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血压药提倡小剂量联合服用?

家庭医生在线


高血压的合理用药,是保证高血压患者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加强血压平稳控制的重要方面。对于高血压用药方面,很多时候都推荐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目前来说,联合应用降压药,可以充分发挥不同降压药的降压作用,而同时在副作用方面,有时也有一定的相互抵消和减少,因此,很多时候,比起单独加大一种药物的服用剂量,联合用药时更优的选择。

什么情况下推荐联合用药控制血压

实际上,对于血压不超过160/100的初级高血压的情况,如果同时也不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和靶向器官损伤的情况下,如果通过生活调理不能有效的把血压控制下来,就应该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了,这种时候,可以考虑服用单种药物来控制血压,如各种普利、各种沙坦、各种地平、包括利尿剂等,根据身体的不同情况,都可以作为单独选择用于控制初级高血压的首选,但同样的,也可以选择两种低剂量降压药的联合应用,这两种用药方案,都是可以的,目标就是把血压控制达标,通常至少应该把血压控制140/90以下,对于65岁以下的人群,如果身体耐受,可以将血压控制到130/80以下更佳。

而对于血压已经超过160/100的中重度高血压的情况,在生活调理的同时,应该立即启动药物降压,而且推荐对于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通常建议起始用药就可以选择两种降压药联合用药来控制血压,可以选择固定的复方制剂药物,也可以选择单种药物联合应用,都是可以的,对于某些两种药物联用仍然无法控制达标的高血压患者,根据风险评估和用药评估,联合应用三种甚至四种药物来控制血压,也是可以的。

降压药联合用药有何优势?

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降压的效果,不同的降压药,有不同的降压机理,比如说沙坦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达到抑制血管紧张的作用来降压,而利尿剂则主要是通过调节血容量,改善水钠潴留来降低血压,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就相当于从不同的方面调节血压水平,具有协同作用,提高降压效果,多数情况下,服用双倍剂量的单种药物的降压效果,远不如服用两种不同降压机制的常规剂量药物的降压效果好。

另一方面是副作用方面的考虑,还是拿利尿剂和沙坦来举例,比如噻嗪类的利尿剂在促进排尿,降低血容量的同时,同时也容易引起血钾的降低问题,而沙坦类药物使得肾小球滤过压下降,可能会导致血钾的累积,导致高钾血的问题,这两个药物联用,就会减少人体出现血钾紊乱的问题的发生率。因此,一般在降压药的联合应用的考量上,副作用不叠加,甚至有抵消和减少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降压药联合应用举例

当然,也并非只要是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就可以联合应用来控制血压,降压药的联合应用,一方面考虑药效的协同和副作用的减轻,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的选择降压药的联用,今天就临床上最常见的5大类降压药,来给大家举几个降压药联合应用的例子——

1. 沙坦(普利)类药物+利尿剂类:前面已经举例说过了,就不多说了。

2. 沙坦(普利)类药物+地平类:前一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发挥作用,不但能舒张动脉血管,还能舒张静脉血管,而地平类药物主要是通过舒张冠状动脉血管发挥作用,两个药物有协同降压的作用,副作用方面,沙坦普利类药物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系统)抑制剂,能够减少地平类药物引起的RASS系统激活的脚踝水肿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3. 如果两种仍然不能协同降压,可以考虑沙坦(普利)类+地平+利尿剂的三药联合应用,对于三种药物联用仍然不能有效控制的难治性高血压,可以增加螺内酯、阿米洛利等药物协同降压,可以提高血压控制率。

4. 地平类+β受体阻滞剂:地平类药物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则具有降低心率的作用,两者同服,可以减少心动过速风险,除了降血压,这两种药在缓解心绞痛方面,也有协同作用,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伴有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

5. 通常不推荐沙坦(普利)类药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这两个药物多有RASS系统的抑制作用,药效叠加没有协同作用,但在心衰患者的治疗当中,这两个药物联用有协同的心脏保护作用,也是可以联用的。

