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民国吹”!真实的民国没那么多大师,教育质量太过真实

民国的大学教育堪称近代的顶峰,以北京大学为例,校长蔡元培,老师有鲁迅、胡适、李大钊等,培养的学生有傅斯年、罗家伦等,都是中国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因为这样,现在不少人凭印象就开始大肆吹嘘民国教育,抨击现在的教育制度出不了大师。

打脸“民国吹”!真实的民国没那么多大师,教育质量太过真实

​这种“民国吹”思想的出现,最早是一批营销号的煽动,然后在社会上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思想怪圈。但凡有点理性的人就可以想到,民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都不能保证,哪里会有这么多的大师呢?现在最脍炙人口的也就是那20多个知名人物,你能说出50个就算你学士渊博,说出100个没人相信。大家会认为你是故意凑数的。

事实就是这样,民国的教育普及度不及10%,也就是说社会上有多达90%的人是文盲。民国末年也就是1949年建国之初,我国的人口总量是5.42亿。民国之初这个数字是4亿左右。整个民国期间因为战乱的影响,人口增长率极低。人们所向往的那种“遍地大师”的年代,是在民国初期和中期,那时候的人口数量也就是4亿左右。咱们按照4亿算的话,文盲就有3.6亿。剩下的4000万才算是读书识字的人。

打脸“民国吹”!真实的民国没那么多大师,教育质量太过真实

​但是识字就能做大师了吗?错!其中还有很多军校学生,艺术生等特殊学生,当然咱们这里所说的艺术生是指绘画,书法之类的学生。可以这样说,即使上过几天私塾就不算是文盲。同样的学问,在今天的社会只能做个教授副教授,在民国却能成为大师。虽然其中有“瘸子里挑将军的”的意思,但事实就是如此。即便是这样,排除了咱们列举的这些群体,剩下潜心搞研究的人会有多少?真正能够成为大师的又有几个?

就现代学者来说,易中天、纪连海、王立群等已经家喻户晓。除此之外还有田余庆、叶嘉莹、阎步克等人。前边的几位大师大家都知道,但是后边这几位又有几个人听说过呢?他们的成就不比陈寅恪、钱穆等人差,只是说没有足够的曝光度和知名度而已。

“民国大师比现在大师多”,有这种想法的人经常看的是历史段子或者文人趣事的书籍,并不是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书。“林徽因的爱情”、“徐志摩和陆小曼如何相爱”、“黄侃娶女学生”这些事迹,跟他们的学术没有一点关系,只是关于这些人轶事的书籍和影视剧作品普及力度比较大,被大家所熟知而已。

打脸“民国吹”!真实的民国没那么多大师,教育质量太过真实

​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民国的大师,都是在人文科学领域。辜鸿铭、吴宓、金岳霖、鲁迅、林语堂等都是文学界个顶个的大咖。但是自然科学领域却没有大师出现,即使有也是外国教育培养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重文轻理”的教育理念。

而且民国的教育根本不是人们神话那般。之所以会出现重文的情况,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1915年开始的那场新文化运动,全社会开始掀起一股“新学潮”。近代人文科学教育从此开始起航,并且在全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对于当时旨在进行社会变革的新知识分子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接受了上千年封建文化洗礼的中国人体会到新思想的魅力。自然科学在当时就是“大而空”的地位。

打脸“民国吹”!真实的民国没那么多大师,教育质量太过真实

​民国的教育体制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学教育,一种是大学之下的教育。大学教育在蔡元培这些大师的带领下,吸收了西式教育的优点,发展的还算不错。但是大学之下的教育相对来说就寒酸很多了。其中甚至有很多封建社会的产物——私塾教育的存在。这种局面造成的影响就是,学生往往在大学之前学习的东西属于国学知识,但是到了大学之后才发现,从中式教育转向西式教育似乎并不好融进去,等于是从零开始。这样的教育体制,你还会说好吗?

民国的大师们的高水平,实际上一部分是从老祖宗那里得来的,还有一部分就是从国外学到的。这些大师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只是一昧的照搬西方教育,并没有结合咱们自己国家的情况,这样的教育制度连合格都谈不上,更不必说是先进。齐白石先生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用在这种情况下再合适不过了。这是民国教育体制不行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本国的国情,社会动荡不安,根本形成不了比较稳定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不具备培养现代学科顶级人才的实力。

打脸“民国吹”!真实的民国没那么多大师,教育质量太过真实

​其实最直白的一点,民国要是有那么多的大师或者大学生,哪里会让小日本欺负到咱们头上!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民国时期确实为近现代的教育制度作出了奠基的贡献,那些学者的成就也不容抹杀。我们要知道的一点就是理性看待民国教育,做到不厚古薄今。如今社会稳定,为学术发展滋养了非常肥沃的泥土。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定的教育秩序。不厚古薄今才是对那些文人学者最好的尊重。与其整天羡慕那时候的好,倒不如放眼当下,好好了解现代学者的伟绩,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最崇高的敬意,时刻记住现在的中国学者不比任何人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