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种人普遍比黄种人高大强壮,只是基因的原因吗?

张淑苗


身高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欧美人身材普遍偏高除了基因的作用,也与营养条件有密切关系,世界上第一批进行工业化改造、生产力大发展的国家就是欧美国家。

工业化化代表足够的产出,代表营养的充足。“儿子就是比老子强”,90后乃至于00后,生活的条件比80后/70后好不少,整体上看来90后、00后的身高要比70后、80后要好不少,营养条件这个环境因素使得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在逐渐增长,现在全国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172cm以上,女性平均身高已经达到162左右。日本以往被吐槽小日本,就是因为他们的身高比较低,但是在二战后,他们搞了居民营养计划,现在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已经接近我国了。

有些人天生就能长得很高,比如我国某著名篮球国手及其女儿,对比同龄人简直是巨人,而他们的父母个头都比较高。身高还有地理差异,比如生活在高纬度寒冷地带的人,要比生活在低纬度炎热地带的人个头高一些,这是基因的作用。北方寒冷,人体散热多,就需要减少热量的散失。而体表面积比在随着人体积的增大而减小,身高高一些的,反而不利于热量的散失,更利于保暖。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东北/山东等地的居民平均身高确实要高一些,北欧人的平均身高是世界最高。

不过即便在现代社会,人类的身高也并不完全由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生活于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个头比较矮,生活于非洲大陆的马赛人身高却比较到,大体上是按照维度和经济水平分布的。


来看世界呀


我觉得决定身高基因和营养各站百分之五十。像我广西的虽然只有163cm,九零后。但是现在00后有初中生一你七以上的很多。说到底还是穷!我那时家里一天三餐也就午餐和晚餐有点肉吃,早餐都是喝点白粥就去上学了。像我爸爸妈妈辈都是一米五几,听他们说他们小时候一日三餐都是吃木薯和红薯温饱,也就在改革开放后自己能种田有粥喝偶尔有点肉吃。所以我认为决定身高的基因和营养各占百分之五十。如果你父母普遍高那基因就决定你的孩子身高就和父母高,营养在跟的上孩子身高就会比父母高!如果父母身高不高,但是营养跟的上在加上锻炼照样能突破父辈身高。!


勾陈星


不能简单用白种人、黄种人来说体型差异。因为在白种人当中,以及黄种人当中都有高大强壮的,也都有矮小精干的,只不过就目前的平均身形来说高加索人要比东亚人高大强壮,这确实是基因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非洲的俾格米人平均身高不足150厘米,这除开营养因素,明显的基因因素造成;但因社会生产发展程度导致的营养状况差异也强烈地影响着地区、时代和种族的平均身高和体重。

因为体重方面的资料比较少,这里主要说一下身高——

社会生产发展及营养状况与身高的关系

以高加索人为例,目前荷兰人、苏格兰人平均身高达到1.84米,普遍身高达到1.87-1.92米,而十九世纪中叶时,苏格兰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68米,荷兰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64米。1925年西班牙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62米,16世纪时可能只有1.6米。

白种人当中的种族差异

因为欧洲人也是数次种族迁移和混血的结果,并非所有的白种人种族都是身形高大的。而黄种人同样有这样的情况。

上图:“中等身高”档次族群的全球分布图,中东北亚及欧洲大部的身高都差不多属于中等身高。诸如中、东欧和南欧人群,北中国人群基本上都属于这一档。


上图:全球偏高身高族群分布图,虽然这一档东北亚几乎没有点亮,但是欧洲也只有部分区域属于此档,此外中国东北有部分人群属于此档(看东北亚唯一的一块亮色)。


上图:全球身材“高”档族群分布图,欧洲也就主要在北欧一带被点亮了。但是属于美洲的印第安原著名却普遍属于这个档次。(这个数据源是以殖民前的民族分布来分析的,所以现在北美现代人口的情况并不在此数据分析当中)


上图:全球身材“极高”档,基本上就没有白人什么事了。

上图:全球身材“偏矮”档次分布图。在亚洲主要是北极种族和东南亚种族。中国人似乎在长江以北基本上不在此档。


多种因素造成

基因因素对身高的影响确实存在,这是不同种族适应生活环境因生存压力选择而形成的身体表观形态,但这种基因表型并不一定是某种固定的基因结构造成,很可能属于一种较为灵活的表观遗传——主要通过染色体的甲基化差异来遗传,而不是DNA序列改变,因为DNA序列改变更困难,而且改变后引起的表型差异更为刻板和持久,而甲基化改变相对要灵活地多。也就是说,可以在较短的数代人间因环境适应而发生改变,因为表观遗传受到个体发育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大。例如多个最新研究表明上一代的长期饥饿经历可以通过表观遗传途径被下一代继承,从而影响下一代的身心各方面的发育。所以营养状态不仅仅影响个体自身的发育,还影响下一代。现在普遍儿童发育偏早不仅仅是儿童摄入营养状况的改变,这跟他们父母的营养状态改变也是相关的。