6. 利尿剂通常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除了上述组合,利尿剂与地平类药物也是可以联用的。而不应该使用的组合包括:普利+沙坦,非二氢吡啶类CCB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洛尔类药物。


李药师谈健康


首先要说,这里说的降压药小剂量联合应用的小剂量,是相对于大剂量而言。实际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常规剂量的联合应用。也就是说,用一种药,要用到临床常用的一般有效剂量。如果只用了正常用药的一半、甚至还要小的剂量,那还不能算是药物没效或效力不够。

现在的药物降压治疗,除了年老体衰患者,都主张常规剂量起始。常规剂量,是根据研究得出的一般人群常用的有效剂量。这个剂量时,药物作用比较好,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如果用药剂量很小,药物没效或效果不佳可能与剂量没达到有关。所以,一般要用到常规剂量看有没有效果。经过很多年的降压药物使用,现在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用药,主张常规剂量起始,以达到早期(1月内)控制血压达标的目的。


如果单一降压药物常规剂量服用效果不好,或者起始就是二级或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主张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合用,而不是单药加量。

这是因为:

1.降压药降压幅度有一定的规律。单一药物常规剂量降压的幅度,大概是收缩压降低10mmHg,舒张压降低5mmHg。但是药物加倍后,降压幅度并没有成倍增加,而是增加有限。

这是因为高血压的发生是多因素的,一种降压药只能解决部分因素(降压靶点)的问题而不能全部问题,这也是单一用药剂量加倍效果不会很好的原因。

2.我们说药物都有副作用(不良反应)。降压药剂量倍增后,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增加。这样,药物加量疗效增加有限,而副作用却明显增加,有些得不偿失。

3.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服用,可以针对引发高血压的不同靶点治疗降低血压,降压效果就会优于单药加倍;不同药物的作用不同,不良反应也不相同,有些不良反应可以互相抵消,这样,不良反应又可以减少。

比如“普利”或“沙坦”类药物+利尿剂合用。利尿剂在减少血液容量时,会反射性地引起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兴奋(人体调节就是这样主动)来增加容量,而“普利”或“沙坦”类药物正是抑制这个RAAS系统的,就把利尿剂的这个副作用抵消了;“普利”或“沙坦”类药物有储钾的作用,有时会引起血钾增高,利尿剂正好是排钾的,也是副作用相抵。两药合用,既是降压强强联合,又互相减少了副作用、不良反应,这就是不同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的好处。

再比如“地平”类的钙拮抗剂+“洛尔”类的β受体阻滞剂合用。前者降压时血管扩张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增快,后者正好抑制心率增快。这样,联合降压,减少不良反应。

所以,药物降压治疗在单药常规剂量效果不佳时,或者过高的血压起始就需要比较强的药物降压时,主张不同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增加降压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在高血压人群逐年上升的今天,如何做好降压工作,是广大高血压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是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

  对于降压工作在用药上,可能有很多人都会有疑惑?不清楚为什么高血压药提倡小剂量联合应用,而不是单纯增加某一种药物的剂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有4条:1 小剂量开始;2 尽量用长效药;3 联合用药;4 个体化治疗。对于前面二条以及后面一条原则,在理解上没有太大的难度。就是不太清楚为什么需要联合用药,单纯的增加某一种药物的剂量不能解决降压的问题吗?

  一、从治疗效果看,单药增加剂量并不会对于血压的控制起到“1+1=2”的效果,但通过不同作用途径的不同降压药的联合使用,不仅可以使“1+1=2”,还可能有“1+1>2”的降压效果。联合使用降压药物的效果,往往要优于增加单种降压药物的剂量。但药物剂量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免发生药物过量而引起低血压的风险。

  二、从药物不良反应角度看,单独增加一种药物剂量,会使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增加。然而,联合应用降压药物,虽然药品种类增加了,但药物剂量都是小剂量或者常规剂量,因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不会增加的。

  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小剂量联合应用降压药物的方案,不仅仅对于降压有效,还可以减少很多不良的副作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