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第二个孙权和司马懿”,首次领军出征即攻灭敌国

我经常说:东晋是一个以豪门士族为主导的帝国。

作为豪门士族中的一员,如果想拥有较高的职位,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家族地位来实现。

但如果想拥有较高的军政职务。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想成为中央政府的执政官,想成为州郡刺史级别的封疆大吏,显然不是单纯依靠家族地位来实现的。

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人格魅力和军政才能;就算他的家族地位再高,也无法取得这种级别的职务。比如说:琅玡王氏是一等望族,但在王导去世之后,琅琊王氏却再也无法担任军政要职了。

无论是陶侃还是王导,他们在临终前,都主动把自己的权力上交给了中央政府。

而庾亮的弟弟——荆州刺史庾翼临终前,却希望儿子能够接替自己出镇荆州。

何充是当时的首席执政官,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表示庾翼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程序,无效!

桓温英略过人,有文武识度,西夏之任,无出温者。——《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最终,何充力主桓温做荆州刺史,这也是桓温第一次出任要职。这一年,桓温三十三岁。

他被称为“第二个孙权和司马懿”,首次领军出征即攻灭敌国


桓温入主荆州的过程,表面上看非常简单,实际却经历了一场非常艰难的博奕。

事情是明摆着的,既然庾氏已经决定在荆州搞世袭,他们肯定早就考虑过这种做法会造成什么后果:中央政府绝对不会同意,庾氏对此心知肚明。

但就算如此,庾氏依然决定世袭荆州,这证明他们已做好应对一切后果的准备。如果中央政府强行派人入主荆州,庾氏随时都有可能武力抗拒。

桓温入主荆州之前,一直邀请谢氏代表人物——谢奕陪自己去荆州。因为桓温也非常明白:自己很难独自完成入主荆州的使命。

温辟为安西司马,犹推布衣好。在温坐,岸帻笑咏,无异常日。桓温曰:“我方外司马。”——《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桓温与谢奕并没有什么深厚的友情,但当桓温决定入住荆州时,却一再对谢奕示好。对于桓温这种反常的行为,谢奕的弟媳都看懂了:“桓温肯定对我们大伯有所求。”

不止是桓温对自己没信心,中央政府对桓温也没信心。于是在任命桓温入主荆州之后,中央政府又派刘惔进入荆州,担任义成太守。

庚辰,以徐州刺史桓温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爰之果不敢争,又以刘惔监沔中诸军事,领义成太守,代庾方之。——《资治通鉴》·晋纪十九

他被称为“第二个孙权和司马懿”,首次领军出征即攻灭敌国


庾氏想世袭荆州,桓温想成为新任荆州刺史。单看这个局势就该知道:桓温入主荆州的过程一定不会简单。

但有一点要说清,在这种博弈过程中,双方一定会清晰估计自己的实力。在这种博弈过程中,也很少有人会走极端,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理性的。

许多人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所以在失败降临的时候妄图用极端的方式反败为胜,结果却输得什么也不剩。

庾氏准备世袭荆州的时候,就犯了这个错误,所以他们随时都决定无力抗拒中央政府的任命;桓温在入主荆州之前,却一直在避免自己犯这种错误,所以他明白自己实力不足,一直在邀请实力强盛的谢奕陪同自己一起进荆州。当中央政府决定让刘惔进入荆州任职时,桓温也没有表示异议。

进入荆州取代庾氏绝非易事,多一个强人协助,自己取胜的概率就会更大。就会更大一些。至于谢、刘是否愿意屈居于桓温之下,现在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

桓温和刘惔都是皇帝的姑父,谢奕是豪门谢氏的代表人物,这三个人既有才华又有威望。现在,他们三人联手接管荆州,庾氏虽然不愿,却也只有甘拜下风。

但庾氏的结局也不算太糟,面对三个如狼似虎的对手,庾氏选择了及时止损。虽然丢了荆州,但总算是全身而退。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正因为桓温入主荆州的过程没发生什么大新闻,所以后世读者总是把桓温入主荆州的过程一笔带过,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对于桓温入主荆州这件事,刘惔看得最通透,他说:“桓温做决定非常谨慎,都是有了必胜的把握之后才下注。”

温于蒱博不必得则不为。——《宋史》·卷四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他被称为“第二个孙权和司马懿”,首次领军出征即攻灭敌国


入主荆州之后,桓温就准备“磨刀霍霍向成汉。”

