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生坑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器),因為入土年代久遠,舊化特徵明顯,往往為鑑定真贗提供了較為明確的證據。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很多玩明清老玉的人常說:“明清玉器容易鑑定,高古玉器難鑑定”——這是謬論。高古玉器絕大多數曾經入土,舊化痕跡明顯,大部分明清玉器是傳世品且年代較近,舊化程度低,且目前高仿明清容易到位,因此鑑賞高古玉器較易,鑑賞明清特別是傳世品很難。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有人誤以為鑑賞高古難,是因為平時接觸高古玉器機會較少,感覺其文化含量深邃,高不可攀,因此有敬畏心理。

在高古玉器實戰領域,以前曾經流行過所謂“工藝痕跡派”和“器物紋飾派”兩大鑒賞派系,一者以分析微觀工藝痕跡為主要手段,一者以分析紋飾器型為主要手段,但後來都遇到了實際問題:從器型紋飾到工藝痕跡,現代的高仿都已經幾乎全面攻克所有難關,也就是說,高仿已經能夠完全製造出符合時代特徵的所有紋飾和痕跡。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鑑賞生坑玉器(特別是高古玉器)到底主要應該注重那些方面?什麼才是真正器物舊化的本質特徵?我的認識是,工藝痕跡和器型紋飾固然重要,但首要關鍵是解決古玉皮殼的問題,對於生坑玉器皮殼首先解決三個要素:沁色、土門、灰皮,以及這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解決了這三個要素的問題,就算入門。

沁色,是金屬離子深入玉質內部的色澤反映。真沁,一般都“沁色入骨”。顏色進入玉質以後,金屬離子圍繞玉石分子團滲入,因此強化了玉石分子團的形態,所以沁色透光看,多呈現玉石結構的片狀、絮狀結構,如同飄蕩在玉質內部的雲翳。一旦盤玩,沁色會動,於是就感覺玉有了靈性。

土門,就是沁色進入玉石內部的通道和門戶。金屬離子必須咬蝕玉器表面的拋光層滲入,因此在玉器表面出現咬開的小孔或者鈣化點。有土沁就必定有土門。(古玉有黑色沁者,一般人都隨口說是“提油”、“烤色”,其實有土門的就是水銀沁,無土門的才可能是提油和烤色)生坑玉器一旦盤玩,玉器被喚醒以後會“出灰”,灰就主要從土門中吐出。(真灰,粘性強;假灰,鬆散、淺薄、粘性差)

灰皮,就是金屬離子在深入玉質內部過程中,玉石內部置換出來的有機物質。一般反哺到玉器表面,形成白色的粘性包裹粉液。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玉器內外部的物質通過土門這個通道置換並達到平衡,因此在土門的裡面是沁色,外面是灰皮,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是鑑賞出土玉器皮殼的本質要素。

出土玉器也有絲毫不受沁的現象,不在此文討論之例。

目前,玉器市場出現了這樣一種怪局面:古玉不被市場接受,而人們對於新玉的爭相購買,導致新玉價格驟然提高。對此現象,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委員會副秘書長古方認為,這是購買者在玉器消費當中很不理智的行為。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目前情況下可以用一個對比來形容:新玉是三分工、七分料;古玉是七分工、三分料。新玉只是重視玉料,不重工藝,缺乏藝術性;而古玉的雕工在整件玉器中佔了很大的比例。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從文化韻味來講,新玉蘊含的淺,而古玉則比較深。每一件古玉都反映了當時不同地域的政治制度、經濟狀況、審美觀念等等。所以說古玉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載體,這是新玉所達不到的。因此可以說,新玉是市場上的現代工藝品,對於準備收藏玉器的人群,新玉只能算是玉器收藏中的標本,它的價值遠遠不能跟古玉相比。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可是目前的市場給人這樣一種感覺,就是新玉價格好像要比古玉升值快,這是為什麼呢?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因為新玉不牽扯到真偽,比較好鑑定,多數人是為了在自己身上佩戴個玉件兒祈福保佑,這就構成了相當大的消費群體。由於這部分群體盲目地購買,哄抬了新玉市場。但是可以說,新玉每年都會不斷地做出來,而古玉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古玉的價值應該最高。

古方肯定地說:當人們真正認識玉的那一天,古玉的價格才會真正地顯現出來,新玉也會回到它應有的價位,到那時,整個玉器市場才會回到正規的軌道上來。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古玉分兩種,高古玉和明清玉,在這二者當中又數高古玉價值最高。高古玉是指漢代或漢代以前的玉器,明清玉指明、清時期的玉器。

高古玉從文化上講,是神秘、抽象的。當然,投資高古玉,投入與風險是成正比的。因為,高古玉與明清玉器不同,明清玉器傳世的較多,賣的只是工與料的價格。而高古玉則是十分稀少的。仿高古玉的用料差,這樣成本就低,加上需求多,價格高,所以現在社會上仿高古玉的越來越多,水平也越來越高。

那我們現在應如何收藏古玉呢?

