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那么小为什么能保持中立,连美国都不敢轻易招惹呢?

qzuser191181452


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为什么刺猬没有成为人类的主要的食物来源。

刺猬作为一种小型哺乳动物,每年产仔一到两次,每次3到6胎,一般50天即可性成熟。如果经过人工优化,刺猬的生长效率将会大大提高,理论上是可以作为人类肉食的来源之一,但是事实上,只有极个别人偶尔吃过刺猬。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刺猬产肉率极低,一般在2公斤左右,人类从刺猬获得的能量,还不足于抵消捕猎过程中的消耗。二是刺猬身上有刺,极大的影响到人类食用刺猬的效率。所以类似刺猬这种小型哺乳动物,始终没有上人类的主菜单。

在国际政治中,瑞士就是一刺猬。从综合国力的角度,瑞士面积4.1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世界大国的一个面积比较小的省。搁在中国,瑞士国土面积要低于重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



从人口方面,瑞士在2017年有846万人,仅仅相当于大国的一个市,在中国甚至排不进一线和二线城市,仅相当于三线城市的人口量。在经济角度上,瑞士人均GDP在2017年达到8万美元,可以排到世界前三位。所以从这三个角度可以看出,瑞士是一个典型的小而富的国家。

但是受制于瑞士的体量,2017年瑞士全年GDP仅仅6788亿美元,这个数据看似比较高,其实瑞士一年不吃不喝工作一年的产出,还不够美国一年的军费开支。所以,小而富,但是总量却不大的瑞士,是很像刺猬这种小型哺乳动物的。



瑞士的其他特点也很类似刺猬。从地理角度,瑞士是中欧多山内陆国家,境内南部有占总面积60%的阿尔卑斯山,西北地区的汝拉山脉,中部是高原地区,平均海拔1350米。大片的山地使瑞士拥有良好的国防阵线,使瑞士成为一个易守难攻的国家。



另外一点,瑞士的地缘位置并不重要,不是重要的交通线,也没有海量的资源。典型的如伊朗,是欧亚大陆的交通线,又有海量的石油资源,扼守石油运输通道。从伊朗为基地可以渗透南亚次大陆、中亚和中东地区,所以伊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始终都受到大国政治的干预。

刺猬身上的刺虽然不足于干掉对手,但是对手面对缩成一团的刺球,也是很难下手的,正所谓狗咬刺猬,无从下口。瑞士历来的军事实力虽然谈不上是一个强权,但是也足够使对瑞士有想法的国家心有顾虑。



历史上瑞士雇佣兵的声明显赫,在14世纪,瑞士军队甚至被誉为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在1527年罗马之劫中,瑞士卫队为保卫罗马教皇,总数189人的卫队阵亡147人,冲出了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皇帝率领的3万人的包围圈。使瑞士军队的威名在欧洲远扬。但是必须得指出一点,瑞士军队受制于人口,是不可能建立一直规模庞大的军队的,这也就意味着瑞士可以自保但是不足于灭国。



所以,瑞士的特点和刺猬一样。有肉,但是不多,有坚硬的刺,使对手无从下手,若强行捕杀刺猬,获的利益还不足于弥补损失,正所谓杀头的买卖有人会干,但是赔本的买卖就没人愿意干,所以瑞士才能保证其中立国的地位。

瑞士从1815年的巴黎合约获得永久中立国的地位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对于这种国家,美国不是不敢惹,而是有没有必要惹。事实上,瑞士发家致富的关键因素保密的银行制度,正是在美国压力下出现转折的。



在2008年,瑞士最大的银行瑞银集团被美国以协助逃税的罪名处以7.8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并向美国提供了4000多个银行账户信息。这标志着瑞士几百年来,从不对第三方透露客户信息的传统被颠覆。众所周知,瑞士保密的银行制度吸引了世界大量的存款,是瑞士经济发达的关键因素。美国此举是对瑞士经济引擎的重大打击,相当于美国对伊朗进行石油禁运,但是瑞士只能乖乖认栽。所以美国不敢惹瑞士,这不不是现实。




L夕惕若


美国不敢动瑞士?

