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应该如何正确预防?

医学小侦探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较高。

到底严不严重,您看完了我们下面的介绍,就会比较清楚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它的病理改变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表现。

主要病因

1.吸烟 主要是降低气道纤毛运动,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

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和室内空气污染等。

3.空气污染 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损伤气道纤毛,使之清除功能下降,粘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4.感染 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正常的平衡可以保证肺组织结构免受破坏,如果失衡,将导致肺气肿产生。

主要症状

1.慢性咳嗽 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

2.咳痰 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性泡沫痰,清晨排痰较多。

3.气短或呼吸困难 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往往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4.喘息或胸闷 重度或者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并发症

随着疾病的发展,往往会并发以下疾病:

1.慢性呼吸衰竭

2.自发性气胸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看完以上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不严重,自己心里多少都有些答案了吧。

如何预防

1.戒烟 是预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 可以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

3.积极防治婴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 有助于以后发生慢阻肺。

4.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 对防止慢阻肺反复感染可能有益。

5.积极锻炼,增强体制,提高免疫力。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医学博士团队!

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良医济世


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说得不好听些,就是医院的常客。因为治不好、不好治,平时不发作还好,发作了只能靠药物缓解症状。春天梅雨季、秋冬昼夜温差大等,只要是天气波动大,呼吸内科绝对是要住满人,其中慢阻肺就是主力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例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平时有轻微呼吸受限制,慢性咳嗽咳痰是最常见正常,病情发作时可表现为气促、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反复的咳嗽,腹压增大,也是引起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

作为手术科室的医生,我也经常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接触,要做全麻手术时,需要对这类病人做肺功能检测,评估肺功能严重程度、是否耐受手术等。工作中遇到许多例术后呼吸恢复不了的患者,术后要去ICU(重症科)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两三天后才能慢慢恢复,增加了不少费用和术后恢复风险。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平时要多注意养肺,要不到关键时刻,就需要拿钱换命了。

如何正确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去除诱发因素:咽是绝对不能抽的;其次要尽量少接触些粉尘、工业废气等;平时出现咳嗽、咳痰要及时治疗,特别是婴幼儿及儿童时期的肺部感染,不要想着靠身体抵抗力忍忍就好,慢性咳嗽也是发展成为慢阻肺的原因,;最后要注意保暖,加强营养,经常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2、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有慢性咳嗽的患者,要提高警惕,不仅要完善肺部CT等相关检查,还应该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早发现慢阻肺并及时予以干预治疗。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慢阻肺,比后期治疗更重要。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的统称。



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如肺泡管、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同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病变的肺组织没有了弹性,造成呼吸时气体阻塞,无法通畅进出肺组织。



慢阻肺疾病患者常常导致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最终形成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呼吸衰竭,完全丧失劳动力,因此它是一类严重威胁病人的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那么如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要消除和预防呼吸道感染。

2.加强呼吸肌功能锻炼 作腹式呼吸,缓慢深呼吸,以加强呼吸肌的活动。

3.家庭氧疗 每天给予10小时(1—2L/分)左右的吸氧,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4.康复锻炼 根据实际病情,由有经验的、训练有素的治疗师指导康复锻炼。可用选择呼吸操、定量行走、登梯练习等活动。

5.可以选择一些药物预防 如舒张支气管的药物。


渠成健康进修站


当然很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的星期三定为慢阻肺日,今年的慢阻肺日是11月21日,主题为“早防早治,始终不晚”。

先来看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到2020年它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在中国约有超过4300万患者,多为吸烟男性。每年死于慢阻肺的患者有128万,死亡率达17.6%,已超过冠心病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平均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慢阻肺。



为什么说很严重呢?

慢阻肺的呼吸气流受阻会越来越重,不仅损伤气道、肺泡、肺血管,还累及骨骼肌肉、心脏等全身多个脏器,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全身脏器衰竭而死亡。


我们来了解一下肺源性心脏病:

人身体的血液循环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从左心室排出的血液来营养全身的所有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这是我们常说的体循环;二是体循环后的血液经由右心室进入肺部,在肺部的毛细血管和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的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将充满氧气的血液再送入左心室,这是肺循环。可是我们要知道,体循环的循环血量和从右心室经过肺脏进入左心室的肺循环血量,是完全相等的。


长期咳嗽会导致肺泡和毛细血管破裂,肺循环通道就会被阻断,右心室博出压力就会变得极高,最终会导致右心室功能衰减,从而造成心肺两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

如何预防?

1、戒烟,同时也要避免二手烟;

2、远离烟雾、粉尘污和污染环境,雾霾天少出门,出门尽量戴口罩;家里做菜尽量以蒸、炖、煮为主,避免高温爆炒出现大量油烟,炒菜结束后排油烟机一定要再开5-6分钟;

3、寒冷天气出门,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可以戴口罩,避免感冒;

4、适当运动,比如游泳,可以很好的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5、注意口腔和鼻腔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早发现早治疗。如果长期咳嗽,还会咳出粘痰,平时活动下会有些呼吸困难,又经常吸烟或被动吸烟(二手烟),长期工作在烟雾粉尘这种环境中,那一定要去做肺功能检查。


国家注册营养师

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

高级育婴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衡膳学院第五期学员


营养百事通


慢阻肺患者刚开始的时候不怎么样的,就是咳嗽、咳痰而已,对生活没什么影响,很多人不放在心上,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慢阻肺一旦发生,就不能避免会逐渐加重),会出现呼吸困难,刚开始是在剧烈活动的时候才会有呼吸困难,气喘,休息一下就好了,还以为是自己缺乏锻炼所致。后面逐渐严重,发展到爬楼梯困难了,以前能爬7层,现在爬4层就喘息了,需要休息;再后来洗澡的时候都会有呼吸困难,吃饭也会有呼吸困难。最后躺着休息都会有呼吸困难,那时候生活质量就大为下降了。所以,你说慢阻肺是否严重呢?当然严重,而且是比较严重的疾病。


我们必须预防慢阻肺为主,能做到就是不要吸烟,尽量去空气质量好的地方生活。其次是锻炼,保持适当运动锻炼,比如慢跑、游泳、打太极等等。一旦发现慢性的咳嗽、咳痰,那赶紧去医院做一个肺功能检查,看是否发生了慢阻肺,如果有,尽早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