視眈眈。不要說是資質平平的道光,就算換作康雍乾也無濟於事。所以我們也不能過於苛求道光帝。當時的世界處在一個歷史的轉型期,歐洲列強通過兩次工業革命已進入到資本主義時代,遙遙領先於亞非拉國家。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概念就源於那個時期。其實在乾隆嘉慶時期我們已開始落伍了,但畢竟廋死的駱駝比馬大。歐洲列強的觸角還波及不到大清。但到了道光時期,隨著歐洲國家劃時代的發展,他們國內的資源已不能滿足需求,於是進入到四處擴張略奪殖民地時期。以鴉片為起因,歐洲列強的大炮終於扣開了清朝的大門。很不幸這些都被倒黴的道光趕上了。有人假設如果道光帝能通過鴉片戰爭的慘敗看到差距勇於變革,也許還為時不晚。但歷史沒有假設,只有發展規律。我們要正視歷史,要知道我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大清的皇帝們從小受到的封建教育,祖制皇權的至高無上。所以任何的變革都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在那個時期大清出改革家無異於天方夜譚。不符合歷史發展規律。道光咸豐之後的同治光緒時期,大清才出現了洋務運動。直到甲午戰爭的慘敗以及國外先進思想的影響,才促使光緒帝維新變法。但仍以失敗告終,而此時離道光去世已過去半個世紀。所以我們要客觀公正的去看待道光,不能因他執政時期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就說他無能,也不能苛求他大膽變革挽狂瀾於既倒。他確實資質不高遠遜於康乾。但他也想勵精圖治重塑大清輝煌。如把他放在太平盛世他也許能成為一位不錯的守成之君。但無奈屬於他的時期是一個大變革時期,僅僅勤政愛民勤儉節約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的是挑戰祖制大膽革新,這對於他來說是不可能達到的。所以他就註定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平庸之帝,一個悲劇人物。


ZYY720605


即非明主,有非昏君,,最主要的兩點,,一是,忌菸片消煙片,搖擺不定,,喪權辱國,二是選皇位即錯立了皇四子應立皇六子奕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