美国一施压,瑞士银行界传承几百年的“客户保密”传统就逐渐瓦解了。

我们知道,瑞士银行业是全球知名的,因为其出名的“绝对为客户保守秘密”,所以深受各国的有钱人追捧,据了解,存放在瑞士银行的外国存款超过2万亿美元。

为了打击美国富人的逃税偷税行为,美国司法部门强烈要求瑞银提供涉嫌逃税的4450个美国公民在瑞银的账户信息,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如果加上瑞士整个银行业,涉及的美国公民多达数万人。

最后,瑞银在纠结了很久很久之后,为了不失去在美国的银行执照,不得不向美国政府提交了几千个美国公民的账户信息,并交纳了7.8亿美元的罚款。

而美国类似的打击行为依然在继续,一家又一家的瑞士银行将不断中招,毕竟这事情,基本上一抓一个准。

而瑞士银行业虽然也试图不交出美国公民的账户信息,那美国将按照之前的做法,直接起诉这些银行。

如果按照瑞银的操作,瑞士银行业将遭受26亿美元的罚款,并且不得不交出所有美国公民的账户信息。

而近年来,随着美俄在政治、军事上的对抗加剧,美国利用其经济、金融优势,不断对俄罗斯升级、加大制裁力量,而俄罗斯在瑞士存有大量的现金财物,迫于美国压力,瑞士也不得不一次次配合美国的要求,冻结俄罗斯客户的账户资金。

瑞士,抛去体量不谈,是一个很强的小国,它也就4万平方公里土地,800万人口,却拥有许多世界级的大企业,军事工业也相当发达。

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它却有世界前十的远洋航运企业,罗氏制药更是世界头号制药企业之一,还有世界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雀巢等等。

不用多举例,就凭借手表和军刀,大家就知道这是一个相当牛的国家。

不过,牛归牛,体量摆在那边,毕竟还是小国。

其实这个标题还是有点黑老美的,搞得老美似乎什么国家都要上的感觉。

瑞士,还是借助了地理位置,在恰当的时机,成了欧洲各大国之间的一个小中立国。

有了这个中立国,欧洲那些大国们就方便搞一些幕后交易,毕竟有个场合可以吵吵架也不错。

瑞士的中立虽然本身有其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相对强悍的实力作为保障,但各大国的配合默契也是很重要的基础,瑞士的存在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

不然,真的要打起来,比如相关“二战德国为什么不打瑞士”之类的问题,瑞士即使全民皆兵,顽强抵抗,最终还是失败的命运。

毕竟体量摆在那边,纳粹德国动辄几百万军队,比瑞士的人口都多,无论体量还是质量都碾压瑞士,所谓德国要付出百万人的伤亡那也是有点玄乎了,体量上严重不对等。

至于美国和瑞士,毕竟瑞士在国际上是一个很低调的国家,国际事务上既不瞎掺和,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影响力,美国人没必要对瑞士搞什么,真要搞,也是经济上的。

当然了,面对美国的压力,瑞士也只能照办,毕竟只是个小国而已。


云中史记


瑞士那么小,却能保持中立,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历史知事悟空问答独家发布,抄袭必究)

从历史来看,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地位已经延续了200多年,永久一词还是比较有含金量的。

瑞士的最初建国,是1291年神圣罗马帝国的乌里州、施维茨州和下瓦尔登三个州在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中秘密结成永久同盟。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用恩格斯的话来说,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不是帝国。从这个松散的共同体中脱离出来,完全是历史必然。

1815年,欧洲反法同盟打败了拿破仑,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期间就把瑞士当做了永久中立国。让瑞士永久中立,说白了就是孱弱的哈布斯堡帝国对法国极其恐惧,想要一个缓冲地带而已。哈布斯堡帝国,人送绰号“布娃娃帝国”,扩张领土的唯一方式就是联姻,不停的联姻和不停的继承,让哈布斯堡家族拥有了以奥地利为核心的庞大帝国,但是,在拿破仑的一系列战争中,缺如土鸡瓦狗一般脆弱不堪。(历史知事悟空问答独家发布,抄袭必究)

对瑞士的“永久中立国”最严峻的两次挑战,是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瑞士没有卷入,此时维也纳协议已经100年,很少由国家原因打破这一现状。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战争中,瑞士周边也没有形成主战场,所以双方都没有必要拿瑞士开涮。当然,以双方在东线西线两个主战场的作为来看,平原地区尚且基本胶着无法展开战斗,如果到了瑞士的山地地区,恐怕打起来更没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又没有卷入,主要原因是瑞士当局对德国法西斯暗中相助,希特勒觉得留着瑞士好处更大。德国军事扩张中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主要来自于对犹太人的掠夺,这些很多是需要通过瑞士清算银行洗钱才行。(历史知事悟空问答独家发布,抄袭必究)作为给瑞士间接提供财政支持的“法西斯金库”,在战后并没有被清算,则是因为瑞士实在做的太干净了。

