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明明是女士,为什么被称为“先生”?

毒刺剑客


宋庆龄是女士,为什么被称为先生?

人们称宋庆龄女士为先生,这是一种尊称。

今年元宵节晚会上,主持人李思思就称著名女歌唱家郭兰英为“先生”。我们知道,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女士,也是被很多人称为“先生”。



《现代汉语词典》上,关于“先生”一词的解释,其中一条就是,“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有时也尊称有一定身份,有声望的女性)”。

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在我们国家民间,有的地方一些老人们,现在还“女老师”为“女先生”。

现在3回到这个问答题目上。宋庆龄先生是1981年在她北京的寓所里因病去世的,她的住所就是现在北京什刹海附近的宋庆龄故居。她去世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为她立碑纪念,铭文上说,“宋庆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深受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国际友人的爱戴和赞誉,她一生享有很高的威望。



宋氏三姐妹

宋庆龄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传奇人物,可以说家喻户晓,举世闻名。她的一生的丰功伟绩,汗牛充栋,怎么说也不为过。她先后担任过中央政府副主席,后来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名誉主席等职务。简单概括一下,她的主要工作成就有一下几个方面。



1.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先生,并于孙先生结为革命伉俪,协助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2.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先生继续高举“三民主义”大旗,在斗争中,她认同共产党主张,逐渐与共产党并肩斗争。



3.受毛主席周总理亲笔信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建国大业。4.建国后,主要从事妇女儿童福利事业,是中国妇女儿童事业的奠基者和领导人。5.她还在华侨,海外华人,国际友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这里就不在详细论述了。


学文华


作为一种称呼,先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

1、老师,如私塾先生。

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3、称别人或者自己的丈夫。

4、医生。

5、旧时称管账的人,如账房先生。

6、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如算命先生。

除了以上这些解释,先生还有其他含义,我们常常对杰出的知识分子女性称为先生,比如我们熟悉的宋庆龄先生、何香凝先生等等,这其实就是“先生”一词的第7种解释。

对宋庆龄这些杰出女性称之以男性化称呼,其最初意义是文人学者、长者和尊者之意,是对她们高度褒扬和尊重,也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中国近当代历史上享有“先生”之称的女性不多,大体上有以下几位:

病榻上的林徽因(中)先生

1、宋庆龄先生。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夫人,素有“国母”之称。

2、何香凝先生。著名革命老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夫人。

3、冰心先生。著名文学老人。

4、林徽因先生。民国著名建筑学者,新月诗人,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5、杨绛先生。著名作家和翻译家,著名学者钱钟书夫人。

6、张爱玲先生。华语文化圈著名作家,其作品大都以上海为背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7、许广平先生。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夫人,著名社会活动家。

晚年杨绛

其实我觉得,对于有学问,有名望,有道德的女性皆可称为先生,民国时期东北文学青年称呼萧红为先生,当时萧红不过30岁左右,但今天看来,一点也没有违和感。


民国年间那些事


民国那个时候把女性称作先生,多半是一种尊称。比如杨绛先生、冰心先生、许广平先生、林徽因先生。这种用法通常用到女性知识分子身上,那个时候中国凡是出身书香门第,受过良好教育,德高望重的人,能够称作先生。女人少年则为淑女、中年则为夫人,老来则尊为先生,是社会上公认的优秀女人。“先生”其特定的价值在于既能够反映说话者的知识涵养,同时又能够体现一种说话的艺术。

比如1936年毛泽东给宋庆龄写信,就是抬头称宋庆龄为庆龄先生。因为宋庆龄那个时候是“国民党中委”,所以还不能够称为“宋庆龄同志”。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称作“宋庆龄女士”呢?汉语毕竟博大精深呀,如果称作“宋庆龄女士”的话会显得把这位杰出人物一般化,不符合身份。再看“庆龄先生”既符合双方的身份,又显得庄重,更在字里行间有一种文化气息。

