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是烧炭工,他的军事才能是怎么来的?

于无声处34


杨秀清忽然从烧炭工转变为军事家、政治家,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其实屡见不鲜,如刘邦团队、朱元璋团队皆是如此。其中缘由跟中国文化传统有关。但杨秀清实际上是高估的一个人,他的底层秉性最终导致太平天国陷入内乱。


一、士人还是庶民?

中国文化古籍之中有很多兵书、政书,但普通平民是很难真正读懂的。首先是因为训诂考据的能力成了第一道门槛,字词句很难真正读懂。紧接着是每个人的才性禀赋的差异,一些人在迈过第一道门槛之后,选择了儒家、墨家这类祭司型的路线,只关注人心道德之类的问题;另一些人可能禀赋消极,于是选择了道家、佛教这类空灵路线;更多的则受到文学感召,一心一意做文人去了;还有一些喜欢考工、农技等,以后就变成理工之士;但仍有少数才性锐利的人会选择兵家、法家这类一般人不感兴趣的内容。


通常来讲,无论一个士人/读书人选择了什么方向,在社会上到了一定程度,都会对政治社会有一定的真实了解,加上一些特殊的机缘,如老年退休士绅的指导,或者特殊事态的历练,都会让那些对兵政敏感的读书人忽然觉醒,甚至一夜之间就成长为人才。洪秀全团队就是这样,按照《李秀成自述》,南王冯云山、翼王石达开都是在家读书的准士人,北王韦昌辉也是监生出身,且实干经验更为丰富(出入衙门办事)。按照才性,冯云山、石达开、韦昌辉都是标准的对兵政法家敏感的读书人,跟曾国藩、左宗棠没有太多区别,包括洪秀全也是如此。所以,这个团队一开始就是一个底层士人团体,加上洪秀全确实具备一些特殊的感召力和领袖魅力,这个团队很可能在传教的过程中,就历练出非同一般的人才了。


其实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也差不多。湖南在清朝中期以后崛起了陶澍、王闿运、郭嵩焘等一批技术官僚,这些人给后辈的读书人提供了活生生的经验教训,在这种前辈领袖和后辈士人的互动氛围之中,曾国藩、左宗棠才逐渐成才。尤其是左宗棠,其出身地位比韦昌辉高不到哪里去,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八州同乡,可以得到陶澍这种大人物的指点,平生成就不见得有多大,很可能也会淹没在底层衙门的繁琐之中而垂垂老去。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就是如此,没人士人的参与,纯粹的平民庶民是不可能掀起风浪的。如刘邦团队,萧何的官方视野、刘邦本人做门客的士人经验,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样,朱元璋也受到红巾集团那批士人的影响,如刘福通是巨富家族的读书人,杜遵道是国子监出身,郭子兴也算是富裕家庭的读书人。


二、杨秀清

杨秀清却非常特殊,其家庭出身比李秀成都不如,李秀成兄弟在家也能读一点书,可谓粗通文墨,杨秀清却完全是个异类。李秀成都觉得非常奇怪,按照《自述》,认为杨秀清从懵懂无知,忽然变得格局恢廓、英明练达,可能是天意所致。


《李秀成自述》:欲查问前各王出身之来由,特将前各王前後分别再清。至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县,住山名叫做平隘山,在家种山烧炭为业,并不知机。自拜上帝之後,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其实不知。天王顶而信用,一国之事,溉文於他,军令严整,赏罚分明。

实际上,一个人的格局很多时候是跟禀赋有关的,它只需要点拨、觉醒,可以通过读书士人的那种言传身教,也可以通过实干历练而得。杨秀清本身具备禀赋,又实际参与了天大的事情,很容易就被点破。《自述》里说到“所知事者,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纲六人深知”。可见,杨秀清的成长与这个士人团队有关,他深度参与了这个特殊事态。若没有这个团队的熏陶,没有这种特殊事态的锻炼,杨秀清有再好的禀赋也难于成长。

