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歷史事
說起項羽要不要渡烏江這個爭論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了。
從杜牧的 《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再到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杜牧從純軍事技術的角度來考慮,認為項羽應當渡烏江,再捲土重來。而李清照則認為,項羽不肯渡烏江是對的,歌頌了項羽寧死不肯過江東的英雄氣概。
在我看來,項羽之所以能稱得上項羽關鍵還在於他不肯渡烏江。
<strong>
從鴻門宴開始,註定項羽終將失敗
正如項羽的稱號“西楚霸王”那樣,項羽早已被自己的眼界限制住了志向。
當他來到咸陽城後,採取了和劉邦不一樣的政策,毀秦宮、虐嬴氏、火燒阿房宮,完成這一切之後想到的是“富貴不還鄉,若錦衣夜行,孰人知之”,與劉邦的封府庫、退秦宮、善待嬴氏形成了天囊之別。
眼界和志向就限制了項羽未來的發展,但是這時候爭奪天下的主動權還在他身上,只要他稍微狠一點,就沒有劉邦什麼事了。
秦王朝被滅後,抗秦勢力中最強大的還是項羽,在咸陽城外的鴻門,項羽擺了一個巨大的陷阱等待劉邦的到來。但是在鴻門宴上,項羽卻始終下不了狠心,據《史記·項羽本紀》載:“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項羽在劉邦求饒請罪後,便打消了事先與范增商議在宴會上殺劉邦的決定。范增看項羽不想殺劉邦,便讓項莊假借舞劍殺死劉邦,還好項伯出手不然劉邦就死在項莊劍下了,之後劉邦假借如廁逃回霸上。
鴻門宴最終劉邦有驚無險,而項羽則失去了殺劉邦的最好的機會,以致於范增說了項羽一句:“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從鴻門宴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了項羽的失敗,這樣一個意氣用事的項羽即便是渡過烏江,再重來結局也還是一樣的。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在杜牧寫下《題烏江亭》幾百年後,宋朝的王安石也寫了一首《疊題烏江亭》: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杜牧從理想的軍事技術角度認為項羽應當渡過烏江,而王安石則從現實的軍事角度分析了,即便項羽回到江東了又如何,還有多少年輕的江東子弟可以相應他,還有多少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兒子肯讓他們的兒子、他們的父親跟著項羽再去爭江山、再去送命。
從秦國兼併六國,到秦末農民起義、再到楚漢爭雄,太多的生命在戰爭中逝去。正如漢初劉邦找不到同一顏色的馬匹來拉馬車,項羽戰敗後,江東還有多少年輕的戰鬥力可以投入戰場,這是一個對項羽而言很關鍵的問題。
再加上項羽已經讓一批江東子弟命喪戰場,此時渡過烏江的項羽真的還能再找到肯為他捲土重來的江東子弟嗎?
渡烏江的項羽還是項羽嗎?
從後人的角度來看,項羽之所以是項羽就在於他不肯渡烏江,自刎的結局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李清照那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道盡了每一個人對項羽的崇拜之情。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乏戰神,但是卻的是像項羽這種悲情主義的戰神。如果項羽渡過烏江,回到江東。現在我們對項羽的印象可能也就是像呂布那樣勇冠三軍的印象,而絕非是一個悲情英雄。
我們需要一個不肯過江東的項羽,而不是一個苟延殘喘的項羽。當然項羽自己的驕傲、自尊也不容許他過江東。
煮酒君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李清照
力拔山兮的楚霸王,以一個極為悲壯的背影在歷史中謝幕,不但沒有因失敗而被歷史忘記,反倒成為千百年來世人懷念的對象,光憑這一點,中國幾千年歷史中就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因為在很多人眼裡,讚美和歌頌永遠只屬於勝利者,因為中國自古就有成王敗寇“習俗”。
既然這麼多人懷念項羽,自然就有很多人會假想項羽如果渡過烏江,是否還有翻盤的機會?