总体来说,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属性早在13世纪就已经烙印在这个国家的国民属性中,瑞士人对如何保有独立地位也深有体会。两次世界大战没有把瑞士卷入进来,实在是情理之中。

不过,仔细深究一下,瑞士能够保持永久中立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军事上,瑞士又很强的雇佣军传统,军事上实力强筋不容小觑。瑞士人始终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争霸战争中的首选雇佣军,有时甚至出现了瑞士人同时为敌对双方卖命的场面。后来,瑞士制定法律禁止国民参与外国雇佣军。(历史知事悟空问答独家发布,抄袭必究)瑞士所有男性都要定期参加军队训练,预备役规模庞大。瑞士的现役军队中,有一支很有特色的自行车特种兵,超级厉害。

2,地缘政治上,深处欧洲内陆的瑞士,实在没有可能成为各国觊觎的对象。说白了这个国家及时实现军事占领,也没有什么用。没有伊拉克那样的战略资源,没有阿富汗那样的战略位置,也没有英国那样的战略地位,所以,实在无法引起大国的重视。

3,地形地貌上,瑞士深处欧洲内陆,各国要不管是东西沟通还是南北来往,都会绕开瑞士这个高地,所以瑞士从来不会成为各国交战的主战场,也不会成为各国瓜分的对象。而卢森堡也曾想要学瑞士永久中立,可是拦在德国法国的交通要道上,两国都不愿意让他中立,二战中卢森堡就是喊着中立的口号被灭掉的。(历史知事悟空问答独家发布,抄袭必究)

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是,瑞士能够成为中立国,就像刺猬无法成为人类主食一样,是一种悲哀。瑞士的安全,来自于大国的不屑。

当瑞士银行逐渐影响到华尔街国际地位时,美国会毫不犹豫利用“长臂法规”的规则,对瑞士内政横加干涉,让瑞士不得不听从美国摆布。<strong>

比如,有一个美国贪官或者经济犯逃到瑞士,美国就可以要求退市公布该人在瑞士银行的所有账目。瑞士银行稍有违规,将会面临巨额罚款。因为瑞士可能有一种方式要挟美国,美国却有一万种方式反制他。

(历史知事悟空问答独家发布,抄袭必究)


历史知事


中立也是要有实力的,当初的比利时、挪威都是中立国,不还是被德军给入侵了。

首先,军事实力。虽然明面上的瑞士军事实力一般,但瑞士的永久国防工事修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瑞士国土面积虽然只有两个长春市那么大,但他们把阿尔卑斯山掏空建成的国防工事令世界各国头疼。而且瑞士是全民义务服兵役的国家,20到42周岁的男性都要服兵役,现在小小的瑞士拥有36万人的军队,甚至战争开始的三天内瑞士可以动员50万军队参战。

其次,自然环境。瑞士是欧洲天然的滑雪场,冬季严寒漫长,几乎所有的人都精通滑雪。踩着滑雪板,身穿白色伪装服的瑞士狙击手也令各国头疼。这种严寒之地本身也不具有什么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谁会脑残去打呀。就连当初战争狂人希特勒都没有打的了,其他国家也不会丧心病狂到去打瑞士。

最后,由于瑞士永久中立的国家身份,好多国外资本都在瑞士有储备。瑞士本身涉及太多国家的利益,打瑞士也会招到很多国家的反对,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大家也都接受瑞士是永久中立的国家,瑞士也就对其他国家无害,也就没必要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坏事了。