高加索人因其祖先是从游猎部落发展而来,以及其国家和地区在近代更早进入工业社会,因此在族群身高上目前处于较高的平均水平,从遗传和社会环境因素方面是容易理解的,随着中国人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人的平均身高也必然逐步提升。

由于全球人种混血趋势,以及经济水平的接近,各地区人群是身高水平也会逐步趋近的,这个应该是大趋势。


小宇堂


白种人比黄种人高大当然是基因原因。许多人瞎扯白种人喝牛奶吃牛肉所以他们比吃素的中国人要高,这种说法毫无道理。许多中国人在两百年多年前就跑到美国修铁路,他们的后代也天天吃面包喝牛奶,还是没有变得高大。许多白种人来到中国,他们的后代天天吃油条喝豆浆,他们也照样比中国人高。

当然你也许会说由于营养改善中国人的身高普遍要比以前高,甚至拿姚明来举例。但是当中国人长高的时候,外国人也一样在长,好好回忆一下,以前来中国的老外大多数是一米八以上,现在一米九的非常多,司空见惯。一米八的中国人在老外面前依然像个孩子。

个子比外国人矮并不丢人,智商要是没有人家高才是真正的灾难。很遗憾,最聪明的人并不是黄种人而是犹太人。虽然白种人似乎平均智商不如中国人,但是糟糕的是他们的后天教育水平却远高于中国,这导致聪明的中国人中真正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口比例很低,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会把聪明才智用在坑蒙拐骗上的比例要大于国外。

足球运动员可以精准体现出身高与智商的差异。令人汗颜的是中国人在这个最能体现社会综合素质能力的运动中不仅身材不如外国人,智商也远比老外低下。

如果智商比外国人差是因为教育落后的原因,那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道德水平曾领先世界几千年,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中国人至少道德水准要远远超过老外。事实证明中国人的道德水平确实远远高于外国人,虽然地沟油、假疫苗经常发生,但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遵纪守法的,中国人从来不会勾心斗角而且非常团结,他们总是愿意成全社会精英的贪婪,为贪官污吏和演艺界明星以及地产商奉献着大把的钞票和热情洋溢的赞美。

总之,在中国人眼里外国人都是浑身长毛,丑陋不堪的大猩猩,我们中国人最好,大部分中国人都不愿意去国外旅游,他们热爱祖国,他们也坚信国货就像茅台酒一样只赚外国人的钱。


飞翼点通


1、这个世界上有个非常好的例子你们都视而不见:南韩&北韩,同文同种,隔离60年,实际上经济来看差别是40年两代人,看看效果,平均身高差别巨大。所以以肉、蛋、奶为主的营养物质才是身高差异的主要原因。

2、人类是智人这一支后裔,黑白黄是同一个祖先。另外黑人没走出非洲,白人和黄种人走出来,分裂的更晚,血缘基因更相近。

3、再说近一点,你们讨论的其实是汉族人和白种人的差异。从人类分子学上看,汉族根上是白种人,迁徙到东亚地区以后,融合了原来当地两种土著,产生的后裔。所以汉族人有时候皮肤比白人还白,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主要是肉蛋奶供应充足,多少代下去会赶上白种人的体质。

4、考古学来看,近些年出土过不少历代古墓,尸骸身高1.8米,并不比现代人矮。中国人的身高几千年以来应该是在随着社会富足贫穷程度一直在上下波动。


老衲住在金山寺


白种人普遍比黄种人高大强壮,当然和基因密切相关!

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毕竟从平均身高和体重上看,黄种人是落后于白种人的!这一点其决定因素首先就是基因的原因。比如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男足的平均身高都可以赶上北欧国家;但是为什么中国男足从身体对抗上不要说和北欧壮汉相比,就是连亚洲的伊朗也比不过,就是我们是矮子里面拔将军。而北欧国家是从高个子里面选将军。所以,中国人在小快灵上才能比得过欧洲人。比如乒乓球、体操、跳水、羽毛球等等。


当然,后天的饮食和锻炼等等也对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影响。西方人都是以牛肉、羊肉等为主要饮食,因此可以获得很多优质的蛋白质。同时也不至于摄入过多的脂肪,从而可以满足高强度体育训练和比赛,也有利于肌肉的生成。否则过多摄入猪肉,则不仅对肌肉的生成没有好处,而且还会堆积过多脂肪。从而影响身体素质的提高。久而久之也会使得我们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同时与白人相比,黄种人体育锻炼也相对较少。长时间积累下去,也影响了黄种人身体素质的提高。