《李秀成自述》:西王萧朝贵,是武宣县卢陆峝人氏,在家种田种山为业。天王妹子嫁其为妻,故其重用,勇敢刚强,冲锋第一。南王冯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北王韦昌辉,桂平县金田人氏,此人在家,是出入衙门办事,是监生出身,见机灵变之急才足有。翼王石达开,亦是桂平县白沙人氏,家富读书,文武备足。天官丞相秦日纲,亦是桂平白沙人氏,在家与人做工,并无才情,忠勇信义可有,故天王重信。起事教人拜上帝者皆是六人劝化。在家之时,并未悉有天王之事,每村每处,皆悉有洪先生而已。到处人人恭敬,是以数县之人,多有敬拜上帝者此也。

在李秀成自述中,杨秀清的才干主要体现在组织能力上,他的执行力特别强,能够做到“军令严整,赏罚分明”。他的主要角色是“掌令”,偶尔直接带兵,如攻打长沙。在他掌令之下,将士用命,赏罚分明,效率得到保障,于是很快打到了长江边上。在战略转折的关头,杨秀清听取了一个水手的建议,才东进南京。这里颇为奇怪,杨秀清与洪秀全出现分歧,洪秀全想要北上河南,杨秀清却劫持队伍,进入南京。他似乎也没有和大人物商量,全凭一点直觉做出了重大决策。

《李秀成自述》:开立军伍,整立营规,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将南京城内男女分别男行女行,百工归亦是归行,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萤者归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妇女亦同。男与女不得谈及,子母不得并言。严严整整,民心佩服。安民者出一严令,凡安民家安民之地,何官何兵无令敢人民房者斩不赦,左脚踏人民家门口即斩左脚,右脚踏民家门口者斩右脚。法律严,故癸丑年(太平天国三年,咸丰三年,1853年)间上下战功利,民心服。

进入南京之后,杨秀清的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令人生畏,但从李秀成叙述中可以看到,此人毕竟格局有限,无论是在大战略上的考量,还是在政治上的权衡,他都没有系统的思考,全凭直觉和野心做事,与李秀成相比,无异于天壤之别。杨秀清的“附体”,任用私党等等小聪明,开始体现出底层的狭隘气质,又因为权力欲特别大,最终引发了内乱。可见,杨秀清此人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强,后世对他有所高估了。


可以说,杨秀清作为烧炭工,在没有长期的学习、训练的情况下,最多能发挥自己的一些自然禀赋,例如权力意识、组织能力等,这还需要一个士人团队的熏陶,否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等到事业上了一个台阶,初具规模之时,他的弱点就会暴露出来,全凭直觉和野心,过于迷信权力,行事专横霸道,品格粗鄙,最终引发整个团队的崩溃。这种情况在民间很多民营企业家群体里实际上非常多,最终他们都是走不远的。(完)


历史咖啡


简单来说,是天生的,也可以说是无师自通。

提及太平天国,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洪秀全,但在太平天国准备和兴起的过程中,另一个人的作用可能比洪秀全更为重要,那就是杨秀清。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来源于拜上帝教,这是屡试不中的洪秀全发梦之后结合基督教宗旨创立的。作为创立者的洪秀全自称“天父(上帝)之子、天兄(耶稣)之弟”,成为拜上帝教和太平天国名义上的最高领袖。

注意是名义上,实际上在天平天国前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洪秀全并不掌握大权,甚至不干预和处理具体的军政事务,其地位类似于当今的英女王。

从拜上帝教到后来的太平天国的历程中可以看出,洪秀全并不是一个有太强的能力和主见的人,太平天国能够崛起,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冯云山,另一个就是杨秀清。

冯云山是洪秀全的同学,两人关系很好,冯云山也是拜上帝教最初的信仰者,而且他的文化水平远高于洪秀全,能力也强得多。

1844年,冯云山与洪秀全离开广东,前往广西传教。到广西后洪秀全因为生活艰苦很快又返回广东,而冯云山则留下来继续传教。

冯云山第一次大规模宣教的地点是广西紫荆山,那里万峰重叠,与外界交流较少,是秘密传教的好地方。冯云山以塾师作为掩蔽,一面教书,一面与劳苦大众聊天,又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渐渐获得大众的信任。

这些劳苦大众饱受地主剥削,冯云山就宣传上帝爱护穷人,上帝眼中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大家要同拜上帝的思想,将穷人们组织起来,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这群人中有不少是烧炭者,其中就有杨秀清,他年幼时就父母双亡,是伯父抚养长大,又因没有土地耕种,只能以烧炭为业,一年辛苦到头,也只能混口饭吃。