成汉帝国偏安于西蜀,在两晋时期都没有太大的存在感。桓温之所以准备伐蜀,是因为成汉长期处于内乱之中。

成汉的开国皇帝李雄刚一去世,李雄的侄子李班按遗诏继位。但没过多久,李班就被李雄的儿子李期和李越联手杀死了。

李班被杀之后,李期继位称帝。但李期也没当几年皇帝,又被李雄的堂弟李寿杀死了。

李期被杀之后,李寿继位称帝。李寿当了五年皇帝后病逝,李寿的两个儿子又开始火并。最终,李势杀死了弟弟李广,继位称帝。没过多久,太保李奕(宗室)造反,被李势镇压。

说了这么多,我估计大家已经看迷糊了,我来总结一下:

堂弟杀堂兄,叔叔杀侄子,哥哥杀弟弟,嫡系杀旁系。

总而言之一句话:姓李的杀姓李的。

他被称为“第二个孙权和司马懿”,首次领军出征即攻灭敌国


成汉本来就不是什么强大国家,又经历了这样一番内乱,早已变得异常衰弱。桓温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怎么可能放过这种好机会呢?

成汉帝国在内讧的过程中,曾把驻扎在巴郡的军队调到北方,后来一直没有补充军队。

从后世的记述来看,成汉帝国认为这里是天然险要,犯不着布置兵力。但成汉帝国忘记了一个事实:巴郡有一条险要的通道,可以从东晋直接杀入成汉。桓温就是从这里逆流而上几千里,却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敌国内乱,要隘无人把守,要是连这种机会都抓不住,桓温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呢?

但这其实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机会。在东晋随后的北伐过程中,也曾深入到长安城附近,也曾进入过洛阳,也曾到达过枋头,甚至还到达过邺城,但结果都是徒劳无功。

深入敌境不算太难,但后续的困难却极大。首先要维持后勤,其次要管理被征服区域,这些事情都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

桓温想率领一支孤军征服成汉,本应及其困难,但成汉的李氏皇族帮了桓温大忙。

李氏皇族内讧之后,实力本就已经削弱了不少。正因为实力被削弱,所以李氏开始加强中央集权,这种做法得罪了地方实力派。

加之荒俭,性多忌害,诛残大臣,刑狱滥加,人怀危惧。——《晋书》·卷一百二十一·载记第二十一

当桓温率军打到成都附近的时候,成汉的大多数地方实力派都选择了袖手旁观。还有少部分率军投降桓温(李位都),更有人劝说皇帝李势投降桓温(中书监王嘏、散骑常侍常璩)。

感到大势已去的李势陷入了绝望,最终不得不主动向桓温投降。

他被称为“第二个孙权和司马懿”,首次领军出征即攻灭敌国


成汉帝国不算太强,但比桓温率领的那支孤军强得多。李势投降之后,至少有四个地方实力派起兵反抗桓温(尚书仆射王誓、镇东将军邓定、平南将军王润、将军魏文)。他们的兵力都在一万以上,加起来至少四五万。而桓温率领的那支孤军,总人数也就一万多。

后世史学家做过分析:如果成汉帝国团结一致,至少能拉出一支十万人的军队。

但成汉帝国的中央政府早已虚弱不堪,无力整合蜀中实力派。所以桓温从容地各个击破,最终灭掉了成汉帝国。

史书把桓温灭蜀的过程写得非常简单,给人的感觉是:桓温入蜀之后就直扑成都,一鼓作气拿下了成汉的帝国都城。

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冲入重围,怎么看都像是去送死。

在我看来,桓温的作战意图应该是这样的:他通过种种军事手段分散成汉军队,使得成汉军队无法有效地捏合成一个整体。桓温不断地吃掉被分散的成汉军队,最终消灭了成汉帝国的主力。在周边实力派犹豫的时候一鼓作气拿下成都,然后再回头和周边实力派斡旋。

他被称为“第二个孙权和司马懿”,首次领军出征即攻灭敌国


我并没有瞎猜,而是根据桓温北伐前秦的过程进行推演。

桓温北伐前秦时,应该还想复制灭亡成汉的方法,但前秦并没有上当。一直把军事主力所在长安附近,不给桓温逐个击破的机会。桓温在长安附近转来转去,却始终不敢直捣黄龙。这里简单一提,以后写到前秦时再详细分析。

桓温伐蜀时敢直入成都,是因为他确信成汉帝国根本无力组织起一支占据优势的军队,因为李氏皇族早已丧失了凝聚力。

入主荆州,攻灭成汉,桓温一鸣惊人,交出了一份令人拍案叫绝的答卷。

他被称为“第二个孙权和司马懿”,首次领军出征即攻灭敌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