再比如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就称宋庆龄为“宋先生”。从实际上来讲,如果按照辈分来说,宋庆龄是孙科的母亲,然而孙科却比宋庆龄大两岁。对宋庆龄,孙科不好称作“母亲、妈、娘”,更不能称作“女士”。以“先生”相称呼,既能够避免生活俗称的尴尬,又能够显示“民国第一家”的书香气。

那么问题来了,民国的时候为什么要称作女性为先生呢?首先来看一下先生的含义:

1.始生子,犹言头生;

2.父兄;

3.年长有学问的人;

4.老师;

5.先祖;

6.称致仕者;

7.对于文人的通称;

8.称道士;

9.旧时代对说书、卖唱、相面、算卦、看风水等职业的人的称呼;

10.称妓女;

11.旧时称担任文书或管理职事的人;

12.妻称丈夫;

13.一般人之间的通称;

14.称地区或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男子。

从第7个含义中可以看出,先生是文化人的统称,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的。辛亥革命以后,女性地位的上升,开始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因此女性开始称作先生。这是当时历史发展,社会的进步的结果。


历史是什么


“先生”在此,很显然不是谬用,而是一个尊称。能被大家普遍尊为“先生”的女性,当时当世,并不是那么多。也就是说,女先生向来就有很高的门槛,普通的家庭女性够不着,平凡的职场女性同样够不着。


(宋庆龄先生)

宋庆龄作为中国尽人皆知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矢志不渝,推动了社会进程的发展,是被刻写在建国里程碑上(且排位相当靠前)的人物,尊她一声先生,是敬她人生履历表上这些耀眼的成就。


(冰心先生)

“先生”这个词,在大家的一贯认知里,指的往往是男性。的确,这个词最早的含义就是父兄、长辈。子曾经曰过:“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这个语境里,“先生”与“弟子”是并列起来的,指的是父兄。

(潘玉良先生)

后来,“先生”这个词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年长而有学问的人,诸如私塾老师、知识分子、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男性,都可以叫做“先生”;一些特定的职业,如当大夫的、管账房的、写文章的、看风水的、说书的、相面的,也都能被称为“先生”;到了民国时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女性开始把自己的老公,称为“先生”。

总而言之,这些专指男性的使用方式,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杨绛先生)

民国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女人逐渐摆脱传统的相夫教子的身份,和男人一样接受系统的教育,走向职场。其中有不少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其智慧和勤勉,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一言以蔽之,德高望重。这样的女性也被尊为“先生”,受人爱戴和敬仰。

(叶嘉莹先生)

细数近当代史,能被尊位先生的女性诚然不多,但她们构成了一幅闪亮的星图,照耀着这个时代。如宋庆龄、何香凝、冰心、潘玉良、杨绛、李佩、叶嘉莹等。她们有的已经长眠大地,有的已经风烛残年,惟愿她们的精神有后来者不断传承,也愿有更多能被尊一声先生的女性,以柔弱之躯兼济天下,继续推动时代车轮滚滚而前。


饮水君


“先生”一词最初的意思是先出生的人,春秋时期指的是父兄长辈,战国时期指的是对年长而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随着时代的发展,先生广泛用在普通人身上和很多的职业上面,但基本还都是用在男性上。


比方说称呼某男性为某某“先生”,妻子给别人介绍自己的丈夫为“这是我的先生”。



还有教师这个职业被称呼“先生”。


先生用在女性身上最多的是在近代社会。


辛亥革命时期,很多的女性为了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走出家门,她们追求男女平等,和男人一样学习文化知识,参加革命斗争。


她们用青春和热血为建设新的国家做出自己了的贡献,人们把这些有突出成就的女性尊称为“先生”,宋庆龄就是她们杰出的代表。


宋庆龄的一生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做事,她有着坚定的信仰,宽厚慈悲的胸怀,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建设中,积极推进国家的福利事业,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女性。



所以宋庆龄被世人尊称为“先生”表来达对她的尊敬和热爱。


荒海拾书


与现在不同,“先生”被认为仅仅是对男士的一种尊称。

在古代,称别人先生,有向别人学习的意思。所谓达者为先,师者之意,而后被延伸为对人的一种尊称。

因此,在当时,只要有学问的人一般都会被统称为“先生”,与性别无关。

而宋庆龄,不仅是孙中山的夫人,是一代国母。而且,她的学识十分渊博,她在青年时代就开始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终其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祖国的统一和保卫世界和平而鞠躬尽瘁,殚精竭虑。