冯云山在紫荆山三年,就发展了两千多教众,洪秀全喜出望外,从广东赶往紫荆山,与冯云山商量着把宗教斗争引上政治斗争,通过打砸庙社来引导民众反抗清朝,这时期,杨秀清还是个不起眼的普通教众。

杨秀清没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但由于卖炭需要翻山越岭离开紫荆山去卖,他常年跟外界的商人打交道,被现实锻炼成一个深谙世故、脑子活泛、善于交游的人,在紫荆山一带颇有人缘。

1847年2月底,冯云山因带领教众捣毁庙宇入狱,洪秀全首先想到的竟是向官府情愿,还跑到广州去告官,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而洪秀全一走,拜上帝教陷入群龙无首的瘫痪状态,人心动摇。

这时候,杨秀清出场了,他借鉴当地的降童巫术,来了一套“天父下凡”戏码,代表天父传达圣旨,稳住了人心。随后,杨秀清号召大家每人出点钱,贿赂救出了冯云山。

杨秀清的戏法骗的了穷人们,却骗不了洪秀全和冯云山,但他们看到这法子的作用,正好可以利用,于是杨秀清就成了拜上帝教的领导人之一。

杨秀清的能力更甚冯云山,而且冯云山个人不喜好争权,当初传教时就反复宣传洪秀全是老大,他甘居洪秀全之下,杨秀清则不同,他是个野心勃勃之人,很快就将冯云山挤了下去,成为拜上帝教中的二号人物,论起实权,他才是一号人物。

1850年金田起义爆发后,杨秀清一直扮演军事统帅兼宗教领袖的双重地位,多次利用“天父下凡”来指挥军队作战,从太平天国的迅速扩张来看,杨秀清无疑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

随着战功累计,杨秀清的地位自然也是青云直上,在随后的永安建制中,杨秀清被封为东王九千岁,仅次于天王的万岁,在他之后的还有西王萧朝贵八千岁(这是杨秀清的徒弟,搞“天兄下凡”)、南王冯云山七千岁(不争名利的实干家,从老二变老四),北王韦昌辉六千岁和翼王石达开五千岁。

最主要一点,是西王、南王、北王和翼王都受东王节制,也就是说,杨秀清已经具有了军队的控制权,是太平军实际统帅。

作为实际统帅的杨秀清给太平天国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向,在战术上的指挥也非常正确,使得太平军在前期可谓一路高歌猛进,比如1852年7月围攻长沙不下时,杨秀清果断进军江南,先夺取武昌、汉阳,然后沿长江东下进抵江宁(即南京),并于11日后将其攻占,太平军由此控制了南方的形胜之都。

在进驻南京后,杨秀清更进一步,整顿营规、立法安民这些事都是他来做,不仅仅是教权和军权,行政上杨秀清也插上手了,此时的他,已经集教权、军权、政权为一身,是太平天国真正的领导人!

此后杨秀清指挥攻破清军江北大营,随即命令太平军进攻江南大营,太平军众多将领都觉得军队已经疲惫,不如暂缓攻势。可杨秀清认为江南大营孤立无援,又士气低落,乘胜攻打更为有利,坚持命令进攻,最终攻破江南大营。

两座大营拿下,南京周围的清军势力被一扫而空,太平天国达到全盛,而这,显然都是杨秀清的功劳,洪秀全只是个招牌!

不过杨秀清的内部斗争经验还是不足,最后中计身死,太平天国因此分裂不说,失去了英明领导,形势每况愈下,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后来感慨:“过去东王在世时,拓土开疆,犹有日辟百里之势,而今进寸退尺,战胜攻取,大逊于曩时!”