先來看地盤
咸陽城的一把大火後,自立為西楚霸王項羽一口氣分封了18諸侯。18個聽上去有點多,但還是有規律的,項羽基本是按照戰國七雄的地理格局進行劃分的,我們歸納一下就是這個樣子,如圖:
此時我們可以看到楚國陣營佔到了當時中原的近半壁江山。這也是項羽敢不殺劉邦,任其放虎歸山的信心所在。但形勢是會變的,由於項羽的分封過於任人唯親,嚴重侵害了六國義軍(除了楚國)中實力派的既得利益。於是分封剛結束,就爆發了叛亂。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項羽不得不率軍平亂,這給了劉邦趁勢做大的機會。等到垓下之圍時,對項羽來說,局面已經難以挽回了。如圖所示:
此時,可以說是攻守之勢逆轉,楚國僅剩江東一小塊疆域,而且還是在劉邦的包圍之下。所以即使項羽渡過烏江,也很難有翻盤的機會。因為劉邦不會給項羽舔舐傷口的機會,只會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再來看文臣武將
劉邦個人的能力水平是有限的,多虧了張良等人的輔佐才得以成事。其實項羽身邊的謀臣也不弱,甚至還要強於劉邦,陽謀有范增,陰謀有陳平,二人配合本是天作之合。可惜項羽太過於自信,先是嚇跑了陳平,而後又因離間計趕走了范增。至此,項羽的智囊團歸“0”,後面的戰鬥就成了智商碾壓的鬧劇了。
再來看武將,人們比較熟悉的是項羽手下四大名將,分別是:龍且、季布、英布和鍾離昧。這五位最開始都是項羽手下的將領,後來英布封為九江王,龍且和另外兩位楚軍老將周殷、曹咎做了統軍的大司馬。周殷負責南方軍務,統九江軍,曹咎負責北方軍務,後來奉命駐守成皋,而龍且相當於機動軍團,充當的是救火隊長的角色。季布和鍾離昧則仍在項羽手下當將領。
但到了項羽兵敗改下,逃到烏江時,英布和周殷的九江軍叛逃了劉邦,曹咎因失守成皋自盡。龍且則死在了灌嬰手裡。楚軍的三大司馬不是戰死就是投敵,這對項羽的打擊是比丟失土地更為致命的。
最後來看民心
很多人都喜歡將歷史事件的走勢,歸結於得民心者的天下。這句話本是其實是值得推敲的,因為每個人對於民心的定義就不同,今人看到的很多結論,其實都是勝利者的粉飾罷了。但背了罵名,確實毫無疑問會成為天下人口誅筆伐的對象的,項羽就是其中之一。
關於這點,一是因為項羽坑殺了20萬秦軍,這等於把關中百姓推到了劉邦陣營。二是因為項羽曾授意英布等人殺死楚懷王,這導致項羽的楚國陣營開始離心離德。其實歷史上幹過類似上面兩件事兒的帝王數不勝數,甚至做得更惡劣,但人家比項羽強的是做完事,屁股都擦得很乾淨。比如朱元璋害死小明王以後,對其功臣就大開殺戒,把隱患扼殺在了搖籃中。相比之下,項羽就顯得過於婦人之仁了。
綜上,即使項羽渡過烏江,也只能是垂死掙扎,劉邦聯軍不會善罷甘休,只會變本加厲的追殺項羽,這麼來看,項羽的翻盤機會十分渺茫,索性倒不如死了個痛快。
瓦爾登的船伕
不能,項羽的人格魅力不夠,總是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並且,項羽的個人榮辱觀特別的重,不太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所以也顯得有點兒急功近利。
如果項羽沒有在烏江自刎而是回到了江東,首先要面臨的就是江東父老的詰問。大家這麼放心的將自己的丈夫兒子交給你去打江山,本來以為能夠跟著你從此榮華富貴,沒想到你連一個人也沒有給帶回來。儘管項羽的聲望還在,可是講真的,江東父老們也會覺得有些失望吧。
我們在假設一下項羽繼續起兵與劉邦爭奪天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項羽這一邊,項羽周圍的將領已經沒有多少,而且還不怎麼會打,就靠著項羽一個人撐著門面。而謀士呢,就連劉邦也嘗言:"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連范增也被自己給逼走,想想這不僅是涼了范增的心,也涼了天下欲助項羽成就霸業人士的心。