经武历史讲堂



面对希特勒的威胁,瑞士曾于天内动员了43万大军,并迅速进入作战阵地,显现了坚强的防卫作战能力和决心,加之纳粹德国因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因而放弃了入侵瑞士的意图但是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这个只是一个传说,大部分的说法还是基于: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命运的大搏斗中,瑞士并未保持真正的中立,而是助纣为虐,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1995年4月3日瑞士外交部长科蒂首次代表政府为瑞士在二战中的表现作出道歉。他说:“我们不能、也决不否认瑞士在战时与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野蛮行为有牵 连。”“虽然一个被纳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围的小国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难,但这也不应当使我们原谅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与软弱——我认为尤其不能原谅我们当时对 受迫害的犹太人的政策。”PS:德国存在瑞士的金子,最后好像是瑞士和盟军55分的帐。。个人认为这个是最主要的能保持中立的原因以下说的是一些客观因素
  1. 瑞士自1815年《巴黎和约》起就被欧洲列强定为永久中立国,自那时起瑞士也一直奉行永久中立政策。而纳粹德 国在1939年发动二次大战时,当时的国力和军事力量不足以抗衡欧洲,不可能率先拿瑞士开刀,到了后期虽占领了法国,但英国和苏联又是心腹大患,主要精力 也针对这两个国家,最后连法国都放一马,成立亲纳粹的维西政府,也说明这点。
  2. 瑞士不处于 战略要冲。当时欧洲中立国不止是瑞士,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瑞典等似乎都是保持中立的,可除了瑞士和瑞典,都未逃脱被入侵的命运。主要是那些国家 都处于战略要地,不入侵比利时、卢森堡就不能进攻法国,不入侵丹麦、挪威就不能控制波罗的海出口。因此,除比利时外,其他国家即使亲纳粹,也逃脱不了被入 侵命运,而轮到“两瑞”时战略意义不大了。
  3. 瑞士的油水不大,瑞士的强项是钟表和金融,钟表对战争来说不是说明战略物质,金融业主要是有价证劵,黄金没多少,真占领了不过是“废纸”。况且,瑞士的金 融当时是全世界的金融,也包括亲纳粹国家的,如果入侵,也会弄得这些国家翻脸。另外,纳粹掠得的财富也需要一个交换的平台,没有瑞士,财富是不能转换为物 资的。
  4. 瑞士是个多山的国家。对机械部队来说是个灾难,就连现在的美国在阿富汗都难摆平,更何况当年的纳粹。
  5. 纳粹的日耳曼种族主义,注定也不能对自家人做的太过分。瑞士是日耳曼族的一个分支,大多数人讲德语, 其他是法语和意大利语,如果没有征得瑞士当地人同意,打自家兄弟,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与奥地利不同。必尽一战是同一战壕,同文同种,合并又是奥地利人 自己同意。所以,当年纳粹入侵北欧都是有顾忌的,统治也相对温和,就对英国开始也不敢太过分,也是政治诱降为主。否则,自己都站不住脚。因此,不仅瑞士, 连瑞典也沾光了。
因此,如果说当年小胡子要入侵瑞士,不如说是吓唬一下小兄弟不要同英美走的太近。

用户303087162756643


瑞士之所以能够列入世界强国之列,其实并不在于它的人口,国防和经济,而是在于银行。瑞士的银行全球知名,绝对为客户保守秘密的规定,也深受各国有钱人士的追捧。放在瑞士银行的外国存款已经超过两万亿美元。在这一方面来看,瑞士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强国,当然,瑞士银行的相当一部分客户也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富人,他们为了逃税,在瑞士银行开办户头进行着洗钱的交易。

说来也奇怪,瑞士银行建立百年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真正要求瑞士公布储蓄的名单以及相关细节。但是近年来美国司法部强烈要求瑞士银行提供涉嫌逃税的5000个美国公民的瑞士银行账户信息,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如果加上瑞士的整个银行业美国公民总数可能更多。其实几乎瑞士的所有银行都有这一传统的规定。不向任何人公布瑞士银行的糊涂保护储蓄者的隐私安全。

但是在绝对强权的压力下,瑞士银行还是顾忌美国不得不向美国提交了几千个美国公民的账户信息,并缴纳了近8亿美元的罚款,当然美国类似的动作还在继续,很多瑞士银行不得不向美国妥协。美国对于瑞士银行的这一保险做法是非常排斥的,基本上都是法律诉讼。并且美国的法律诉讼非常高明,瑞士银行很难诉讼成功和大笔的诉讼费也是瑞士银行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国际争端当中,美国多次利用经济和金融优势对俄罗斯进行打压,而俄罗斯在瑞士银行存有大量的现金财务。美国对瑞士银行施压又上升到了国际争端的层面。其实一提到瑞士,我们总是想想着他的银行业有多强,其实瑞士虽然只有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800万的人口,但是它却拥有很多世界级的大企业,在欧盟当中的地位也并不可小觑。

而瑞士也深知自己在欧盟国家当中的地位,于是恰到时机地宣布自己是一个中立国,因为在欧洲各大国的混战当中。瑞士依然在老牌强国面前尽显劣势,瑞士也以此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反而成为欧洲各大国谈判和欧盟部分会议的召开地点,并且恰到时机的在欧洲与各个国家进行密切的接触,纵横捭阖。