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人,带领一群农民起义军,日辟百里,除了天生的军事才能,实在难以解释,而军事才能这东西,的确是可以天生的。


平沙趣说历史


杨秀清出生于广西紫金山一个贫民家庭,小时候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长大,没有上过学,识字不多。长大后在深山烧炭卖炭为生,接触到很多穷苦的烧炭工,也在附近的城市卖炭,见到一些世面。

杨秀清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在战争实践中自学成才的优秀军事人才。

杨秀清随机应变的领袖才能

1847年,洪秀全派冯云山来到广西紫荆山宣扬拜上帝教,杨秀清加入了拜上帝会。有一次官府抓捕信众,把冯云山抓了去。刚成立的拜上帝会眼看就要树倒猢狲散,危急之中,杨秀清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跳大神,披头散发念念有词,号称自己是上帝附体。吓的一帮无知信众信以为真,跪倒磕头,化解了拜上帝会崩溃的危机。冯云山出来后,和洪秀全就觉的,杨秀清是个人才啊,开始重用他。1850年年底,金田起义时,杨秀清出力很大,遇到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他就跳大神、跳上帝。杨秀清通过扮演上帝,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扮演上帝二儿子的洪秀全,这体现了杨秀清的领袖才能,也为以后太平天国的内乱埋下了楔子。

杨秀清有高远而灵活的战略眼光

杨秀清有避实就虚的军事战略。在金田受到清兵围剿时,杨秀清率军突围,最后到达湖南。长期围攻长沙不下,杨秀清想柿子要专挑软的捏,灵活地撤离,去攻打武昌,顺长江而下直奔南京,为太平天国的规模立下了基础。当时清兵最怕的是太平天国直接北伐,在北部设立重兵堵截。而长江一线防备相对较弱,南京一带的江南富足,可以为太平天国提供足够的粮草。杨秀清本人的战术一般,但他善用手下的大将,并且治军严格。

杨秀清起兵时治军严格

1856年2月,太平天国的秦日纲破江北大营,连月征战下,部队已十分疲劳。秦日纲想率兵回天京休整,杨秀清考虑到江南大营已经孤立,必须一鼓作气将其攻下,于是严令秦日纲继续进攻江南大营。陈玉成、李秀成也来说明困难,也没能动摇杨秀清的决心。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威胁天京长达3年的江南、江北两座大营终被摧毁。

杨秀清的军制创新

杨秀清大约听过说赵匡胤的评书。他在赵匡胤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设立治军的军帅,但军帅主要负责训练并不领兵作战,行军作战时另由统帅指派将领指挥。这个制度防止了山头主义,能够在统一调度下协调一致,防止了军帅持兵自重,可以大规模调集兵力。

另外,设立圣库制度,规定军人不得私藏财物,从圣库领取开支,上下平等,这使的军队不会成为军帅的私军。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


沂蓝书院赵月光


杨秀清虽然以烧炭为生,但烧炭工并不是他唯一的职业。

商队向导

紫荆山位于数县交界处,清代中叶以后,一度为浔州、柳州、梧州三府的陆路交通孔道。清道光末年(19世纪40年代末)以后,大批“过山客”沿着紫荆山区的崎岖小路,往南再经金田平原,将各种山货、土特产挑运至浔江边上的大湟江口,经水路运梧州、广州;往西、北翻越东乡界和洪水界,将大批经由大湟江口运来的当时所谓“洋货”,如“东盐”、“洋纱”、“火油”等,挑运到武宣、象州,然后运销柳州、贵州。

这些络绎于途的“过山客”,少者每天数十人,多时每天可达二三百人。杨秀清少年时,也曾靠给这些人当向导挣点脚力钱。这些走南闯北的商人、脚夫也许学问不高,但在闭塞的山区里就算见多识广的“大先生”了。杨秀清通过与他们交往中,逐渐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增长了见识,也锻炼了口才。

山贼联络人

山里有山贼,自称“绿林英雄”,颇有点江湖义气,他们往往同杨秀清等山民串通,但不会去抢雇佣山里村民做向导的商人。但山贼也不会喝西北风,这就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买路钱,而杨秀清等人无疑是最好的中间人,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这些精通流窜作战的山贼帮助杨秀清完成了军事启蒙课程。

正如一位伟人曾经举例,在井冈山上有个叫朱聋子的惯匪,经常告诫子孙,不要学打仗,主要学会打圈圈。金田起义后,杨秀清指挥太平军在长江以南打圈圈,相继流窜桂、湘、鄂、赣等省,也曾在广西全州蓑衣渡、湖南长沙城下遭遇挫折,损失了南王冯云山、西王肖朝贵等高级将领,却总能及时撤出战场,重新寻找有利战机,不断发展壮大队伍。