地震博士


老规矩,先说下答案:主要是饮食原因,当然,基因的原因也是存在的

白种人即白色人种,是世界上分布最多、分布最广的人种,有人会问,不是黄种人(中国人)的人口最多吗?不,不是的,一般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有中国人是黄种人,炎黄子孙嘛,无可厚非,但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其实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还是白种人,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左右。


黄种人即黄色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七左右,我们不管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在新闻报道中,总会发现一个问题——白种人普遍的比黄种人要高,这种“比高”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其基因要比黄种人要好吗?答者下面来给大家解答一下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答主主要认为是自小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我们发现,白种人的主要食物是肉类和奶制品,而黄种人的主要食物则是谷类,我们下面来分别看一下这两种的饮食习惯



白种人的话普遍喜欢吃奶制品、肉类等,比如培根、牛排、奶酪、牛奶等,他们几乎不爱吃蔬菜,而且这种饮食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我们接着来看一下黄种人的饮食习惯,我们就以中国人为例,我们平常吃的是什么呢?大米、面条等,平常喝的也基本是豆浆等,也就是说,我们平常的主要能量摄入量主要来自谷类和蔬菜。


我们知道,肉类和奶制品中的蛋白质和能量要远远高于蔬菜及谷制品,所以就造成白种人普遍要高于黄种人的原因,这种例子也可以套到我们农村和城市的少年情况,这种对比比较明显,我们就不多说了,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也是饮食。

我是时间史,如果喜欢请点上一攒,欢迎各位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讨论


时间史


不同地域人群间身高体质上的差异,当然不可能只是基因上的原因,还和成长环境大有关系。

很早以前,医生们就认识到体重和身高是衡量个人健康的简单标准。在调查中医生们发现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的平均身高和体重都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部分归因于遗传即基因,但各国之间的身高差异还有许多其他原因。例如,营养不良或幼儿期疾病的影响等等。除此之外,男女两性之间的平均身高也有差异,每个国家中,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总是高于成年女性,注意是平均身高,在同一个国家中,长得比某群男人高的女人大有人在。

图示:拥有那些能让你长得更高的基因变体的数目越多,在正常环境中,你就能长得越高


2014年,对超过70万人的基因组进行的研究,让科学家确定了697种能影响个体身高的遗传变异,其中某些基因对身高的影响非常巨大,单个基因变体就能让人长高或变矮2cm,但总的来说,人类的身高受到太多基因的影响,每个基因变体都只影响一点点,这篇论文发表在当年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遗传学》上。

图示:基因组中的常见变异对成年人身高的作用


虽然遗传学在理解特定人群中的变异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人类的生长可能受到儿童营养不良和疾病的限制。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母亲和儿子以及父亲和女儿的身高明显相关,这表明一个高大的母亲更有可能生下一个高大的儿子,而一个矮小的父亲则更有可能拥有一个矮小的女儿。当然例外永远存在,世间不乏比妈妈高很多的儿子!

白种人、黄种人是过时的分类

另外,我要提醒一下,白种人和黄种人这分类方法首先就不科学,早就在生物学界内废除了,也就大众媒体还这么说。既然分类都是错的,谈论白种人普遍比黄种人高大强壮,也就完全丧失了基础。所谓的白种人也要看是呆在哪里的白种人,同样黄种人也要看是在哪里呆着的黄种人。

图示:印第安人祖先的迁徙路线,他们大概在23,000年前从东亚进入美洲


比如美洲印第安人,按传统也是黄种人,他们和东亚黄种人之间的亲缘关系的确也很近,当初就是从东亚沿着白令海峡的陆桥走到美洲去的,而美国平原印第安人在19世纪被公认为全世界最高的人!在那时候他们中的男性平均身高为172.6cm,比当时的美国白人中产阶层男子的平均身高171cm要高,也比欧洲白人男子的170cm也要高!

图示:高大强壮的美洲平原印第安人。因为其高大强壮,一度印第安祖传秘药成为美洲药物市场上的抢手货


简单的说某个在地理上分布广泛的庞大群体比另一个同样分布广泛很大的群体高大强壮的话,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最后让我们看看国内的情况。

2018年在中国31个样本城市对20~44岁的汉族男女进行的权威统计调查,在这31个样本城市中,中国男女汉族的平均身高最高的是辽宁锦州,最低是江西景德镇:

