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能早点发现慢性肾病?

停留那一刹间


慢性肾病非常可怕,它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不知不觉中它就会让你陷入疾病当中无法自拔,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慢性肾病厉害之处就是平时难以发现,当你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慢性肾病的中期或者终末期叫人防不胜防。



人有两个肾脏,一般情况下只要一个肾脏正常工作我们就可以维持身体日常生活的清理毒素工作,当我们的肾脏出现初期病变的时候我们一样难以发现,其实这个时候疾病已经悄悄的到来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只有等到肾脏的滤过率小于50%以下我们的身体才会出现一些水肿,血压高,头晕,犯困等这些症状,但是那个时候再发现的话就太迟了,根本不可能治愈的,所以慢性肾病最大的危害就是隐偌性太强,平时难以发现。

怎样才能早点发现慢性肾病呢?

第一,我们必须要定期体检,每年最少一次的全身检查对我们很重要,对于慢性肾病初期来说病情发展的还是比较慢,早发现,早治疗根本就没有多大的事。

第二,注意三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朋友要注意了,慢性肾病不是单一的病它是经过高血压或者高血糖并发症而来,如果患有三高的人一定要控制血压血糖的稳定,不然慢性肾病找上门的机会很大。

至于还有可以通过尿液的颜色,身体水肿等方法来发现慢性肾病我觉得不太好用,因为当你的尿液出现血色的时候说明情况已经严重了,根本不是叫做早发现慢性肾病,如果您身体发现严重水肿的时候,我相信有那么明显的症状应该是到了慢性肾病2期或者是3期了,那个时候再用发现这个词有点晚,很大程度上治愈的机会不大。


肾判官


如果是出现了以下症状,可能是出现了慢性肾脏病:

一,晨起眼睑或颜面部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或出现身体低垂部位,如双脚,内踝,双下肢,腰骶部,严重水肿;

二,小便泡沫多,泡沫细小,且长久不消失者;

三,尿色呈深茶色,洗露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时;

四,高血压病程在五年以上,或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时;

五,无明显原因的腰背酸痛,应该去医院检查肾脏,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情况;

六,没有发热,大量出汗,大量饮水等原因,发生尿量骤减或骤增时;

七,排尿次数频繁,而排尿量少,伴或不伴尿痛症状时;

八,诊断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者,或年轻人夜尿次数增加等,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以上给大家介绍的这几个症状,如果发现出现异常,就必须引起注意,赶快到正规医院检查,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斧正,感谢大家的关注。了解更多的科普医学知识,或中医养生,请大家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吉庆有鱼145103773】,我会诚信为您服务!


庆好中医


慢性肾病多以血尿、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特征,一般是感冒、长疮链球菌感染后发生。临床来诊都是因为尿不正常或水肿来诊,然后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若要早点发现的唯一方法就是感冒或长疮两周后就上医院做小便常规检查。早了也检查不出,因为抗原抗体反应需要两周。

#学着健康# 每日分享健康知识及回答健康问题、如果我们的内容能帮到你,请为我们“点赞”右上角“关注”我们,有问题欢迎留言,陈雄医生为你解答。


学着健康


之前有报道慢性肾脏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都是非常高的,我国慢性肾脏病总发生率为10.8%,所以说早点发现肾病,预防肾病,比治疗的意义更大。肾脏是我们体内非常重要的脏器之一,它的职责相当于“清道夫”,帮助我们过滤并清除代谢产物,就是俗话说的“排毒”如果肾脏功能受损,体内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人体变成一个“垃圾场”,就会产生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肾脏,不让它受到伤害,那我们怎么才能更好的发现肾病呢?

1、每年定期体检,血常规、尿常规、彩超等检查对及早发现疾病很重要

2、观察每天排出的小便,尿液是能够直接反应出肾脏是否有问题

3、饮食注意清淡、低盐、低脂、高维生素、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原则

4、生活保持不熬夜、不劳累、多喝水、多排尿、适当进行运动锻炼等良好作息习惯

5、保持愉快的心情,出现不良情绪及时排出,避免影响身心健康


石头医生讲肾


人类的肾功能下降不超过50%,多半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当肾功能降到20%以下,一般会出现贫血、疲倦、食欲不振等症状,当降到10%~15%甚至更低时,如果不进行透析或换肾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所以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往往在晚期才发现自己得了肾脏病。

世界各国的报告显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0%~14%。但是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人们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非常低,大约只有5%~6%。

