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食鹽!殺菌殺蟲、淨化水質!防治水黴病、小瓜蟲、赤皮病、爛鰓病...樣樣行!

食鹽,又名鹽巴,又簡稱鹽,呈白色結晶粉末或塊粒狀,無臭,味鹹,在水中易溶解,它的化學名是氯化鈉,化學式是Nac1,將食鹽溶於水則成為鈉離子及氯離子,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當然其中還有硫酸鎂、氯化鉀、氯化鈣等成分,不過這些成分微乎其微。食鹽除大眾食用外,還是防治魚病的一種廉價良藥,食鹽是不可或缺的治療魚病的常用品。

神奇的食鹽!殺菌殺蟲、淨化水質!防治水黴病、小瓜蟲、赤皮病、爛鰓病...樣樣行!

一、自然界中鹽和魚之間的關係

1.魚是通過滲透壓調節來控制體內的鹽水平衡的。淡水魚體液中的鹽濃度要高於環境中的鹽濃度,由於滲透壓的作用,水會通過魚的體表進入魚的體內,最終由腎臟代謝成尿液排出體外。水中加鹽增加了氯化鈉濃度,就跟人補充生理鹽水一樣,魚通過鰓和食物來補充電解質,來維持體內滲透壓。滲透壓不是隨便改變的,養魚也不是醃臘肉或醃鹹菜,鹽加多了也會"脫水"。

正常的水體中鹽的濃度是很低的(滲透壓很低),而魚的體液鹽濃度通常為0.5%,這就意味著魚的體液會不斷的流向滲透壓相對低一些的水中,如果是這樣繼續下去,魚就會脫水而亡。但是,魚類可以通過鰓和腎臟的功能來自己調節,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魚兒通過鰓的運動來吸收水中的鹽分,當水的濃度高於0.5%的時候,魚兒就會通過腎臟把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

2.各種鹽類(不僅僅指食鹽)在海水中主要是以金屬氯化物為主,淡水中是以碳酸鹽為主。在鹽度不同的水體,其滲透壓是不同的。魚類調節滲透壓,主要是調節血液中含有的尿素,還有三甲胺氧化物(TMAO)濃度,使其滲透壓與外界相近。

3.在淡水中的溶解鹽分主要是由碳酸氫鹽類組成,成分有鈣、鎂。鈣和磷等是構成魚類骨骼的主要物質,體內99%的鈣,80%的磷在骨骼上,也是其它水生生物必需的元素之一。一般營養鹽類較多的水,有利於魚類餌料生物的繁殖,因此對魚類生長有利。某些金屬鹽類,對魚類有明顯的影響。如水中的鐵離子,如升至0.2毫克/升時,則氣體代謝降低,生長緩慢。水中的一些金屬鹽類達到一定的含量時,就對魚類有毒害作用,會導致魚重金屬中毒。

4.不同的魚類生殖時需要不同的鹽濃度,家魚在鹽度PH值達3%以上即不能正常繁殖,而赤點石斑魚產卵期最適當的鹽度為3%。

5.各種魚類能夠在不同的鹽度範圍內,但是如果超越其能忍受的範圍則導致魚體的機能失調而影響生存。按魚類耐受鹽度變化適應的能力的大小,可將魚類分為廣鹽性和狹鹽性兩種。廣鹽性魚類可生存於鹽度差異大的區域。狹鹽性魚類棲息於淡水或海水中,經不起鹽度的鹽度的輕微變化。如棲息於淡水中的許多鯉科魚類。

6.魚類對滲透壓調節的適應是階段性的、逐漸變化的過程。如將鰻鱺從淡水直接移入海水中,將造成魚體嚴重的脫水現象。體重一天可減輕10%,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7.很多魚類對鹽度的緩慢變化,表現出很大的忍耐性。這一點在魚病防治上利用較多。利用滲透壓去防治一些寄生蟲類、黴菌類疾病。殺死病原體。

神奇的食鹽!殺菌殺蟲、淨化水質!防治水黴病、小瓜蟲、赤皮病、爛鰓病...樣樣行!

