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53秒,天空一道藍光閃過之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改變了一個城市的發展進程。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上圖:為河東區倒塌的房屋(河東檔案)


彼時,人們在睡夢中經歷了一場劫難。對於大地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每個人都可以給後人講幾段驚心動魄的故事,而我們這座城市,也給自己記述了這樣一段歷史。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上圖:九經路住所被震塌(河東檔案)


全市死亡24296人、重傷21568人。市區和城鎮房屋建築62.4%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各郊縣農村房屋56.8%被震損或震毀。大地震給我市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9億2幹多萬元。數字觸目驚心!場景慘不忍睹。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上圖:毛條廠附近在震後出現1300多處大小不等的噴沙口,震後20多小時依然持續噴沙(河東檔案)

該街營口道一幢房中,27日晚顯得那樣繁忙,王老師1歲多的孩子不知是熱還是什麼原因,哭鬧不止,大人們又是給孩子洗澡,又是抱著哄,又是拿扇子扇,孩子也困急了,大人也疲憊不堪了,剛剛睡下不久,大地篩糠般地搖晃把他們驚醒,王老師意識到是地震了,他一把抱起孩子放到床下,喊著拽著把妻子推到床下,沒等他鑽入床底,只聽轟……房子坍塌了,等活著的人們把他扒出來時,孩子永遠失去了父親,年輕的妻子失去了丈夫。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上圖:薊運河鐵路橋二號左側鋼樑位移0.6米

在拉薩道的一幢樓裡,一個9歲多的未來乒乓球健將,震前的晚上還和小夥伴們訓練,訓練完蹦跳著回家,臨別和小夥伴們招呼著明天再練……沒想到這竟是一次永別。小男孩兒家住的那整幢樓房成了一個大土磚堆,等救援人們把他從廢墟中扒出,他早已閉上了眼睛。同樣在蘭州道敦仁裡有兩兄弟瞬間失去了父母、姐姐,成了孤兒……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上圖:第二鍊鋼廠車間遭到了破壞

活下來的人,望著殘垣斷壁,驚恐萬狀,忘了渴也忘了餓,家裡爐火滅了、副食店糧店也震壞了,買不到食品又不敢回家點火做飯。該街有一條衚衕的小院住著兩戶人家,大人都到單位抗震救災去了,剩下放假在家的5個孩子到了那天下午才餓得不得不回家做飯。由於天熱家裡都沒有多少存糧,只湊了十來個雞蛋,兩個孩子來到院中戰戰兢兢地用鐵棍支起一個爐架,點燃劈柴煮雞蛋,鍋內水剛剛煮開便急忙滅火,端著雞蛋趕緊跑回馬路邊。待吃時才發現雞蛋根本沒熟。5個孩子就是靠吃了這半生不熟的雞蛋度過了一天。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上圖:漢沽工人俱樂部劇場全部震毀

寧河、漢沽由於靠近震中,屬於九至十度區,受害最嚴重。漢沽區震損倒塌住宅59萬平方米,佔該區住宅總面積的82%;寧河縣震損公產房屋51萬平方米,該縣蘆臺鎮幾乎找不到一座完整建築。塘沽區、天津市區為八度區。市區異常區的形狀近似人形,長軸約24公里,短軸為21公里。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上圖:薊運河鐵路橋震後橋頭鐵軌變形照片


強烈地震使天津市工業生產能力遭到比較嚴重的破壞。大地的扭曲,使橋樑、道路、地下管道移位、斷裂了。全市電話樞紐多數受到破壞,市內兩個電話分局機房倒塌,郵電局、所多處受到破壞。鐵路路基下沉,線路彎曲變形,鐵軌扭曲,鐵路橋涵、橋面移位,橋墩臺斷裂等。地光的輻射,使郊縣的部分莊稼、樹木枯萎。城市的肌體千瘡百孔,城市的功能部分喪失,城市的面貌令人心痛。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上圖:赤腳醫生搶救病人照片


望著被毀於一旦的家園,人們痛心疾首,活下來的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然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救人!救人!他們從災難中振作起來,奔向倒塌的房屋,奔向自己的崗位······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上圖:河東醫院設立臨時醫療站(河東檔案)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上圖:財貿系統搭建臨建棚,並設立流動供貨點,保障災民生活物資供應。(河東檔案)


1976天津大地震:一座城市的記憶


上圖:為紀念抗震救災十週年修建的天津抗震紀念碑


歷經無數人的付出與奮鬥,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震後城市基礎建設加快,城市載體功能得以完善。1986年4月,李瑞環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佈》:我市抗震救災工作圓滿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