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家兄弟要求農村外嫁女把父母接回婆家奉養,大家對此有何見解?

芙蕖花開滿塘香


孃家兄弟要求農村外嫁女把父母接回婆家奉養,大家對此有何見解? 在農村中生活多年,因為老人贍養問題產生的糾紛問題還真不少。多數的老人並沒有得到子女的養育,很多老人的子女眾多,但也只是在節日的時候送上一些禮品。如果老伴去世了,那老人的生活可就更艱難了,就算是這樣,只要老人沒有什麼疾病,就算是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那也不會得到子女的幫助。



兄弟要求外嫁女將父母送往婆家贍養,其實這在農村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小編家裡也是這種情況,我們這邊的風俗就是,外嫁女也需要承擔著對父母的贍養,我媽他們5個兄妹每個人贍養1個月,雖然二舅家在城市裡,離老家有幾百公里,但每次他還是會來到家裡,將外婆接到家裡撫養,不過他一般都會贍養2-3個月的時間,然後再將外婆送過來。


當然我媽和大姨她們雖然是外嫁女,沒有享受過家裡的一點好處,但在府養老人上她們並不會有怨言,同時我大姨她自己都是老人了,今年也已經70歲了,就算是這樣還是沒說什麼。從題主的話語中可見,她今年也已經60多歲了,這樣一算老人也在八九十歲。這樣年紀的老人,就不需要爭辯外嫁女應不應該贍養的了,畢竟作為子女的首先要為老人考慮。

至於這些利益上的糾紛,那可以推後再算。畢竟我國的多部法律中明確表示子女有權去贍養老人,不管是兒子還是外嫁女都必須要贍養。而農村目前最普遍的就是輪流養老,這樣才能在子女的贍養矛盾中創造出最大的公平,大家怎麼看呢?


惠農圈


這是發生在咱農村的事,做為農村人,我來說兩句。

根據題主描述,農村女已出嫁四、五十年了,今年少說也有六十多歲了,而你們的父母按年齡推算估計也有八十高齡了,如果這樣推算合理,也就到了老人被往外趕的年齡了。

因為你孃家兄弟也是有兒有女的年齡,他的作法想讓他的後人們看看怎樣做“蛇蠍心腸”之人,怎麼成為“忘恩負義”的杵逆子,為其孩子做典範。



農村有句古話: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在咱農村,有兒有女的情況下,兒子繼承家業,贍養父母是鄉約俗成的規矩。做為兒子,父母雖同樣生養了你的姐妹,但父母的後半生卻一直在為你操勞,現在實實到了走不動的年令,成為了你的累贅,你這時想起你的姐妹,象踢皮球一樣讓她們為你分擔。

這夢作的有點太美,姐妹出嫁四、五十年了,這幾十年裡父母能幹活、能做家務、能為你帶孩子,你捨不得他們,還有利用價值。現在年紀大了,生活不能自理,你感覺無利可圖了,當作“害”來推給別人,這算盤打得太沒人性了。



有個詞叫做“養兒防老”。這也是你父母和大多數父母一樣,想生個兒子用來防老,沒曾想生下這不孝之子。羊羔還能跪乳,烏鴉也知反哺,和這些禽類、獸類相比,不知他能勝否?

但話又說回來,老人們攤上這不孝的兒子,到了這把年紀,正是需要照顧,咱也不能置之不理,讓老人們受罪,讓雙親心寒。

雖說咱嫁了出去,但割捨不斷的是親情,是償還不盡的養育之恩,曾經爸媽的小棉襖,到了晚年才用上。平日裡多去孃家走動,多去看看他們,在生活上多給他們一些照顧,讓他們的晚年多點溫暖。

對於你孃家兄弟,坐下來好好溝通,瞭解一下他們的實際困難,為了二老的晚年幸福,在經濟上能幫就幫一點。如若對老人有所虐待、傷害,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來保障老人的晚年生活。



但願這篇回答能讓更多為人兒女們看到,讓生養我們的父母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個人觀點,贊同點👍。不同觀點,留言評論區,共同分享。

鹿塬農事,講農村事,說農民話,歡迎關注,謝謝!