而劉邦那一邊呢,文有蕭何、張良、陳平,武有韓信、周勃、英布、樊快、曹參。這可謂是人才濟濟啊。而劉邦能夠有所成就靠的不是別的,而是自己知人善用。而正是因為這一點,天下英才盡歸劉邦之手。
兩相對比,不難看出,項羽仍然會以失敗於劉邦之手而為結局。
妙齡老翁談歷史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項羽這個人的性格有問題。狂傲自大目中無人,“老子天下第一”。因為這個特點,你會發現項羽手下不是沒有能人。陳平、韓信都曾經在項羽帳下效力,但是項羽沒有慧眼去識別這些人才。他既不能發現人才,也不能使用人才。縱觀項羽的一生,都是自己在衝鋒陷陣,所有的勝仗都是項羽靠自己的勇力打下來的。
不僅僅是性格的問題。項羽也沒有足夠的胸襟和抱負。
滅秦之後,項羽坐擁天下,都被劉邦打敗。是因為項羽完全沒有政治頭腦,只知道打仗,甚至是隻知道怎麼打架,卻不知道怎麼打天下,當然更不知道怎麼坐天下。
垓下之戰,項羽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失去了戰勝劉邦的最後一點兒信心,所以才自刎烏江。
如果歷史能夠重來,項羽依然會被劉邦打敗。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項羽最適合做一個快意恩仇的劍客,或者遊俠。但是他不適合做一個三軍統帥。更別提率領一群風雲人物去開創一個時代,建立一家王朝。項羽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七世貓哥
你以為項羽不想過江東?否則他又何必跑到烏江邊呢?霸王不是不肯過江東,而是他認為他的“子弟多才俊”的江東已經不存在了!還記得“四面楚歌”這句成語嗎?劉邦和韓信已經成功的讓項羽和江東才俊們認為,楚地已入漢軍囊中。其實連年的征戰廝殺和項羽的性格缺陷,江東才俊已經日見凋零。劉邦也不似“好估名”的霸王。當時項羽已經得不到翻盤的機會了!他確實已無路可走!留下一出《霸王別姬》的風花雪月和林林總總的遺憾,也算是一段可以讓身後名“衣錦還鄉”的歷史重彩了!
HUIxinlin
不可能了。此時以分勝負,強弱明顯。等項羽回到江東,再整軍馬,劉邦早以大定天下。就是項羽軍馬整制完畢,形成戰鬥力,得加以時日。劉邦不可能給他機會,必然渡江追殺,一至殲滅。因為劉邦知道:放虎歸山,必生後亂。
退一步講,劉邦不過江追殺。項羽回去後,再招人馬,此時劉邦可能以建國。是想、項羽既是兵強馬壯,但以一隅之力與一國之力相抗衡,勝算能有多大?到頭來,落得個不是投降便是被消滅。
歷史以有定論,事實以經存在,不要在妄加猜測了。
眸子8552
項羽如果沒有在烏江自刎,而是選擇渡過烏江,反敗為勝的幾率不大。項羽在推翻秦朝的過程中,坑殺降卒、屠城之事數不勝數,逐漸失掉了民心。個人性格太過於剛愎自用,猜忌心理過重,沒有識人之明、用人之能,導致韓信、陳平投入劉邦陣營。項羽在推翻秦朝以後,沒有選擇繼承秦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而是選擇了分封各路諸侯,對於六國貴族、劉邦等義軍自然是有利的,但這違背了歷史大勢,留下了各方勢力繼續征戰的隱患。老百姓是不願意看到的,都希望能有一個安定的局面。
反觀劉邦用盡各種收到拉攏黥布,讓其死心踏地的為其賣命。韓信在拿下齊國後要求稱王,劉邦馬上下令封為齊王,讓韓信終身感恩戴德不叛漢。陳平投奔之初,有人在劉邦面前詆譭,但劉邦還是重用了陳平,這是項羽無論如何也是做不到的。
格局大小決定成敗,項羽不過是想成為霸王,劉邦想的是成為君臨天下的皇帝。在政治鬥爭上是沒有道德、底線可言的,劉邦能做到,項羽做不到,所以項羽註定不是劉邦的對手。
墨子的遠行
根本不可能獲勝。
項羽渡過烏江又怎麼樣?
江東當時非常偏僻貧瘠,人口稀少。
哪怕項羽回去,江東父老依舊擁戴為王,又怎麼抵抗馬上就要到來的劉邦大軍?
這才五六年時間,江東父老從哪再來七千子弟幫助項羽復起?