民间神汉

通过平时广阔的社交面和能言善辩的嘴,杨秀清在当地还兼着“仙公仙婆”的职业,时常为心怀疑惑或前来寻医问药的山民指点迷津,让大家渐渐对他这位“杨仙公”有了一种深信不疑的虔诚。同时,这种职业让他时常施展进而熟练掌握当地一种被称作“降僮”的迷信方式,俗称“跳大神”。

在当地士绅逼走洪秀全、冯云山,并到处散布拜上帝会即将完蛋的谣言的关键时刻,杨秀清为了稳定日渐涣散的人心,在一次集会时公开跳起了大神,直接向信徒们传达天父上主皇上帝耶和华的话。内容大体如下:……我先命洪秀全降生,为天下万国真主,以拯救世人的陷溺。但世人不知敬拜天父,也不知真主在何处,依然违背我的意旨。我本想大降瘟疫,使天下人病死,但我不忍凡间人民全部病死,乃大发仁慈,特命杨秀清下凡,有他代世人赎罪……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我们看到历史上许多的军事上有杰出能力的人都是非常普通的人。比如苏联朱可夫元帅,比如林彪元帅,他们并没有进过高级的军事学院,也没有出国深造,他们打败了许多有着高级文凭的军事专家。

太平天国的杨秀清是个烧炭工,没有进过学校,但是打仗,军事上却有一番成功的经历,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他们进过专门的学校,这个学校就是他们所经历的战争,亲自在战场上实践,学习,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方方面面。

比如何发展军队,把军队扩大,如果筹集资金,和粮草,如何探知敌情,在敌方控制很弱的地方以自已绝对的优势打击孤独的敌人,而在此大量的发展军队,筹集资金,收积粮草。而象滚雪球一样的把自己壮大起来。

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什么会失败,总结经验,如何把敌人割断,割断他们之间的配合,使每一股敌人都陷入孤军作战的处境,围歼他们,围困他们,消耗他们。

如何把骄傲的优势的敌人引诱到不利于敌人而有利于自已的地方。拖疲劳敌人,使敌方失去战斗意志和作战能力。

如何攻取城池,佯攻和主攻之间的配合,互相的协调,使敌方昼夜胆战心惊,忙于在城池上奔命,耗尽敌方守城的武器,耗尽敌方士卒的意志,耗尽敌方的粮食。为时机成熟之后,声东未西,突然攻进城池。

在城池里有数量心惊人的资金,和武器获得。而使自己财力丰厚。

在平原地区如何作战,在山区又如何作战,怎么在平原地区运用兵力,在山区又如何运用兵力,因地制宜的选择战咯战术,优选出最好的方案,实施于战场。

真正的军事能手,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中锻炼出来的,而不是在作战办公室里挑选岀来的。


宝树白石34222787


不知道大家对军事才能如何定义,船夫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况且军事才能也分将才和帅才。


杨秀清的才能

我们熟知的刘邦和杨秀清大致上都属于帅才,用帅才这个字眼比较美化,说白了就是情商高能力差,因为个人能力特别突出的人是很难成为帅才的,因为他会不服别人的能力,甚至心胸狭窄一些的甚至还要想着方法证明自己的下属都是蠢猪,然后呢,自己的下属就真的变成蠢猪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项羽,你让项羽当一名先锋官和冲杀一线的将领,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但你让他作为帅才,就大打折扣,谋士的话项羽首先是质疑的,更多的时候甚至自负的相信自己的判断,这都是他个人能力太突出导致副作用。不用看不起项羽,普通人获得破釜沉舟那样的战绩,估计会自傲的比项羽还厉害。

正是像刘邦和杨秀清这样没什么太突出的能力,说白了就是资质平平的,也不得不听取周围谋士意见的人,会更虚心,而且不会自负到随便质疑对方!这就是成为帅才的核心能力之一。