二、食鹽對於魚類具有的功效

1.能使病原菌及寄生蟲死滅(高濃度,短時間藥浴)

食鹽的殺菌功用,是自古已知而作為保存食品之用,例如:四川臘肉、烏賊醃鹽,等等。臘肉、烏賊醃鹽就是利用食鹽殺滅細菌後可以保持長久不腐敗的功效。食鹽除了具有殺菌的功能外,還可用於驅殺魚類的寄生蟲等。

通常以治療魚病為目的使用食鹽時,食鹽水濃度為1~4%(與海水鹽份濃度略同或稍高一點),最低為0.5%,藥浴時間為5~15分鐘程度,時間過久則魚類會死去。要施行藥浴時,必須考慮魚類的健康狀況來調整藥浴時間。

2.能助魚類的浸透壓調整機能(低濃度,長時間藥浴)

利用食鹽的"滲透"功能可緩和魚類內臟的負擔,魚類本身具有滲透壓調整機能。所謂魚類“滲透壓”是指因鹽份濃度差異而發生的"水之出入"而言。通常,生物體內鹽份濃度與體外的鹽份濃度有差異時,水就自濃度低的一方流進濃度高的一方,即體內鹽份濃度高則水會滲透進來,體內鹽份濃度低則水會自體內滲透流出。棲息於淡水的淡水魚是屬於前者,棲息於海水的海水魚是屬於後者。

對於淡水魚,水經常會滲入體內,此時外面的水與物質就會一齊滲進體內,所以常說“淡水魚比海水魚更有泥土臭味”,原因即在於此。如此,魚類經常受滲透壓的影響而水會滲透進入體內,必須排出此等水份,此一作用稱為"滲透壓調整機能",也就是排尿機能。

魚類為了排出水份而排尿,所以腎臟很發達。並且,魚類如果健康不佳則排尿機能(滲透壓調整機能)就有負擔,此時為了幫助排尿機能而就可以使用食鹽助其排洩。具體地說,將魚池鹽份濃度與魚類體內鹽份濃度接近,則池水不滲透進水魚類體內,魚類就不必排尿了,是減輕腎臟的負擔。其鹽份濃度為0.5%程度,是平常所施行的濃度。

據說,自然江河的魚兒生病了,它會自然移動至海河入口的水域,可能是為了借海水的鹽份來調整滲透壓之故。

三、鹽對魚類的作用

神奇的食鹽!殺菌殺蟲、淨化水質!防治水黴病、小瓜蟲、赤皮病、爛鰓病...樣樣行!

1、殺蟲滅菌

不同的比例能治療和防治不同的魚病,主要作用是對魚類體表的的細菌、車輪蟲、斜管蟲等進行消毒。鹽的滅菌(主要)殺蟲(次要)作用是利用了滲透壓的關係,因為細菌由於鹽的高強度的滲透壓存在,細菌會失去水分脫水而死。但是,鹽對魚卵的孵化有一定風險,理由也是一樣,魚卵的水分會滲透至外而造成脫水壞死,可用於防治卵粒水黴病但要慎用!另外,硝化細菌對鹽分有極高的適應能力,但是病毒沒有細胞質,所以鹽的滲透壓對病毒無效。

鹽能促進魚類皮膚對藥物的吸收,達到增強藥物的療效。

3、滲透作用

含鹽較低的水會往含鹽量較高的水滲透,謂之滲透作用,也就是說,鹽度含量低的淡水會滲透至鹽度含量較高的水中。正常情況下,淡水魚體內的含鹽量比淡水高,因此水大多會往魚體裡進行滲透,淡水會一直滲透進入魚體中,因此淡水魚是不需要喝水的。不但如此,淡水魚為了機體平衡,也會將滲入體內過多的水份藉由鰓或尿液排洩出去。

4、淨化水體

食鹽在水體中的作用機理是增加水中的離子濃度,使懸浮的有機微粒及膠體成絮狀物而沉降到池底,既減少溶氧消耗,又淨化了水體。

5、刺激食慾

在水產養殖中,常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食鹽拌飼投餵,其功效也是很大的。這是因為在魚類生理過程中,氯化鈉作為無機鹽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鹽裡起鹹的作用是鈉(Na+),鈉(Na+)對維持機體滲透壓、水體平衡以及酸鹼平衡等至關重要,鈉(Na+)還能維持和提高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而氯離子(CL-)是胃液中鹽酸的組成部分,鹽酸的作用在於它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給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環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有助於消化。