辽宁锦州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3.45cm,女性为160.52cm

江西景德镇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5.59cm,女性为155.06cm

注意这是权威数据,不是网上经常见到的不知啥民间组织发布的各省平均身高瞎编的数据。

图示:31个样本城市显示,北方人平均身高比南方人高。


除了中国之外,再看看东亚其它国家的平均身高,东亚人就是传统中所言的“黄种人”,比如日本和韩国。2018年9月27号,日本权威机构发布,全日本17岁年轻人,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0.7cm,女性为157.8cm。而韩国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是韩国高中生男性平均身高为172.8,女性为160.6cm。日韩的数据和二战时期的日韩相比,身高均出现了大幅增长。不仅日韩如此,其实全世界工业化国家都表现这样的趋势,即一代更比一代高,当然这种增长肯定有停滞的趋势,否则就长成巨人了。



三思逍遥


还是基因和饮食还有气候的共同作用结果,只去过澳大利亚,感觉那里的人不是说特别高,但是特别壮,青壮年男性普遍180左右,很少超过183目测,也有170几的小个子,50-60以上的170几,很少超过183,女性和我们北方女性差不多,但是魁梧,我们毕竟以瘦为美,白人头比黄种人小,腰比我们高,所以给人很高的感觉,其实走近一比差不多,我是南方人178净,在我印象中山东人很高,又壮,不过没有我见过的白人那么壮,短裤配那种高帮山地靴,像船一样😄,还有就是他们超市里全是高糖高热量的玩意儿,甜甜圈,面包,饼干甜巧克力到哭,他们还吃牛奶泡那种坚果片炸的麦片,太营养了他们,牛奶的摄入量肯定比我们多,牛奶奶粉和国内价格差不多,对他们来讲算很便宜,几乎没有猪肉,全是牛羊肉,我们国内还是以猪肉为主。改革开放后我们都比父辈高,这肯定是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吧。


沉浮77141853


无论是谁,身高都是由遗传因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遗传因素(基因)

父母身高较高的后代身高也一般较高,可以说明基因是身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身高受多基因遗传调控,科学家估计,大约60%-80%的个体身高是由基因决定的,一些罕见的基因突变对身高有显著的影响,例如FGFR3基因的变异导致软骨发育不全,导致矮小症。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身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多种基因的组合控制的,这些基因变异对身高的影响较小,目前已经发现了700多个这样的基因变异,预计还会发现更多。如2014年Nature Genetics发表的研究利用25万多人的遗传数据发现了697个跟身高相关的基因位点, 目前许多与身高相关基因的功能仍不清楚。

遗传率

由于身高是由多种基因决定的,遗传自父母的这些变异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孩子通常长得和父母差不多高,但不同的变异组合可能导致兄弟姐妹的身高不同,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身高变异的比例即为身高的遗传率或者遗传度。

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通过3,375对澳大利亚双胞胎和兄弟姐妹的身高统计以及对遗传标记物的广泛调查结果显示,身高的遗传率为80%。在美国,白人男性的身高遗传率为80%,另一项对8798对芬兰双胞胎的研究也显示男性身高遗传率为78%,女性为75%。

然而,由于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身高遗传能力可能存在差异,在亚洲人群中,身高遗传率远低于80%。例如,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的根据385个家庭人口身高,估计得到65%的身高遗传率。在非洲人口中,身高遗传率也较低,1978年一项研究显示西非人口的身高遗传率为65%。

关于身高遗传率的一些计算

遗传率能够研究基因如何直接影响一个人身高的。例如,假如汉人男性的遗传率为65%,平均身高175厘米,假如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个身高180厘米的人,这个人比平均身高高五厘米。额外的5厘米,65%即3.25厘米是由于基因变异造成的,剩下1.75厘米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

如果父母的身高已知,遗传率也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身高。例如,一个身高180厘米的汉族男性娶了一个身高170厘米的女性,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75厘米,女性是165厘米。假设中汉族男性的遗传率是65%女性是60%,如果是儿子,期望身高与总体均值的差值为:0.65 x[(180 - 175) +(170 - 165)] / 2,为3.25 cm;如果是女儿,差值是0.6 x[(180 - 175) +(170 - 165)] / 2,为3厘米。因此,儿子的期望身高是175 + 3.2厘米,女儿的期望身高是165 + 3厘米。

环境因素

无论是朝鲜半岛两国身高差异(下图)还是从历史上同一国家平均身高的统计变化,都可以看出环境对于身高具有重要影响。

环境包括气候、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包括母亲怀孕期间的营养状况、是否吸烟以及是否接触有害物质。一个营养良好、健康、活跃的孩子成年后比一个饮食不良身体不佳的孩子要高,诸如收入、教育和职业等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影响身高,对移民家庭的研究表明,移民到一个更容易获得营养食品、医疗保健和就业机会的国家,会对下一代的身高产生重大影响,这表明不同种族之间的身高差异可以用非遗传因素来解释。

对营养而言,儿童时期蛋白质的获取是决定最终身高最重要的营养物质,矿物质,尤其是钙,维生素A和D也会影响身高,青春期前充足的营养对身高至关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