这样的宋庆龄,得到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的尊重,毛主席更是尊称她为先生。

这样的宋庆龄,称一声先生以表心中敬佩之心,那是绰绰有余的。

不说古代,单单是民国,被称为先生的大才女都很多,诸如杨绛、冰心、何香凝、林徽因、许广平等等,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宋庆龄,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家千金,宋氏三姐妹名扬天下,大姐宋霭龄联姻孔祥熙,其妹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而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一代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敬仰。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一直在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的努力。西安事变后,宋庆龄在香港创建了“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医疗和儿童保健工作。向著名的医生白求恩,柯棣华等都是经她安排进入解放区的。

日本投降后,宋庆龄将“保卫中国同盟”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从事妇幼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此时国民党发动内战,宋庆龄曾将大量物资送往解放区,支持共产党的解放战争。

解放后,宋庆龄更是身兼数职,但是她更多的把精力放到妇女儿童教育这一方面,之后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逝世。

宋庆龄先生这一生,真是令世人敬佩之至。

以上。


木剑温不胜


其实古时先生并不单指男性,有德行有名望的女性,也会被称为先生,这样称呼并没有贬损之意,反而是对被称呼者的一种敬畏,一种佩服!(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近代被称为“先生”的女性不在少数,宋庆龄并不是一个特例,写有经典著作《围城》钱钟书先生的老婆――杨绛女士,就是一个经常被称为先生的人!

因此,宋庆龄被称为“先生”并不让人意外,纵观她的一生,有太多让人敬佩仰望的地方。

从起出身来说,宋氏三姐妹简直就是近代民国历史上最闪耀的姐妹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民国是个风气将开未开的时代,女人涉政,在封建社会往往是名不正言不顺,有牝鸡司晨的味道在里面。


而在民国,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肆无忌惮,并且涉足政治的女人往往下场悲惨,最起码不能善终,而宋氏三姐妹,每一个都不简单,大姐宋霭龄作为幕后,看似不显山不漏水,其实宋庆龄、宋美龄的婚姻都和她有莫大的关系。

如果不是她慧眼识珠,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也就没有宋庆龄与曾经的“国父”相结合,宋美龄与后来的“国父”相结合,这些都是宋霭龄的得意之作。

宋美龄与宋庆龄就不用多介绍了,如果说宋霭龄是幕后导演,那么宋庆龄、宋美龄就是民国政治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正是有了他们,武夫当国、军阀混战的民国,才有了一点黑白之外的色彩。

以宋庆龄的作派和为人,给予“先生”的尊称并没有违和感,反而更能凸现对于她本人的尊重,里面还有些许的敬仰!


历史三日谈


先生早先是特指教师的,后来演变为对知识渊博或对自己有启发帮助的人的尊称,再后来成为一般男性的尊称只是近代的事。

宋庆龄虽然是女士,但其个人影响、声望一点不输于男性,所以,称宋为先生,也是表达对她个人的尊重。

类似的情况,宋并非特例,如果你看最近的《国家宝藏》类电视栏目,对那些专业大师,无论男女都是尊称为先生的。


理得心安


这个题目值得关注!宋美龄是女士不错,而被称为“先生”的,可历史以来还没多少个!而宋美龄先生早年在美国求学过,做过“孙中山”密书“后俩人结为夫妻,跟随孙中山十多年,立志为国为民,创建一片新天地!宋美龄还是国家的名誉付主席!也是全人类女同胞的大救星,妇女解放半边天,就是宋先生的口号!才有今天的“三八妇女节“!才有女士们参政议的权力!想想旧社会的女人,没有入学堂读书,教室里清一色男生。女人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如今的女士们可以同男士平起平坐,男女平等要功归于宋美龄先生!女同胞们永远怀念宋美龄先生!!!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