有鉴于此,早期筛检肾脏病,执行肾脏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目前医界的共识是,慢性肾脏病的不良结果可以通过早期治疗予以避免或延后。

早期肾脏病通过常规实验室检验如血液、尿液的检测可以发现,并且根据血中肌酐值算出残余肾功能(肾小球过滤率)加以分期。医疗人员据此设计出药物、饮食、生活起居、运动等治疗规范。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目标值应该低于130/80毫米汞柱,蛋白尿超过1克/天者,目标值应该低于125/75毫米汞柱。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小于130毫克/分升(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小于7%。

限制蛋白质饮食已被证实有减缓慢性肾脏病恶化的效果,建议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取量为0.8克/公斤体重。若肾功能持续恶化,蛋白质摄取量可以降到每天0.6克/公斤体重。但是需要有认证的营养师监控营养状况,以免发生营养不良。

虽然目前没有确切证据显示降低血脂可以减缓肾功能恶化,但是慢性肾病患者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群,所以建议将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到100毫克/分升以下。

另外,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维持体液平衡,降低高磷、高尿酸血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饮酒、过劳等,都是属于肾脏保健的一环。

举例说明,熊老太太是一位80岁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已经有10年,医生发现老太太血肌酐浓度是2000毫摩尔/升(mmol/L),预估残余肾功能剩下五分之一。
在门诊医生协助下,熊老太太进入末期肾病前期整体照护计划。

营养师针对其饮食习惯,指导患者和家属如何准备日常饮食,总热量设定每天30千卡/公斤体重,采取低蛋白饮食,摄取量为每天0.8克/公斤体重。考虑牙齿状况和饮食多样性,营养师指导家属如何转换饮食,增加趣味性。
卫教师告知血压需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左右,饭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1毫摩尔/升左右,避免低血糖。并且指导家属每天纪录体重和血压血糖值,提供医生药物调整参考。
卫教师也教导家属如何协助患者做适当运动,叮咛规则随访时间,接受连续性血液和尿液检查。
经过此整合照顾模式,老太太的肾功能没有再急速恶化,日常活动力也持续改善。

类似模式已经在2007年于台湾末期肾病前期整体照护计划中实施。

大家认知慢性肾脏病治疗需要在医疗院所整合肾脏科、内分泌科、心脏科及家庭医学科等专科医师,加上营养师、药剂师、卫教师、护理师、社工师,组成跨领域肾脏照护医疗团队,给予门诊慢性肾脏病患者全方位的肾脏照护。照护内容除了医疗处置,也应该包含提升病患自我照顾能力,以及协助心理支持。通过此多元教育,才能降低末期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西方国家倡导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照顾模式,强调患者与医疗团队对话,尊重患者的喜好,给予情绪上的支持,鼓励家人参与,卫教信息的共享与沟通,重视身体的舒适感,研究显示这样做确可改善慢性肾脏患者的预后。全方位肾脏照护经验,验证了慢性肾脏病可以推迟病情的进展,重点在于患者自我认知和照顾能力提升,再辅以医疗人员的专业处置,通过此认知,避免走上透析之路是可以预期的。

作者:陈靖博,中国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肾脏科主治医师。世界肾脏医学会会员,美国肾脏医学会会员,欧洲肾脏医学会会员,亚太生物免疫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首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追随您的心声 提供专业回答——


中老年保健杂志


(诊断要点)1,发病与病史:慢性肾炎大多发病缓慢,病程迁延,时轻时重,亦有部分患者无慢性病史,一发现即为尿毒症。2,临床表现:具有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3,肾功能捡查;呈慢性进行性减退。4,B超显像;疾病后期双肾缩小。5,肾活检:常为系膜增殖性,膜性肾病或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


仁济仁爱888


怎么才能早些发现肾病?对于肾病大家听到都有点害怕,确实肾病是一种中老年易患的慢性病,由于肾病隐匿性强,肾病初期是无任何症状和感觉的,等到有感觉在到医院去检查已是中晚期了。那又怎样才能早发现和预防呢?一,平时一年两次到医院检查尿常规就可发现初期肾病的蛛丝马迹,发现问题及时就医。二,预防肾病的发生要从工作和饮食做起。不能劳累过度,长期傲液,长期吃过多的高蛋白饮食。以上都是预防肾病的一般经验和医学知识,望作参考,希望大家都不患肾病,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