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莊公:沒有個好哥哥,可是有個好弟弟

故事先從魯莊公的爺爺魯惠公說起,魯惠公當年因為夫人無所出,所以準備立庶長子息為繼承人,可是就在給兒子娶媳婦的時候,魯惠公相中了兒媳婦,佔為己有,並且生下了比庶長子小很多的嫡長子,就是後來的魯桓公。

因為魯惠公死的時候,桓公年幼,所以庶長子息代弟執政,就是歷史上的魯隱公。可沒想到,當時有個叫羽父的小人從中挑撥,一開始想攛掇魯隱公奪不歸政魯桓公,但魯隱公沒有答應,羽父就反過來在魯桓公面前誣陷魯隱公有野心,導致魯桓公對哥哥產生忌憚之心,竟然真的讓羽父殺了魯隱公。

魯莊公:沒有個好哥哥,可是有個好弟弟

魯桓公即位後,迎娶了齊國的文姜為妻,誰知文姜和哥哥齊襄公早有私情。文姜嫁給魯桓公五年,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同,一個叫友。後來魯桓公去齊國辦事就把文姜也帶上了,這麼一來就給了文姜和齊桓公舊情復燃的機會,兩個人久別勝新歡,如膠似漆,結果醜事傳到了魯桓公耳朵裡,魯桓公很生氣就罵了文姜還要帶著她趕快回國。文姜哭哭啼啼把這些告訴了齊襄公,齊襄公就假意給魯桓公送行,灌醉了魯桓公,指使一個叫彭生的人趁著抱魯桓公上馬車的機會把魯桓公肋骨壓斷了,就這樣魯桓公不明不白死在了齊國,魯國人自然不答應,但是齊襄公只把彭生退出來當替死鬼,這件事不了了之。

魯桓公死後,他的嫡長子也就是同繼位,也就是魯莊公。

魯桓公當時有四個兒子,庶長子慶父,庶次子叔牙,嫡長子公子同,嫡次子季友。按古代兄弟排行應該是"伯仲叔季",老大"伯"還可以叫"孟"。

魯莊公即位後,慶父雖然比莊公年長,但是為了表示君大於臣,所以慶父不稱孟而自稱"共仲"。

魯莊公:沒有個好哥哥,可是有個好弟弟

別看慶父表面上這麼謙遜,背地裡可一點都不含糊。

魯莊公是個看聽媽媽話的好孩子,所以雖然由於母親和舅舅的關係自己的父親死得不清不楚,但是他還是去了齊國的哀姜為妻。哀姜嫁到魯國的時候還帶著自己的妹妹叔姜當陪嫁。哀姜嫁過來很久一直沒有給魯莊公生子,並且還和慶父對上了眼兒,兩個人有了私情。哀姜因為無所出,所以想把妹妹叔姜生的兒子啟收養過來立為嗣子,讓啟當儲君。

可是,當時候魯莊公最寵愛的卻是黨氏之女孟任,想把孟任生的兒子般立為儲君。在立儲問題上產生了分歧。魯莊公知道慶父和叔牙兩個人一個鼻孔出氣,所以就私下找了看自己嫡親的弟弟季友商量,季友當即表示拼死支持公子般。後來魯莊公死後,季友果然信守諾言,甚至不惜毒殺了叔牙,最終把公子般送上了王位。

魯莊公:沒有個好哥哥,可是有個好弟弟

但是慶父並沒有死心,他找到一個叫和般有仇的人,製造了機會讓這個人殺了公子般,然後立了哀姜妹妹的兒子啟,就是魯閔公。這樣一來,慶父和哀姜的私情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可是隨著魯閔公年齡漸長,越來越不滿意慶父,慶父覺得魯閔公難以控制就又設計殺死了魯閔公想要自己當國君。季友也因為躲避災禍帶著魯莊公的另一個庶子申躲到了陳國。

因為慶父淫亂又殘暴,還連殺了魯國的兩任國君,所以魯國老百姓都恨透了他,就連齊國的使臣都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而季友雖然躲到了陳國卻並沒有停止和慶父的鬥爭,還寫了討伐慶父的戰鬥檄文,最終在季友的號召下,魯國百姓揭竿而起趕走了慶父,讓公子申回國繼承君位,也就是魯僖公。

魯僖公即位以後,就要求莒國把逃到他們國家的慶父送回來接受審判,慶父知道自己沒有好下場,就在回來的路上自殺了。

魯莊公:沒有個好哥哥,可是有個好弟弟

季友兩次於危難中挽救魯國,大家都稱讚他賢能。可嘆魯莊公雖然沒有一個好哥哥,可是卻有一個季友這樣的好弟弟,最終把魯國從風雨飄搖搖搖欲墜的懸崖邊拯救了回來。

魯僖公拜季友為上卿,封費邑給他。

功在社稷的季友還非常顧念兄弟之情,因為慶父和叔牙都在爭鬥中死去了,他就負責撫育了兩個哥哥的兒子,還分別給了他們封地。所以,慶父和叔牙的後代並不記恨季友。他們的後代分別為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因為他們都是魯桓公的後代,所以歷史上又稱為"三桓"。當然其一手組建者季友的季孫氏實力最強,為"三桓"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