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噸的豬肉儲備,能促使生豬價格有多少上漲空間?

宗元


進入三月份以來,我國的生豬交易價格出現了,極為頻繁的波動,最高的上漲幅度達到了3元以上,最大的降幅達到了1元左右。出現這種情況目前有兩種看法,有人說目前的這種上漲,是因為豬源嚴重缺少,供給不足所導致。也有人說目前的生豬交易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屠企為了掙取更多的差價,而人為提高所導致,我本人一直支持第二種看法。

目前生豬存欄量不足是實情,根據有關部門二月份的生豬存欄量統計,我國生豬存欄及能繁母豬存欄均繼續大幅下降。生豬存和上個月比降5.4%,和去年同期比下降16.6%;能繁母豬存欄和上個月相比下降5.0%,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1%。


生豬存欄量確實是在下降,豬源也確實趨於緊張,但是目前是銷售淡季,市場對於肉製品需求量很低,根本沒有任何一個銷量缺口,能促使價格出現如此高的上漲。

而近段時間唯一的一個能大浮動拉動價格上漲的契機,就是國家儲備肉收購。所以這次的價格上漲,因此而導致的可能性非常大。

由於價格上漲過快,國家儲備肉的收購計劃一變再變,從最初的消息傳出收購10萬噸;到近日傳出21600噸儲備肉收購計劃流拍;再到近兩日媒體傳出國家將開啟,第二次5萬噸儲備肉收購計劃即將啟動。

這第二次儲備肉收購計劃公佈後,我們發現有關部門提出了有兩種肉不收購,一種是前期已經加工儲存過的肉,第二種是國外進口冷凍肉,另外所收購的豬肉必須經過非洲豬瘟病毒檢驗檢疫。

受最新的消息影響,14日我國的生豬交易價格出現了兩省上漲,15日上漲的省市增加到了十個,而這種現象是否會迎來新一輪大幅度上漲的問題,不單單是養殖戶想知道,很多消費者也想了解一下,因為它涉及到了我們的消費壓力大小。

個人認為這次價格的上漲,可能會持續到國家儲備肉收購價格出來前,但出現太大上漲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


根據個人分析,這次價格的上漲和之前一樣,主要是想要有關部門制定價格的時候,考慮到現在的價格因素,從而將價格制定的高一些。但是不要忘記儲備肉的收購,主要是為了應對後期市場出現大幅度上漲時進行調控,如果收購的價格過高,也就失去了後期調節的作用,反而還會拉動現在的價格繼續提升。

而在價格出來後,這次價格上漲基本上也就接近了尾聲,特別是被屠企接盤後,為了賺取更多的差價,只能壓價收購,所以後期的走勢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下浮。當然如果有關部門制定的價格和上次相差不大,是否會流拍還不得而知,最近我們可以關注一下最新的報道,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因為目前的價格波動極不正常,並不能按照正常的行情去分析。


農事一鍋燴


5萬噸的豬肉儲備,能促使生豬價格有多少上漲空間?

3月13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發佈了第二次國儲冷凍豬肉的通知,通知稱,本次收儲量為5萬噸,從消息發佈已經兩天的生豬市場看,在走勢上有所反應,3月5日有10個省豬價出現上漲,至於由於收儲原因能使豬價提升多少空間?分析認為,僅僅因為這5萬噸國儲豬肉對豬價提升空間有限,如果量化的話,到5月14日收儲結束前如果豬價上漲1元,那麼國儲因素能佔0.1元就不錯了。為什麼說對豬價提升如此有限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收儲數量比較少,雖然目前市場生豬供應偏緊,但是收儲的總量只有5萬噸,如果一頭豬按110公斤計算,出肉率70%計算,需要宰殺65萬頭豬左右,這個數量對於生豬總量來講確實是比較少的,所以對生豬價格的提升比較有限。下面簡要介紹一下今日豬價,全國10省上漲,13個省市下跌,3個省份持平。



二、收儲的範圍比較大,從通知中瞭解到,本次國儲豬肉的範圍涉及黑龍江、福建、河南、四川等19個省區市,遍佈全國各地,比較分散,這65萬頭生豬分散到19個省市,如果平均到每個省市,也只有3.4萬頭生豬,這對於一個省來講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了,所以說對各地豬價提升有限。



三、收儲的時間比較長,根據通知內容,收出豬肉的完成時間是從3月16日開始,到5月14日結束,一共2個月時間,這對於本來收儲數量就少,分佈還那麼廣的時間情況,對豬價的提振作用不會很大。



當然,前面所分析的只是針對第二次收儲豬肉一個因素而言的,如果考慮到目前市場生豬存欄量已經持續下降數月的實際情況(最新消息稱,截止2月份,全國生豬存欄量同比下降16.6%,能繁殖母豬存欄量同比下降19.1%),以及下半年生豬上漲空間的提前到來等因素,生豬價格會出現先慢漲後快漲的走勢,預計十一左右整體突破8元/斤,元旦前後有望突破10元/斤。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今日豬價,陸續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