穷人的不同

很多人容易标签化的将人分类,其实这是很不稳妥的方法。举个例子,杨秀清和刘邦虽然都是烧炭工,属于典型的穷人,但却是情商高的那一类!这种人怎么区分,你就看他会不会追妹子吧,追妹子的套路基本和搞定民心和团队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想下身边从小到大很会追女孩子的男生,步入社会后,往往都会混的风生水起。人虽穷,但可以多思考人心,而更多数穷人,人穷了的同时连思考都懒得去想,浑浑噩噩就把一生过去了,但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形式吧。

杨秀清从他一系列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其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包括时机来了勇于第一个假装神父临凡附体。而后又处处那能够压制洪秀全。至于其他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功绩,个人认为是其与他的智囊团共同的成果,就如刘邦一样,可以虚心接受不同的意见。


瓦尔登的船夫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

太平天国诞生自洪秀全的一场怪梦。洪秀全才能不高却自诩甚高,考秀才考了十几年。在第三次考秀才失败后,他大病一场,做了个怪梦,梦里他是天父的儿子,耶稣的弟弟,要下界拯救万民。他的个人梦荒唐而怪诞,却十分恐怖地一步步走向现实,终究成了全中国的一场梦魇。而这场怪梦的首席策划师,当属杨秀清。

先看看杨秀清的履历。

杨秀清,原名杨嗣龙,出生在广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职业为烧炭耕地。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任“东王”一职,称“九千岁”,可以算的上是太平天国的的宰相(当然那时候没有这个官职)。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成了太平天国的皇帝。(心疼一波洪秀全)1856年9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害,全家都被灭门。

漫漫人生路,关键就是那几步。杨秀清的关键几步走的都有模有样。

起初,杨秀清只是普通成员。有一次,洪秀全外出会中无主,又受到外部打击,人心动摇。这时,杨秀清站了出来,他咚一下倒下又忽然跃起,假装成“神灵附体”,代表天父讲了一堆大道理,巩固了拜上帝会。于是,杨秀清在拜上帝会内部正式取得了代天父传旨的特殊地位,并一跃成为拜上帝会的领导者之一。

此后,他又多次天父附体,咕咚倒地,可谓是把这张牌打的淋漓尽致。金田起义时,杨秀清多次借助“天父下凡”来凝聚人心,组织反击,为金田起义打开通路。1851年,洪秀全登基,自封天王,封杨秀清为军师,正式宣布建立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农民的散漫无纪律,杨秀清又多次借“天父下凡”予以说教并传达必胜信念,成功地动员全军。

1852年,因长沙久攻不下,领导集团内部对下一步行动产生分歧。杨秀清分析形势,提出进军江南的计划,得到了多数领导人赞同。太平军先后攻占武昌、汉阳,并沿长江东下进军南京攻陷南京。

进驻南京后,杨秀清首先整顿营规,立法安民。待洪秀全抵达后,他与洪秀全商定,正式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并定都于此,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




那杨秀清的军事才能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是天赋。杨秀清很聪明,智商很高,应变能力强,从他伪装天父下凡就可以看出来。他和洪秀全等人不一样,洪秀全等人有的是小富即安的小农心理,而杨秀清的梦想是干出一番大事业,从天赋来看杨秀清确实比普通人高出一截。

其次是锻炼。杨秀清自1851年起任太平天国正军师,总理国事。杨秀清择才用人,赏罚有度,用法甚严。

“其法至严,凡有失利取败,违令私财,重则立斩,轻者责降,不敢徇情,略无姑息。有功亦破格升迁,赏不逾时,而桀骜不驯之徒,遂群焉俯首,甘心服役,至身临矢石而不惴,膏涂草野而无悔矣”。

杨秀清1851年开始主持军务,颁布了《太平军条规》《行军总要》等书,要求部队遵循。

看来,杨秀清的军事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与清朝的斗争中逐渐积累的。紧张的战斗成了培育杨秀清能力的最佳沃土。

杨秀清的能力被众人认可,对他的评价也都不低。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评价说:“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太平天国军师洪仁玕评论说:“过去东王在世时,拓土开疆,犹有日辟百里之势,而今进寸退尺,战胜攻取,大逊于曩时!”