鹿塬農事


孃家兄弟要求農村外嫁女把父母接回婆家奉養,對此大家有何見解?

按理說不管兒子還是閨女,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父母親把孩子從小拉扯大,兒女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無可厚非。同樣的道理,不管兒子還是閨女,也都有繼承父母財產的權利。問題是有的兄弟可能只想讓閨女贍養父母,而家產卻並不打算分給閨女半分,這樣的情況下,有些閨女就不太情願。


法律規定兒女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也有繼承父母財產的權利。但是在農村,千百年來留下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兒子的江山閨女的飯店。這意思就是說,閨女出嫁以後,孃家的財產沒有閨女的半分,但是閨女可以回孃家吃飯。

千百年來,農村人受傳統思想的束縛,總是以為家產應該是留給兒子的,不能給閨女。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財產給了閨女就等於給了外人。所有的家產,尤其是房子,不管閨女是否孝順,都根深蒂固的認為只能留給兒子,不能分給閨女半分。但是在贍養問題上,不管是父母還是兄弟,卻都以為閨女應該跟兒子一樣的盡心伺候父母。



其實不管怎麼樣,不管有沒有家產,閨女伺候爹媽天經地義。但是結了婚的閨女也有自己的家庭,很多事情也需要跟丈夫商量,閨女也要伺候自己的公婆。所以作為孃家兄弟,也應該體諒姐姐或者妹妹,應該把家務事處理好。至於伺候爹媽的事情,兄弟姐妹之間畢竟都是一家人,大家應該有商有量。跟大家說一個我身邊的真實事例,我有個親戚家裡兄弟姐妹四個人,兩個哥哥兩個妹妹。哥哥跟妹妹們商量,九十歲的老母親由兄妹四個人共同奉養,兩個哥哥每家伺候四個月,兩個妹妹每家伺候兩個月。兒子主動都擔當一些,閨女也不好說什麼,於是每年就這樣輪迴,妹妹們也沒有意見,大家和和睦睦伺候母親到最後。


小十六123


我國《婚姻法》、《憲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都規定了子女有贍養年邁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沒有附加任何條件,即使父母沒盡到撫養義務,子女也要贍養父母!

但農村世俗觀念是“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出嫁女不問孃家事”。女兒放棄了父母財產(遺產)繼承、贈予權了,所以,可以不用贍養和照顧老人。但是,近幾年,農村男勞力全部外出打工了,父母都是出嫁女義務贍養、照顧、陪伴、探望。我想說的是,農村做兒子的越來越不象話了,連父母都趕出家門,到別人家居住,小時候父母給你們一個溫暖的家,現在父母老了,子女的家就是老人的家,做兒子的應該給父母一個溫暖的家!不能把父母推給社會,推諉扯皮,讓父母寄人籬下啊!把母親送到姐姐家,做兒子的臉在農村往那兒擱,在農村還能抬頭做人嗎!


老吾老及人之老,我們都有老去的那一天,老人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天,母親還可以送到姐姐家,可你們老了,你們會被兒子送到哪裡呢?給自己子女做個好榜樣吧!不孝敬父母,上得罪天,下得罪地,是心術不正,是忤天理,悖人倫,逆人性,斷綱常的道德淪喪行為!即使送到姐姐家,也要與姐姐家人商量,暫時居住一下,委託姐姐暫時奉養。

我們當地也有把父母送到出嫁女家臨時贍養的情況,但兒子必須按月支付贍養費、護理費等相關費用,必須支付出嫁女工資才行,而且好言好語求著出嫁女,出嫁女看在母女情義、兄弟姐妹情義上才願意。

從法律上講,子女共同承擔父母贍養費用,護工工資,然後看子女當中誰願意接受父母居住,如果沒有人接受父母居住,乾脆送養老院,或請人伺候!