哪怕再來7000子弟,沒有經歷秦末戰火的考驗與學習,7000子弟估計還沒有學會列陣,面對老兵油子的劉邦軍隊就只是送功勞的菜鳥,結果就是江東慘遭戰火蹂躪。
四川達州
項羽是秦末起義軍領袖,是著名的悲劇式英雄人物。他出身將門,才氣過人,又有萬夫不當之勇,文武雙全。他自公元前209年9月隨項梁起兵,至公元前202年12月烏江自刎,前後八年,大小70餘戰,他逢戰必勝。但是,垓下之役,他卻一敗塗地。
後世之人特別是很多史學研究者為項羽不肯過江東而深深惋惜。然而,項羽如果過了江東,真的可以東山再起嗎?
我們先來分析當時的天下大勢。項羽退守江東,只有2萬精兵,而劉邦卻擁有近百萬之眾。兵力的巨大懸殊,短時間內使項羽根本無法東山再起。退一步,項羽即使想偏安江東,劃江而治,以劉邦的性格,也是萬萬不會答應的。
從當時的民心向背來看,項羽因為坑殺降卒,火燒王宮,擅殺義帝,三次屠城,早已是臭名昭著,不得人心。即使他退守江東,江東父老對他和他的暴行也難以接受。從這點來說,江東的父老能否真心擁護他本是就是一個大問題。從後來劉邦徵江東,除魯城拒絕投降外,其他楚境全部投降。魯城拒降的原因是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廣泛影響。然而,因為約法三章,舉賢用能,賞罰分明,團結諸侯,還田於民,劉邦早已名滿天下。多少諸子賢良、名臣良將競相投奔漢王。劉邦贏取了民心,贏取了最後的勝利。民心向背業已形成,即使項羽退守江東, 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所以項羽也就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自己退守江東依然失敗的結局。
從領袖的人格缺陷來看,第一,項羽好勇少謀,在垓下失利轉移途中,不加分析,聽信路邊老農之言,誤入沼澤。耽誤了逃生的最佳時機。在坑殺降卒的問題上項羽也是不加分析地聽信了讒言。第二,項羽不會識人用人。謀臣范增滿腹錦繡,在項羽帳下卻無用武之地,被迫出走。陳平、韓信、呂馬童都是因為得不到重用,才去投奔劉邦的。第三,項羽賞罰不分。為他出生入死的人卻得不到封賞,有一個叫呂馬童的人,因為勇猛被項羽選拔到自己身邊照顧烏騅馬,實質上是項羽的馬伕兼侍衛。馬童之名,即源於此。按常理,立下戰功,又侍主有功,理應受到封賞。但是,項羽大封諸侯,呂馬童的職務還是一個馬伕。而劉邦在封賞部下的問題上毫不吝嗇。呂馬童投奔劉邦後,立馬授於相當於騎兵副司令的官職。劉邦明確宣佈:各諸侯王部將如有以一萬兵或者以一郡地投降漢王者,封萬戶侯。第四,項羽有婦人之仁,難堪大任。在兵敗烏江的人生最後時刻,項羽看到呂馬童,說,這不是老朋友嗎?你把我的人頭拿去吧,可以封侯。這個時候送自己的人頭給自己曾經的部下來換取名爵,這也是他婦人之仁的表現。而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更將他的婦人之仁展現的淋漓盡致。第五,項羽固執自負,腦子裡一根筋。在兵敗烏江時,固執地認為"既然是老天要滅楚,我為什麼要活下來?",無論烏江亭長怎麼勸說,他都拒絕渡江。這樣的一個寧斷不彎的人哪裡能夠做一名優秀的統帥呢?所以,即使項羽退守江東,以他的人格與個性,也無法完成東山再起的重任。
文史資料選輯
參考劉邦五十萬大軍彭城之敗。劉邦坐擁五十萬諸侯聯軍,被項羽三萬楚軍,殺得全軍潰敗。結果劉邦選擇自刎了嗎?沒有。劉邦選擇帶上全家,坐進馬車,狼狽逃亡。途中馬車差一點被楚軍追趕上的時候,劉邦就果斷的,把全家推下了馬車,減輕馬車重量,獨自一人逃跑。讓全家被項羽俘虜。所以,看得出劉邦和項羽的區別是什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