世界史图鉴


提起瑞士你会想到什么,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日内瓦,还是有人间仙境之称的瑞士风光?是制作精良、价格不菲的瑞士手表,还是以严格银行保密制度闻名的瑞士银行?这些都是瑞士独具特色的地方,不过她也因永久中立国地位而闻名遐迩。

瑞士的国土面积仅有4.1万平方公里的,人口八九百万,矿产资源匮乏,身处西欧腹地,被多个强邻环绕。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决定了瑞士要在夹缝中求生存,经过几百年的纷争和碰撞,瑞士才走出今天这番模样。

1291年8月1日,施维茨、下瓦尔登、乌里老三州联合起来,缔约“永久同盟”共同抵御外敌,以确保独立和自治的地位不被威胁。虽然在300多年后瑞士才真正独立,但8月1日因其里程碑式的意义,被定为瑞士的国庆日。

300多年里是战火连着战火,抗争连着抗争。1315年,老三州的农民在莫尔加藤战役中,手持简单的兵刃打败了奥地利皇帝派遣的精锐骑兵而初具威名。1474年,在曾帕赫战役中艰难取胜,摆脱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200多年的控制。随着新的成员不断加入“永久联盟”,瑞士邦联的力量不断扩大,击败当时欧洲最强的勃艮第公国军队,使自己名声大噪,而瑞士步兵强悍的作战能力也得到各国的认可和推崇。充斥着暴力和鲜血的雇佣兵制度帮助瑞士完成早期的资本积累,战场上出现了瑞士人代表敌对双方拼命厮杀的场面。1515年的马里尼昂战争,瑞士被法国炮兵重创,双方签署了和平协议。而瑞士邦联也痛定思痛,放弃依靠武力扩张的策略,开始与邻国建立长期友好的关系。

1618年~1648年,欧洲爆发的“三十年战争”为瑞士的发展提供了转机。在这次欧洲国家的大混战中,瑞士没有介入交战的任何一方,反而为交战双方提供雇佣兵、粮食和其他军需物品,有时还担任调停的角色,而同时邦联强大的武装部队为自己提供着安全保障,免遭各方侵袭。因此在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后,瑞士参与和约的签订,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在1648年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而“武装中立”的政策也基本形成。

1815年欧洲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让德、意、奥、法获得一缓冲地带,在维也纳会议上,承认瑞士永久中立,当时划定的边境线一直到今天都没有被改变。

有武力才能保持中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进行全国动员,召集22万士兵保卫边境。同时,加强军事建设,组建空军部队,建造飞机,凭借实力和外交手段化解因为交战双方提供便利而带来的不满与制裁。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瑞士的准备更加充分。有“内堡”之称的永备工事,有凭借经济实力武装到牙齿的军队,有捍卫中立立场的决心与勇气。对于试图飞越自己领空的双方战机毫不手软,德国和英国的飞机都曾被击落;同时还保持着与双方的贸易关系,为双方提供物资。


希特勒曾两次制定过入侵瑞士的计划,陈兵边境但未采取行动,一是因为瑞士的山地易守难攻,战略影响有限,但燃烧的战火反而会破坏瑞士的工业,不利于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二是瑞士不乏慷慨壮烈之士,被视为民族英雄的亨利.吉桑将军,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宣扬自己的“阿尔卑斯山中防御计划”,号召全民进行武装抵抗。要坚守至最后一人,不投降、不当俘虏,子弹打光了,用身体和拳头也要保卫自己的国家。

在瑞士的“内堡防御”和“精神防御”的双重作用下,德国的闪电战不会产生奇效,加上德国已将自己置于双线作战的困境之下,不能分散精力放在瑞士身上,因此瑞士最终免于纳粹德国的入侵。

但是压力之下的瑞士出台了限制犹太人的政策。

瑞士的银行因执行严格的保密制度而获得许多人的青睐,尤其是犹太人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更是将大量财产存于瑞士银行。但战争造成的减员使许多帐户成为无主账户。瑞士以保密制度为由,拒绝将存款归还给犹太人幸存的家属。面对各方的反弹与指责,瑞士也没有将二战期间保管的纳粹搜刮来的黄金交出。美国出于战后重建的考虑,说服英、法等国接受瑞士提出的归还金额。于是,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产就这样沉淀在瑞士的银行里。