長江老農


他們分父母財產時反對男女平等,父母親一輩子做牛做馬,撫養兒女時向兒子傾斜,女兒讀書說是不用白花錢,早早綴學補貼家裡,女兒出嫁被訛彩禮用於兒子,家裡一切都沒有女兒的份。兒子們得益於父母的愚昧無知和姐妹的愚孝愚忠,他們認為一切都很正常順理成章。等到了父母年老體衰特別是生病不能自理時,他們想到了男女平等,他們吃姐妹吃定:女兒也有贍養的義務,這是法律規定的!姐妹幾乎被兄弟們榨乾了,只剩下骨頭,他們還不放過。姐妹們家裡有公婆,怎能讓孃家父母被硬塞過來,贍養義務是法律規定的責任,不是非得接到公婆家,兄弟們太無情了,孃家父母如支持這樣做也太糊塗了。如果姐妹們拒絕,我支持他們,盡義務可以適當地予以資助。但如果碰到無賴,兄弟們把孃家父母放到姐妹們婆家門一走了之,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人就怕不要臉,不要臉什麼亊都幹得出,世上就有這種人。


長征154442478


很合理。

但是有個前提,財產怎麼分的?

如果財產都給了兒子,沒有女兒的份,女兒的贍養就是給些錢,回孃家照顧,畢竟父母的養育之恩還是要報答的。

如果財產兒女都一樣,或者差不多,那麼女兒應該接過去輪流贍養。


葉子葉公子


孃家兄弟要求農村出嫁女將父母接回婆家奉養,我認為是不妥的。原因如下:

一是傳統觀念所致。姑娘出嫁,就如同覆水難收。就成了異性他人。財產沒有她們的份,但養老也是沒有她們的份的。現在雖然法律規定女兒也有贍養老人的責任,但現在的老人對此還是不大認可的,讓他們去女兒家養老,心裡不踏實。

二是沒有養老的地兒。女兒出嫁時,並沒有帶房子到婆家,現在要把自己的父母接過去,婆家的人會怎麼想?佔著婆婆的房子養自己的父母?這也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了。當然,如果是小兩口婚後自己蓋的房子,那就應該另當別論了。

三是老人住著不習慣。俗話說,葉落歸根,貓老歸山。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土窩,人老了,就想回到生養自己的老家。如果你把他們弄到異姓旁人家裡,老人會住不習慣的。

如果老人老了,需要女兒贍養。做為哥哥或兄弟,就應該把祖宅騰出兩個屋來,一個歸老人居住,一個歸伺候人居住,老人不動孩子動,都去老人那裡伺候。有幾個子女,就幾個子女輪流伺候。這樣就可以減少很多麻煩,也能使老人得到很好的照顧。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其實看到這個問題,我有很深的感觸,因為在農村有很多因到底該誰負責贍養父母的問題,姊妹幾個最後弄得反目成仇。

首先這個問題如果從法律角度講,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子女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如果子女不贍養父母,那是違法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講的話,被孃家兄弟要求接回婆家輪流奉養是無可厚非的。

其次從道德方面講,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被孃家兄弟要求接回婆家輪流奉養也是無可厚非的。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會有上述的問題呢?其實在一些農村一直流傳的一個習俗,就是留家的子女繼承家裡的財產,同時要負責贍養父母,而出嫁的則不需要贍養。正因為這種習俗才會有上述的問題。

雖然農村有這種習俗,但是作為子女的我們一定要摒棄過去的封建思想,子女都有贍養的義務,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所以被孃家兄弟要求接回婆家輪流奉養是合理的,畢竟大家都知道百善孝為先嘛。


冀南一寧


我們家兄弟姐妹五個,哥哥上班沒時間,大嫂要照顧小女兒,二嫂要照顧兒媳婦和孫女,父親生病和母親在我家住了五個多月,直到父親去逝才離開,父母養兒女都不易,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到父母百年後無怨無悔,兄弟姐妹們永遠是親人,相親相愛,打斷骨頭連著筋。讓天堂的父母含笑九泉。


風輕雲淡6792225336899


我有個伯母正是如此。有幾個兒女,恰好老大的兒女年紀也都大了,其他兄弟姐妹還要照顧小的,有的要做生意,所以,共同協商,大姐把中風的母親接過去照顧,其他兄弟姐妹出錢。

還有個伯母需要照顧,也是其中一個女兒出力,只是,這個女兒是直接住回孃家的,其他兄弟姐妹出錢。

我做女兒的也要養老的,家裡準備了老人房,他們想來就要來住的。兄弟叫他們不要來,父母把兄弟還給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