后话:杨秀清功高震主,又不知收敛,最终被多疑猜忌的洪秀全所杀。此后,太平天国由走向下坡路变成跑着下坡,最终冲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它的失败就如它的发生那样,像一场梦一样迷幻而惊悚。


历史漫谈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军事这种东西,三分靠学习,七分靠实战。

以解放军为例,十大元帅中有好几个就基本没上过军校。比如著名的彭德怀元帅,只上过速成军校,他的军事能力完全是在实战中培养的。

在说林彪,他在黄埔的学习其实只有大半年而已。

杨秀清有天生的军事才能,同时从广西杀到江苏,这一路血雨腥风的实战,就是最好的战争大学。

而杨秀清身边,也颇有一些职业军人出生的幕僚。当时的广西,民风剽悍,从军的人非常多,军人遍地都是。

在这些职业军人的教导下,杨秀清很快学习了军事的基本知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随后就看杨秀清自己的的才能的。

其实,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四大名臣,之前也通通不是军人,也没系统学过军事。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书生文官,左宗棠是师爷、幕僚,却都称为名将。

说白了,他们也都是自学成才。

这里萨沙想到希特勒的一句名言:我从没有上过军校,但我征服了欧洲。


萨沙


这个世界上没有学成的军事家,只有杰出的军事家留下的军事论著,人们可以学习借鉴古兵法和古军事案例。但时代,所据有的现场条件,以及对方的人事军兵结构各个方面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为战场势态瞬息万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切全靠指挥员的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军事理论只作为军事指挥员的素养积淀。战争案例也只能作为指挥员的临阵参考。高手过招,棋逢对手,按常人思维,你能想到的对方也一定能想到。你在出奇招,对方也有相对的异招。就看谁更技高一筹,而这一筹必定没有现成模式,一定是决策者通过对战争势态综合判断后作出的最付灵感的招数,绝对是令对手无法破解的。高明的军事奇才,一定是在实战中不断磨炼,并有极高天赋的人。现场造就了人才。

然而兵者国之利器,不得以而用之,动则劳民伤财,损人性命。善用兵者用最小的代价止于战争。而嗜血好战者不管指挥艺术多高,也不过是战争机器而已,一但战争结束,很少能有善终。故将帅必备素质,智信仁勇严,缺一而不可。


闲散人居士


有网友问为什么太平军那么多优秀将领,东王杨秀清一个烧炭工,更是具备很强的军事才能?这些军事才能和领导力都是从哪里来的?

这就要从清朝时期的土客大械斗开始说了,客家先民迁移过程中,为了对付迁移途中强盗,土匪及不欢迎他们的土著,客家人的家族均是半军事化的组织。女的均是大脚婆,包揽家务活和农活,男的都是半军事化的战士,具有极具强略的攻击性。

而太平军几乎所有的主要将领都是客家人,土客械斗在最激烈的时候,客家人都是清朝官府支持的民团乡勇,配备整齐的刀枪鸟铳,而当地的广府人甚至购买洋枪,雇佣外地人,还有英国,法国雇佣兵参战。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持续械斗十几年,杀死上百万人。客家人组成的乡勇非常勇悍,后来清军都要来镇压他们,还敢在面对数千清军的时候,客家人组成几十个人一个突击队,直接就冲进官军阵营,横冲直撞。

广府人因为有大后方,所以土寨被破之后,能逃的人都可以得到其族人的荫佑。客人的寨子如果被破,能逃离的人,因为没有后方,就只能拼死打仗。

早期太平天国拜上帝会活动集中的桂中、桂东一带,则以清代康熙、乾隆期间从广东嘉应州等地迁来、源出福建宁化石壁洞的客家族为主。广西同样是个“神仙遍地”、巫术傩术十分流行的地方,桂中、桂东一带,在清代可谓杂庙遍地。“土人”常常祭起“神仙术”,借助“神灵附体”等手段,将客家人理直气壮地排斥在本土神明崇拜体系之外。

结果,客家人搞出了一个结合了当地神仙附体,外加一本传教小册子融合而成的拜上帝会。而杨秀清这些人,其实都是从小接受军事训练,过着半军事化生活,也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大规模械斗的经验。

要知道当时的两广土客械斗经常都是几千人几万人参加的大战役。经过百年械斗,早就形成了完整的战术,编制,还有军事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