四、水產養殖中利用食鹽時的注意事項

1、加鹽量的問題

一般我們都是隨手抓幾把,而不會嚴格按照百分之幾的比例來加入。然而,這樣做的害處是:加少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加多了又會引起一些水分流失而使鹽分往血液內滲透導致脫水。

2、副作用問題

即使嚴格按量施鹽,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第一: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影響著有益菌。

第二:過量或頻繁使用食鹽,也容易使魚體皮膚失去保護層,進而也容易受到另外的病菌侵入。

第三:魚兒長期生活在鹽份濃度高的水體中,易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從而降低對水質變化的適應能力。

五、鹽的用法與用量

食鹽用於水產養殖分為浸洗法、全池潑灑法和內服法三種。食鹽防治魚病大多采用浸洗法。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1.浸洗法。浸洗法是在一定的容器內,配以較高的藥物濃度,用較短的時間,強制魚類受藥,從而殺滅魚體表或鰓部的病原體。濃度和浸洗時間可視魚的體質、水溫等狀況適當增減。

苗種放養前,用2.5%鹽水浸洗10~15分鐘或用5%鹽水浸洗魚體5分鐘對魚體進行消毒,以防止將病原體帶入池中,同時還可增強魚的抗病能力,提高魚種成活率。

用2%的鹽與3%的小蘇打混合液浸洗病魚10分鐘,可治療松鱗病、水黴病。

用2%鹽水溶液浸洗魚體1.0~20分鐘,可防治紅線蟲病。

用1%~2%的鹽水浸洗病魚2~8分鐘,可防治車輪蟲病

用3%~4%鹽水浸洗病魚5分鐘,可治療魚的水黴病、爛鰓病、赤皮病。

用2.5%鹽水浸洗病魚20分鐘,可治療魚的口絲蟲病。

用2%鹽水浸洗魚體5分鐘,可治療魚的斜管蟲病。

用3%鹽水或用2%鹽水與3%小蘇打混合液給病魚浸洗10~15分鐘,可防治鯉魚的豎鱗病。

用7%鹽水浸洗(水溫15℃時)5~10分鐘,可治療親魚水黴病

用5%鹽溶液浸洗魚體5分鐘,可防治指環蟲病。

用3%鹽水浸洗病魚10~20分鐘或用2%鹽水洗浴病魚30分鐘,可治療鯉嗜子宮線蟲病。

用3%鹽水浸洗魚體2分鐘左右,可防治白頭、白嘴病。

用2%~4%鹽水浸洗魚體4~5分鐘,可防治水黴、車輪蟲等引起的皮膚病、鰓病等

用1%~3%的鹽水溶液,浸洗產卵魚巢10分鐘,對水黴病有防治效果

用5%的鹽水浸洗魚體受傷,鱗片脫落的苗種和產後的親魚,可預防傷口出血潰爛和感染黴菌。

用3.5%鹽水和1.5%硫酸鎂浸洗,水溫20℃浸洗15分鐘,可防治小瓜蟲。

用1/50000硫酸銅和同濃度的硫酸鎂,另加1%的鹽混合液浸洗病魚20~30分鐘可殺死小瓜蟲(白點病)。

用2.5%食鹽水浸洗15~20分鐘,可防治赤皮病。

2.全池潑灑法。每畝用食鹽5~10公斤兌水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用1~2天,可以預防氣泡病。

每畝用食鹽10公斤加上黃泥10公斤後化水全池遍灑,可以減輕魚類浮頭。

用食鹽10~15公斤溶水潑灑,可防治白頭白嘴病和車輪蟲病。

用食鹽和小蘇打水各50克/立方米水體,可防治松鱗病、水黴病。

3.內服法。用於添加在飼料中作為誘食劑,刺激魚兒食慾增強。但大多數還是用於藥餌投餵。

治療腸炎或爛鰓病的藥餌中,拌人適量食鹽,通常為20-30克/公斤飼料,可提高藥餌的治療效果。

每100公斤魚用食鹽、大蒜各0.5公斤做成藥餌,連喂7天為一療程,可防治爛鰓病、腸炎等。

每100公斤草魚用大蒜頭2公斤,先剝去皮、搗爛,再加入10公斤米糠、1公斤麵粉、1公斤食鹽,攪拌均勻後,每天投餵1次,連用5天,可防治"老三病"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和腸炎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