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崇德八年(1643年)8月14日年仅6岁的福临(世祖)即皇帝位,改1644年顺治元年。经诸王贝勒公议,由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辅理国政,昭告天下,1644年多尔衮率领清军攻入北京后宣布任用明朝官吏、招集流民、减少赋税等措施。定都之后又仿明朝制度对清王朝的政治制度进行修改,削弱了诸王的势力,停止了诸王兼理部务的制度,并且罢免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1645年规定诸王大臣奏本先交多尔衮,并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这样多尔衮实际上就成为最高统治者。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时年38岁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