這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首先我們要有標準器的概念。標準器就是考古挖掘出土的玉器,在我們的頭腦中至少要有幾百張標準器的圖片。而且,還要了解其用途。曾經有一個企業老總,收藏了許多古玉,第一句問他:知道什麼是標準器嗎?他說:器物本身就會說話。其實這就是主觀判斷。第二句問他:知其用途嗎?他說:我不考慮,只看單件。其實,他收藏的一件玉璧自己認為是佩戴用的。但從造型、紋飾來看,它的用途是成組玉璧中的一塊,很大、很重,不適於佩戴。如果知其用途,就很容易知道它是仿的。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總之,收藏古玉簡單的方法也是有的。第一,特別貴重的要向專家請教、把關;第二,主動去買仿古玉做標本,當收藏古玉時,可與其進行比較;再有從心理上不能固執,買古玉時不能衝動。收集一些古玉後,要有心理承受能力,要有交學費的心理。投入時要量力而行,用閒錢搞收藏。

高古玉一般是指戰國和漢以前的玉器。近些年來,古玉成為有一定實力收藏愛好者的追逐目標,古玉中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更成為收藏愛好者頻頻出手的動因。

高古玉因久遠的年代、豐富的文化內涵、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更是受到國內外收藏家的追捧。不久前,一件中國西漢時期的黃玉帶鉤,在倫敦佳士得的秋拍中出現,拍前估價為10萬至15萬英鎊,而經過現場競拍者激烈競爭,最終的成交價達到了82.525萬英鎊,創下了漢代玉器拍賣的最高紀錄。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當今國內高古玉市場並不十分火熱,存世量的稀少與贗品充斥使得高古玉價格難以歸真,加上金融風暴的衝擊,高古玉的國內市場價值大大低於其真正價值。當前情況下,收藏高古玉不失為一次絕好時機。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高古玉多為帝王皇家達官貴人用玉,從用料、製作工藝、文化氣息上有著厚重深奧的內涵。除了欣賞古人的琢玉技藝、品味高古玉中神韻飛揚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外,把玩一塊高古玉,就像品讀著年代久遠的歷史的傳奇,手中古玉演繹的人間故事隱約可觀,古意融融,人玉靈通,把玩者的心境是不可以用語言表述的。價值不菲的高古玉,琢制技藝十分精湛,無論是淺浮雕、透雕,還是陰線刻畫,均拙樸細精,實其中的“漢八刀”和雙溝碾法(又稱“遊絲毛雕”)目前更是難以模仿。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中國世界之大,玉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域玉文化流派甚多,只有深入研究本地玉文化者才可能真正領悟當地玉文化精髓,也才最有權威的話語權。

而發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臺灣著名機構曾收進一批高仿古玉,當時東南亞、臺灣、日本、新加坡等一些大收藏家都曾跟風買進,這著名的"造假古玉事件",給當年國際收藏界造成很大的衝擊波,使得國際古玉投資者的信心遭受重創,高古玉風光不再,事件最終殃及了整個玉市,資金遊離古玉市場,曾導致古玉器國內外市場多年一蹶不振。

這也是近些年明清瓷器及字畫被作為熱炒題材,炒成天價的外在原因之一,從近些年的拍賣會上看,高古玉成交率一直不高,想收藏者異常警惕而不輕易出手,相信還是有直接的關係。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現在最影響中國高古玉市場價格的根本原因是國家文物政策,因高古玉一般多為出土,而少傳世,即使是有流傳有序的傳世私藏古玉,它也沒可能在國家文物部門登記在冊過,現有的國家文物保護政策是不允許沒有登記在冊高古玉拍賣的,雖個別拍賣公司近年有所突破,但大部分古玉都是被拒之門檻外。

但作為民間收藏中的一支主流,古玉的流通是事實客觀存在的,這也就造成了高古玉市場隱形資本暗流湧動,買家賣家都採用私下轉讓的方式進行流通交易,但遺憾的是,這種交易沒有保證的,尤其是如果買家是企業收藏的企業化行為時,對轉讓雙方都非常困擾。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再就是高古玉在古代時一般就地取材,很少採用和田玉料,而多采用地方玉料打造,價值評估體系的衡量都在於它所表達的文化內涵,定價彈性幅度非常大。

如此,以上原因造成了收藏者雖熱衷於夏商周高古玉,但苦於無法解決鑑定和市場化上拍及流通等瓶頸問題,大家的投資重心逐漸傾心於明清時期溫潤動人的白玉件,並最終對以料取勝的、製作精美、外表華美的現代玉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仔料一族"們甚至於演化為在市場熱衷於爆炒和田玉料,並簡單到以白為美來取決玉器價值,玉料價反到高於古玉價,玉器市場上出現了“古不如舊,舊不如新,新不如仿”的奇怪現象。

