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多高才算合理?

泌尿男科楊博士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物價問題,我今年63歲,我十幾歲的時候,我上中學學費每學期4元,在街上買個豬蹄1角五分錢,去醫院看病掛號5分錢,住院吃藥打針不要錢,一瓶茅臺酒8元,上電影院買電影票1角5分錢。住房由單位分配、中學畢業接父母班,大學畢業由國家分配。

我父親一個人上班每月60元,養活全家7口人,每人每月生活費不到10元錢。那時候物價穩定,生活穩定,收入不多也不富裕但心裡負擔小,幸福感強。

現在已經進入21世紀,生產力發展已經到了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私企老闆不說,國企高管薪酬已經成十萬成百萬甚至是成千萬。物價上漲幅度較大,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不斷縮水,這種變化加上退休老人身體健康狀況的不斷衰落,給退休老人極大的物質和精神負擔。

所以說養老金到底應該多少應該由市場物價來決定。

多說幾句,本來說的退休金的事,引起一些其它議論,比如對改革開放前二十年的認識問題,本人也談點認識。

其實,建國初期的二十多年無論是國家還是普通民眾都很困難,這是客觀事實。那個時候由於我們剛建國不久,當時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新中國進行全面封鎖,蘇聯也敲我們的竹槓,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經濟可謂困難叢叢,當時物質條件極其有限,儘管當時80%粗糧,高梁紅薯吃的我們大便乾結。但是當時國家的政策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了,在經濟困難的基礎上沒有讓少數人富起來,無論是領導幹部或是普通工人農民大家都一樣,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這從精神上調動了全民生產勞動的積極性,從物質上保證了我國工業化進程的生活基礎。 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物質財富有了很大的增長,如果我們的政策和立場不忘初心,使人民群眾對精神物質生活有很大的獲得感,起碼使百姓的生活與當前生產力發展水平保持基本的平衡,一定會讓我們大家都有穩定的幸福感。


平安大道63361601


現在國家公務員和央企,國企的退休金都上了一個層次,一般都在五六千以上。維持在這個水平,按當前的物價還是可以的。問題是那些下崗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普遍偏低,有著四十年工齡以上的,大概就是三千左右,(指三四線城市)。如果能將這些退休人員的工資加到四千五左右,那這些下崗職工退休人員可能就沒有什麼怨言,畢竟這些退休人員在計劃經濟時期為國家作出過貢獻,應該享受同等待遇。至於原來企業關停並轉,那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與職工沒有任何關係,現在國家經濟發展了,實力增強了,有條件給這批人增加退休工資,讓這批曾為國家也作過貢獻的退休人員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使老年生活過得更幸福。


知秋144466680


首先養老金的實質是“劫富濟貧”,雖然說交的越多越久拿到的越多,但並不是成正比的,政策肯定會向交的少的人傾斜,全世界都這樣做這也無可厚非。前幾天閒來無事,對比了中美兩國退休金髮放制度,這裡只說國家發放的不含企業年金等其它途徑的退休金,並且不討論公務員,兩國公務員退休金都是不同於一般職工的。總的感覺是美國退休金“劫富”的幅度更大,向低收入傾斜更多。他們的養老金髮放額度也很容易計算,非常類似於我們的個人所得稅:第一步,取最高35年的年收入總和(收入是經過通貨膨脹調整的,社保局有每年的通貨膨脹係數,最後統一換算成現值,如果沒工作35年就取所有工作年份的收入)。

第二步將總收入除以35,再除以12得出平均月收入。

第三步是計算正常退休年齡下的退休金(以2012年為例):頭767折算90%,從767到4624區間算32%,之後是15%。比如某人平均月收入4762,那他的退休金就是:767× 0.9 + (4624 – 767) x 0.32 + (4762 – 4624) x 0.15 = 1945.

你會發現高收入部分僅能獲得15%的額度。

再看一下各收入段在正常退休年齡(大概2012年工作35年)能領到的退休金大概是多少,以下數據來自於網絡:

1、底薪,假如平均月收入1400,退休金是892。

2、一般收入者,平均月薪2500,退休金1246。

3、高薪,平均月薪6000,退休金2131。

4、頂薪,超過11萬社保最高限,平均月薪9166,退休金2605。

是不是貧富差別不是很大?當然他們還有其它的退休計劃,這只是國家層面發的。

但是我們的退休金額度差別就老大了,有的3位數,有的人5位數。個人覺得目前我們的養老金還應該向低收入群體傾斜,那些拿5位數的人在職時已經積累了很大的財富了,退休了還繼續享受著這麼高的待遇,這無疑是加大了貧富不均,有的人兩口子退休拿著幾萬的退休金,有的生存都成問題。