2010年,美国税务部门对瑞士银行的美国客户进行涉嫌逃税。起初瑞士态度强硬,双方产生一连串摩擦,但美国政府在《海外账户纳税法案》的框架下,执行严格的处罚措施。“交战”几年后,2013年,瑞士放弃严守300多年的银行保密制度,与美方签署了反避税协议,为美国政府提供美国客户的信息。

基于共同利益和历史传承的考虑,双方有配合、有妥协、有反对,但没有正面的冲突。对于瑞士,中立是态度;对于美国,惹不惹要看需要和形势。


今安在的文史情缘


瑞士不是没有敢招惹,而是奉行事大的原则,小国事大是一种生存方法。还有就是自然资源足,地形不好打,造成攻打这国家损失大收益小,象波兰那种国家想事大当狗腿子也不行,周边大国只要能友好都非得灭分析他不可。而瑞士周边大国经常不友好,一个国家威胁他就把他推向另一个大国,几个大国合伙分他又太小不值得分。就是肉太小几条狼也不够分的,最后几条狼一商量,都不许吃算了。成中立区留着大家谈判时当个会议室吧。瑞士自身也要发展军事以求自保,同时要巴结强国,比如二战时就为德国服务了,为德国转移兑换黄金出了力,还移交了一部分受害犹太人的财产。不过分激怒德国,后来瑞士主要和贪官、黑社会合作,哪国没个贪官啊,都想留条后路,也就没人找瑞士麻烦。没在瑞士存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贪。美国施压后瑞士还是移交了一些材料,也不敢过分惹美国。


海中岩haha


世界历史上,有个国家正式独立于16世纪,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世界格局随着历史一直变化,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几乎波及到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但这个国家一直保持中立,在波涛汹涌中平安无事。

还有更令人惊讶的,这个国家从独立开始,三百多年从来没有军队,但任何国家都不敢招惹他,比如现在的美国,他敢动伊拉克,也敢动阿富汗,但却不敢动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瑞士。

瑞士,曾经是凯尔特人的土著居民所在地,他们的全盛时期还曾经成功地攻占了罗马城,后人曾被日耳曼人入侵,成立了瑞士联盟,直到1648年,瑞典打败罗马帝国军队,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瑞士才成为真正的独立主权国家。

瑞士整个国家面积才4万多平方公里,中国随便拿个省出来,都比它大得多,在世界地图的板块上,瑞士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那他为什么如此牛逼?连美国都不敢动他呢?而且他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这已经相当厉害了!

首先,瑞士整个国家全民皆兵,他们一直没有军队,也不需要军队,所有人都是士兵,据说他们能在48小时内动员60多万人,接近他们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样的执行力和团结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比!

其次,瑞士全国只有不到1500的军队,严格来说他们不是军队,因为这1500人都是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人民军”的成员。瑞士每个人家中都存有自动步枪和子弹,从2000年开始,瑞士已经给公民发放了250万支步枪和弹药。

第三,瑞士整个国家人口不到900万但他们每年都有70多万人参加军事演习,虽说是演习,但他们都是真枪实弹来的,他们都不比正规军差,而且政府规定,禁止国民接受外国军事雇佣。

就凭这三点,瑞士在军事上的实力就非常牛逼了,连美国都不敢动它!


三鱼网电商服务


这个问题有些东西!美国不敢招惹瑞士?瑞士真的很强吗?或许很多人都觉得瑞士很厉害,保持中立,没有国家敢招惹它,它的银行也是世界顶尖,保密制度最好,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瑞士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瑞士为何要保持中立呢?

瑞士旁边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几个大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重症区,瑞士国土小,人少,即使全民皆兵,也没经受不住战争的摧残。因为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旁边几个大国虎视眈眈,瑞士就开始施行武装中立的政策。


美国不敢招惹瑞士?

众所周知瑞士银行保密制度极其完善,1934年联邦银行法的发布,吸引了一大批美国,法国,英国等有钱人过来,吸收了大量的境外存款。然而因为过于保密,导致很多人来此逃税洗钱,成为避税的天堂。

然而这些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允许的,没有税收,国家财政如何支撑,就这样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向瑞士施压,瑞士没办法,罚款7.8亿,与美国签订双边协议,交易美国客户信息。

就这样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也强迫瑞士签订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银行的保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所谓的美国不敢招惹瑞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