不被社會所承認,不被市場所接納,高古玉在經歷千年的洗禮後,帶著滄桑來到我們身邊時,它們像棄兒一樣流落街頭和地攤,被識寶的港臺客商及來自新加坡、日本、韓國、歐美的古董商以低廉的價格認購,流落異鄉散失海外,古玉在國內受到冷遇和否定,但被國外學者視為重要文化遺產珍品的現象,是國內收藏界的悲哀,讓人痛惜,值得讓人深刻反思。

以上種種不正常現象,是背離和相悖於中國古代玉文化傳承的歷史原因,它造成了當前高古玉的市場價值嚴重錯位,形成了影響古玉市場價值難以正常發揮出來的瓶頸。同樣,這也給睿智的藏家們造就了最佳介入高古玉收藏的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展望高古玉收藏前景必將笑傲江湖

\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中國人天生愛玉,翻開中華文明史就等於翻開了一部中華古玉史,對古玉收藏的偏愛,歷經數千年綿延不斷。高古玉作為中國玉文化的精髓和源頭,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化身,更是東方美的象徵,高古這一時期的玉器精神內涵是高於一切的。

越是原始的越是接近它的本質,古玉是古人心靈的一種反映,附載有先祖們要說的話和要表達的感情,玉以其溫潤硬朗含蓄的個性也最能代表華夏民族的氣質和精神,最受文人雅士所鍾愛,我們現今在欣賞高古玉的溫潤淳厚,古樸端方之時,更可感受到古玉帶給我們的那種穿透千年時空的美!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國家之寶,皇室之珍,鎮國之璽,都離不開玉,我們國家的“國”字即是四壁成壘的玉石大“國”,有玉才可稱之為“寶”,玉就是國寶,國寶就是玉。自古以來,中國人愛玉、敬玉、崇玉的意識達到了無以復加、頂禮膜拜的程度,古往今來的藝術品交易中,古玉是最受尊崇的品種。當前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提高,使得涉足古玉收藏的人士與日俱增,與此同時,人們的理財觀念已經悄然變化,逐漸放棄了存錢保值的單一信條,黃金有價玉無價,更是深入人心,大家越來越認識到古玉器收藏具有保值、升值的作用。

收藏古玉,在我國更有著悠久的歷史。像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玉器,就是商代王室對古玉的收藏見證。歷代文人雅士對古玉器青睞有加,在宋代時形成一個高潮,是當時古物收藏金石學的重要品類。素有“宋畫第一”的李公麟曾在朝廷上辨別鑑定過秦朝古玉,他自己也收藏了十多件秦漢古玉。之後,收藏古玉蔚然成風。古玉器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化遺物之一,收藏界、學術界、文博界對它的關注也是由來已久,已經發展枝繁葉茂自成體系的玉學玉文化學科。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藝術品收藏將成為最賺錢的投資產業"--半個世紀前《財富》雜誌作出的著名斷言,正在中國得到印證。中國藝術市場空前火爆,改革開放後在短短二十年間,中國已經成為藝術品經營發達國家,藝術和財富空前結合,藝術品市場空前繁榮.在經濟高度發達的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地區,藝術品收藏和投資近年來日趨火爆,現在很多企業家已經轉變為職業收藏家,收有上千萬元甚至過億元藝術品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企業家還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收藏博物館。

面對投資收藏的旺盛需求,國內銀行開始針對藝術品市場有一定知識並感興趣的高端客戶群體,推出“藝術品投資計劃”理財產品,以現代藝術品做題切入收藏市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風向標,一旦資本行業將來動用金融投資的方式啟動激活玉器收藏市場,收藏界春風又綠江南岸時,藝術品中從古至今最尊貴的奢侈品題材---玉器,將收到熱烈追捧,高古玉中的稀缺精品將創出世紀天價,經濟的迅猛騰飛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和迴歸,這都給古玉投資收藏營造了最好的社會大環境。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再將目光放到國內外市場來考察,就會發現境外的高古玉拍賣價是國內市場價的數倍甚至數十倍,高古玉國外市場價格非常高。國內雖目前沒有完全放開拍賣,但是高古玉就如一罈老酒,越放越醇香,古玉的文化魅力永遠歷代吸引著愛好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人士。千金易得,美玉難求,古玉是不可再生資源,尤其是重中之重的夏商周老三代祭祀用高古神玉,數千年的歷史更替,能流傳下來的早已十分有限,市場貨源緊缺,隨著時間的推移,連玉料都將日漸枯竭的今天,任何收藏升值都離不開精、珍、稀、三點,物以稀為貴,投資收藏高古玉無疑為一種投資保值的最明智選擇。

古玉,鑑定真偽,古玉目前市場行情怎麼樣!

人生最高境界是返璞歸真,絢爛歸平淡。故樸素無華蘊含著古代文化、遠古文明氣息的古玉,折射著中國古代歷史璀璨的文明之光,古玉永遠是藏家最好的收藏選擇,也將永遠是世間的收藏熱點,高古玉器這顆常青樹,未來它必將以其悠遠的文化含量,極高的藝術品位笑傲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