Karry2015


退休工資一值是敏感的話題。一個老年多少錢能生活下去,說實話2000元足夠了,這個數幾乎所有的退休人員都達到了。為什麼會有人不滿意這個數呢?三個原因:1.人們想生活得更好;2.2000元的養老金不足以抵禦各種風險;3.有人比較多,有差別。三種情況是現實的存在,也是無法解決的。有人希望平均主義,一刀切式地解決問題:所有退休人員一律拉平。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社會上各種所有制單位並存,其從業者的待遇是不一樣的。從業者在職時其僱主為其交納的養老保險數額是不一樣的,退休時各人養老保險賬戶的金額不同就造成了退休金的不同。國家規定僱主必須為僱員交養老保險,規定了交保險的下限,這是強制性的,但國家沒有規定所有僱主必須交一樣多。養老金數額是根據養老保險帳戶的金額推算出來的,養老保險賬戶金額不同,卻要求養老金數額相等,這是不可能的。

養老保養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利國利民,必須長期堅持,它是不可能更改的。那種以工齡計算養老金的要求(比如每一年100元)是不可能實現的,那種分配方式徹底推翻了當前的養老保險制度,我國現階段還沒有到達共產主義社會。


長征154442478


這些年來尤其是企業退休人員在社會分配問題上存在著許多想法,主要是認為退休工資分配不公正,思想上覺得不平衡,吃虧,差距太大。表現在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後的養老金差距就大中城市說差距太大,同樣工令為什麼差距一千多元,甚至二千多元,而且事業單位2O15年前是不交社保金的,有單位還有年金享受。小城市的企退人員養老金更低些。我認為不論企業,事業養老金分配應予工令或視社保金上繳工令為主,社保金多繳多得,當然還要考慮地區生活水平差別,做到公平公正為好。


13901729711


退休金大多數人每個月,單純日常生活開銷,每月有二千五百元左右,基本夠用了,關建是年老多病,需要經常性的看病吃藥,支付醫藥自費部份的負擔無法掌控,這部份費用是大多數退休老人最大的經濟負擔,生活上可以省著點化費,但是看病吃藥的錢是省不下來的,還有一些不固定支出,更不要說旅遊聚會等高消費的支出了,這些大多老年人能免則免不參加了,所以退休金到底多少夠用,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二千來塊錢也夠日常生活化費,但生活質量相對較差只夠溫飽,想要生活的瀟灑那怎麼也需要萬兒八千才行。


施大林67


沒有絕對的合理!錢這東西夠花就行,什麼為標準為夠花?我認為平頭百姓、草根之人不要期望值太高——食能裹腹,衣能蔽體,宿不露天,行有公交,生活有低保,家中無病人、犯人。本人無病無災即是小康生活,知足常樂吧。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一切知足認命就行了。人的命天註定,胡思亂想不預用。什麼時候都不要和比自己強的人此,越比只能乾生氣,只能和不如自己的人去比,越比才會越高興!社會最底層的人民都要向魯迅先生筆下的阿同志學習,才能苦中作樂,較為愉快地活著。


糊塗邵老


退休金多高才算合理,沒有統一的標準。它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國家的經濟發展,國家的經濟實力。社會的物價指數。個人的工作能力。每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每個人的工作年限,每個人工作時對國家的貢獻。每個人工作時的實際收入等多種因素決定退休金多少合理。

現在大家有看法。就是退休金計算方式和計算方法不統一,造成高低不均,有不公平的因素。

如果計算方式和計算方法統一,一個模式。既使造成退休金多少有別也不會有這麼多的看法。那隻能說明個人的能力問題。社會是極大的公平。怎麼說現在國家經濟還不是那麼強大。還沒達到退休後按需分配的能力,現在還沒達到共產主義。

現在說退休金多高合理,還沒到國家經濟能力能夠成受的時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每個人都能說出很困難的理由。可這就是現實,如果退休金髮的數目合理,大家滿意了。下面的問題是。國家的物質不夠豐富。物價會猛漲。到時候大家覺得退休金還是少,還是不合理。

這些年退休金一直在漲。工資一直在漲。可物價也同時在漲。這很說明問題。

退休金多高算合理。不是數額的問題。是計算方式和計算方法的問題。是社會公平不公平的問題。是國家經濟與社會消費能力匹配不匹配的問題。


世通27


我覺得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節儉慣了,退休金夠自己花就行,國家應該多漲漲年輕人的工資,現在養個孩子太費錢了。


愛生活的年媽


我媽今年87歲了,一九四八年就工作了,一直在上海紡織系統幹到退休,在一九五幾年工資就九十六元了,那時九十六元可養活一大家人,可現在至退休後養老金也有五幹多元,可因年輕時幹活整天拼命幹活,老了渾身是病每月看病,請人照顧每月工資都不夠,年輕時是勞模,所以在上海五幹元如身體不好需要請人照顧根本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